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自我管理 谈何容易
作为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一名内分泌科医生,与糖尿病患者一起探讨他们的疾病是我的日常工作。多年来的经验让我发现,就算所有患者都按时打针吃药,光靠药物也只能解决他们的小部分问题,患者自我管理的意识和技能才是管理好糖尿病的关键。而现阶段,很多患者甚至做不到遵医嘱服药,更别提自我管理了。
有时,并不是患者不信任医生,而是因为糖尿病管理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巧非常多,信息量大,涉及患者生活的方方面面。仅仅和医生见一次面、聊几分钟,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的所有方法。患者在离开医院后的日常管理过程中,对于病情会有很多疑惑,也会遇到问题和困难。当问题出现时,医生不在身边,很多患者只能盲目做出判断和决定。
共同照护模式 新的探索
2016年,我们开始探索互联网 糖尿病共同照护的新模式。共同照护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全病程管理,患者在医院除了和医生见面,还会见到营养师、糖尿病教育者、运动指导师等一系列专业人员,也会做一系列并发症筛查。除了医生开医嘱,营养师还会指导患者怎么吃;运动指导师指导患者怎么运动;糖尿病教育者指导患者解决日常各种可能出现的琐碎问题,比如:忘记吃药怎么办?要不要补服?如何注射胰岛素?怎么保存试纸?血糖高了或低了该怎么办?
和普通门诊相比,共同照护门诊的一次就诊时间更长,患者将感到很“忙碌”,忙着了解自己的病情,忙着学习糖尿病管理过程中那些容易忽视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们会根据患者的教育背景、对糖尿病的认知来“因材施教”,先帮助患者解决最重要的自我管理问题。
一般每隔3个月,患者要回医院复诊一次,与医生、营养师、糖尿病教育者见面时,继续复习、学习糖尿病管理的各种知识。随着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地掌握自我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各项指标自然也就变好了。
借助人工智能 实现有效管理
所有在共同照护模式下被管理的患者,离开医院后,仍可以在院外随时获得线上照护师的持续支持。
患者通过下载安装“共同照护”的手机移动应用APP,可连接物联网智能血糖仪即时上传血糖数据,也就是说,测量之后的血糖数据自动上传,不需要患者自己记录。这个过程看上去简单,却对医护的管理意义重大,既节省了患者的时间,也让医护人员一旦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给予帮助。
同时,患者可以通过手机APP向线上糖尿病教育者进行提问,线上糖尿病教育者在8时~20时随时随地回答患者的问题。我们也鼓励患者给饮食、运动拍照打卡,照护师将进行点评和回复。举个例子,有患者忘记吃药,问要不要补服,照护师很快进行了细致的解答。如果遇到紧急情况,照护师会及时和医生沟通,安排患者尽快来医院复诊。
共同照护这种全病程自我管理支持的模式,将互联网技术有机地融入其中,让患者在疾病全程都能获得真正以自己为中心的有效闭环式管理。
“反人性”生活方式 这里没有
很多患者总觉得,糖尿病患者的生活方式是“反人性”的,其实这是对疾病自我管理的认识误区。例如,北大医院曾经有位老“糖友”,特别喜欢吃油炸食品,生活方式不够健康。通过沟通发现,这位患者对体力活动存在过度畏惧心理。通过评测和运动指导,他慢慢接受适当运动,之后我们通过维持一定的活动习惯慢慢地调动起他活动的自觉性。现在,他每天10点多规律地活动,饮食上早餐也慢慢调整为油条配鸡蛋、一份凉菜等,加上必要的药物,血糖照样保持平稳。他的早饭吃得有滋有味,觉得健康生活一点也不“反人性”。
换句话说,共同照护模式帮大家在自己能接受的生活方式中,结合药物、监测、饮食、运动等方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健康生活方式,而并非让大家做疾病管理中的“苦行僧”。
2016年~2021年,北大医院首创的互联网 糖尿病共同照护管理模式历经5年,85%以上的患者在这个模式下定期复诊,糖化达标率达到70%,和普通门诊的达标率相比翻了一番。目前,这一模式已经扩展至近30个城市、60多家医院、400多名医生参与,管理患者超过2万人。而共同照护模式也被写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版),進一步说明细致的管理是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