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志愿服务精神已成为我国重大盛会中物质与精神有机结合的宝贵财富,有效地推动了发达城市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常态化和信息化建设。深厚的底蕴、有序的组织及对志愿精神的时尚化设计和推广,是志愿服务举得成功的内在因素。而建设现代化的信息平台、加强制度和体制创新则成为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关键词: 重大盛会 志愿服务 启示 青年
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到广州亚运,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呈现直线提升的可喜轨迹。志愿服务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所起的变革性力量,已经迅速扩展到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年龄群体和各阶层,先后形成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广州模式”。这些被称为独生子女的“鸟巢一代”,正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着与奥运、世博及亚运的亲密接触,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志向胸怀和文明素养,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我们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土特点,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得以成功开展;出色地完成了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招募、培训、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在组织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公民意识和城市意识的成长,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
一、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
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组织,主要得益于“组织化动员、社会化运作、市民化参与、时尚化引领、国际化合作”的“五大模式”[1]。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其成功的内在因素在于积极挖掘本土市民社会的历史积淀,以时尚化的文化和符号感召市民特别是青年,从而实现志愿服务与日常生活的高度融合。
(一)举办城市的公共参与意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这些城市历来就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市民的主人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历史悠久。例如,鸦片战争前,广州就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其近现代相对独特的文化性格。这种独特的城市开放性,使广州市民习惯于公共参与和协商解决。同时,对外通商而富裕的广州市民,逐渐建立了商会、行会以及各类慈善团体和民间组织,它们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萌芽。北京、上海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都市和移民城市,其城市文明和开放程度及城市的包容性远远超过其他内地城市,这为市民志愿服务意识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面临重大盛会的机遇,本土市民发挥了公共参与和协商解决的历史传统,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以及现代新市民意识迎纳在本土举行的体育赛事或节日庆典。志愿服务的成功,真正得益于举办城市作为最早形成市民社会雏形的深厚历史积淀,在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过程中得到深入挖掘和全面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志愿精神在一座城市文化发展中的扎根与成长。
(二)有效的动员宣传和有序的组织管理
有效的宣传动员是确保志愿服务工作有序组织的根本前提。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分阶段、有重点地向公众宣传介绍赛会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意义、相关知识、工作规划、工作进展和需求信息等内容,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公众知晓率,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动员能力。以北京奥运为例,宣传运行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历时三年零两个月。
有序的组织管理是志愿服务工作成功开展的内在动力。除了统一标识、统一会歌、统一BI,以及利用先进的数字平台实现调度和管理之外,赛会志愿组织还制订了详细的管理规定和计划,保证志愿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例如,北京奥运志愿服务就制订了详细的宣传运行计划、招募选拔运行计划、公益实践计划、培训运行计划、激励保留运行计划、岗位运行计划和赛会运行计划等一系列组织计划。规定了志愿者的准入资格、权利义务以及各种保障和激励机制,为其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志愿精神在城市发展中的渗透与辐射
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到广州亚运,志愿者主体逐渐地不局限于大学中学学生,而是扩展到更普通的人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市民的一种生活时尚。例如,北京奥运志愿者就由大中学生、社会志愿者、各省市自治区志愿者、京外赛区社区志愿者、港澳台及国际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等组成,报名人数达到了561296人,志愿者报名人数和志愿者来源创下奥运历史之最[2]。根据搜狐网报道,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除了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之外,还特别吸纳广州市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等各界人士,非学生志愿者人数较北京奥运会有大幅提升。退休于广东省中国北方投资公司的8旬老人周家祯成为亚运年纪最大志愿者。可见,志愿者组织已经大大拓展到了普通的市民。
同时,作为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不仅服务于赛会,也于赛会期间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将分散的、独立的个体连接起来,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将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社区的人们连接起来,强化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激励奉献与互助精神,逐步形成稳定和谐的城市文化。例如,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将与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北京打造成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
(四)志愿符号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时尚
标志互动和文化象征是重大盛会志愿服务“时尚化引领”中的突出特点。志愿服务创造的“志愿彩”、“志愿驿站”等一系列时尚化的志愿标志、志愿团队和志愿项目,将志愿服务融入市民生活的各种要素,丰富了志愿活动的内容。同时,通过志愿时尚的流行,使时尚化与志愿服务融为一体,融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娱乐的方方面面,志愿服务成为青春、活力、动感的代名词。
志愿服务运用青年人喜欢的时尚、艺术元素,创造性地开发了志愿彩、志愿礼、志愿歌等形式。北京奥运的“青花瓷”礼服,上海世博的“小白菜”,以及广州奥运的“舞墨挥彩”,都以形象设计为其打上青春的烙印,“志愿彩”象征着青春和活力。上海世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也象征上海和平友爱的城市精神和志愿者青春活跃的魅力。广州亚运中,‘大拇指行动’则用简单通用而内涵丰富的标志,来象征“你最棒”或者“一切顺利”等积极的意义,为广大市民认可和青睐。俗称“西关小屋”的“新生活驿站”,则成为凸显广州历史传统和人文传统的现代载体,鲜活地将岭南历史文化和现实创新有效地结合,其蕴含的“西关文化”,体现了广州“中西交融、开放并存”的独特形象深入人心。 二、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节日盛会及抗震救灾等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一块块里程碑,也是推动志愿服务迈向更加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新起点。然而,由于缺乏自主性和专业性,伴随重大盛会举办孕育而生的各种志愿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因盛会落幕而面临解散的惨淡局面,昔日奔波于各大体育赛事场馆的志愿服务队伍已不复存在。耗费国家和政府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的志愿者组织及其运营系统,也面临后继乏力甚至偃旗息鼓的局面,而在新的盛会赛事中不得不另起炉灶,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宣传和弘扬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中沉淀下来的城市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外,还需在在信息平台化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自主能力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使志愿服务成为建设幸福城市的核心指标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同志指出:“相比于作为国民幸福程度衡量指标的GDP和GNP,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基于良知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行为[3]。”将志愿服务作为建设幸福城市的核心指标,有利于推动重大盛会结束后志愿服务工作的后续发展,使全社会逐步形成共享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理念,使志愿服务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成为与生活态度相适应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力量,实现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4]。
此外,要通过社会力量推动志愿服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顺应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内在要求,塑造与时俱进的新型道德观念,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呼唤。立足社会结构转型和群体分化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使广大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能力参与社会建设,满足素质提升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获得“自豪感”和“幸福感”,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和谐的公共秩序。
(二)建设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
建设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向国际接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必然举措,有效解决当前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根本性难题。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不能只局限于服务大型体育赛事,而应该向社区常态化的志愿服务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由单一时间管理平台向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综合管理平台的转变,实现更加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确保志愿者组织信息和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有效传承。
志愿服务平台还应该推广面向广大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满足其多元的琐碎的志愿需求,通过高效的信息化手段进行传输、匹配和科学调度。推动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社会化运行的基础平台上进行,通过高层次设计,多元化构建,社会化参与来拓展其强大的管理功能,必要时可以由政府委托或授权第三方组织进行日常运营和改进。建立联系和吸纳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效机制,在团组织指导下逐步推动协会社会化运转,推动其和谐有序地参与社会建设。例如,广东佛山团市委建立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及广东揭阳团市委建立的“幸福驿站”志愿服务平台,就覆盖了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志愿者以更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三)提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声誉
打造品牌、提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声誉是新时期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综合考虑党政关切、社会关注、青年易参与、具有普遍性和工作基础等综合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要领域中巩固发展已有品牌,不断开创新品牌,着力构建主题突出、层级清晰、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品牌,提升其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具有重大意义[5]。
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西部计划、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海外志愿服务、“三支一扶”等志愿服务项目已深入人心,广大志愿者带着青春热血、梦想希望奔赴祖国各地,通过扎实的基层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前赴后继地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
(四)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促进志愿服务转型
社区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德国,它是社会结构的草根层次。而在发达国家,社区已逐渐成为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开展各种社会发展计划和社会进步项目的基础阵地。随着社区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内在需求,在一系列重大盛会中产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也逐步向社区、街道和乡镇辐射,志愿服务的重心也正逐渐向基层转移。
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历史新时期,传统的社区成员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共有、共享同一地理区域资源,共同参与地方建设的管理者,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共建和谐社区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首先,志愿服务有效聚集社区的力量和智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环保、培训、教育等活动,有效推动社区建设从外部依赖型向自发组织型转变;其次,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公民道德意识,营造更和谐、稳定和互助的氛围。诸如“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综合文艺活动正逐步走向社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和释放压力、促进交流的新载体;最后,志愿服务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和关爱互助。
(五)加强立法,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完善“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工作格局,推动出台支持各级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和服务时间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通过团组织的合理安排转化为长效服务机制。积极引导志愿者组织开阔思路,拓展业务,在传统的体育赛事结束后给予自己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摆脱志愿者组织经费对行政体制的过度依赖,建立起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与筹集机制,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此外,还应通过政府购买、项目招标等方式为志愿者组织提供新的业务,发挥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吸纳和凝聚政治可靠、服务能力强的民间志愿服务社团成为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6-7]。
三、结语
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同志指出,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推动形成了一种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所接受的志愿服务精神时尚,并推动青年在追求这种时尚的过程中服务基层、服务社会,逐步成长为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青年人才。一系列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组织和成功开展,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精神财富,也为志愿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重要的资源。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原则,朝着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拓展赛后志愿服务工作的空间和舞台,引导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年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明.争当亚运志愿者齐做文明广州人.广州日报,2010年9月8日.
[2]周晓.2008北京奥运会之最——志愿者数量之最.农家科技,2008(8).
[3][5]周长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青团网.2010年12月.
[4]林洁,谢晓明.广州“志愿时”解决志愿服务“四大难”.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8日,第8版.
[6]王焕清,谭建光.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7]安国启.志愿组织自主能力建设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8).
关键词: 重大盛会 志愿服务 启示 青年
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到广州亚运,我国的志愿服务工作呈现直线提升的可喜轨迹。志愿服务在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所起的变革性力量,已经迅速扩展到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各年龄群体和各阶层,先后形成了“北京模式”、“上海模式”和“广州模式”。这些被称为独生子女的“鸟巢一代”,正在自己的家门口享受着与奥运、世博及亚运的亲密接触,他们以良好的精神面貌、志向胸怀和文明素养,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我们借鉴国外志愿服务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土特点,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优势,近年来一系列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得以成功开展;出色地完成了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招募、培训、管理和服务等工作,并在组织过程中有效地推动了公民意识和城市意识的成长,增强了市民的凝聚力。
一、志愿服务工作取得成功的内在因素
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成功组织,主要得益于“组织化动员、社会化运作、市民化参与、时尚化引领、国际化合作”的“五大模式”[1]。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其成功的内在因素在于积极挖掘本土市民社会的历史积淀,以时尚化的文化和符号感召市民特别是青年,从而实现志愿服务与日常生活的高度融合。
(一)举办城市的公共参与意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广州,这些城市历来就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市民的主人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历史悠久。例如,鸦片战争前,广州就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对外通商口岸,广州城市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决定了其近现代相对独特的文化性格。这种独特的城市开放性,使广州市民习惯于公共参与和协商解决。同时,对外通商而富裕的广州市民,逐渐建立了商会、行会以及各类慈善团体和民间组织,它们成为志愿服务发展的萌芽。北京、上海更是历史悠久的文化都市和移民城市,其城市文明和开放程度及城市的包容性远远超过其他内地城市,这为市民志愿服务意识的塑造奠定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面临重大盛会的机遇,本土市民发挥了公共参与和协商解决的历史传统,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以及现代新市民意识迎纳在本土举行的体育赛事或节日庆典。志愿服务的成功,真正得益于举办城市作为最早形成市民社会雏形的深厚历史积淀,在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过程中得到深入挖掘和全面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志愿精神在一座城市文化发展中的扎根与成长。
(二)有效的动员宣传和有序的组织管理
有效的宣传动员是确保志愿服务工作有序组织的根本前提。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分阶段、有重点地向公众宣传介绍赛会志愿者工作的重要意义、相关知识、工作规划、工作进展和需求信息等内容,扩大信息覆盖面,提高公众知晓率,凝聚社会力量,增强社会动员能力。以北京奥运为例,宣传运行计划分为四个阶段,历时三年零两个月。
有序的组织管理是志愿服务工作成功开展的内在动力。除了统一标识、统一会歌、统一BI,以及利用先进的数字平台实现调度和管理之外,赛会志愿组织还制订了详细的管理规定和计划,保证志愿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例如,北京奥运志愿服务就制订了详细的宣传运行计划、招募选拔运行计划、公益实践计划、培训运行计划、激励保留运行计划、岗位运行计划和赛会运行计划等一系列组织计划。规定了志愿者的准入资格、权利义务以及各种保障和激励机制,为其顺利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志愿精神在城市发展中的渗透与辐射
从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到广州亚运,志愿者主体逐渐地不局限于大学中学学生,而是扩展到更普通的人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现代市民的一种生活时尚。例如,北京奥运志愿者就由大中学生、社会志愿者、各省市自治区志愿者、京外赛区社区志愿者、港澳台及国际志愿者和专业志愿者等组成,报名人数达到了561296人,志愿者报名人数和志愿者来源创下奥运历史之最[2]。根据搜狐网报道,广州亚运会的志愿者,除了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之外,还特别吸纳广州市民、海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等各界人士,非学生志愿者人数较北京奥运会有大幅提升。退休于广东省中国北方投资公司的8旬老人周家祯成为亚运年纪最大志愿者。可见,志愿者组织已经大大拓展到了普通的市民。
同时,作为大型活动的志愿服务,不仅服务于赛会,也于赛会期间在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开展。志愿服务将分散的、独立的个体连接起来,并逐渐形成了新的城市生活方式;将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同一个社区的人们连接起来,强化城市的认同和归属感,激励奉献与互助精神,逐步形成稳定和谐的城市文化。例如,北京奥运会赛会志愿者工作将与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把北京打造成一座充满人文气息的城市。
(四)志愿符号成为市民生活的新时尚
标志互动和文化象征是重大盛会志愿服务“时尚化引领”中的突出特点。志愿服务创造的“志愿彩”、“志愿驿站”等一系列时尚化的志愿标志、志愿团队和志愿项目,将志愿服务融入市民生活的各种要素,丰富了志愿活动的内容。同时,通过志愿时尚的流行,使时尚化与志愿服务融为一体,融入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和娱乐的方方面面,志愿服务成为青春、活力、动感的代名词。
志愿服务运用青年人喜欢的时尚、艺术元素,创造性地开发了志愿彩、志愿礼、志愿歌等形式。北京奥运的“青花瓷”礼服,上海世博的“小白菜”,以及广州奥运的“舞墨挥彩”,都以形象设计为其打上青春的烙印,“志愿彩”象征着青春和活力。上海世博志愿者标志的主体由汉字“心”、英文字母“V”、嘴衔橄榄枝飞翔的和平鸽构成。在呈现中国文化个性的同时,也象征上海和平友爱的城市精神和志愿者青春活跃的魅力。广州亚运中,‘大拇指行动’则用简单通用而内涵丰富的标志,来象征“你最棒”或者“一切顺利”等积极的意义,为广大市民认可和青睐。俗称“西关小屋”的“新生活驿站”,则成为凸显广州历史传统和人文传统的现代载体,鲜活地将岭南历史文化和现实创新有效地结合,其蕴含的“西关文化”,体现了广州“中西交融、开放并存”的独特形象深入人心。 二、志愿服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节日盛会及抗震救灾等志愿服务,是我国志愿服务发展中的一块块里程碑,也是推动志愿服务迈向更加常态化和长效化的新起点。然而,由于缺乏自主性和专业性,伴随重大盛会举办孕育而生的各种志愿组织和社会团体,也因盛会落幕而面临解散的惨淡局面,昔日奔波于各大体育赛事场馆的志愿服务队伍已不复存在。耗费国家和政府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的志愿者组织及其运营系统,也面临后继乏力甚至偃旗息鼓的局面,而在新的盛会赛事中不得不另起炉灶,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的过度消耗。
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除了大力宣传和弘扬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中沉淀下来的城市精神和志愿服务精神外,还需在在信息平台化建设、管理制度改革、自主能力创新等方面寻求突破。
(一)使志愿服务成为建设幸福城市的核心指标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周长奎同志指出:“相比于作为国民幸福程度衡量指标的GDP和GNP,志愿服务本质上是一种精神现象,它是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基于良知和责任,利用自己的时间和技能等资源,自愿为社会和他人提供服务和帮助的行为[3]。”将志愿服务作为建设幸福城市的核心指标,有利于推动重大盛会结束后志愿服务工作的后续发展,使全社会逐步形成共享志愿精神和志愿文化,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理念,使志愿服务逐步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追求,成为与生活态度相适应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力量,实现内在与外在和谐统一[4]。
此外,要通过社会力量推动志愿服务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顺应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内在要求,塑造与时俱进的新型道德观念,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对道德力量和精神力量的呼唤。立足社会结构转型和群体分化及人们需求的多样化,使广大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用自己的青春、热血和能力参与社会建设,满足素质提升和“自我实现”的需求,获得“自豪感”和“幸福感”,从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和谐的公共秩序。
(二)建设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
建设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是推动我国志愿服务工作向国际接轨,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的必然举措,有效解决当前志愿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根本性难题。现代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不能只局限于服务大型体育赛事,而应该向社区常态化的志愿服务管理提供更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实现由单一时间管理平台向志愿者、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项目综合管理平台的转变,实现更加人性化、标准化、精细化和科学化的管理,确保志愿者组织信息和志愿服务运行机制的有效传承。
志愿服务平台还应该推广面向广大社会成员的日常生活,满足其多元的琐碎的志愿需求,通过高效的信息化手段进行传输、匹配和科学调度。推动志愿服务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社会化运行的基础平台上进行,通过高层次设计,多元化构建,社会化参与来拓展其强大的管理功能,必要时可以由政府委托或授权第三方组织进行日常运营和改进。建立联系和吸纳各类社会志愿服务组织的长效机制,在团组织指导下逐步推动协会社会化运转,推动其和谐有序地参与社会建设。例如,广东佛山团市委建立的“15分钟志愿服务圈”及广东揭阳团市委建立的“幸福驿站”志愿服务平台,就覆盖了市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志愿者以更专业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活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三)提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声誉
打造品牌、提升青年志愿者行动的社会声誉是新时期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综合考虑党政关切、社会关注、青年易参与、具有普遍性和工作基础等综合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重要领域中巩固发展已有品牌,不断开创新品牌,着力构建主题突出、层级清晰、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青年志愿者工作品牌,提升其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力,对于进一步推广和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具有重大意义[5]。
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西部计划、大型赛会志愿服务、海外志愿服务、“三支一扶”等志愿服务项目已深入人心,广大志愿者带着青春热血、梦想希望奔赴祖国各地,通过扎实的基层工作实现自我价值,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也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后来者前赴后继地投入志愿服务工作中。
(四)以社区建设为基础促进志愿服务转型
社区的概念最初来源于德国,它是社会结构的草根层次。而在发达国家,社区已逐渐成为志愿者和志愿者组织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和开展各种社会发展计划和社会进步项目的基础阵地。随着社区的多元化发展及其内在需求,在一系列重大盛会中产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也逐步向社区、街道和乡镇辐射,志愿服务的重心也正逐渐向基层转移。
我国正处于社会体制改革和经济转型的历史新时期,传统的社区成员将成为真正意义上共有、共享同一地理区域资源,共同参与地方建设的管理者,通过志愿服务的形式鼓励他们主动参与社会建设,共建和谐社区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首先,志愿服务有效聚集社区的力量和智慧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参与环保、培训、教育等活动,有效推动社区建设从外部依赖型向自发组织型转变;其次,志愿服务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培养公民道德意识,营造更和谐、稳定和互助的氛围。诸如“城市之间”、“社区之间”综合文艺活动正逐步走向社区,成为广大市民休闲、娱乐和释放压力、促进交流的新载体;最后,志愿服务有利于充分利用社区内企业、事业单位的各种资源和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和关爱互助。
(五)加强立法,建立志愿服务工作长效机制
完善“党政支持、共青团承办、项目化管理、社会化运作”的工作格局,推动出台支持各级志愿服务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把志愿者的精神、热情、专长和服务时间与社会要求有机结合,通过团组织的合理安排转化为长效服务机制。积极引导志愿者组织开阔思路,拓展业务,在传统的体育赛事结束后给予自己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从根本上摆脱志愿者组织经费对行政体制的过度依赖,建立起多元化的经费来源与筹集机制,为后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此外,还应通过政府购买、项目招标等方式为志愿者组织提供新的业务,发挥其自身的“造血”功能,用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吸纳和凝聚政治可靠、服务能力强的民间志愿服务社团成为志愿服务的新生力量[6-7]。
三、结语
团中央第一书记陆昊同志指出,共青团组织作为一个思想性、政治性组织,推动形成了一种为广大青年人所喜爱、所接受的志愿服务精神时尚,并推动青年在追求这种时尚的过程中服务基层、服务社会,逐步成长为既有较高综合素质又与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青年人才。一系列重大盛会志愿服务工作的顺利组织和成功开展,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提供了宝贵的工作经验和精神财富,也为志愿者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重要的资源。坚持开展青年志愿者工作的重要原则,朝着坚定的社会主义方向,拓展赛后志愿服务工作的空间和舞台,引导广大公民特别是青年关心国家发展,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和社会建设,对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明.争当亚运志愿者齐做文明广州人.广州日报,2010年9月8日.
[2]周晓.2008北京奥运会之最——志愿者数量之最.农家科技,2008(8).
[3][5]周长奎.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国共青团网.2010年12月.
[4]林洁,谢晓明.广州“志愿时”解决志愿服务“四大难”.中国青年报,2011年12月8日,第8版.
[6]王焕清,谭建光.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7]安国启.志愿组织自主能力建设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