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61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反复修改,才把意思表达得比较准确”
   重要文稿公开发表前,毛泽东都要反复修改,哪怕是过去已经公开过的,他也决不草率印行。1950年10月,捷克斯洛伐克编辑了一本“毛泽东著作集”准备出版,当时,毛泽东还没有腾出时间修改校订中文版《毛选》,便让外交部告诉捷克方面“暂勿印行”,待“中国正式出版的《毛选》发行以后,再行选印”。
   在主持编辑《毛选》的过程中,毛泽东不仅亲自选稿和确定篇目,对大部分文章进行精心修改,还具体地做词句数字、标点符号的校订工作,动手为部分文章撰写题解和注释。有的文章他重新拟定标题,比如,第一卷中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原题为《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改后的标题,一下子把文章主题拎出来了。编辑《矛盾论》时,毛泽东改了一次不满意,后经再次修改补充,才收入第二卷,后来印行重排本,才按时间顺序移入第一卷。这些,反映他发表旧作,既希望有“立此存照”的文献价值,又追求适应现实需求的思想价值。为此,毛泽东甚至说,“有些东西应该修改,比如第二次出版,应该有所修改,第三次出版,又应有所修改。”(1968年11月28日)
   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毛泽东坦承,他的某些代表作的核心观点实际上是在修改过程中才逐渐成型的。1956年3月14日,他对长征和艾地说:“《新民主主义论》初稿写到一半时,中国近百年历史前八十年是一个阶段、后二十年是一个阶段的看法,才逐渐明确起来,因此重新写起,经过反复修改才定了稿。”艾地听了感到惊讶:“印尼有许多同志认为毛主席思想成熟,写文章一定是一气呵成,不必修改。”毛泽东说:“那样的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我们的头脑、思想反映客观实际,谁都不可能无论什么时候一下子就反映得完全正确,无遗无误。客观实际是错综复杂,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头脑、思想对客观实际的反映,是一个由不完全到更完全、不很明确到更明确、不深入到更深入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还要随着客观实际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写《新民主主义论》时,许多东西在起初是不明确的,在写的过程中才逐渐明确起来,而且经过反复修改,才把意思表达得比较准确。”这些话揭示了文章写作和修改的真实规律,是文章大家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深切体会。说完,毛泽东还补充一句,“过去写的文章很多现在并不满意”,大概也是指还没有修改到位的意思。
   对新中国成立后的著述,毛泽东如果特别看重,不光是边写边改,就是完稿后,他也不急于公开发表,总是要沉淀一段时间,再作修改才拿出来。据吴冷西回忆,1957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说:“我的一些讲话,当时并没有公开发表。1955年关于农业合作社的讲话,过了三个月才发表。今年2月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讲话(指《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已经过了三个月,还在修改,也许下个月才能发表。这不是旧闻吗?去年4月讲的‘十大关系’,已经一年多了,也还不准备发表,将来发表也是‘旧闻’。我这个人就是不想冒险,先讲一讲,看一看反应,再作修改,然后发表。有时修改多次还不满意,只好不发表。”实际情况正是这样,对《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他修改了14稿;《论十大关系》曾集中修改三次,在生前却始终没有发表。他关于把“新闻”变成“旧闻”的比喻很有意思,让“新闻”变“旧闻”,目的是“旧而弥新”,通过修改实现理论提升,文章的生命力反倒久遠了。
   宋代大儒朱熹最懂得文章的功夫在修改。他花了40年的时间研究《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不断修改其《四书集注》,自述修改过程是“逐字称等,不教偏些子”。所谓“逐字称等”,就是把每个字词都拿到秤上去称,使其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不高不低。“称等”之意,就是毛泽东说的“提高准确性”。他的原话是:文章“经过多次修改,才能比较接近客观实际,写出来经过大家讨论一下,搞成比较谨慎的作风,把问题把思想写成定型的语言文字,可以提高准确性”(1955年10月14日)。朱熹的《四书集注》花了常人难及的修改功夫,才成为后世科举教本。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家,不断修改著述的目的是为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时代和动因与朱熹不同,但文章修改道理却别无二致。当然,由于修改迟滞,耽误一些对现实实践有正面引导作用的好文章的发表时机,也是不合理的。
   《毛选》第五卷“没有写什么,不如第四卷”
   大体从1959年起,毛泽东便生出一个心结,想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进行理论总结。1959年辞去国家主席职务,他讲的一条理由,就是腾出更多时间去研究理论问题。
   事实上,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做理论创新的事情,但他总感到做得不够理想,很想写出《实践论》那样的论著,并且越来越有一种不完全那么自信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他感慨自己,“人老了,也不知道是否还能写出些什么东西来”;也埋怨自己,“像《资本论》《反杜林论》这样的作品我没有写出来,理论研究很差”(1961年12月5日)。有外宾问他有没有新的理论著作打算发表,毛泽东说,“可以肯定回答现在没有,将来要看有没有可能,我现在还在观察问题”(1961年8月19日)。他还说,我们搞了11年社会主义,现在要总结经验。苏联的经验是苏联的经验,他们碰了钉子是他们碰了钉子,我们自己还要碰(1961年6月12日)。“搞社会主义,党的思想准备不够,我们自己也不懂,广大干部自己不懂,怎么能教人家懂。林乎加(当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处书记)希望我做报告,像延安整风一样,我说不行,我没有经验。现在经验还不是大家创造出来,反映到中央很迟钝。”(1965年1月14日)
   上面这些想法和心态,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毛泽东对自己新中国成立后著述的看法,从而使《毛选》第五卷的编辑工作一再延宕。1960年出版《毛选》第四卷时,就同时编了一本《毛选》第五卷的初稿,收入毛泽东1949年至1957年的著述。但毛泽东没有管它,放在那里一直没看。1964年6月8日,陶铸、李雪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出版《毛选》第五卷,毛泽东回答:“那没有东西嘛!”    1965年,中央把编辑出版《毛选》第五卷提上日程。差不多一年后,毛泽东才听取康生、田家英等人汇报编辑进展情况,听后的表态是:“大家既然觉得有用,不妨动手做准备”;“可以先搞起来,将来再扩充班子”(1966年2月9日)。看来似乎是有些勉强,作了走一步看一步的打算。几天后,中央发出《关于编辑毛泽东同志著作的通知》,明确讲要进一步整理1960年初编的《毛选》第五卷,争取尽早印发中央和地方负责人征求意见;同时立即着手分批逐篇整理毛泽东1958年以来的主要文章、讲话和其他手稿,作为第六卷。不久,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谈到《毛选》第五卷、六卷的编辑工作,明确讲:“我也没有写什么,不如第四卷。”(1966年3月18日)
   毛泽东确实没怎么把编五卷、六卷的事放在心上。尽管中央领导层几乎是锲而不舍地推动,但他仍然一如既往地“怠工”“拖延”“懒得看”。1966年6月22日,刘少奇、邓小平提出在“七一”那天公开发表毛泽东1962年《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他拒绝了,表示“在党内发表就行了”,原因是“不合时宜”。还说,“在这次文化大革命过去之后,一定有许多新的经验可以对这篇讲演加以修改,那时再议是否发表不迟。”1967年3月16日,毛泽东同林彪等人谈话时再次撤火:“五卷、六卷,一年以后再说,你们现在太忙,我也没有时间搞。”同年12月29日,周恩来等人向他汇报《毛选》第五卷的编辑情况,毛泽东说:“要选那些现在还有用处的,没有多大用处的不要选。有些手稿的编辑,将来再说,现在不选。”1968年9月9日,周恩来等人建议,在召开九大前把最近几年的文稿编为《毛选》第七卷,先予出版。毛泽东在来信上批示:“待商。”1969年5月26日,九大开过后,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再次表示,编辑《毛选》第五卷、六卷,“我兴趣不大,我也不看”。此后,编辑工作事实上停顿下来。到了1975年6月,邓小平等人提出《毛选》第五卷的编辑整理工作应继续进行,毛泽东同意了。但不久形势急转直下,编辑工作在毛泽东生前事实上不了了之。
   从这个疏理中看,编辑毛泽东新中国成立后著述一再延宕,与他本人比较复杂甚至两难的心境有关。他并不完全反对编选,但随着政治思路发生变化,注意力和兴奋点明显转移,怎样评判新中国成立后的著述,陷入纠结之中。比如,《论十大关系》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他的扛鼎之作,在1958年和1960年两次说过,《论十大关系》“开始提出自己的建设路线”“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的路线”。但是,1965年12月和1975年7月,刘少奇和邓小平先后建议公开发表,他两次都拒绝了。除了认为在理论上的沉淀和提升还不到位外,显然是觉得这篇文章与他晚年关注和倡导的“文革”实践很不协调。身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氛围,回看此前的著述,毛泽东很可能意兴阑珊;而有关“文革”的论述不仅完整成篇者少,究竟站不站得住,确实又难以拿捏。从对待新中国成立后著述的这些顾虑上,不难看出,毛泽东晚年把自己带入了很难摆脱的思想困境。
  余音:“一千年以后看”会怎样?
   毛泽东是有终极情怀的人。他偶尔也会把自己的著述放到历史的长河中来审视,得出的评判另有一番趣味。1965年1月9日会见斯诺,斯诺说他相信毛泽东著作的影响,将远远超过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毛泽东的回答出人意外:“我不能驳你,也不可能赞成。这要看后人,几十年后怎么看。”“现在我的这些东西,还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东西,在一千年以后看来可能是可笑的了。”
   怎样看这段“文章千古事”的评论?它反映的是虚无情绪吗?不是。毛泽东对共产主义不是一般的信念坚定,他对未来的思考总是弥漫著深刻的哲学气氛。一千年以后,社会主义发展到新的天地,若真的像他在诗里说的,实现了“环球同此凉热”,阶级、国家都消亡了,不仅他的著述,连同马列“老祖宗”的著述,岂不也失去了用武之地?文章不能“千古”,寸心之间蕴含的理想主义能够“千古”,大概也是件让人欣慰的事情吧。
  (续完)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时,突出强调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并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理念。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他又进一步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
期刊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正是靠着改革开放,地处中部的湖南得以在“历史的一瞬”翻天覆地、华彩巨变。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湖南改革发展的壮阔征程,总结经验,继往开来,意义重大。   十八大前湖南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大,湖南改革开放的历史进
期刊
“高瞻远瞩天下小,出生入死一边站”,这是谢觉哉对罗学瓒的评价。罗学瓒是毛泽东的同窗挚友,又同为新民学会的首批初始会员之一,他们自少年时代就一起“立志在匡时,欲为国之英”,后来又一同走上了革命道路。   罗学瓒,号荣熙,1893年生于湘潭(今株洲天元区)马家河南岸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后随该校并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是毛泽东的同班同学。   罗学瓒少怀大志,持身严谨,认
期刊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4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湖南坚持锐意改革,勇于突破传统经济体制束缚,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走出了一条有自我特色的成功之路。   维护和发展人民的利益是改革开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改革开放必须始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是人民的事业,必须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实
期刊
把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第一站选择了深圳。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一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这里,向世界宣示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坚定意志。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先后到珠海、清远、深圳、广州等地,就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化改革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进行调研,就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
期刊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里,神州大地上战斗着许多英勇的湘籍反法西斯战士。然而,他们中的一些人没有牺牲在抗日的战场上,却倒在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屠刀之下。梁鸿钧就是其中的一位。  梁鸿钧,1905年出生于湘潭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后随朱德、陈毅转战于闽粤赣湘边,上了井冈山。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班长、排长、连长、营长、团政委等职。  抗日战争爆发后,梁鸿钧进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学习。毕业
期刊
“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10月24日上午,在同广东省改革开放相关方面代表亲切交谈时,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席话,向世人传递出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坚定的信心、更有力的措施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决心。   时间是无穷无尽的,每逢特殊节点都需要掌舵者举旗定向,为人们拨云见日;改革没有坦途,每逢紧要关口总
期刊
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了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名单上第一位便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于敏。“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于敏28载隐姓埋名,一生默默奉献,为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国防实力的增强作出了开创性贡献。令人痛惜的是,2019年1月16日,于敏因病去世
期刊
迎着晨曦,88岁的退休教师唐延禄第一个来到学校,他把教室门一张张打开,再拿起扫帚打扫卫生,然后在教学楼前迎接一个个到来的孩子们上学……27年来,他每天都是学校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的人。这所他亲手建立起来的学校——天天乐小学,位于湖南省祁阳县羊角塘镇狮城村半山腰上,周边都是崇山峻岭。由于地处偏远,学校很长时间招不到老师,他让两个孙女辞掉收入不错的工作回校教书。在他的苦心经营下,几间破旧的瓦房变成了设
期刊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