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z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教学,作为语言文字方面的学习,朗读是必不可少的。清末阅读家曾国藩在《谕纪泽》的家书中说“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不能得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朱自清亦在《朗读与诗》一文中指出:“语言不能离开声调,诗文是为了读而存在的”,“只有朗读才能玩索每一词、每一语、每一句的意蕴,同时吟味他们的节奏”。洪镇涛先生也说,朗读是语文的第一教学法。有学者指出:“不读是语文的百病之源。”随着语文课改的深入,教材中诗文辞赋、经典美文的大量增加,培养语速语感的朗读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好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朗读有利于保持注意力进行有效的阅读
  阅读有朗读、默读、精读、浏览等多种方式,其中默读是教师经常采取的一种阅读方式,但对于自控力差的学生来说,在默读中容易走神,开小差,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默读只是“眼——脑”两种感官的运用,一个人静坐在那里,思绪飞扬,旁人是不清楚的;而朗读则不同,它要经过“眼——脑——口——耳——脑”多种感官的参与,在清楚、准确、顺畅、生动的朗读要求下,学生会注意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那么,他的注意力必须集中,从而更有效地进行阅读。
  二、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叶圣陶说过:“文学语言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而训练语感的最佳方法首推阅读。”声情并茂地朗读,反复地朗读至背诵,能让书面的一切语言要素在学生的大脑皮层里留下系统的影响。读多了,印象就深了,最终,这些语言要素就会在头脑中形成牢固的网络系统。当学生遇到内在或外在的语言刺激时,就能凭着这个系统不假思索地辨别出词的褒贬、句子的正误、文气的滞畅、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的优劣等。能形成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和充满想象的意境,在感情上引起强烈的共鸣,从而提高感悟能力,进而内化为一种语文素养和能力。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感,通过诵读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传统经验和基本规律。
  作品是作者借笔倾注自己的感悟与灵感,朗读通过声音的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两千多年前的荀子就有“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的说法,意思是采用反复诵读把所学的东西贯串起来记忆,用深入思考把所学的东西贯通起来理解。朗读者调足了全身的精力去读,通过朗读技巧的运用和语言的多种变化,把文章中的人、事、趣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繪声绘色地表达出来,易于理解,桐城文论家主张的“因声求气”就是这个道理。
  根据文章的不同内容、体裁和不同的教学程序去选择朗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体味文章之美。“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在早读课齐读当天要讲的课文,这样在课文分析之前,通过齐读让学生熟悉内容,有利于教师对课文的分析讲解;在课文分析之后,再借齐读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诵读,学生会在由陌生到熟悉的这个过程中,加深对文章的感悟。所谓温故而知新,在诵读中,也会不断有新的情感体验的获得。
  三、朗读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增加学生的勇气与自信心
  现在有许多学生一提起语言表达题、即兴演讲、活动课等,就愁眉不展,叫苦不迭。究其原因,主要不是缺乏生活素材,而是胸中无诗文。
  朗读能把辨形释义、正音、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积累词汇,熟悉句型,洗练语言,规范口语,从而培养正确、流利、清晰、富于表情的说话习惯。反复朗读,刺激大脑,加深记忆,读得多了,积累声音的语言材料,学生渐渐地会把文章的节奏默化成自己的节奏,在不知不觉中把往日说话中的沙粒、石块用淘箩滤去。
  这种积累的东西,会成为自己的储备和财富,写文章时某些词汇、句式、表达方式就会涌上笔端,就能召之即来,呼之欲出。中学生正处在精力和记忆力最旺盛的时期,多读一些书,多记一些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读得多了,心中自然就有了文章。再在写作与实践中反复加以应用,不断地强化。用得多了就熟能生巧,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与交往中,熟练掌握积累的东西,敢于大声而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从而培养开口的勇气,增强自信。
  四、朗读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唤起学生的审美情趣
  朗读是一门艺术,具有很强的穿透性。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语文课是学习语言的,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汉语语音有它所特有的显著音乐性——声音悦耳,音调柔和,节奏明朗,韵律协调,抑扬顿挫。因此,朗读的过程是一个欣赏美、鉴赏美的过程。读好的文章可以领略世界气象万千的风光,可以体会作者喜怒哀乐的情怀,可以抒发自己无限缠绵的幽情。读好的文章会让人们沉浸在美的享受中,或豪情万丈遐想尽扬,或心驰神往激动万分,或如痴如醉回味无穷。读好的文章会让人们心荡肺驰,情思横溢,如饮甘露,给人以无穷的力量。特别是青少年,能从朗读活动中得到宝贵的教益,对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生活信念,振奋进取精神,激发斗争意志,都有巨大的作用。
  由此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讲”“读”“教”的各个阶段都可以运用,并且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教学时充分发挥朗读的作用,使朗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朗读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是最基本、最有效、最实在的阅读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师都要把朗读放在语文阅读教学的首位认真研讨、践行。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新常态向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已是素质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此,教师要大胆地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构建创新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掌握创新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  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的阅读教学,又应该构建怎样的创新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呢?下面就以初二语文上
期刊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人才,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教育的突破需要改革,改革需要教育观念,教育观念需要解放,解放在教师,教师需要创新,创新在课堂,课堂的高效需要方法。  学生现状的分析:  1、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学生,都是隔代教育,接受的都是家长的“远程教育”,表面上答应得都很好,内心的世界与表面是格格不入的,典型的表里不一。  2、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如果问他读书是为了什么?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回答
期刊
[教材]苏少版美术第二册第十一课《这就是我呀》  [场景]当我把高轩的作品放在实物投影上展示时,教室里哄堂大笑。  发笑的学生:那脸怎么是红的啊?丑死了,像小猴子的屁股。 (又是一阵爆笑)  指责的学生:高轩画错了,脸不应该是那种颜色的,我们的脸应该是这种颜色的。(很认真地挥动着自己的一支肉色水彩笔)  ……  看着这群笑得前翻后仰的孩子,我没有说话,而是拿起红笔在高轩的作业本上打了六个红红的“五
期刊
一、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东西利用音韵编成,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读起来琅琅上口,利记易诵。如我们记忆句子成分时,可以编成: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主语必居主宾前,谓前状语谓后补;用“横戌Xū点戍shù戊wù中空,十字交叉读作戎róng”的口诀来记住“戌、戍、戊、戎”四个形近字;可以用“直译对译和意译,增补省略调语序”的口诀来记住文言文的一般翻译方法。  二、概括记忆法
期刊
它,是名副其实的王子,父母百般溺爱,家族小心呵护;它,不需吃苦,只管享受;不需动脑,只管服从;一只胆小懦弱的骆驼,一个自私狭隘的王子,一个能力低下的弱智儿。当家族遭遇强敌时,它选择了逃跑;当弱者需要保护时,它表现出冷漠和拒绝。为了享受舒适,它放弃了自由。可悲,可叹,可怜……  它就是“中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笔下的——骆驼王子。  之所以叫它骆驼王子,是因为它在家族的群体里是被关注的焦点,是生活的
期刊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教学的一个重点。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和写特别是阅读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强弱。学生在这一阶段的识字习惯和能力,对今后的整个语文学习影响很大。教师该如何相对高效的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呢?  一、借助教材资源,营造愉悦识字氛围  教材的选文非常富有童趣,有的来自日常生活、学习生活,有的来自农村生活、现代社会生活,有的来自童话故事,有的来自科学常识等,这些材料都与
期刊
合作式学习注重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将学生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参与,如何将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的引进语文课堂,我决定应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择机合作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从识字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到作文教学,乃至语文综合性学习中,合作學习都可派上用场。但合作学习也不是万能的,只有恰如其分地使用才能事半功倍,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特别是学生质疑问难时,运用小
期刊
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情感培养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溶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也就不失为一块沃土。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创设情感交流的活动,营造一种情感氛围,并以此建树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情感互融的基础上,使教学能听之顺
期刊
一、提问贯串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不断提疑设问并引导学生不断开动脑筋去释疑答问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步获得知识,锻炼能力,发展各种优良品质。  而课堂提问就是启发式、有效式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课堂提问往往贯串于教学全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口头回答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判断、推理来巩固旧知识,获取新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提问是一种有效
期刊
“学案导学教学”是指以教师编写的学案为基础,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点播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过去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收效甚微的“教师讲,学生听”单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发挥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学案导学教学”是对目标教学、研究性学习、尝试教学等教学的发展和创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