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教育综合训练的主阵地。叶圣陶先生说:“学习国文应该认定两个目标,培养阅读能力,培养写作能力。 在学习语文中,最害怕写作文,可谓“谈作文色变”,在应付老师布置的作文时,愁眉苦脸,绞尽脑汁,咬烂笔头,东拼西凑,然而写出来的文章,言之无物,空洞乏味,缺少真情实感。那么,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如何做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笔者认为,要做好作文教学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学生长期的、自觉的阅读习惯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3、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无奈和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因为有书为伴。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二、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1、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2、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3、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1、审题能力的培养。凡是作文都有题目,根据题目作文必须符合题意。因此,在动笔之前必须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2、选材能力的培养。学生选择材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生活经历,二是学习积累所得。作文写的就是生活,但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却无从选择写作材料,写自己的事吧,又觉得没什么可写;不写自己吧,又不知写什么,结果是“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不会选材,生活中的材料不会提取,书本上的材料又不会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选择材料。比如,教学生运用对比选择的方法来选材。其步骤是:首先根据文题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寻找第一个书面材料后,再反向联系,寻找与之相反的材料。如在《学会宽容》的作文中,如果从正面找“蔺相如宽容廉颇”的事例,再从反面找“周瑜不宽容孔明”的事例,那么这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很有表现力。
3、书写能力的培养。要知道,一篇文章,一手好字,书写工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反之,书写马虎潦草,令读者想看也看不清。因而平时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保持文面整治。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传统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多是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久而久之,学生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对作文修改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所以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进入妙境。《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自觉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可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学生自己写作后一个反思过程,也是一个起到查漏补缺作用的过程。而互相修改,则在类比中产生互相促进的作用,两者合理运用,学生写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与时俱进。必须将课堂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社会,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又把社会上、生活上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将其灵活运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读促听说,以听说促写,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这是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良好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培养学生长期的、自觉的阅读习惯
1、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则是了解人生和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和最好途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主要是课本知识,孩子如果只是掌握课本上的那点知识,那么知识结构难免单一。阅读有益的课外书不但有助于开阔视野、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为人处世等,而且可以增长见识,做到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而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读书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健全的人格。那些主人公具有美好品格的书籍,那些富有人文精神的书籍,很容易在阅读者的内心引起震荡。比如读鲁迅的书,会被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赤子之心打动;读李白的诗,会被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打动;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会被主人公保尔不向命运屈服的钢铁般的意志所折服……这些向上的精神会对人格起到升华的作用,并可以促使一个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健全的人格。
3、读书可以给我们打拼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力量。读书能够祛除内心的浮躁,让一颗心沉浸在文字宁静的世界里,给心灵以慰藉和滋润。还能祛除内心的空虚,让一颗心在知识的海洋中渐渐丰盈、充实起来。所以,读书人不会无奈和茫然,因为有书为伴;不会孤独和寂寞,因为有书为伴。
4、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校主要依赖老师、教材和课堂,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看喜欢的课外读物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认知、主动吸收知识,并积极运用这些知识开动脑筋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和确立主体意识,使孩子从依赖型的学习向主体型的学习转变。
二、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
怎样观察生活,对初一学生来讲,是个难题。作家艾芜在指导初学写作的同志时说:“要练习我们的眼睛,善于观察人的动作、态度和表情。练习我们的耳朵,善于听取别人讲话的语句、声调和他的特殊用语。”这 就是说,观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听。
1、要抓住人物的特征。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观察对象的与众不同之处,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2、观察要细致。所谓细致,不是说在观察人物时不分主次,而是要发现观察对象与别人不同的细微之处。不同性格的人,说话、做事时的表现是不同的。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丝微笑,往往带有性格化的特征。所以,观察必须细致入微。观察得越细致、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体、更生动形象。
3、比较观察。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的目的是求异。在观察时,要抓住老师在各种情形下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征,即生气时、高兴时、严肃时……言谈举止和精神状态的不同点。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
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1、审题能力的培养。凡是作文都有题目,根据题目作文必须符合题意。因此,在动笔之前必须认真审题,谨慎立意。
2、选材能力的培养。学生选择材料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身生活经历,二是学习积累所得。作文写的就是生活,但是学生面对作文题目,却无从选择写作材料,写自己的事吧,又觉得没什么可写;不写自己吧,又不知写什么,结果是“言而无文,行之不远”。学生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不会选材,生活中的材料不会提取,书本上的材料又不会运用。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恰当的方法选择材料。比如,教学生运用对比选择的方法来选材。其步骤是:首先根据文题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寻找第一个书面材料后,再反向联系,寻找与之相反的材料。如在《学会宽容》的作文中,如果从正面找“蔺相如宽容廉颇”的事例,再从反面找“周瑜不宽容孔明”的事例,那么这正反两方面的材料很有表现力。
3、书写能力的培养。要知道,一篇文章,一手好字,书写工整,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反之,书写马虎潦草,令读者想看也看不清。因而平时的作文训练,要求学生书写工整,保持文面整治。久而久之,学生一定会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传统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多是教师批改学生作文,久而久之,学生修改作文的主动性,人为地养成了对作文修改的懒惰性和依赖性。清代学者唐彪说:“文章不能一作便佳,须频改之方入妙耳,此意学人必不可不知也”。所以让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一种好方法,让学生在长期不断的作文修改过程中进入妙境。《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自己自觉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可指导他们自己修改,或者组织他们互相修改。”可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认为,学生自己修改作文是学生自己写作后一个反思过程,也是一个起到查漏补缺作用的过程。而互相修改,则在类比中产生互相促进的作用,两者合理运用,学生写能力有明显的提高。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与时俱进。必须将课堂作文教学紧密联系社会,把学生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又把社会上、生活上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带进课堂,让学生有所感悟。并将其灵活运用,以读促写,以写促读,以读促听说,以听说促写,互相联系,互相促进。这是作文教学尤其是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良好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质行之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