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及其当代价值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hua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五四运动所形成的“五四精神”鼓舞着一辈又一辈海内外中华儿女。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部分有机地组成了一个整体,即“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对于这个“有机体”而言,爱国为基础,进步为目标,民主为保证,科学为手段。新时代“五四精神”又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五四爱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五四进步精神支撑国家富强,五四民主精神保障人民幸福,五四科学精神推动民族复兴。对“五四精神”的凝练与弘扬,有助于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关键词:五四运动 五四精神 核心要义 当代价值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指出:“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1]这为我们进一步研究“五四精神”提供了理论参照,为我们更好地凝练“五四精神”确立了行动标准,为我们继续弘扬“五四精神”指明了前进方向。
  一.五四运动的性质
  一百年前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爆发了一场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远、震惊中外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爱国革命运动,即五四运动。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是国内、国外双重因素作用下的产物,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一)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清政府的统治在浩浩荡荡的辛亥革命中画上了句号,走向了灭亡,在中国存在了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也随之走向终结,但是北洋军阀的首领袁世凯却攫取了革命胜利的果实。政治上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企图复辟帝制,外交上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僚的卖国行为,引起社会矛盾的尖锐激化。因此,五四运动将斗争目标对准了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以及那些叛变国家、残害人民同胞、损害民族利益的卖国贼。1919年的巴黎和会让觉醒的中国人民瞥见了西方列强和帝国主义的真实嘴脸,巴黎和会本应是“一战”中胜利的协约国为捍卫正義而缔结和约的会议,实则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为了利益的再分配,企图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会议上提出的合理要求被英、美、法三国无视拒绝,并将德国在山东半岛的非法权益全盘转交给了日本,从而彻底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帝国主义对于中国政府合理要求的无视和欺压引起了当时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激起了中国进步青年强烈的爱国之情,继而爆发了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罢工的五四爱国运动。这场伟大的爱国主义运动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主旨基调也由此奠定。
  (二)五四运动是一场追求进步、追求进取的爱国运动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的声音萦绕在要求进步的五四青年的耳畔。国家民族遭受的苦难和耻辱,深深的刺激了当时中国先进的年轻知识分子群体。位于中国东北偏北的岛国日本在历经明治维新后,在亚洲大地上的突然雄起国际地位提升是五四运动爆发的国际政治背景的总开关。一方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崛起的日本对中国虎视眈眈,甚至在巴黎和会上态度强硬可以威胁西方列强,另一方面,日本的崛起也刺激了当时积极要求进步的青年。1917年,俄国的十月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为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激励他们去追求进步、追求进取之心。正是在种种的刺激影响之下,正是五四青年追求进步的精神,奠定了五四运动是一场追求进步的爱国运动。
  (三)五四运动是一场追求民主、追求解放的爱国运动
  1840年,帝国主义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被迫和侵华列强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正是这些丧权辱国的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也从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了被列强压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三座大山”无情的压迫剥削,使得当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思想的禁锢使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自我意识发展受到束缚。新文化运动高呼“民主”的口号,“德先生”以前所未有的声音唤醒了人民大众民主的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五四青年力求改变当时社会面貌,马克思主义让中国的进步青年看到了救亡的希望,高呼民主。民族工业的快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不仅为五四运动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支持,也推动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由于当时工人阶级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受到了严重压榨和剥削,他们对革命的期待与向往为五四运动提供了坚定的阶级基础。
  (四)五四运动是一场追求科学、追求真理的爱国运动
  新文化运动率先喊出了“科学”的口号,“赛先生”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以其强大的科学力量武装自己。虽然新文化运动喊出了“科学”的口号,但是当时的中国,文化、教育、科学仍然极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落后,政治黑暗腐朽,社会封建,人民群众被封建落后的思想束缚,思想闭塞。正是这样的背景下,五四运动再次高呼“科学”,追求真理,学习自然科学、实证科学,指导人民科学的生活发展,力求国家早日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的面貌,追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自觉自发的担起救苍生的重任,只有科学的思想才能从根本上引导中国的革命走向胜利。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五四运动带来的社会后果是巨大的,不仅迫使北洋政府妥协,引进新的思想,同时也拉开了新民主主义的帷幕,中国的无产阶级由此正式登上政治舞台。五四运动在神州大地上点燃了马克思主义的火种,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年五四,精神不朽。在五四时期,“五四精神”对五四运动起着重要作用,指导着五四运动的开展;在新时期,“五四精神”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必将引领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它们并不是独立的关系,而是彼此之间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五四精神”这个有机的“四面体”。爱国因其基础地位而成为“底座”,而进步、民主和科学则分别因其目的地位、保证地位和手段地位而构成其三个“侧面”。
  (一)爱国是根基
  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五四精神”的核心要义之一,而且是“五四精神”的根基,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灵魂,淌动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百年前中国在巴黎和会上遭受的耻辱,直接点燃了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维护国家权利的爱国热情,无数青年学生走出课堂,心系国家,从心底呐喊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响亮的口号。在这些呐喊声的背后,是每一个五四青年身上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是每一个五四青年熊熊燃烧的赤子之心、浓烈的爱国之情。五四运动凝聚起全民族共同的力量高高举起了爱国主义这面伟大旗帜,以切身的实际行动彻底且坚决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正是源于五四运动中五四爱国青年的爱国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形成了一股磅礴之力,使得五四运动成为一场启蒙与救亡的爱国运动。
  (二)进步是目的
  进步精神是五四运动的灵魂,追求救国强国的真理、要求进步是五四进步青年心底的呼声。百年之前的中华民族,内忧交困,人民群众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艰难度日。无数进步学生、青年知识分子,自觉肩负起救国救民、改变社会的重任,上下求索,以寻求解救之法。他们以自立、自主和自强的进步意识提出了革新思想、政治和文化的新要求,展现出五四青年身上奋发图强、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进步精神。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先进的知识分子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这一思想的火种开始在神州大地上迅速燃起。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五四运动正式吹响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思想在神州大地上传播的号角,更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研究并推广这一新的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以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等人组织了研究团体和共产主义小组,创办报纸杂志,积极研究和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对新思想的研究、学习和推广成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旋律正是五四进步精神的突出特点。
  (三)民主是保证
  民主是五四青年乃至当时全体人民大众的信仰,正是民主精神的呼喚,唤醒了迷茫的人民群众,提高了广大群众对民主的觉悟,引起了各阶层群众的广泛参与,激起了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决心,点燃了青年知识分子对救亡图存的上下求索。五四前后,在民主的吸引下,五四青年期待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共同参与到国家的政治中来,在这个过程中,使得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统一,于是有了“三罢”的局面。十月革命是平民的革命,正是因为这种平民革命的胜利,才让民主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使人们对民主认识有了新的发展。从根本上实现民主,让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不单单需要有“民主”意识的人民群众,更需要有民主政治的政府,针对当时的现实情况,扶危定乱的唯一方法是集中全国民主主义的分子组织强大的政党。
  (四)科学是手段
  科学精神是五四运动的精神支柱,宣扬科学精神、追求真理,使其更加深入人心。“科学”在五四运动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科学”是“物质”的科学。无数志士仁人在探求救亡图存的路途中,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求新的科学精神,打开了全面学习了解科学的大门,培养了科技人才、弘扬了科学精神,为取得民族独立、国家振兴摸索了方法。另一方面,“科学”是“精神”的科学。“科学”的口号把人民大众从愚昧、迷信、落后的精神状态中解救出来,不仅解放了当时人民大众的思想,也为后来各种新思想的传入开辟了道路,因此,各种涌进的外来思想不断冲击着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受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鼓舞的中国人民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五四运动的巨浪之中,积极促进了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总而言之,经济上的贫困,迫使当时的先进青年以“科学”来谋求经济上的发展,政治文化是在经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只有经济底子打好了,才能够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斗争抗衡;政治上的腐败、文化上的落后,恶劣的国内外形势迫使当时先进的中国青年在黑暗中探索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来进行科学的自救和革新,马克思主义因此传入中国,五四运动得以在科学的思想方法指导下进行了一场科学又伟大的革命。
  三.“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
  五四百年,精神永流传。“五四精神”影响着五四时期中国青年,百年过去,“五四精神”依然深深的影响着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并将在新时代的青年身上继续发扬光大,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为实现国家富强的中国梦提供滔滔不竭的精神力量,在新时代发挥着巨大的精神价值。五四运动所产生的“五四精神”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并且影响到了“五四”以后的中国发展格局。
  (一)五四爱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爱国主义和爱国精神融入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和中华儿女英勇不屈的伟大的斗争之中,根植于在历史与基因的记忆之中,流淌在全体中华儿女的血液之间和灵魂之上,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要义。爱国主义,作为“五四精神”的精髓之一,同时也作为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所共有的、共同的、共通的情感。百年之前,五四青年身上深厚的爱国热情打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大门,迎来了新的科学思想,为革命指引了的正确的道路,为新中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百年之后,新时代的中华儿女的爱国热血将为了实现中国梦这一伟大目标而团结一心,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不懈奋斗。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3]中国梦是华夏儿女共同的梦,有同样爱国基因的身躯里流淌着同样的爱国热血。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没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各族人民的团结一心,再小梦想都是空谈,万众爱国心,任何梦想都会实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中国人撸起袖子加油干,拿出不怕苦不怕累的干劲儿,做出不懈的努力和拼搏。实现中国梦指日可待!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分析研究替普瑞酮治疗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0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
认识兴趣是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激励学生在求知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所以,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当毛主席说,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的时候,文艺是武器,人民是战士。后来搞建设,还是搞革命,还是武器和战士。由是走过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现在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战场变成了商场,文艺变成了卖方,人民变成买方,变成了上帝。  毛主席还说,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一定要把立脚点转过来,转到人民群众那边去。现在你不用要它转,它自己就转过去了。  于是不再有文艺、艺术,不再有文艺界、艺术界,不再
本文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北洺河铁矿薪酬管理体系,分析了薪酬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和实施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薪酬管理体系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汉语宛如一条生命不息的长河,从古至今缓缓流动,而一个个词汇及其含义就像一个个构成生命的细胞,或新生或消逝,有些富含变化,有些归于静止,都在找寻着自己的意义.看似简单的
以实现农村经济发展为目标的乡村生态旅游,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农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综
在我们教育的学生中,有一个特殊的群rn体——单亲家庭子女。在他们当中,有的是父rn母离异、有的是父母双亡、有的是父亲或母亲离rn世,其主要由他们的爷爷奶奶抚养照顾。目前,rn在
期刊
翻转课堂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如学生在课后可通过观看视频讲座、阅读电子书等方式自行学习,课内由教师通过答疑解惑、补充等辅导学生学习,以此获得
阅读教学一统天下的语文教学是低效的,把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读写互促的语文教学,才是高效的语文教学。首先,要我们以写定读,把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语文教学最终目的,根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