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七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的途径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89331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就是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一种意识倾向,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动力,是一个人自觉、自主学习的最大源泉。数学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设疑、释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师才能真正把学生带入创造性思维的王国之中。因此,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教师在从事数学教学活动时,既要注重教材内容新颖合理、生动活泼,又要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教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数学教学是兴趣培养的基石
  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一般对数学学习都感觉新奇、有趣,想学好数学的求知欲较为迫切。因此,教师要不惜花费时间,深下功夫,让学生在学习的起始阶段留下深刻的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在讲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时,没有先讲教学内容,而是用生动有趣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兴趣。我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大伯想量一下自己鱼塘的宽,他把皮尺交给一个中学生,请他帮忙,中学生很认真地把皮尺的一头交给大伯,自己拿着另一头勇敢地跳入水中,向对岸游去。”讲到这里,学生发出哄堂大笑。然后我发问:“你们笑是感到这个学生太笨,假如是你应该怎样做?”课堂突然安静下来,有学生回答:“用测量仪!”“那你们知道测量仪的原理是什么?”没人回答,这时我告诉学生生活中这样的事很多,要测量塔高是否一定要爬到塔尖?三根任意长短的小棒是否能拼成三角形?当你回到家里,所看到的家具、墙面、地板都具有一定的几何形状。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几何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不神秘。正如新教材所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老师,向往着本学科。
  二、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是兴趣培养的关键
  1.优化教学手段,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如教学“七巧板”时,一开始我就用事先准备好的七巧板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提出:这些图案由哪些基本图形组成的?它们的边与边之间有什么关系?待他们思考回答后再进行课件演示。最后我让学生自由合作进行制作,也拼出一些优美的图案。这样,我通过简单的表演和多媒体演示,把问题设置于适当的情境下,从而营造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
  2.发挥“数学学具”的作用,鼓励学生参与动手实践操作。新教材还针对七年级学生喜欢观看、喜欢动手的性格特征,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内容,要求尽可能利用自制教具和学具优化课堂结构,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按照事先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进行实验演示。我通过实验操作,既规范了学生的劳动、行为习惯,又使他们在参与活动中认识“自我”,以产生兴趣和求知欲。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和谐的师生关系,能产生情感期待效应,使每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期待。教师对学生深切的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每一节课,教师要满腔热情,让学生从老师的“精神”中受到激励,感到振奋。因此,教师要甘为人梯,为人师表,平易近人,尊重学生,用爱心、耐心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学法指导是兴趣培养的重要手段
  1.培养阅读习惯。具体方法是阅读前出示阅读题,如教学“角的度量与表示”时,我出示阅读题:我们以前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短,那我们用什么来度量角的大小呢?角的表示方法有几种?表示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我鼓励学生在阅读中找出问题,并不失时机地表扬在阅读中成绩进步快的学生,使学生有获得成功之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
  2.培养讨论的习惯。教师应通过有针对性、合理性的提问,引发学生进入教学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引发他们积极探讨数学知识,逐步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讨论的习惯。特别是一题多解的题目或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如在教学“绝对值”、“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时,就有很多需要分类讨论的题目;还有在探索规律的教学中,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出相应的方法和规律。
  3.培养思考和观察能力。学生对图形、对实验特别感兴趣,但常常思维被动、目的不明确,这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教师可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入较熟悉的环境中去观察。如在教学“平行”前,我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实生活中有关于平行的实物,上新课时着重提问几个学生,并根据他们的思考、观察、分析的情况逐步导出平行及其性质。这样能使学生体会思考和观察所带来的收获与兴奋,自觉养成思考、观察的习惯。
  4.培养小结习惯。教师应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去小结、去归纳,使学生记忆效果明显,认识结构清晰,学过的知识不易遗忘。
  四、开展课外活动,着力展示闪光点是兴趣培养的催化剂
  在数学学习中,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举办数学知识猜谜、小制作比赛、拼图游戏,等等。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生动有趣、吸引力强,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个性特点和创造力,也可以挖掘学生的潜能,在他们的闪光点上做文章,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感觉路就在脚下。这样他们就会兴趣盎然、信心百倍地去继续追求成功,从而到达数学学习效果最理想的彼岸。
  总之,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长期艰巨的任务,七年级是中学的起始年级,抓好数学学习兴趣培养对今后学生的学习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兼,孙晓天主编.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4:109-121.
  [2]李元中,王仲春,顾莉蕾等.数学教学系统方法概论.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5:215-217.
其他文献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的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条件和空间。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现有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现实情况中捕捉数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对青
摘 要: 数学教学作为一种思维教育、素质教育,它的灵魂和核心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是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所以在各个领域的社会实践与各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中借鉴和应用数学思维对每个人来讲都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位教师必须认真思考教学中需要加的问题,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有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  关键词: 高中学生 数学教学 问题探究    高中数学固有的容量大、概括性强、内容
目的:观察“化瘀通络健盘贴”穴位贴敷疗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根性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临床根性痛症状的66例颈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三组:穴贴组、局贴组、针刺组
在认真、深入学习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和邓小平同志最近一段时期的几次重要讲话中,冷静地思考过去和未来,我们对干部工作进行了反思。机构改革以来,贯彻干部“四化”方针
多媒体具有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操作简单,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且具一定的交互性和可控性的特点,能够充分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多媒体技术教学法是以各种电教媒体,如计算机、电视、录像、投影、幻灯等为标志,以传统的教学媒体,如黑板、挂图、实验、模型等为基础的多种媒体有机结合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应用,使得教师摆脱了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
针对36%草甘膦·草铵膦可溶液剂的使用现状,筛选了增效作用显著、安全性高且成本低的配方.通过测定制剂的表面张力、接触角,筛选了36%草甘膦·草铵膦可溶液剂的助剂及其用量,研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教学是教师十分关注的话题。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努力。  一、用爱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老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心里不仅要装着教学,装着教研,而且要装着学生,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把“关爱”作为教育主
摘 要: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教师创设情境,培养创新意识,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和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较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创新能力 宽松的氛围 巧妙的问题    创新能力是人们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
创新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概念或新成果。《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中明确指出:“瞄准国家创新体系的目标,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实施创造教育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因此,
目的:本课题根据中医学对“胸痹”、“真心痛”等的认识,并结合现代医学对心力衰竭(HF)的研究及孙建芝教授的临床经验,以中药心衰康颗粒为研究对象,通过动物实验,观察其对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