运用是理解的途径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长期致力于语文教学研究,在省级以上教育刊物发表论文600多篇,200多万字。30万字的教学专著《让母语融入学生心灵: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高效施教艺术》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在阅读教学中,理解是运用的前提和基础,运用是理解的归宿和检测。但很多知识倘若等到完全理解了再去运用,显然为时已晚。我们说理解是运用的基础,运用是理解的目标,绝不意味着一切知识都要等待理解了才去运用。无数事实表明,知识运用是知识理解的重要途径。不少知识从初步理解到自主运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种漫长的过程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尝试着让运用成为理解的途径,为到达运用的最终目标一步步创造条件。可见,在阅读教学中,从语言形象到语言情感,从语言内容到语言方式,都离不开理解,但理解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理解,而是以运用为基本途径的理解。有些看似玄乎的知识,一旦让学生实际操练起来,运用起来,玄乎就会变得实在,深奥就会变得浅显。
  一、冷僻的词语在运用中理解
  对文中的新词,引导深刻理解、灵活运用,并最终成为学生语言仓库的活的库存,成为言语活动中“招之即来,来之能用”的自由元素,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事实表明,不少词语,意思抽象,生活中运用的频率不高。对这些词语学生理解比较困难,运用自然也并非易事。为此,对一些意思抽象、课外阅读中难以接触的词语,教师要充分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材料,盘活相关词语,指导现场运用,促使学生在运用中理解,在理解中运用。
  1.借助形象拓展,促进理解与运用。为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精神提升和语言发展的一个个支点,必须通过言语实践激起精神活动,让在阅读中获取的词句成为学生参与精神活动的心灵元素。因此,对意思抽象而使用频率颇高的词语,可以通过激活文本还原情境、拓展文本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引进情境等方法,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情境介入中理解意思,体会情感,进而表达心声。如:“后来,由于媒体的干预以及养母的不懈努力,小恩科西才得以背上书包去上学。”(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艾滋病小斗士》)句中的“干预”学生难以理解,一教师这样引导:“恩科西是多么不幸啊!他能挺到上学的年龄,人们理应为他高兴。可当养母带他到学校报名时,一些老师、学生和家长竟要将他拒之门外。如果你是哪家媒体的记者,对这一现象会如何干预呢?”学生回答后,教师紧接着又问:“你觉得生活中有哪些不良现象我们可以去干预呢?”教者让学生充当角色,走进情境,用真情去思考,用真爱去表达,使“干预”成了学生参与精神生活的心灵元素。在想象创设的生活情境中,在自我参与的精神生活中,学生不仅理解了“干预”的意思,而且把握了它的用法。这样,融理解与运用于一体、文内与文外于一块,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便会进入一种境界。
  2.凭借联系比较,促进理解与运用。事实表明,词汇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言语能力,想方设法增加词语库存是提升他们言语能力的基础工程。而词汇量的增加仅靠阅读教材中的词语还远远不够,需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可以运用的资源。这种资源既包括学生的生活,也包括课外的阅读,这是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总可能接触到一些新的词语。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课文词语的同时,可以通过疏通渠道,对课外获取的词语来个顺手牵羊,对相似、相关、相近的词语列举比较,以促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如:《广玉兰》(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语文》下册)一文中的“质感”一词,学生第一次见到。它意思抽象,生活中运用不多,学生难以理解。教者拿不同的实物给学生“看”“摸”“捏”,通过比较,学生对“质感”的意义内涵就转化为具体的感受。教者又引导学生历数能通过触摸感受质感的事物,进而积累“美感”“语感”“乐感”“数感”“手感”“口感”等词语,让这些典型词语及早与他们谋面。
  二、典型的句式在运用中感悟
  不少课文具有一些典型的句式,这些句子是内容理解、情感领悟、语言品味的重点。对小学生而言,一些典型的句式,简单地叙说,抽象地理解,他们往往不知所言。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在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的同时进行即时迁移,在运用中把握句子的基本特点,了解句子的基本功能,感受具体的特殊作用。
  1.注重情境的联系和拓展。让学生灵活地将句式运用于言语实践,是阅读相关句子的最终目标。为保证目标的达成,必须重视训练过程,细化训练环节,防止简单粗糙。既要重视语言内容的深度感悟,又要建立起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联系,把握运用语言表情达意的基本规律,用以指导学生的言语活动。为此,对典型句式,要在情境联系中感受语境,感悟句式,在情境拓展中开阔空间,随机迁移,以使读写自然融合,相得益彰。如:“苹果嚷着冷了,要穿红袄;葡萄嚷着冷了,要披紫袍。”(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秋天》)句子以拟人的手法,具体描述了秋天给果实带来的变化,描述了喜人的丰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这样叙述生动形象、活泼跳跃、富有情趣。为引导由课文拓展开去,教者要学生模仿上述句式,描述自己眼中秋天的景物。接着,又引导回忆春天、夏天和冬天的景色,运用上述句式,自己选择某个季节进行描述。这样的句式训练开阔了阅读背景,深化了阅读感悟,促进了读写迁移,强化了言语实践,使学生具体地领略大自然的五彩缤纷,真切地描述大自然的神奇美妙。
  2.重视教材的转换和运用。无论是谁,一旦形成了说和写的能力,在说、写时往往不会去刻意关注表达的句式,这便是说和写追求的一种境界。其实,看起来不关注,实际言说者都在用独有的句式表达自己独特的情感。而对小学生而言,在他们学习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初始阶段,有时很需要对句式进行运用的提示和点拨。为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经典句式,引导把握规律,进行实际操练,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借助文本句式描述生活、表达情感的能力。如:“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鼎湖山听泉》)这是个很具个性的排比句,分句先用比喻描述事物情态,再交代事物。为让学生掌握这种句式,一教师先引导朗读想象,描述从画面看到的形象和听到的声音,建立起“形”与“声”的联系。再这样引导:“如果寂静的夜晚徜徉山间,你边看边听,会如何描述刚才的情景?”接着要学生保持基本安静,各做各的事,进而运用上述句式描述情境。最后让学生运用上述句式自选内容写片段。对典型的句式简单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够理解,而且也不是教学的真正目标。即时运用,学生则可能顺利接受。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坚持语言内容与形式的融合,通过相关、相似、相近内容的句式模仿,学生就能真正掌握句式的言语功能和形式内涵,那理解和运用也许就能达到理想的境界。   3.重视内容的透视和迁移。对看起来通俗浅显、实际蕴含深刻的句子,教师往往有所忽视,或者置之脑后,或者一读而过,失去了它应有的训练价值。虽然我们反对阅读中的“微言大义”,但对情感表达的重点句子,需引导浅文深钻,细心品味,深入透视,还可借助句式显化内涵。如:“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苏教版国标本五年级上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者先引导想象句子描述蕴含的形象,进而抓住“只有”“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等细读深究,并围绕“只有”设计句式,引导学生做填充练习:“只有”——年纪小小,深知关心父亲;个儿矮矮,______。教者重点在“字数相等、内容相关”上做引导,从而形成了“便知关心他人”“尚知孝敬长辈”等答案。接着,围绕其他词语设计句式引导填写。学生解读的是语言,透视的是情感;运用的是语言,表达的是真情;学习的是语言,享受的是乐趣。语言发展和精神提升成了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这样的阅读教学,能使学生享受语言吸纳和情感表达的快乐,体验精神享用和心智拓展的愉悦。
  三、独到的选材在运用中内存
  教材中的不少课文叙述的是生活中的小事,这些事情不为人们关注,而作者却捕捉到了。对此要加以关注,重视运用。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敏感,对生活中的典型材料总是熟视无睹,重要的原因便是他们只注重文本的“读”,即仅从读的角度解读文本,而忽视文本的“写”,即不从写的角度运用教材。虽然在教学中教师对从读的角度解读文本总是津津乐道,可学生对此却是懵懵懂懂。在阅读教学中的诸多运用是引导真正理解的必要途径。为此,对选材典型的课文,教师可让学生从中得到“捕捉生活、认识生活、表述生活”的启迪,进而去发现生活,开掘生活,表现生活。如《师恩难忘》(苏教版课标本五年级《语文》上册),作者回忆了小时候的国文老师,以讲故事的形式为自己所上的一节国文课,以及这节课对自己成长产生的影响作了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衷心感激。我们发现,学生成天与老师在一起,而要写有关老师的文章,不少人却颇感困难,有的是无中生有,胡编乱造,有的是无话可说,沉默寡言。为此,可引导学生换个方法读课文,从课文学习选材方法。在课文阅读前可让学生以“我的老师”为题尝试写作,教者浏览学生习作,从“选材的真实、叙述的真切”两方面找出问题。在课文阅读时采用“比较式评点”,引导学生把习作与课文比较,使他们明白:课文之所以读来亲切感人,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选择的是真事,表达的是真情。可见,要写好作文必须做到:关注生活,抓取真实的材料;提炼生活,透视生活的真谛;叙述生活,表达真切的感受。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修改或重写,其习作一定会有本质的提升。而此后,相关习作的选材,学生一定能从课文中得到真正的启迪。(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兴市襟江小学)
其他文献
语言文字作为人类思维、交际的工具和最重要的信息、文化载体,在维持和协调社会生产、生活方面具有基础作用。语言文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创造、传播
朱熹的禁戏历来被视作理学禁锢民间音乐的枷锁。本文拟从“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禁戏”的历史背景、福建地方民俗等几个方面对此加以辨析,力图以更加客观全面的眼光看
在比较文学迅速发展的今天,接受理论逐渐成为跨文化文学研究和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理论。在跨文化和跨国际文学研究方面,人们只有对某一作品或者说文本产生了期待,才会产生致力于翻
自治区语委主任工作会议对于推进我区语言文字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区语言文字社会应用规范化水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疆提供良好语言文字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Regional
与文质先生相识相遇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了。记得是在2003年3月的时候,那时我在广东省的校长培训中心工作。通过朋友介绍,我读了他的《保卫童年》与《唇舌的授权》,触发了请他来讲课的心思。因为,那种对教育的情怀和独到的见识以及独特的表达方式与当时教育学术领域的风格简直是完全不同的。去机场接文质先生,他下飞机就叫“锡良兄弟”,似乎一见如故。他带了成箱的学习材料,主要是他自己的书,全部是准备在讲课时
期刊
元音在突厥语族诸语言中非常重要,而柯尔克孜语的元音又具有显著的特征。本文主要从第二性长元音的存在和对元音和谐律的严整保持两个方面来分析柯尔克孜语元音的特点。 Vow
本文对哈萨克语位格所表示的意义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位格附加成分与连词“(.v / 丶v)”在实际运用中易混淆的问题,供学习者借鉴.
语言是信息交流的工具,如果不学会这种工具的使用与操作,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本文作者总结多年哈萨克语教学实践经验,分析了哈萨克语口语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教学
介绍了研发额定功率200 W的12时专业低音扬声器过程中提高灵敏度、降低Qts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