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场景是小说的最小构成因素,一般含有人物、事件和环境,可分为常规场景与空镜头。所谓空镜头,是指所描写的画面没有人物出现。又可分为静态性场景(犹如照片)和动态性场景(犹如视频)。还可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前者往往带有寓情于景的味道,后者则更多的带有象征意义。不同的场景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其主要作用是给全篇“定调”,营造意境、渲染气氛,导引人物出场,揭示人物性格,作为象征,等等。本期我们依然通过若干文段来具体讲述和分析,以帮助同学们学会赏析作品中的场景。
文段一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祝福》中的这一段场景是空镜头,其中没有人物出现,主要用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为全文奠定沉重的基调。但这也不是标准的空镜头,因为读者分明能感受到在暗处放鞭炮的人——那些固守传统、对社会变革无所回应的鲁镇人,他们犹如被一个个“套子”套在了礼制社会里,一生都承受着礼教的约束与规范。
文段二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个场景中有人物(鲁四老爷、“我”),有事件(“我”造访四叔家),有环境(书房)。这是一组慢镜头,造句以概括叙述为主,句句连贯而构成一组流动的镜头,并最终定格为空荡的书房中的一个孤独的“我”。这样的场景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之间的隔膜,感受到“我”与鲁四老爷的见面完全是礼治使然的寒暄,毫无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这个场景和文段一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说明鲁镇人对传统的固守和对新事物的强烈抗拒。
文段三
①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②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有两个场景。画线句①所描写的场景是一个空镜头,没有人物,只有雪景的描绘;这也是一个主观镜头,寄寓“我”凄冷、沉重的心理(在鲁镇人看来,或许远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见到的是瑞雪兆丰年,是“祝福”的回报,是自得自适的怡然)。
再来看画线句②所描绘的场景,注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是两个场景之间转换的过渡语。这个场景也是空镜头,但是镜头中的“壽”字、对联和书籍,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鲁四老爷其人——追求自己的长寿,却又充当催人早死的催命鬼;追求“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但心气不平和似乎是常有之事;书籍或许没有翻阅,但是书中的“毒素”他似乎“应知尽知”。可能正由于“我”就是这样思考的,所以“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文段四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画线部分的文字是场景之间的连缀语。后文中,河边、“我”、祥林嫂、邂逅,构成场景的基本元素。这里的场景重点描写的是祥林嫂的外貌,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的祥林嫂:头发全白,脸色黄中带黑,生命活力殆尽,乞讨无门……完完全全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这是祥林嫂死亡前的最后一次“登场”,让我们明白短工所主张的其死亡的原因——“穷死的”;也可见祥林嫂为捐门槛掏空积蓄,给其生活及精神上带来的沉重打击;更强化了读者的一个基本认知:生命力顽强的祥林嫂,最终却被礼教规范、折磨、蹂躏而至于此。
文段五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是一个子场景,包含在“我”与祥林嫂在河边邂逅的场景里,主要写的是人物的对话。面对祥林嫂的问题,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我”实在是矛盾得很,因为无论怎样回答,都会有风险——若是别人因为“我”而遭遇不测,无论追不追究“我”的责任,“我”都会因此而内疚、自责,这是礼教的内在要求。由此,读者才既厌恶“我”的不担当,更厌恶让“我”如此“懂规矩”的礼教。
文段六
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这是一个想象的场景,“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是场景的转换语。这里的场景是一组快镜头,“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这里的“即使只有我一个”体现出“我”所愿忍受的孤独,是不同于在鲁镇的这种孤独。这段场景描写的存在,让读者联想到“我”与鲁四老爷再见时的陌生隔膜,想到短工的冷漠,想到祥林嫂寄希望于“我”而终不得希望,想到鲁镇沉重的“祝福”氛围,想到鲁镇雨雪天冷寂的气氛,想到一个那样顽强的生命终被绞杀……在鲁镇,没有一个人能与“我”真正交流,包括“我”自己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逃避还有另一层意义,是一次对自己的“彻底否定”或“全面否定”。
文段七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这是“最后的晚餐”。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无讼》中曾这样表述:“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这里所写的“我”的心理活动大概就是在用“身内的良心”来维持礼俗,也就是强化自己接受礼教的过程。因而,作品在这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我”是厌恶礼教的,但另一方面“我”又在不自觉地强化礼教。“我”如此,鲁镇的人是否也如此?而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如鲁镇这样被礼教所束缚的小镇还不知有多少。
文段八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与前面七个文段相比,这里出现的人物较多,结构也较复杂,作者采用分类编组镜头,让“男人”“女人”“老女人”在听到祥林嫂的故事后,都有不同的表现,他们之间相互对比,又相互衬托,直观就把人物复杂的内心呈现在读者眼前。
文段九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是《红楼梦》林黛玉眼中的场景。王熙凤是何等有能耐的人,王夫人說的话她认真去办,王夫人想到的事她能预先安排,而且安排妥当。这样让长辈称心,才有“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这段场景是主观镜头,是黛玉观察所见,在表现王熙凤个性的同时,也写出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敏感。若从全书来看这种敏感,则更能品出这一场景在《红楼梦》整部书中的地位与分量。
文段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是孙犁《荷花淀》中的文段。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白洋淀湖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营造了恬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同时,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不仅为后文水生嫂与丈夫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以及谐和的气氛,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发生做了环境铺垫。
课外阅读推荐:
阅读下列作品,练习赏析作品中的场景描写。
①吴伯箫《猎户》
②王安忆《洗澡》
③鲁迅《药》
④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⑤李锐《锄》
⑥刘慈欣《微纪元》
文段一
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灰白色的沉重的晚云中间时时发出闪光,接着一声钝响,是送灶的爆竹;近处燃放的可就更强烈了,震耳的大音还没有息,空气里已经散满了幽微的火药香。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
《祝福》中的这一段场景是空镜头,其中没有人物出现,主要用于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为全文奠定沉重的基调。但这也不是标准的空镜头,因为读者分明能感受到在暗处放鞭炮的人——那些固守传统、对社会变革无所回应的鲁镇人,他们犹如被一个个“套子”套在了礼制社会里,一生都承受着礼教的约束与规范。
文段二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
这个场景中有人物(鲁四老爷、“我”),有事件(“我”造访四叔家),有环境(书房)。这是一组慢镜头,造句以概括叙述为主,句句连贯而构成一组流动的镜头,并最终定格为空荡的书房中的一个孤独的“我”。这样的场景描写,能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之间的隔膜,感受到“我”与鲁四老爷的见面完全是礼治使然的寒暄,毫无思想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这个场景和文段一形成一定意义上的因果关系,说明鲁镇人对传统的固守和对新事物的强烈抗拒。
文段三
①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烟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②房里也映得较光明,极分明的显出壁上挂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陈抟老祖写的;一边的对联已经脱落,松松的卷了放在长桌上,一边的还在,道是“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我又无聊赖的到窗下的案头去一翻,只见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录集注》和一部《四书衬》。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这里有两个场景。画线句①所描写的场景是一个空镜头,没有人物,只有雪景的描绘;这也是一个主观镜头,寄寓“我”凄冷、沉重的心理(在鲁镇人看来,或许远不是这样的,因为他们见到的是瑞雪兆丰年,是“祝福”的回报,是自得自适的怡然)。
再来看画线句②所描绘的场景,注意“我回到四叔的书房里时,瓦楞上已经雪白”是两个场景之间转换的过渡语。这个场景也是空镜头,但是镜头中的“壽”字、对联和书籍,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鲁四老爷其人——追求自己的长寿,却又充当催人早死的催命鬼;追求“事理通达心气和平”,但心气不平和似乎是常有之事;书籍或许没有翻阅,但是书中的“毒素”他似乎“应知尽知”。可能正由于“我”就是这样思考的,所以“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
文段四
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画线部分的文字是场景之间的连缀语。后文中,河边、“我”、祥林嫂、邂逅,构成场景的基本元素。这里的场景重点描写的是祥林嫂的外貌,也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的祥林嫂:头发全白,脸色黄中带黑,生命活力殆尽,乞讨无门……完完全全是一个濒临死亡的人。这是祥林嫂死亡前的最后一次“登场”,让我们明白短工所主张的其死亡的原因——“穷死的”;也可见祥林嫂为捐门槛掏空积蓄,给其生活及精神上带来的沉重打击;更强化了读者的一个基本认知:生命力顽强的祥林嫂,最终却被礼教规范、折磨、蹂躏而至于此。
文段五
“也许有罢,——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的说。
“那么,也就有地狱了?”
“阿!地狱?”我很吃惊,只得支梧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然而也未必,……谁来管这等事……。”
“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唉唉,见面不见面呢?……”这时我已知道自己也还是完全一个愚人,什么踌蹰,什么计画,都挡不住三句问。我即刻胆怯起来了,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
这是一个子场景,包含在“我”与祥林嫂在河边邂逅的场景里,主要写的是人物的对话。面对祥林嫂的问题,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我”实在是矛盾得很,因为无论怎样回答,都会有风险——若是别人因为“我”而遭遇不测,无论追不追究“我”的责任,“我”都会因此而内疚、自责,这是礼教的内在要求。由此,读者才既厌恶“我”的不担当,更厌恶让“我”如此“懂规矩”的礼教。
文段六
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福兴楼的清燉鱼翅,一元一大盘,价廉物美,现在不知增价了否?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
这是一个想象的场景,“不如走罢,明天进城去”是场景的转换语。这里的场景是一组快镜头,“往日同游的朋友,虽然已经云散,然而鱼翅是不可不吃的,即使只有我一个……”这里的“即使只有我一个”体现出“我”所愿忍受的孤独,是不同于在鲁镇的这种孤独。这段场景描写的存在,让读者联想到“我”与鲁四老爷再见时的陌生隔膜,想到短工的冷漠,想到祥林嫂寄希望于“我”而终不得希望,想到鲁镇沉重的“祝福”氛围,想到鲁镇雨雪天冷寂的气氛,想到一个那样顽强的生命终被绞杀……在鲁镇,没有一个人能与“我”真正交流,包括“我”自己的内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我”的逃避还有另一层意义,是一次对自己的“彻底否定”或“全面否定”。
文段七
晚饭摆出来了,四叔俨然的陪着。我也还想打听些关于祥林嫂的消息,但知道他虽然读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而忌讳仍然极多,当临近祝福时候,是万不可提起死亡疾病之类的话的;倘不得已,就该用一种替代的隐语,可惜我又不知道,因此屡次想问,而终于中止了。我从他俨然的脸色上,又忽而疑他正以为我不早不迟,偏要在这时候来打搅他,也是一个谬种,便立刻告诉他明天要离开鲁镇,进城去,趁早放宽了他的心。他也不很留。这样闷闷的吃完了一餐饭。
这是“最后的晚餐”。费孝通在《乡土中国·无讼》中曾这样表述:“所谓礼治就是对传统规则的服膺。生活各方面,人和人的关系,都有着一定的规则。行为者对于这些规则从小就熟习,不问理由而认为是当然的。长期的教育已把外在的规则化成了内在的习惯。维持礼俗的力量不在身外的权力,而是在身内的良心。”这里所写的“我”的心理活动大概就是在用“身内的良心”来维持礼俗,也就是强化自己接受礼教的过程。因而,作品在这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一方面“我”是厌恶礼教的,但另一方面“我”又在不自觉地强化礼教。“我”如此,鲁镇的人是否也如此?而当时的中国大地上如鲁镇这样被礼教所束缚的小镇还不知有多少。
文段八
这故事倒颇有效,男人听到这里,往往敛起笑容,没趣的走了开去;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有些老女人没有在街头听到她的话,便特意寻来,要听她这一段悲惨的故事。直到她说到呜咽,她们也就一齐流下那停在眼角上的眼泪,叹息一番,满足的去了,一面还纷纷的评论着。
与前面七个文段相比,这里出现的人物较多,结构也较复杂,作者采用分类编组镜头,让“男人”“女人”“老女人”在听到祥林嫂的故事后,都有不同的表现,他们之间相互对比,又相互衬托,直观就把人物复杂的内心呈现在读者眼前。
文段九
说话时,已摆了茶果上来。熙凤亲为捧茶捧果。又见二舅母问他:“月钱放过了不曾?”熙凤道:“月钱已放完了。才刚带着人到后楼上找缎子,找了这半日,也并没有见昨日太太说的那样的,想是太太记错了?”王夫人道:“有没有,什么要紧。”因又说道:“该随手拿出两个来给你这妹妹去裁衣裳的,等晚上想着叫人再去拿罢,可别忘了。”熙凤道:“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日到的,我已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
这是《红楼梦》林黛玉眼中的场景。王熙凤是何等有能耐的人,王夫人說的话她认真去办,王夫人想到的事她能预先安排,而且安排妥当。这样让长辈称心,才有“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这段场景是主观镜头,是黛玉观察所见,在表现王熙凤个性的同时,也写出了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敏感。若从全书来看这种敏感,则更能品出这一场景在《红楼梦》整部书中的地位与分量。
文段十
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湿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
要问白洋淀有多少苇地,不知道;每年出多少苇子,也不知道。只晓得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上,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女人们在场里院里编着席。编成了多少席?六月里,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运输银白雪亮的席子出口。不久,各地的城市村庄就全有了花纹又密又精致的席子用了。大家争着买:“好席子,白洋淀席!”
这是孙犁《荷花淀》中的文段。月色皎洁,洁白的苇席遍地,银白的白洋淀湖水,薄雾,清风,荷花飘香,展示了荷花淀的地域风貌,营造了恬静而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的形象。同时,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不仅为后文水生嫂与丈夫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以及谐和的气氛,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发生做了环境铺垫。
课外阅读推荐:
阅读下列作品,练习赏析作品中的场景描写。
①吴伯箫《猎户》
②王安忆《洗澡》
③鲁迅《药》
④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⑤李锐《锄》
⑥刘慈欣《微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