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程度分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x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社会综合性学科,在学生的生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该课程的特征的总结和课程意义的分析,阐明该课程的重要程度,并就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研究进行了浅议。
  关键词:课程;综合课;品德;生活
  小学教学以综合教学为主,为了提升全民素质,《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社会综合课,在小学一二年级开设已有十几年。由于我国对这类品德课程开设较晚,虽然近几年不断加大课改力度,但是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在对其的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加大教学定位以及教学实践方面的研究,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一、《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特征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品德与生活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和活动性三个基本特性。构建以活动为载体的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得到自我体验和感悟,主动纠正不良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突出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
  作为一门品德类学科,他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有着很大的不同,从内容上来说是以人文社会知识为主要内容;从教学方式上来说,不像其他学科是单科学习。这种品德课程的编排是由课程的性质决定的。生活性是该课程的一大突出特征,为了增强学生对书面知识的理解,并针对学生的特点,亲身的生活品德教育活动更有利于学生对品德的认识,通过具体体验提升对品德的认知,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课程的开放性和活动性。要使学生在品德与生活课程中获得良好的教育。
  (二),拓展品德教育的方式
  学习品德类课程,要注意拓展品德教育的方式,这样有利于良好公民素质的形成。只有教育方式对了,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品德教育中要通过拓展品德教育方式和自我经验等学习活动而渐趋形成的自我认同,只有具备正确的品德教育方式,小学生才能在成长中具备进行正确的选择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品德观。
  (三),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
  该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通过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使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所有的品德知识和习惯,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除了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还可以增强学生对品德与生活的认识,学会与人相处的品德,因此将品德教育融入生活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二、《品德与生活》课程开设的意义
  青少年时期是人的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期,这一阶段的形成的思想意识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由于幼儿的可塑性很大,所以在这一段的教育非常重要,《品德与生活》就是针对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开设的社会教育综合课程,在增加青少年社会认识,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全民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提升公民素养。这是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最终目标。公民教育是该课程的基本思想,它实际上担负着学生学做人的使命,不但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还要让他们有参与社会的能力。为社会输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良好的行为和个性品质的人"。
  (二) 培养价值观。这是《品德与生活》课程开设的核心。社会学科教育的根本是围绕学生长期的发展来进行的,对学生的教育还必须与国家的政治理念相一致,这是与其他知识性学科根本的区别。在教育界,很多人认为该课程的教育功能实际上就是学生价值观的培养,虽然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但是该课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所以在《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不能忽视,但是不能脱离社会的责任任由发展,应将两者的关系很好的协调起来。
  (三)增加社会认识。这是该课程开设的基础。社会学科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向学生灌输一定的社会知识,让学生明白公民应担负的责任和义务,能够认识到一些社会现象的本质,并对社会结构有所了解。这其实就是对人的社会化教育,对社会的正确认识会影响到学生思维和行动以及价值观的形成,最终上升到提升社会公民素质的层面上来。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品德与生活课程其实就是德育的过程。
  三、《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定位及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该课程的教学方向也必须做以调整。成熟的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需要长期研究和探讨的过程。我们从以下几个方向进行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研究。
  (一)课程的定位问题。根据新课标的内容,《品德与生活》确定了教学的大方向,那就是培养"小学生基本的思想品德素质"。这只是一个大的概念,我们对该课程的定位作了更进一步的分析,提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第一,该课程提出了公民教育的了理念,但是对这个理念并没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很笼统的给出了一个定义,并没有更为合理和周密的解释。
  第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结构中没有充分体现。
  第三,该课程和其他课程的关系还不是很明确,与其他课程的教学不能很好的衔接,形成一致化教育。
  (二)综合内容构建。首先要正确认识儿童的品德,并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围绕学生的未来发展理念,构建该课程的综合内容。通过潜移默化的有机主题教学,让学生达到自然提高的目的。现在,这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主题的选取、组织和体现没有成熟的经验;主题并没有随着学生年龄段不同而合理调整;如何实现知识整合,实现《品德与生活》综合课程的构建,是目前需要继续研究和探索的核心问题。
  (三)开放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加强道德修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教学宗旨。采取开放式教学,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同时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生活热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课内课外同时获得发展,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策略研究,是开放式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育工作者要对《品德与生活》课程的重要性有正确的
  认识,并要认识到现在社会学科教学的不足,不断在教学工作上进行研究和突破,使素质教育再上一个新台阶,让其的社会意义得到彰显。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9.
  [2]《品德与生活》教师用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11.年9.
  [3]邵志芳:《心理与教育统计学》.[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7年8月.
  [4]《教育理论》第九章《课外校外教育的内容与形式》[M].研究出版社.2010年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现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理论研究较少,对专业思考和论证实施不足,应该加强对理论研究的认识,并注重培养对专业方向的实质性指导作用。我国体育院校表演专业研究成果总量偏少,发展趋势很不稳定,有些研究领域还是空白。在发展中应注重培养的整体格局并突出多样性和个体特色,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宽口径、厚基础、专业精、能力强"的复合型应用体育艺术
作者根据十大医院协作组报道的中药振源胶囊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之功效,能改善血流、血液粘滞聚集等功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108例,取得较好疗效.
目的:了解经皮微创自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进行抽样,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肱骨交锁髓内钉进行治
进行了室内常温条件下菲律宾蛤仔亲贝暂养催产、产卵孵化、幼虫培育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影响其性腺发育的因素和死亡高峰期的形成原因、对策.
目的:探讨研究64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时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降低受检者的成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13年5月~2013年12月间120例临床拟诊断或怀疑冠心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患者给予心电监护、动脉血气分析、查心电图检查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通气模式采用 S /T 模式。结果:经无创呼吸机辅
金属加工工艺润滑是摩擦这具体应用重要场合,也是易出效益的场所,只要重视这方面工作对降本增效,节能,环保均有明显好处.
〔内容提要〕本文以《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艺术管见为题,从两大方面进行阐述:一是认真做好教材分析;二是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通过教学案例,较好地阐述了以上两个分论点。  〔关键词〕品德;教学谈  〔正文〕任何学科课程的教学艺术我认为大同小异,关健是要抓住学科属性,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付诸于教学艺术实践。主要应抓住三点: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有一个好的教师,有一个好的多媒体设施作辅助,这三点的关健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及高危因素。方法: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总结宫颈上皮内瘤变与宫颈癌的关系以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高危因素。结果:性行为、生殖状况、吸烟、分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真心痛的范畴,作者以自拟中药制剂全蝎参芪汤治疗冠心病10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介绍其临床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