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乃是尊重生命主体、关注生命体验、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教育。阅读教学具有启迪思维、陶冶情操、塑造人格的功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要求,也是当今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 结合课文阅读,渗透生命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生命教育的读本。从而,为我们结合课文阅读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透析出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生活意义,才能使学生获得健康的生命意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全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①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对此,我们的心里是怎样想的?②聂将军说,她们(日本小姑娘)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为什么说她们也是受害者?③聂将军说,(我们)绝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文中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④聂将军的救命之恩引起了怎样的反响?对此,我们有何感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体会到这段话所含的思想感情,而且明确到尊重他人生命的道理。
二、 结合学习方式,关注生命体验
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一朵生命之花找到他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展现他独一无二的美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爱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时,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讨论如下问题:①探讨题目。“徐悲鸿学画”与“徐悲鸿励志学画”有何不同?②探讨内容。徐悲鸿的刻苦努力引起了一些外国学生的嫉妒。在外国学生的嫉妒面前,徐悲鸿当时是怎样想的?“励志学画”表现在哪些方面?③探讨主旨。徐悲鸿励志学画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发?④探讨朗读。a.模拟外国学生的口气,读读那个外国学生的那段很不礼貌的语言以及事后表示歉意的一席话。b.“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重音该落在哪些词语上?c.“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朗读时该怎样控制语速?d.“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怎样朗读才能较好地表现徐悲鸿当时的清苦生活和好学精神?这样,通过对以上四个维度的探讨,学生不仅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感,而且体验到生命价值的珍贵。
三、结合知识迁移,提升生命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陶冶,又要抓住教学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提升生命的质量。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叙述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奋斗撰写而成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被盗后,不顾年老体弱,重新撰写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谈迁矢志不渝的信念和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生命意识的熏陶。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文章结尾写道:“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段话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学生的启迪。对此,笔者抓住教学契机,指导学生从理解词语入手,理解深层含义,并进行仿写。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主旨的感悟,而且端正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更不能放弃你的生命。
四、结合形象思维,丰富生命内涵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将感知材料在大脑重新组合、融会升华、发展创新的思维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对生命的内涵的认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笔者指导学生结合文后练习,以朗读激起想象,以想象帮助朗读。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融情寓思,转知成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对汤姆忍痛割爱,把鱼放回水中,践行父亲的教诲——“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产生了认同感,并且促进了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认识。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浸润、智慧启迪和审美观照,是一种人性的净化,人格的重塑。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一、 结合课文阅读,渗透生命意义
小学语文教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生命教育的读本。从而,为我们结合课文阅读渗透生命教育提供了条件和机遇。我们只有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中透析出珍视生命、保护生命的生活意义,才能使学生获得健康的生命意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一文。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联系全文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①敌人残忍地杀害了我们无数同胞,对此,我们的心里是怎样想的?②聂将军说,她们(日本小姑娘)也是战争的受害者。为什么说她们也是受害者?③聂将军说,(我们)绝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文中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的?④聂将军的救命之恩引起了怎样的反响?对此,我们有何感想?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不仅体会到这段话所含的思想感情,而且明确到尊重他人生命的道理。
二、 结合学习方式,关注生命体验
教育的使命,就是让每一朵生命之花找到他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展现他独一无二的美丽。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爱护学生的尊严,尊重学生的需要,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
如,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徐悲鸿励志学画》时,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采用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讨论如下问题:①探讨题目。“徐悲鸿学画”与“徐悲鸿励志学画”有何不同?②探讨内容。徐悲鸿的刻苦努力引起了一些外国学生的嫉妒。在外国学生的嫉妒面前,徐悲鸿当时是怎样想的?“励志学画”表现在哪些方面?③探讨主旨。徐悲鸿励志学画的事迹对我们有何启发?④探讨朗读。a.模拟外国学生的口气,读读那个外国学生的那段很不礼貌的语言以及事后表示歉意的一席话。b.“但是他知道,靠争论是无法改变别人的无知和偏见的,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重音该落在哪些词语上?c.“他画呀,画呀,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朗读时该怎样控制语速?d.“他只租了一间小阁楼……为的是省下钱来购买绘画用品。”怎样朗读才能较好地表现徐悲鸿当时的清苦生活和好学精神?这样,通过对以上四个维度的探讨,学生不仅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感,而且体验到生命价值的珍贵。
三、结合知识迁移,提升生命质量
在阅读教学中,既要有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感化和陶冶,又要抓住教学契机,使学生获得高峰体验。从而促进学生提升生命的质量。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课文叙述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经过20多年奋斗撰写而成的明朝编年史《国榷》被盗后,不顾年老体弱,重新撰写的感人事迹,表现了谈迁矢志不渝的信念和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这对学生无疑是一种生命意识的熏陶。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文章结尾写道:“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这段话既是对上文的总结,又是对学生的启迪。对此,笔者抓住教学契机,指导学生从理解词语入手,理解深层含义,并进行仿写。经过老师的引导,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主旨的感悟,而且端正了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正如莎士比亚所说,不要只因一次失败,就放弃你原来决心想达到的目的,更不能放弃你的生命。
四、结合形象思维,丰富生命内涵
心理学告诉我们:想象是将感知材料在大脑重新组合、融会升华、发展创新的思维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对生命的内涵的认识。
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笔者指导学生结合文后练习,以朗读激起想象,以想象帮助朗读。这种声情并茂的朗读,融情寓思,转知成慧,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从而,使学生对汤姆忍痛割爱,把鱼放回水中,践行父亲的教诲——“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产生了认同感,并且促进了学生对生命内涵的认识。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实际上是一种文化浸润、智慧启迪和审美观照,是一种人性的净化,人格的重塑。
作者单位 江苏省海门市正余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