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让团队合作能力培养更有效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link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团队合作能力是立足现代竞争社会的重要保障,也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体育课程因其特定的学科目标和特有的教学方式,成为发展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最主要课程之一。
  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需要从教学途径的设计、策略的选择和时机的把握等多方面入手。然而,教学策略和方法都是基于对教学主体——学生的了解而言的。只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才能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因此,我们要对学生准确“定位”,更精确地把握策略、途径和时机,从而促进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定位年段实际,因“段”合作
  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跨度和水平差异很大,不同年级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有很大差別。相对而言,低年级学生相互配合次数少、合作意识淡、能力弱。随着年级的升高以及合作次数的增加,其团队合作能力也有明显的提升。因此,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对学生的年段进行准确“定位”,明确学生所处年段的特点,因“段”而异地展开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以一年级教学为例,我们应尽可能地采用固定搭配的形式来展开合作。尤其是在入学初,以固定的队员搭配为主。比如四人小组、固定分组等,根据学生能力的状况循序渐进地展开合作。学生在稳定的团队中进行活动和竞赛,不仅能更好地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还能促进队员之间的相互熟悉和了解,实现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但对于中、高年级而言,学生会逐渐习惯于团队配合所形成的“默契”,这种“默契”并不一定能够激发合作的兴趣。一旦兴趣少了,合作的动力也就弱了,甚至还会忽视合作的重要性,获胜时“标榜”个人能力,失利后相互指责。因此,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尝试打破惯用的、固定的组合模式,采用随机组队的方式,让学生进行临时搭配,组合新团队开展活动,为合作“人为”地增加难度、激发兴趣,在发展学生应变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促进团队合作能力的发展。
  二、定位能力特点,因“人”合作
  众所周知,合理的任务分工是团队合作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当一个团队开展合作时,会有任务和分工的差异。每个成员通过承担相应的任务为团队服务,达成共同的目标,学会服务是实现共赢的必要条件。那么,如何进行合理分工呢?这也需要对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准确“定位”,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一名学生在最合适的位置上发挥出特点和优势。
  以教学中常见的一项活动——合作跳长绳为例,它有最基本的任务分工——跳绳与摇绳。在合作中,跳绳的学生须具备出色的弹跳力、良好的节奏感以及灵活的应变力,而摇绳的学生则需要有持久的耐力、良好的节奏和快速调整的能力。合作的基础是任务分工,而任务分工的前提则是对学生个人能力和特点的准确“定位”。身体灵巧、动作轻盈的学生承担“跳”的任务,耐力好、力量强的学生则更适合胜任“摇绳”的角色,各司其职、各展所长才能更好地完成合作。而两者兼顾、全面发展的学生也未必能够得偿所愿,要根据合作的需要,来确定任务,合理分工。
  通过团队合作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落实、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是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价值和意义之一。而从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来说,准确“定位”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合理的任务分工,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
  三、定位情绪态度,因“情”合作
  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性还取决于学生在合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情绪和态度,教学中要想更好地提升团队合作的有效性,需要关注教学过程,把握团队合作的时机,教师尤其是要对学生的情绪进行准确“定位”,根据教学经验和课堂实际,有效利用学生的情绪变化来展开合作。
  不难发现,在体育课堂中学生对比赛的态度和情绪是有所不同的。有些团队或小组的学生在合作中表现出积极、亢奋的情绪,这样的精神状态有利于激发良好的合作态度,提高合作实效。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性格和环境等缘故,对比赛表现得相对较为冷淡,这样的情绪自然会对合作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一来,团队合作中的两种态度和情绪就产生了一个“差值”,越到高年级,这样的“差值”越明显。当不同团队出现情绪差异的时候,教师要善于捕捉并有效利用这个“差值”,更好地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
  一方面,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意识到这样的差别,发现影响团队合作成功的各种因素,并通过表扬、鼓励来激发学生合作的积极性,更好地营造团队合作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洗牌”,进行重组,即通过对团队成员的再次搭配、重新组合来更好地激发学生合作的兴趣。活泼好动、争强好胜是少年儿童的显著特点,利用一部分学生的积极情绪带动另外一部分学生,能更好地实现合作兴趣的“二次”激发,更积极地进行团队合作竞赛,从而提升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当然,准确“定位”学生主体,仅仅是教学中培养团队合作能力的起点和基础,我们还要根据各种学情实际和不同的教学任务,准确把握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有利时机,合理运用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多种策略,有效组“队”,因“队”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培养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与提升。
  ——陈霞波(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中心小学,315420)整理
其他文献
为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指示精神,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对学校体育提出的“五大任务”要求,继续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2018年12月8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联盟”)成立五周年大会暨2018年年终总结会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联盟”主席毛振明,副主席黄珊、吴建民,秘书长杨军,副秘书长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2017年9月3日,教育部在杭州召开了全国学校体育工作座谈会,南开大学龚克校长“为毕业生签发‘学生体质健康证书’”的特色发言,一度引起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媒体的持续关注。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南开大学为4年里始终坚持体育锻炼、毕业学年度体质测试成绩达到及格标准的1206名同学颁发了由校长签发的,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同等重
在教学比赛中,学生分组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采用同质分组等方法,运用“分数”调节的杠杆作用,确保各组力量相对均衡,让组内成员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均衡组间力量。体育教师经常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办法开展教学比赛,既要考虑到组内成员在性格、成绩、潜质、运动能力、性别等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还要注意组间各方面情况相当,尽量在竞争中保证公平
中小学“三人篮球”掩护配合的训练重在推广和普及,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受良好的掩护配合战术训练,有利于其篮球运动能力的发展。  本文将结合教学和训练介绍几种最为常见的中小学“三人篮球”掩护配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供学校体育广大一线篮球教练员参考,进而提高“三人篮球”掩护配合的训练效果,促进“三人篮球”在中小学的普及与推广。  一、掩护基础配合简介  “三人篮球”掩护配合是篮球进攻基础配合战术之一,是指2
亲子游戏作为一种特定的游戏活动形式,有利于促进亲子间的沟通交往,在亲子游戏中幼儿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前儿童在亲子游戏中智力水平的发展通常会比在其他方面的学习发展的速度要快得多。那么,如何借助亲子游戏让幼儿获得成长的幸福呢?亲子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亲子游戏是深受幼儿所喜爱的活动,在亲子游戏活动中,幼儿会去观察家长(如父母、爷爷
笔者认真拜读了本刊2020年第6期朱倩倩老师《传承经典 谱写新篇》一文(以下简称“原文”),全文例举的7种变化是值得肯定的,也深受启发。当笔者通读一遍,再来看题目时,却陡然引发出一连串的问题:“黄河长江”作为经典的传统体育游戏,前辈们在命名时为何选择用“黄河长江”,而不是“单数队、双数队”“奇数队、偶数队”或者“黄队、红队”呢?假如改变成以上游戏名称后会有何不同呢?为此,作为新时代的体育教师,我们
一、创设学练情境,激发参与意识  用“闯关赛”的情境贯穿整节课,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闯关活动,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能否闯关成功上,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如,笔者在教授《篮球:行进间换手运球》一课时,将整节课设置5个关口,学生们积极学练,进而提升了参与水平。如,第1关:“看谁的反应快”。跟随音乐,学生模仿教师进行行进间运球、横向跑运球、横滑步运球练习,音乐变化,教师的动作随之变化。第2关:展示自我
一、教师方面  1.常“看”  “看”,即查看学生的健康体检表。因每个学生的爱好、性格、生理、心理等特点不同,有些学生自身存在旧病或先天性疾病等,但怕被其他学生嘲笑,而不告诉任课教师和同伴,在课堂活动时又缺乏安全意识,而导致病症发作,引发事故。  针对上述现象,教师在每学期开学时或学生每次体检后,要针对学生的健康体检表,进行细致、认真地排查,对有旧病史或先天性疾病的学生,要做好统计,做到心中有数,
脑膜瘤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颅内肿瘤中约占16.62%,发病率次于胶质瘤,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发病率较高。目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采取手术切除,成功治疗该病的关键在于精湛的手术结合缜密的护理工作。本文围绕脑膜瘤的定义和危害,以及如何护理等方面展开综述。什么是脑膜瘤  脑膜瘤是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的衍生物,一般处于颅内富于蛛网膜颗粒与蛛网膜绒毛之处。 发病部位常见于大脑凸面,矢状窦旁,大
这学期我任教八年级体育课,班主任特意提醒我说,“学生A患有先天性脑部发育迟缓,体育课上要特别关照她”。出于课堂教学和她的安全考虑,体育课上我都特意安排学生A在周边位置休息,并叮嘱她不要走远。偶尔有适合她的学习内容,才让她与大家一起练习。这一天的体育课是练习耐久跑,我对她说,“你这样的情况800m可以免测,你就在一边休息一下吧”(女生们顿时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说完我立刻带着学生们做准备活动并分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