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监督有深度才有力度

来源 :新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y_z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总体上看,对舆论监督报道把握有度、报道有方,才能监督有力、引导有效,产生良好反响和社会效果。新安晚报打击传销系列报道深刻有力、声势强劲,营造出“传销活动 人人喊打”的强大舆论氛围,为有关部门采取打击措施及时提供了信息和舆论支持。
  【关键词】舆论监督 把握力 引导力 影响力
  新安晚报系列报道《卧底传销五天四夜》在2013年度安徽新闻奖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一件有深度、有力度的舆论监督报道,报道刊发后产生强烈反响,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读者反映,这是目前看到的揭露传销黑幕最为深刻的报道。
  2013年4月25日,新安晚报用7个版的篇幅推出《记者卧底传销组织五天四夜》《靠一口外乡话,记者闯过传销人员盘问》《四“专家”轮番上阵给记者“洗脑”》《学习“行规”打私人电话前要拟草稿》《吹嘘“喝茶聊天”就能赚大钱》《尝试各种办法记者终于逃了出来》等“卧底传销”系列报道,记者深入传销“虎穴”,用卧底的形式,亲身体验每日被“洗脑”的真实感受,全面深刻揭露非法传销窝点的日常活动,以及传销的骗人伎俩、社会危害。
  4月26日至5月中下旬,新安晚报又连续在显著版面大篇幅推出“传销为何打不掉”、“传销为何如此猖獗”、“击碎传销幻想”等系列揭露传销的报道,揭开读者心中的重重疑问。
  新安晚报打击传销系列报道声势强劲,营造出“传销活动 人人喊打”的强大舆论氛围,促进政府部门掀起一场大规模的“打传”行动。
  一、策划:谋划良久,等来契机
  近几年合肥像许多高速发展的城市,吸引了传销组织的关注,不少天南海北的人被骗到合肥,越来越多、数量庞大的外地人身陷其中。传销逐渐发展为影响合肥发展的一颗“毒瘤”,一次次解救却总是无法彻底清除这些传销组织,这些传销组织到底有怎样的魔力?究竟是什么谎言,令他们信以为真?究竟是什么美梦,令他们沉迷不醒?
  记录当下,还原真相,揭露丑恶,引导舆论,维护权益,促进和谐,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担当。新安晚报牢记使命,一直在寻找契机,对传销现象作一次全面揭露和深刻剖析,给传销人员、传销组织以警醒和震慑,并引起社会和政府的重视。从2012年下半年合肥传销活动日益猖獗开始,新安晚报就一直在谋划,希望能够打入传销组织内部,摸摸传销老底,但是付诸实施却困难重重,这些传销组织只接纳外地人,没有“引路人”,进传销组织绝无可能。之前也有记者尝试进入传销组织,但均没能成功。
  机会终于来到。一日,有外地读者“老李”向报社求助,他的妻子深陷传销,他想借助报社的力量救出妻子。为了能彻底拯救妻子,也为了让记者能看到“自愿连锁经营业”的危害,老李决定潜入传销组织,并在缴纳69800元之后,将记者发展成“下线”。
  有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报社经过详细论证,周密部署,最终决定派出一名骨干记者,他的身份信息也是外省人,各方面否符合传销组织发展新人的要求。终于,在老李的帮助下,记者经过充分准备,打进传销组织内部。
  二、暗访:“虎穴”卧底,成功揭秘
  卧底暗访,是一种非常规采访,一般隐瞒记者身份或采访目的,暗中获得新闻真相。它所针对的对象,多为社会丑陋现象或特定对象的不法行为。这一次,新安晚报记者以“传销新人”身份卧底暗访,深入传销组织内部,五天四夜,用体验的形式,了解他们是如何将一名怀揣发财梦想的人一步步诱入传销迷途,历经严密盘问、洗脑“消毒”、“专家”授课、理念认同等层层关口,让“传销新人”最终“心甘情愿”地掏出69800元,投入到所谓的变成1040万元的暴富美梦之中。
  整个卧底过程中,记者与传销人员吃住在一起,为了能够顺利搜集素材、及时取证,记者甚至把录音笔塞进鞋子或袜子里。卧底期间,记者和传销组织斗智斗勇,经历迭荡起伏:记者被传销人员不断旁敲侧击编造的新身份,差点被识破,使暗访“流产”。眼看就要招架不住时,电视上恰巧播放云南某地发生5级地震,而震中距记者老家不远,于是记者忙用家乡话与老家亲人联系,让其他传销人员确认记者不是本地人,这才摆脱了险境。
  记者暗访的五天时间里,最大的担忧是来自引路人老李的彷徨。因为多日的洗脑后,老李自己的意志竟然开始动摇。在这种情况下,记者一边沉住气,一边寻找机会,及时把传销人员授课的漏洞告诉老李,让他不要陷得太深,这种劝说一直持续到记者离开传销窝点之前。
  经过几个日日夜夜的暗访,记者全面掌握了传销人员的生存状态、传销行为的欺骗伎俩和传销运作的重重内幕。
  三、报道:亲身经历,纪实呈现
  4月中下旬,暗访已经基本结束,记者成功脱离传销组织,接下来面临的就是如何写作、如何报道?哪一种呈现方式最能震撼人心,收到最好的社会效果?报社总编辑多次召集有关采编人员开会,研究报道思路和方式,最终决定用纪实的形式,反映记者作为一名“传销新人”每天的见闻和感受。整个报道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层层深入,并在每篇报道后配发卧底日记,如实纪录、理性总结与感性认识相辅相成,增强了信息的传播力。
  整组报道呈现出的框架是:卧底缘起、卧底第1天、卧底第2天、卧底第3天、卧底第4天、卧底第5天、起底传销密码,七个版的内容层层递进。报道在写作时始终让两条线索交叉其中:一是记者揭秘,二是记者命运。这样的报道,既让人时刻担心着卧底记者的安危,同时第一人称的叙述,以剥笋的方式一步步揭开传销组织的内幕,不但引人入胜,更给受众强烈的震撼与反省。
  五天四夜的卧底调查,记者发现传销组织有一套步步深入的骗局和连环诱饵:在入行之初,传销人员会给新人上课,用“自愿连锁经营业”和“五级三阶制”等内容,回答新人关于“这个生意的幕后老板是谁?这个生意合不合法?这个生意能做多长”的疑惑,用三个诱饵——“交钱后有国家支持诱饵;歪理证明政府支持和老总穿金戴银现身说法”,彻底给新人洗脑。而电话“骗”人到合肥、限制人身自由、打电话打草稿、内部电话用“术语”,更是传销“请君入瓮”的技术手段。   四、追踪:步步跟进,一追到底
  4月25日卧底报道推出后,新安晚报又持续半个多月,连续在显著版面大篇幅推出“传销为何打不掉”、“传销为何如此猖獗”、“击碎传销幻想”等系列揭露传销的报道,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报道更引起省和合肥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他们重拳出击,“荡涤传销”,解救受骗人员,同时又出台和完善一系列法规和举措,形成强大的打击传销组织的合力。
  一个强有力的报道如何形成报道合力?不是一天一组报道就能支撑的,这需要步步跟进,乘胜追击,一追到底。
  合肥有关方面在看到4月25日新安晚报的“卧底传销”报道后,迅速采取行动,端掉记者暗访过程中涉及的传销窝点,并解救出给记者暗访提供很大帮助的老李的妻子。一般来说,报道至此,已有了一个结果,可告一段落。但是,新安晚报并没有就此收手,而是以媒体人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继续将报道向纵深拓展,以推动并配合合肥市掀起一场打击传销的战役性行动。如5月2日的《新人纷纷逃离传销虎口》、5月3日的《清干传销窝点》、5月6日的《受害家庭呼吁严打传销》、5月7日的《34名传销人员闹事被刑拘》、5月8日的《我省部属打传行动》、5月9日的《合肥出组拳荡涤传销》和5月10日的《本报热线与“打传办”联动》等报道,将“打击传销”推向舆论的高潮。
  截至2014年6月,合肥市已开展多次集中打击传销的大规模行动,查处一批传销头目,遣散大批传销人员,审结一批传销案件,一批传销团伙和头目、骨干锒铛入狱,打传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果。合肥市有关方面形成共识,逐步出台和完善地方性法规,以适应新形势下加大打击传销力度的需要。
  五、启示:把握有度,引导有力
  总体上看,对舆论监督报道把握有度、报道有方,才能监督有力、引导有效,产生良好反响和社会效果。首先,选题上监督的现象和问题既要是党和政府明令禁止的,又要是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传销报道契合这一选题标准。但是传销题材不是一个新题材,省内外媒体均多次报道,新安晚报也曾多次报道,传销存在于合肥也有几年了,随着传销活动愈演愈烈,如果再次报道,必须深入彻底、掷地有声。“卧底传销”系列报道以记者打入传销组织内部的体验式暗访方式,对传销组织运作内幕和传销危害揭露之全之深之透,是以往任何报道和其他报道方式所不能比的。报道直接推动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采取强有力措施打击传销组织和行为,内容表达上以人物命运为线索,层层深入、扣人心弦,很好地满足了读者阅读兴趣,给人以强烈警醒。
  该报道的成功,主要是建立在记者卧底暗访所取得的一手的资料上。卧底暗访说易做难,没有媒体和从业人员的职责担当、敬业精神和对新闻真相的孜孜追求,没有记者丰富的社会经验和高超的应变能力,是难有建树的。报道再次体现新安晚报“为老百姓办 给老百姓看”办报理念,反映新安晚报开展建设性舆论监督的引导力和影响力,彰显媒体配合政府工作、揭露丑恶现象、维护群众利益、促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责任。同时,也是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和“走转改”活动成果的体现。
  在整个暗访和报道过程中,我们始终注意把握好度。在暗访中,记者面临着各种复杂情况,既要深入了解传销内幕,与传销人员机智周旋,又坚持了合法采访、安全采访、文明采访,尊重被报道对象的权利,争取监督对象的配合,较好地把握住了应有的尺度;在写作和审稿过程中,尽可能过滤掉记者带有主观性或倾向性的元素,力求客观、全面;在报道推出和推进过程中,我们对标题制作、稿件编排、版式语言等方面也十分注意对度的把握,既要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影响力和关注度,又避免报道产生“负面效应”,争取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配合和支持,最终使报道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彰显了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作者:新安晚报总编室主任)
  责编:周蕾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一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重点。本文以《铜陵日报·铜都晨刊》为例,从贴近性、服务性和本地性入手分析了经济新闻报道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报道 贴近性 服务性 本地性  在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今天,经济已融入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一道成为都市类报纸的报道重点。但经济新闻和民生新闻
本报讯(记者:李跃波、宋艺)7月1日上午,安徽新媒体集团在肥挂牌成立。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副省长谢广祥为新媒体集团成立揭牌并启动新版《安徽手机报》上线。  组建安徽新媒体集团是我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我省主流媒体的重要举措。新媒体集团是经省委批准,由省委宣传部主管、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出资并主办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整体
星期天早上,我起得非常早,知道我为什么起这么早吗?告诉你吧,我要学洗衣服,帮妈妈减少一些负担,好让妈妈多休息一下,因为我已经长大了!  到了卫生间,我不知道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妈妈看见了,便问:“你要干什么呀?”我轻声说:“我要洗衣服。”“你不会洗,等你长大了,你再洗吧。”妈妈说道。“我已经9岁了,我长大了,可以洗自已的衣服了。”妈妈看着我坚决的样子,说:“好吧,
【摘要】灾难新闻属于突发事件新闻中的重要类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中,主流媒体在灾难新闻报道中经常使用意象和比兴等文学写作手法。新闻文本实质上是文字符号的排列组合,本文以人民日报对鲁甸地震的报道为例,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我国主流媒体灾难报道中的文学手法进行分析,探讨语言符号的象征性所指与新闻客观性要求的本质关系。  【关键词】符号学灾难报道意象比兴  灾难新闻属于突发事件新闻中的重要类型,在我国的新闻实践
【摘 要】现代社会媒介网络高度密集,新媒体快速发展,公众政治参与度提高,这些都对新一届领导人的形象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选取了《纽约时报》与《华盛顿邮报》的相关报道,分析归纳了美国媒体对华报道的“客观性策略”,试以另一种方式解读美国媒体对涉华议题的报道特点,这既是检验中国对外传播效果的一种方式,也为新一届领导人形象塑造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领导人媒介形象 美国媒体 议程设置 客观性策
【摘要】负面消息报道中,媒体不仅仅是事件的“报知者”、“解读者”,同时也是社会的“监督员”。本文从2014年“河南高考替考”事件出发,探讨新媒体环境下媒体角色的建构,论述媒体在消息报知者、事件解读者、舆论监督与反思者三者角色上的具体表现及其呈现的不足,包括消息延报影响传播、来源单一无法深度分析、本地监督力量弱等。  【关键词】负面消息高考替考媒介角色建构  媒体一直以来把负面消息当成是敏感消息,处
【摘 要】近几年快要被遗忘的国货在商品市场中异军突起,带领一批“中国制造”的商品焕发出了活力。我们熟知的相宜本草卷土重来,带着时代的记忆和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经过了一系列包装与广告的改革变化,进行了产品创新和品牌推广。在文化作为软实力的当今社会,我们应多加思考如何将传统文化与国货更好地结合的问题。在发展经济同时,挖掘潜在的文化软实力,将其转化为国家的发展利器。  【关键词】国货 品牌 传统文化 传
【摘 要】近年来,手机这一通信工具逐渐成为大众传播工具,尤其是随着3G技术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已经逐步从人际传播走向大众传播,成为新的公共信息传播平台,手机媒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不可小视。  【关键词】手机媒体 腾讯客户端 两会报道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在不断改变,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再到电脑、手机……人们可以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了解世界。  而随着海量的信息传播,
2010年3月份,《第一房产》栏目进行了改版,为了厘清受众对新改版节目的认可度,栏目组对每期节目的参与听众进行了详尽的调查。调查一直到9月底,对于汇总的7个月听众信息,栏目组进行了细致的总结分析,希望借此能够找到节目在市场中的精准定位,确定节目的未来创办模式。  一、SWOT模型分析法  SWOT,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海因茨·韦里克(Heinz Weihri
【摘要】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企业内部刊物已经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宣传和外部宣传的需求,此时企业内部开始利用电视进行传播,先进的技术让企业文化的传播显得更加便捷,同时也更加有效。但是视频内容传播也有一定的弊端,笔者在文中即将提及以上问题,给以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超级电视 企业文化 传媒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