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规矩

来源 :北京纪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z137724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丑话要说在头里
  所谓“丑话”,就是别人不爱听的话。这些话谈不上对错,更是跟“长得”丑俊,没有任何关系。
  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我跟您可是丑话说在头里。”它的意思是,办一件事,只能有两个结局:成与不成。或者说:成功与失败。您在跟人谈办这件事的时候,一定要把不成的这种可能性,也就是“丑”,如实地告诉人家。


  这就跟您的家人要做一個大的手术,医生会告诉您手术的风险,还有可能发生的意外。反正医生已经把丑话说在了头里,手术是做,还是不做,由您和家人商量决定。丑话说到头里,可以避免许多不愉快的矛盾产生。
  其实,北京人是非常好面子的,有些“丑话”明明已经看出来,但碍于情面,往往不好意思说出来,结果,事没办成,还得罪了人。正因为如此,北京人才立了这个老规矩。
  您在谈事的时候,当把“丑话”说出来之前,还要说出“丑话说在头里”这句话。以示您就是要让对方明白,要办的这件事的风险,以及做好不成功的心理准备。
  不说自己行
  不说自己行。这是老北京人经常告诫晚辈儿的一句话,也是北京的老规矩。
  北京人做人做事,不喜欢张扬,讲究含蓄。信奉“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什么叫“真人”?说白了,就是有真本事的人。所以,按北京的老规矩,在一般情况下,自己不能吹嘘自己,一件事,别人都不行,就我行。这是北京人的大忌。
  老北京人做事谨慎,不说大话,也不说满话。比如有人想让他办一件事,问他行不行的时候,他不会说:“没问题。这事你就包在我身上,您就好儿吧。”相反,他会说:“这事可有点难度。我试试吧。能帮忙,我尽量使劲。”
  即便这事,他要是办,手拿把儿攥,他也要这么说,绝不把话说满、说到家,让自己没有回旋的余地。
  为什么老北京人要谨言慎行,说话留有余地,不在别人面前说自己行呢?
  首先,中国人自古以来,都以自谦为美德。在跟人谈话时,一般都把自己摆在一个卑微的位置上。您听那会儿的谦称:“鄙人”“卑人”“小可”“老朽”“奴才”等等。就知道当时的人是如何谦虚谨慎,夹着尾巴做人了。
  但是在那个年代,低调做人被视为高尚的人品,也被社会认可。那会儿,人越说自己无能,却越让人觉得有能耐。越说自己卑微,却越让人觉得他高大。如鲁迅先生所说:“愈是无聊赖,没出息的角色,愈想长寿、想不朽,愈喜欢多照自己的照相,愈要占据别人的心,愈善于摆臭架子。”
  实际上,那会儿的人是用一种自谦,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损,来寻求自尊与高尚。您想当时连皇上都谦称是“孤家”“寡人”了。在君主制的年代,整个国家都是皇上的,他却说自己是“孤家”。
  其次,北京人不说自己行,跟北京是六朝古都有很大关系。因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所以,北京的地面儿上人才荟萃,藏龙卧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用老北京人的话说:您也不知道地面儿上,哪块石头绊人。您说您行,殊不知背后,有多少人比您更行的。
  所以老北京人,从小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要把话说满,不要上来就说自己行。
  时过境迁,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别说自己行”的老规矩,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显然不适用了。职场上推崇的是“自我包装”“自荐”以及各种“选秀”,如果谁说自己不行,等于“自残”。
  但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别说自己行的老规矩,也许还有意义。因为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到什么时候也是一种优良品质。
  小人不可得罪
  什么是小人?毋庸解释。其实,最早的“小人”一词,是从事脏苦累工作的劳动者。到了春秋时代的后期,君子和小人才成为有德和无德的专用名词。
  由于小人心胸狭窄,嫉贤妒能,容易记仇,而且阴险毒辣,反复无常,如果让他们抓住报复的机会,会不择手段。所以,历代的哲人和贤人对小人都嗤之以鼻,告戒人们,在生活中要“近君子,而远小人”。《管子·牧民》里说:“信小人者失土。”《荀子·劝学》中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
  正因为小人总是玩阴的,很多时候,让人防不胜防,所以老辈人告诫人们:“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
  当然,老北京人对小人也是谈之生畏。在老北京人的眼里,人生有“几大倒霉的厄运”,其中之一是“犯小人”。
  什么叫“犯小人”?老北京人认为:小人是埋藏在身边的炸弹,平时什么事都没有,只有到了裉节儿上,它才爆炸。“犯小人”如同炸弹爆炸。用北京土话说:犯在他(小人)手里了。
  您想谁不怕炸弹爆炸(犯小人)呀?所以,北京人有个老规矩:待小人要宽,防小人要严。
  其实,这跟古人说的“远小人”是一致的。“远小人”是让您见了小人,离他远远儿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您明明知道他是小人,由于种种原因,还要跟他相处。怎么办?只能对小人要宽厚,别让炸弹有爆炸的机会。北京人有话: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有对头。
  老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按北京的老规矩,对待小人,要和平相处。到什么时候,也不要得罪小人。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艺术实践来推动教学建设。北戏办学特色鲜明,教学成果显著,被誉为培养艺术人才的摇篮。    近年来,北戏不遗余力地推动校际合作、校团合作,更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视为己任。在培养师资、加强系部建设的同时,响应国家关于传承传统戏曲、传统文化的相关政策,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多方办学、人才梯队建设及
期刊
“控”源于英文单词C0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n),一般指对某一种类事物特别喜好并且热衷收集的人。随着2013年“手账”在中国的兴起,文具控成了继口红控、球鞋控、包包控等之外的另一颇具规模的群体。  文具控特征如下:以15至25岁的年轻人,尤其是学生群体为主;酷爱收集文具,而且有自己偏爱的文具品牌;不同型号,甚至不同颜色的笔、本子、文具收纳工具、装饰工具等都想要收集一整套;热衷向其他人安利
期刊
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侨办指导,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北京红十字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同心共铸中国心”大型公益活动,于8月9日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拉开帷幕。  来自首都的80余名医务工作者、20多名专家和志愿者在此进行为期5天的义诊。活动深入囊谦,分别在囊谦县人民医院、觉拉乡卫生院、依晓乡然久寺等三个义诊點为囊谦县各族群众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白内障、脑瘫筛查及救助、捐赠物资、医疗培训、健
期刊
怎么问岁数  北京人喜欢问人家的岁数,其实有时人家活多大岁数,跟他没有任何关系。  老北京人在社交场合,见面寒暄,一般必问这四项:贵姓、台甫、府上、贵庚。  “贵姓”,谁都知道。“台甫”,就是表字,即叫什么名儿。“府上”,就是住哪儿。“贵庚”,就是多大岁数了。  为什么非要问岁数呢?主要是为了下面交谈的称呼。通常岁数大的要称兄:仁兄如何如何。岁数小的要称弟:贤弟怎样怎样。由此看来,询问年龄亦是一种
期刊
被咬后立即挤压伤口排去带毒液的污血或用火罐拔毒,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污血。  用20%的肥皂水或1%的新洁尔灭彻底清洗,再用清水洗净,继用2%-3%碘酒或75%酒精局部消毒。  局部伤口原则上不缝合、不包扎、不涂软膏、不用粉剂,以利伤口排毒。如伤及头面部,或伤口大且深,伤及大血管需要缝合包扎时,应以不妨碍引流,保证充分冲洗和消毒为前提,作抗血清处理后即可缝合。  可同时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和其他抗
期刊
天桥八大怪是天桥艺人中相貌奇特、言行怪异、身怀绝技、出类拔萃,又深受百姓喜爱的佼佼者中挑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们个个都身怀绝技,个个都有离奇怪异的绝活儿,无人能比,无人能为。  庚子年间(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的天桥八大怪  1.穷不怕  穷不怕的文学知识丰富,书法也很擅长,白沙撒字是他的绝活儿。他的一笔寿、一笔福、一笔虎,字迹工整,潇洒漂亮,一丈二的大字,行云流水。有书圣王義之
期刊
2017年7月10日,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少儿戏剧场高朋满座,2017暑期“最美少年”传统艺术体验活动的汇报演出即将在这里上演。来自北京各区县的美德少年、社会文明小使者是这次汇报演出的主角。6天之前,他们还只是对京剧或曲艺饶有兴趣却无甚了解的小爱好者,但经过6天紧锣密鼓地学习、观摩、彩排,此时的他们已然是舞台上表演得有模有样的小演员了。更重要的是,当演出结束他们回到各自的学校,
期刊
我自小生活在中关村北区,也就是现在的北四环中关村一带,被称为科源社区的小区。科源社区是什么时候被命名的我不得而知,在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时期,在中关村人的叫法中它被称为科学院家属区北区,也称中关村北区。● 这就是特楼中第一个建造的14楼。它与13楼、15楼曾经都是俄式建筑,后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进行改造,加了横竖的外梁,原来的建筑风格已完全看不出来。  它很著名。它的著名源自科学院第一居住
期刊
尽管已年近六十,舞台上的李宏图留给观众的印象从来不“老”:他永远是那个俊俏的少年,总是粉面凤眼,雄姿勃发;他永远是那个抢眼的“角儿”,始终先声夺人,文武全能。悠长的舞台岁月并没有带走李宏图的英气,只为他的艺术积淀下久经磨砺的韵致。    “从1976年进入河北艺校学戏算起,我从事京剧行业到如今正好40个年头。这40年,从青葱少年,到如今我已经56岁,感叹时光匆匆,青春不再,也庆幸自己始终与京剧为伴
期刊
刘涛,中等个儿,稍胖,大前额,圆脸庞、圆眼睛,一口纯正的京腔,他将自己的愉悦都凝聚在收藏中,他说,“收藏是我的第二生命。”  刘涛的兴趣广泛、爱好很多,让人惊叹的还是他的收藏。从小他就喜欢收集烟盒、火柴盒、糖纸什么的,长大后他爱上了收藏。80年代开始收藏“毛章”,从此一发不可收,最后形成“红色系列”收藏。所谓的“毛章”即从1966年到1976年“文革”十年中制作的毛主席像章,再加上其他印制品,被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