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调整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aijj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实践,从课程模式、课程教学框架、教学模式、项目课程开发、课程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探索的经验,旨在为课程改革实施的具体操作技术层面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优化调整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2-0055-02
  近年来,尽管中职物流专业课程改革受到高度重视,然而其重心仍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虽然一直致力于解决课程内容与岗位任务要求不匹配问题,但其在课程内容选择上更多地仍是根据知识本身的完整性进行的,忽略了岗位任务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因而总是走不出学科课程的局限,改革效果也十分微弱。那么,中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进行优化调整呢?
  构建能力本位型课程模式
  一直以来,物流专业的课程教学受学科型教学思想的影响。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打破学科本位型课程模式,以“实用、够用、致用”为原则,建立能力本位型课程模式。这种课程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实行三个突破:一是突破“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课程观,树立厚基础、重实践的新型课程观,在物流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始终将强化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二是突破“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观,树立知识与能力并重,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教育观;三是突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互分割的教学观,树立两者相互融合的教学观,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协同培养。
  搭建“提升技能,课证融合”的课程教学框架
  目前,物流师(四级)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主要是由《现代物流装备与技术实务》、《物流专业英语与计算机基础》、《现代物流基础》三门课程构成。在“提升技能,考证与教学相融合”思想的指导下,课程教学过程可在落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上,参照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以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为依托,引入“物流职业岗位应知应会知识与能力”培训,将“基础知识学习—岗位能力培养—技能证书培训”三项内容连成一体,既保证“提升技能”课程教学有序进行,又保障“课证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落实,使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提高社会认可程度。
  推行“企业环境、真实岗位、职业角色”的教学模式
  在课程教学中创设真实的工作情境,将主要课程的教学活动都安排在实训室进行,模拟实际工作情境,即根据课程特点,采用“企业环境、真实岗位、职业角色”的全真实践教学模式,使教学氛围更加真实,兴趣更加浓厚。“企业环境”就是以真实的企业氛围、工业级物流设备及企业物流操作流程为载体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模块。使课程学习内容联系社会和企业需求,综合物流专业知识,形成相应工作任务,采用项目教学法,进行任务驱动式教学。“真实岗位”就是以企业物流操作岗位及岗位群要求的实际能力为依据,将物流综合实训作为一门独立的实训课程。学生通过在物流实训中心的综合实践,可在真实的环境中进行技能训练,大大提高学生的技能应用水平。“职业角色”就是教师及学生都参与实践职业角色扮演,通过参与、体验、交流等教学环节,构建课程教学体系,将学生置于职业角色中,使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态职业活动过程中学习。
  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在仿真的工作环境氛围中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有比较具体、综合的理解,特别是对一些行业特有的规范的理解可以得到深化与强化,有利于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开发项目课程,提高一体化教学质量
  项目课程开发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它既不是对学科课程的教学法改造,也不能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参照点设置课程的课程模式。项目课程要根据工作任务选择知识,以提高课程内容的岗位针对性,达到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目的。目前的困境是,依据工作任务选择知识,只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剪裁原有的学科知识,所学内容没有实质变化。这使得课程改革成了知识游戏,大大降低了课程改革的成效。因此,项目课程改革面临三大突破点,即课程结构的重组、新课程内容体系的开发和项目体系的建构。例如,可以将《采购实务》、《仓储作业实务》、《配送作业实务》、《运输作业实务》、《商业连锁经营》等主干课程整合成项目课程,以供应链为基础,参照物流业务基本作业流程设计教学项目。
  整合之后的项目课程就不仅仅是重新剪裁学科知识,而是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能实现对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模拟,紧紧围绕现实物流企业岗位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通过某一企业的具体业务把课程目标和相关理论等全部内容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物流供应链上每个节点的业务都有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建立过程与结果并重的课程评价体系
  应适应课程改革的目标和要求,参照现行物流行业的职业岗位标准和要求,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物流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对物流专业课程的综合掌握能力。具体的考核评价可以从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知识能力三个方面进行,即(1)通过教学项目执行过程,评价考核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工作态度、7S管理等职业素养。(2)以教学项目成果展示为载体,按照物流专业课程的作业流程诊断与优化的过程进行考核,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3)利用考核物流专业课程的一些技术方法、规范、原则标准,来考核学生的知识能力,从而通过考核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这种评价体系能很好地遵循职业能力形成规律,做到既注重终结考核,又注重过程的评价与考核。因此,既能全面公正地评价学生,又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
  中职学校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物流项目课程建设是物流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使物流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和学习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还涉及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与转变,以及行业需要、师资队伍的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使它达到合理布局、结构平衡、整体优化,建成体现物流专业岗位群和专业链优势的专业课程体系,仍需要依托企业,更新观念,积极探索。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开发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曾良骥.高职课程“六位一体”教学设计范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3]戴士弘,毕蓉.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朱锦饰(1979—),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陈村职业技术学校教师,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物流及会计专业教学与科研。
其他文献
利用地层剖面中系统测定的镜质体反射率,依据各构造演化阶段热流变化的不均一性,分阶段模拟热流在地史演化中的变化。充分利用了最为流行的成熟度计算模型(LopatinWaples模型,Royden模型,MiddletonFalrey模型,EASY模型
摘要:随着我国制造业数控化率的不断提高,对数控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因此,应从台州区域制造业和台州高职数控专业的角度,对地方高职数控专业学生在就业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职;数控专业;学生就业能力;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027-03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
华北油田任丘雾迷山组油藏是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裂缝性潜山油藏,经过21年的开发,已进入开发后期。1994年以来,该油藏实行了全面停注降压开采,获得较好的开发效果。由于该油藏目前压降已
【正】 一次,收听歌曲大奖赛节目,发现不同省市的许多歌手,竟选唱了同一首电影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细思之,事情虽系巧合却非偶然,热爱祖国者岂有不热爱家乡的?“露从今
首次利用重正化群方法对三维WarenRoot模型进行了理论研究,求出其临界导通概率(Pc)值(0.0423)及单方向裂缝临界开启概率(Pfc)值(7.18‰),由此求出其分形维数(Df)值(0.871)。通过对这些参数的分析,探讨了该模型的意义和适用
“两类人员”是指城镇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提高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创业意识,帮助他们实现就业或自主创业意义重大。本文从几个方面对“两类人员”职业培训工作的深入
定向井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容积法储量计算时单井有效厚度的确定带来一定的困难。常规的有效厚度校正方法考虑因素单一,从而造成储量计算结果误差较大。推导出定向井有效厚度校正
摘要:当今社会,竞争意识的教育和培养对未来的就业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学识相对欠缺,有自卑和畏惧等心理障碍的中职生而言,就更为重要了。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应明确竞争意识的内涵及培养竞争意识的重要意义,中职学校应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的途径。  关键词:中职学生;竞争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1-0061-02  随着社
高职院校积极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新形势下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在我国高职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
9月16日,首届“中国-一东盟职业教育成果展”在贵阳职业技术学院隆重开幕。本届“中国-东盟职业教育成果展”主题是“展示成果,促进合作”.活动由贵阳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共吸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