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公正是最基本的教育伦理之善,它体现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也为我们审视教育问题提供了一个的视角。本文先就“教育公正”进行解释分析,进而提出农村基础教育不公正问题,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弱势地位进行分析,最后从教育公正的伦理视角出发,对农村基础教育提出伦理诉求。
关键词:教育公正;农村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伦理诉求,是社会公正的原则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群体的道德意识,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看,它教育要求教育体系的公平合理性,强调制度、法律的保障,以确保每个社会成员教育权利的顺利实现。从微观层面看,它还要求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公平合理。本文中的“教育公正”主要指前者,后者在这里不做讨论。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教育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正要求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教育公平状况反映着教育公正的程度,教育公平的推进促进教育公正的实现。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弱势地位的主要表现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进步的同时,产生了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威胁着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反映在教育领域内,也出现很多教育不公正现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弱势地位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制度所带来的教育不公正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城乡教育经费差距显著
我国教育经费在分配上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但是,这种体制仍旧存在很大问。由于近年来的一些税制改革,县级财政成为我国最弱的一级财政,况且我国县级财政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其差距也很大,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城市学校一直都由省级、市级财政给予资助,因而城乡教育经费差距依旧显著。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许多困境,例如学校负债重,教师工资拖欠,学校基础设施不健全,办学条件差,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严重等等,这些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总量低于城市水平,最终导致农村人口的教育机会、教育权利受到严重威胁。
1.2 城乡师资队伍水平差距显著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知识结构陈旧,而且缺乏培训机会。高校师范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会优先考虑到城市学校工作,而很多农村优秀师资都选择到条件待遇更好的县镇、城市中工作,流失也比较严重。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一般设置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它的规模小,师资水平低,教师岗位看似超编,实际缺编。
1.3 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取向严重
价值取向代表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是一种价值预期,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自主自觉选择,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城市取向的农村教育工具性、功利性很强,注重精英教育,片面强调升学。学校教育对于农村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很多农村学生厌倦读书,读书无用论抬头,辍学现象严重,这是因为学校教育除了给学生提供升学的机会外毫无意义,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更不足以慰藉学生的心灵,进行精神导引。
1.4 农村文化荒漠化现象严重
当现代化为农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福音,带来了先进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为农民物质生活带来了充裕的同时,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也在渐渐衰落,乡村已经缺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沦落为一个地域概念,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已经不复存在了。传统的对生存本身价值的关注正逐渐被现代性开启的价值世界一生存之上的获得性价值所侵蚀,两者产生激烈的冲突,乡村的传统文化正在解体,而新的文化还没有形成,这种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心理产生了极大冲击,对农村孩子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强烈冲击难以抵挡,他们无法认同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中,很多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生活环境,向往城市生活,而又不属于那里,无法完全地融入城市,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对农村基础教育教育公正的伦理诉求
2.1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建立教育制度公正
制度公正是实现农村教育公正的第一步。城乡教育一体化应当是体制、机制上的一体化。保证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而言,只有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才能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因而教育关乎着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提高农村教育的资源总量,实现农村教育的优质化。
2.2 对农村基礎教育积极实行教育补偿原则
罗尔斯的公正差别原则认为,要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人,优先补偿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农村人口没有享受到国民教育待遇,而且这种弱势地位既有制度上的缺陷,也有地理位置,因此,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教育,我们需要积极地对其实行教育补偿原则,才能换取其平等地位,因此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教育投入。
2.3 建设有特色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
教育公正不代表着同一化和平均主义,相反,尊重差异性,独特性更符合教育公正的伦理诉求。乡村教育具有区别于城市教育的特殊性,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和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应当建设有特色的农村学校教育,保持农村教育的独特性,努力满足农村人口多样性教育需求,而不应该一味克隆城市教育,一味追求城市化取向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公正的教育。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
(1)转变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重塑乡村文化。教育主体是多元的,教育价值也是多元的,而如何使农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符合所有当事人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农村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需要转变。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和乡村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学校教育重视起应该担负的职能,学校教育必须摆脱单一的应试取向和城市取向,要使得农村学生获得实际用途的知识,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农村学校教育的意义,需要让学校充分发挥开启心灵的作用,承担起给予农村学生精神抚慰的职能。同时,努力提高学校的文化品格,乡村学校不仅仅是乡村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它还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有义务承担起其文化功能,重塑乡村文化,为生活在乡村中的孩子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
(2)重新确定农村教育目标。当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转变时,教育目标必将会随之而改变,我认为农村教育目标应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摒弃单纯的“离农”和“为农”的争论。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要满足农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只有学生的基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实现了平等,才能谈到“离农”、“为农”,“离农”或者“为农”不应当被当做一种价值判断,应当是农村学生的自由选择的结果。农村的孩子有权看看外面世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努力拼搏,想要“出人头地”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农村学校教育要关注农村孩子的幸福生活,帮助他们理解生活,理解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社,2004
[2]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戚务念,多元化:当前农村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5(8)23-24
[5]田夏彪,张琼,回归本体: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9(18)87-98
[6]周晔,袁桂林,教育的公正的发展与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兼论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09(8)
[7]王本陆,取消“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陈敬朴,教育政策城市倾向的要害及其特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9]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的公正[J]江西教育科研,2007(9)
关键词:教育公正;农村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的价值理念在教育领域的伦理诉求,是社会公正的原则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群体的道德意识,是社会正义的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看,它教育要求教育体系的公平合理性,强调制度、法律的保障,以确保每个社会成员教育权利的顺利实现。从微观层面看,它还要求教育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公平合理。本文中的“教育公正”主要指前者,后者在这里不做讨论。在这里还需要特别指出教育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关系:教育公正要求教育权利平等、教育机会平等、教育资源配置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基本保障:教育公平状况反映着教育公正的程度,教育公平的推进促进教育公正的实现。
1、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弱势地位的主要表现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进步的同时,产生了许多社会不公正问题,威胁着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反映在教育领域内,也出现很多教育不公正现象。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弱势地位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其中,城乡二元体制下的教育制度所带来的教育不公正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城乡教育经费差距显著
我国教育经费在分配上也存在显著的城乡差距。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这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了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但是,这种体制仍旧存在很大问。由于近年来的一些税制改革,县级财政成为我国最弱的一级财政,况且我国县级财政由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其差距也很大,农村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而城市学校一直都由省级、市级财政给予资助,因而城乡教育经费差距依旧显著。农村教育经费短缺为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许多困境,例如学校负债重,教师工资拖欠,学校基础设施不健全,办学条件差,学生失学辍学现象严重等等,这些导致农村基础教育质量和总量低于城市水平,最终导致农村人口的教育机会、教育权利受到严重威胁。
1.2 城乡师资队伍水平差距显著
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知识结构陈旧,而且缺乏培训机会。高校师范生毕业后,大多数都会优先考虑到城市学校工作,而很多农村优秀师资都选择到条件待遇更好的县镇、城市中工作,流失也比较严重。问题尤为突出的是一般设置在农村偏远地区的教学点,它的规模小,师资水平低,教师岗位看似超编,实际缺编。
1.3 农村基础教育城市化取向严重
价值取向代表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是一种价值预期,教育的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对教育价值的自主自觉选择,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城市取向的农村教育工具性、功利性很强,注重精英教育,片面强调升学。学校教育对于农村学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很多农村学生厌倦读书,读书无用论抬头,辍学现象严重,这是因为学校教育除了给学生提供升学的机会外毫无意义,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要,更不足以慰藉学生的心灵,进行精神导引。
1.4 农村文化荒漠化现象严重
当现代化为农村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力,带来了科学技术的福音,带来了先进机械化生产,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价值理念,为农民物质生活带来了充裕的同时,中国传统的乡村文化也在渐渐衰落,乡村已经缺失了原有的文化内涵,沦落为一个地域概念,可以说传统意义上的乡村已经不复存在了。传统的对生存本身价值的关注正逐渐被现代性开启的价值世界一生存之上的获得性价值所侵蚀,两者产生激烈的冲突,乡村的传统文化正在解体,而新的文化还没有形成,这种乡村文化本身的虚化对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心理产生了极大冲击,对农村孩子身心发展所带来的强烈冲击难以抵挡,他们无法认同自己所处的文化氛围中,很多孩子看不起自己的生活环境,向往城市生活,而又不属于那里,无法完全地融入城市,他们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2、对农村基础教育教育公正的伦理诉求
2.1 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建立教育制度公正
制度公正是实现农村教育公正的第一步。城乡教育一体化应当是体制、机制上的一体化。保证教育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而言,只有在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教育后,才能获得相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因而教育关乎着个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保障充足的教育经费,提高农村教育的资源总量,实现农村教育的优质化。
2.2 对农村基礎教育积极实行教育补偿原则
罗尔斯的公正差别原则认为,要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有差别地对待不同的人,优先补偿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长期处于从属地位,农村人口没有享受到国民教育待遇,而且这种弱势地位既有制度上的缺陷,也有地理位置,因此,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农村教育,我们需要积极地对其实行教育补偿原则,才能换取其平等地位,因此需要一定的政策倾斜,加大教育投入。
2.3 建设有特色的农村基础教育体系
教育公正不代表着同一化和平均主义,相反,尊重差异性,独特性更符合教育公正的伦理诉求。乡村教育具有区别于城市教育的特殊性,农村人口的教育需求和城市人口的教育需求之间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而应当建设有特色的农村学校教育,保持农村教育的独特性,努力满足农村人口多样性教育需求,而不应该一味克隆城市教育,一味追求城市化取向的教育,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公正的教育。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
(1)转变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重塑乡村文化。教育主体是多元的,教育价值也是多元的,而如何使农村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符合所有当事人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农村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需要转变。同时,农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和乡村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需要学校教育重视起应该担负的职能,学校教育必须摆脱单一的应试取向和城市取向,要使得农村学生获得实际用途的知识,我们需要让学生感受到农村学校教育的意义,需要让学校充分发挥开启心灵的作用,承担起给予农村学生精神抚慰的职能。同时,努力提高学校的文化品格,乡村学校不仅仅是乡村孩子接受教育的场所,它还是乡村文化的载体,有义务承担起其文化功能,重塑乡村文化,为生活在乡村中的孩子提供安全的心理环境。
(2)重新确定农村教育目标。当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转变时,教育目标必将会随之而改变,我认为农村教育目标应由一元向多元转变,摒弃单纯的“离农”和“为农”的争论。农村义务教育必须要满足农村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只有学生的基本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实现了平等,才能谈到“离农”、“为农”,“离农”或者“为农”不应当被当做一种价值判断,应当是农村学生的自由选择的结果。农村的孩子有权看看外面世界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那些努力拼搏,想要“出人头地”的学生,我们应该给予他们平等的机会。农村学校教育要关注农村孩子的幸福生活,帮助他们理解生活,理解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M],太原:山西教育社,2004
[2]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3]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戚务念,多元化:当前农村教育目标的必然选择[J],江西教育科研2005(8)23-24
[5]田夏彪,张琼,回归本体:论我国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19(18)87-98
[6]周晔,袁桂林,教育的公正的发展与城乡教育差距问题——兼论教育政策的价值选择[J]教育科学研究,2009(8)
[7]王本陆,取消“双轨制”:我国农村教育改革的伦理诉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8]陈敬朴,教育政策城市倾向的要害及其特点[J],当代教育科学,2004(20)
[9]冯建军,社会公正与教育的公正[J]江西教育科研,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