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有效技能应用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尝试和反思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unicom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112-01
  
  自古誉师先誉其德,当今誉师不独誉其德、誉其识,而亦誉其术。此术非道术之术,应为教育技术之术,为教育方法之更新与提升。把化学课堂教学与多媒体等优势教育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生动地学,从而活跃思维,提高全体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有利于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最终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探究能力。以下是本人的粗浅的尝试和反思。
  
  一、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模拟现有条件无法完成的实验
  
  1、微观粒子运动。化学是研究分子、原子及核外电子等微粒运动的科学,而微观粒子的运动又是肉用眼所看不到的用手摸不着的,通常情况下我们只有借助于挂图和模型,通过我们教师的讲解而使得学生理解。而微粒运动变化的过程却无法充分展示,例如,但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却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而和接受。高中化学的电子云、化学键、晶体结构、有机物分子空间结构、有机物反应机理如消去反应等、电解池原理、原电池原理、胶体的渗析与电泳等等,都可以用多媒体课件来模拟。
  2、有毒、有害、现象模糊以及较难完成的实验。如胶体的电泳、硫化氢的性质与制取、CO、SO2、Cl2等毒性实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
  3、化学生产流程的宏观演示。如接触法制硫酸、氨氧化法制硝酸、陶瓷、水泥、玻璃的生产流程等。
  
  二、充分利用网络,获取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多媒体素材
  
  多媒体课件的来源无非两个方面:一是自己制作,二是网上下载。通过自己的构思和创意,制作出的课件是智慧的结晶,是辛勤劳动的成果,我们应为能够制作出好的多媒体课件而自豪。但是,毕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甚至外语水平所限,完全由自己制作的课件终是少数,大量的课件还需要到网上去下载,或者进行二次开发。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是个巨大的信息宝库,互联网实现了资源的共享,我们化学教师应该能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服务,解决同一个教学难点甚至可以找到多个课件,我们要有比较地吸收、利用、改进和开发。当然,也别忘记将自己的得意之作挂在网上供同仁参考和下载,“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我们所共同遵循的准则。化学教学类专业网站出现的历史还不长,其内容尚在不断丰富之中,经常光顾这些网站,会发现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三、化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两点反思
  1、模拟实验无法替代科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赖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检验化学学科知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虽然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把中学化学中几乎所有的演示实验计算机都能较好模拟出来,但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离开了实验,化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最有效途径。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全部的感官去观察、感知实验的现象,而后通过对现象的分析、处理,探究变化的过程和原因。而且现实中的许多外因都会对实验的现象与结果产生影响,从而使实验产生异常现象,这种异常现象的出现,是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科学品质的极好契机。可见,若只热衷于计算机模拟实验,忽视实验本身在教学中的作用,这显然是不可取的。
  2、屏幕无法完全取代传统板书
  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把各种媒体信息加以整合,展现给学生生动形象、富于启发、促进思维的画面。但这决不意味着传统板书被淘汰的时代的到来,相反,传统板书的某些作用是屏幕无法替代的。因为板书过程往往是老师思维过程的再现,对学生具有一定的启迪和示范作用;如分析、推理过程、演算过程、方程式的配平,在黑板上板书比用多媒体演示效果好。一节课的重点、难点、主干知识也要提纲式地板书在黑板上,学生对整堂课的脉胳才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若整个个过程用屏幕来替代,就难以展现教师教、学生学的思维过程,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教育技术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新的教学环境和工作平台。现代科学技术与教育相结合,一方面为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先进的工具,同时改变着教育的观念和形态。” (引自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现代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程的有机整合,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构建新型“问题—探究式”的化学教学模式,把多媒体技术和化学的学科教学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多媒体技术融合在化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优化教育、教学过程,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出未来社会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初娜娜,朱浩东.有效技能[M].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S].2004.12
  [3]袁中直等.Internet化学化工信息资源检索和利用[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5]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写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解读[M].2005.10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行业之一。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逐步发展起来。转型问题是中国营销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医
摘 要: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文明集大成的体现,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信息的高速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观念深入人心,使中国画艺术在新的时代中具有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形式。文章国画发展的历史角度,分别阐述了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对中国画的影响。基于此,阐述了传统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观念的冲击对国画材料和国画笔墨的影响。  关键词:西方文化 传统民族文化 中国画 笔墨  中图分
摘 要:《边城》塑造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乡间灵魂,表现了边城的人情美、风俗美、环境美,构筑了理想的湘西世界。老船夫的善寓于和谐的乡邻间,老船夫的爱寓于真挚的祖孙情,老船夫的美寓于破灭的希望里,显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边城 湘西世界 乡间灵魂 老船夫 人性美  中图分类号:I2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100-03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除了使人获得
摘 要:中国古代神话内容极为丰富,但流传下来的古代神话数量不多,篇幅较短,呈现出零散且非系统的特色,也没有专门记载神话的古籍,而古希腊神话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篇幅较长,内容丰富,并且高度地完整、系统,对欧洲文学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对两族神话文本差异成因的探讨,一直吸引着不少中外学者,对这一问题的解读也仁者见仁。本文侧重就中国原始神话之所以具有片断化、零散化的特征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古代神话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情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收集65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按其血糖值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共33例)和血糖控制不良组(B组,共32例).分析比较两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095-01    随着教学理论的更新及教材内容的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已作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新
摘 要: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历史积淀、创新品格和价值取向,本文从弘扬传统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培育具有特色的大学精神以及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建设大学文化提出思考。  关键词:大学文化 建设 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104-01    大学文化是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
积极、有效、合理地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全面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3-1875(2008)11-111-01    2005年江苏全面实施新课程,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语文教学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但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一线教师,笔者发现,有些教师由于对课程的基本理念认识不到位,对课改精神的理解偏颇,因而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偏差,致使教学效果欠佳。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给新课程改革带来负面影响,甚而阻碍课改的进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的,小心翼翼的触及年轻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