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机具多样化带来的思考

来源 :新农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3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设施农业是为园艺、畜牧、水产等农产品商品化各阶段提供最适宜环境和条件,以摆脱自然环境和传统生产条件的束缚,获得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农产品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具有技术装备化、过程科学化、方式集约化、管理现代化的特点。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 设施农业;设施农机具;知行合一能力;农机服务产业化
  绪 论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农机化发展靠科技,科技应用靠推广。根据不同区域的自然禀赋、耕作制度和经济条件,探索适宜的农机化技术路线,推广先进适用的机具装备,推进不同地区、不同领域农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国家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腾冲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农机化技术推广的政策保障和投入力度,结合县域北、中、南区域实际,适时、适地组织开展推广农业机械化烟叶种植演示会(如图1、图2)。
  腾冲县农业部门加大体系建设,加强部门联合与协作,强化“农、科、教”有机结合,多机型、多机具、多层次、多角度联合演示(如图3、4、5、6、7、8、9、10、11),提升农机化技术推广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以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为抓手,促进设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障设施农业在良性发展的基础上速度、规模、效益、竟争力持续提高,加快我国设施农业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进程。加强农机化新技术的示验示范推广,作为中国唯一农机行业上市公司四川吉峰公司下设分公司之一德宏聚力农机公司腾冲分公司,2002年入驻腾冲以来,深入腾冲县18个乡镇的田间地块试范推广,至2011年共举办各种现场演示会100多次,销售各种农机具25000多台套,深受群众欢迎;为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安全运输,于2012年2月引进重汽王牌汽车厂家直销服务。从而加快了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农业机械装备的普及应用,促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农业发展。
  一、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广大农民的迫切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现代农业是以农业机械化为物质技术基础的农业,农业机械是农业生产力中最具有活力的要素,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高低,历来是衡量国家农业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物高新技术研究成果得以有效实施和推广的关键载体,对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劳动力的转移,逐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1.腾冲县县情概况
  腾冲县国土面积5845km2,国境线长148km;至2011年12月31日,人口总数658207人,非农业人口60897人,农业从业人员252864人,乡村从业人员(其中:男187504人,女166198人;乡村人口621200人,男320192人,女300987人)。2011年底县财政总收入14.28亿,增50.3%,旅游收入26.3亿,增30.9%。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的召开,全党上下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不断实施以及农机科技技术不断更新发展,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意识增强。一是结合党和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大实际,家居环境、村容村貌的改善、年人均收入增长等等问题成为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家庭人员之虑。二是从事农(畜、水)产品加工的人数,从事农资和农(畜、水)产品经营的人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作业人员不断增多。三是腾冲属于新兴的旅游城市(2011年旅游收入26.3亿元),第二、第三产业需要大量的人员,农村主要劳动力37万多人,外出务工15万人,务工人员占农村主要劳动力41%。在农村,农闲之余或者长年外出务工的人在增多(如腾冲县曲石镇红木村人口2245人,土地面积11.3km2,2011年青壮年外出务工500多人,占人口总数的22.2%,外出务工收入占全村年人均收入的30.1%)。各类新知识、新技术的吸收与利用,以及各种农机具的投入并使用,2011年粮食总产量351448t,增8.14%,确保农业生产得以持续发展——是人类的食品之源、生存之本,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赖以独立的基础;是国民经济其他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2.腾冲县设施农业机械发展基本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在需求拉动、资金推动、政策带动下,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得到快速发展。腾冲县享受国家购机补贴资金2005年为40万元、2007年为90万元、2008年为180万元、2009年250万元、2010年290万元、2011年533多万元(近三年腾冲县18个乡镇享受购机补贴人员见腾冲县农机推广站或腾冲县聚力农机销售公司名册),2012年预计争取国家购机补贴资金800万元;到2011年底腾冲县拥有农用拖拉机达14682台(大多数为后驱动拖拉机作运输用),大中型拖拉机7151多台,微耕机1984多台,配套农机具6355台套,种植业机械587台套,联合收割机299多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4741台,农机总动力达到35534万瓦特。在96.3万亩耕地上,平均65.6亩/1台运输型拖拉机,134.7亩/1台大中型拖拉机,485.4/1台微耕机,151.5亩/1台配套农机具,1640.5亩/1台种植机械,322.07亩/1台联合收割机,27.1亩/1万瓦特农机动力。农业机械化进入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的重要阶段,为解放农村劳动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依托区位、烤烟产业带动和土地宽广的优势,成立有腾冲县政府援助缅甸政府水稻机械化种植服务队、腾冲县凤凰社区烤烟合作社农机服务队和腾冲县界头镇界头村农机服务队。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增长速度上体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并通过对农业保证足够的政府投资来保障农业提供足够的剩余产品以便支持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3.壮大农机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
  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水平的重要保证,是推进农村工业化、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综观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各国虽然选择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和途径,但共同点一般都是在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20-30年,才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谈不上农业的现代化,也不可能实现农村小康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新型的农业机械,也催生了先进适用的农艺技术,为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创造了条件。保护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需要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也需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抗灾减灾能力,增强“藏粮于地”的能力。由于农业机械不仅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能够做到定时、定量、定位完成精确作业,从而提高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据专家测算,使用先进的农机化技术对于增加粮食产量的贡献率达到20%,特别是在抢农时、抗灾害方面,农业机械化的作用是难以替代的。例如在东北地区推广的玉米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与人工作业相比可节种20-30%,节水15%,增产20-30%。中原小麦主产区由于推广了小麦联合收获机械化技术,大大加快了“三夏”生产进度,避免阴雨天气造成的损失,实现了“龙口夺粮”。美国工程技术界把“农业机械化”评为“20世纪对人类社会进步起巨大推动作用的20项工程技术”之一,列第7位。这一评价是基于100年来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所引发的农业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大幅度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有力地保障了世界农业发展和食物安全。
  腾冲县位于祖国西南边陲,西北方向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8km,全县辖18个乡镇,民族众多,居住着汉、回、傣、佤、傈僳、阿昌等25种民族。农业主产水稻、小麦、油菜,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6.3万亩,常年种植水稻57多万亩,其他作物30多万亩,是云南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是全国6大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县之一。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拉动内需、富民与恵民政策的助推下,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保山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腾冲县委县政府团结务实、勤政为民,深入群众讲实效、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扎实工作,因地制宜,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构建“一体两翼”的中心城市,把县城打造成面向南亚开放的枢纽城市,形成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构建出“一核两带四片区四板块”的发展格局。逐年人民生活水平在改善、在提高,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82元,增16%;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047元,增16.2%;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18元,增24%。
  二、如何转移剩余劳力
  在一切现代国家中,教育培训事业都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近几十年来,我国教育培训事业迅速发展,为提高整个民族的基本素质、普及文化知识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也应当看到,由于千年沉重的文化历史包袱的影响。我国传统教育一直存在着脱离经济、脱离生产、自我循环、自我服务的倾向。在中国走向经济大国和经济强国的道路上,教育的弱点暴露得越来越突出。以“高考”为核心,以“应试”为特征,以社会“分层”和培养“精英”为主要功能的我国现行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批评。教育必须改革。我国的教育培训事业只有在经济变革中,才能找到自己变革的方向;只有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才能找到促进自身发展的道路。我国的教育培训事业一定要坚决转移到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体制和结构、教育内容和方法,都需要作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全面改革。
  1.社会发展的知行合一能力需求
  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缔造者和推动者,现代工业社会发展离不开适应时代发展的各类人才。与工业化发展初期的人才观不同,在当今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人才资源领域,具有竞争性的市场就业方针的实施,导致了人才能力地位的凸现及内涵的复合。能力内涵已不仅是以规则性动手技能为主体的刚性要求,柔性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即养成和发展多种条件下的工作胜任力;经验、方法和态度作为工作软技能得到普遍重视;广泛的协同工作成为能力表现的基本方式;个人职业生涯发展需求导致职业能力的个性化。而最本质的变化则是能力结构呈现以胜任力特征为代表的“知行合一”“专管协同”的“双核”体系。
  进入知识时代,社会的高度文明发展使人们感到从未体验过如此浩瀚的知识呈现和复杂的能力运用,每一种职业活动都蕴涵着丰富的知识积累,每一种职业活动过程的操作均需要纯熟运用“知行之知”,每一个工作行动的完成均需要锤炼习得“知行之行”;每一项工作成就的取得既需要专业技术的知行合一,也需要管理技术的知行合一,更需要两者的协同一致。不同于一般哲学意义上的关系,“知行合一”的知行本体决定了现实职业活动中的知行之知与知行之行,核心在于能否与知行本体一致,而知行合一的关键在于职业主体人的能力。
  2.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劳动替代要求机械化
  在我国近5亿农村劳动力中,大约有2亿多转移到乡镇企业、进城务工和从事多种经营,这部分劳动力以青壮年为主,文化水平相对较高,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在减少,总体素质在下降,老龄化趋势明显,要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必须要求机械化的劳动替代。
  (1)农业机械教育培训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新型农民的迫切需要
  目前,许多外出务工的农民,在“三夏”“三秋”等农忙季节,季节性劳动力严重不足,外出务工人员不得不赶回农村参加农业生产。如果不能提高机械化水平,要求提高农业复种指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在农忙季节,农民工每次返乡需要20到30d,按照每个农民工平均月务工收入800元计算,加上往返路费和自身消费,平均每次1500元左右的成本,机会成本相当高。同时,不利于企业稳定、持续经营发展,如每年电视新闻报导大城市、东部地区、沿海城市用工慌即说明是一种结构性失业现象普遍存在(一部分工作找不到人,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者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变化。伴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农业机械的日益普及和作业成本的降低,广大农民迫切需要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改善生产条件,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机械化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必然要求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更需要培育新型农村实用人才。当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达到52%,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以人畜力为主向农机作业为主的根本性转变,全国4000多万农机手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是,农机操作人员的科学文化素质、生产经营水平较低,如图12,农机手操作不熟练,垄墒不规范、不标准,造成高耗、低效、劣质的作业场面。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操作、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
  (2)开展好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瞄准(云南省)桥头堡建设,依托我省优化产业布局,建设西部地区重要农业外向型特色优势产业基地、生物产业基地的有利时机,开展好病虫专业防治员、肥料配方师、种子代销员、农药经销员、蔬菜园艺工、花卉园艺工、果桑茶园艺工、畜禽繁殖员、畜禽养殖技术员、人工草地建植员、奶站管理员、渔业船员(内陆)、水产养殖技术员、水生动物病害防治员、村级动物防疫员、乡村兽医、兽药经销员、农机操作员、农机维修员、合作社骨干人员、沼气工、农村经纪人、农民信息员、农业企业人员、乡村旅游服务员、农业创业培训等培训,紧紧围绕我省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新农村建设的需要,面向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和农村社会管理领域的做作业人员开展短期技能培训,推动支持农业创业培训,加快培育专业化的现代农业产业劳动者队伍,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收渠道,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3)建设并完善乡镇、村级、社公共文化体系,加强整体化学习和自我管理式学习;以及职业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能力发展和社会发展
  乡镇、村级、社是农民的主要活动场所,是农民信息交流、自我发展、能力构建的聚集地。只有统筹好基层群众工作,促进以城带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才能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整体化学习是要求农民以乡镇、村级、社为“单位”,通过农民夜校、农家书屋、网络教育等途径利用农闲时节、农作之余学习,独立解决问题并对未来产生持续影响的个性化发展过程,学习计划由农民自己或以村民小组的形式制订,通过自己的活动持续追求一个最新的结果,目的是促进农民职业能力、职业意识、方法能力和社会责任心的综合发展,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并最终实现“职业成熟”①。
  现代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自我管理式的学习。在自我管理式的学习中,教师(专家)设计和构建能够发挥农民(学生)主动性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条件,农民(学生)以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为基础,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资源和方法,确定学习进度、时间和地点并评价自己的学习结果,从教师、农民(同学)甚至是竟争伙伴那里获得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在自我管理式学习中,农民(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专家)的职责只是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
  学习发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农民(同学)们通过共同分析工作任务、分配任务、协调工作过程、评价和展示工作成果等形式,学习如何共同解决专业和社会问题,消除冲突,承担责任,体验和判断自身行为对整个小组的影响,与其他学习组织形式相比,更能促进彼此之间信息交流、团队合作等核心能力的系统性提高,从而达到较高的认知目标(只有通过小组学习才可能获得有效的发展),进而促进个体职业能力发展。例如,现如今各种专业合作组织有机的把农业、工业和商业三个基层单位有机地结合为一体,进行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的综合经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获得“产业连结效益”,使农民获得“工商增值效益”。进一步说明通过改变资源配置不损害任何一个人的利益原则下,激发自私②的竞争斗志,使每一个人的处境变得比以前更好,促进社会发展进步。
  三、土地合理流转,高稳产田建设;农机服务产业化
  农业机械的大量推广应用,不仅替代了人力、畜力,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效率,而且是实现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战略目标的重要物质保证,特别是在农业开始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业的增产增收,更显示出巨大作用。
  然而,1979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土地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大块的、大片的土地被划分成小块后分包到各家各户,导致机械作业效率低下,成本增加,即大大降低了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高耗、低效、低质作业的情形大量发生。不利于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提高;不利于“藏粮于地”土壤肥力、土壤改良、土壤结构等改变、改善。致使水土流失③比较严重;土壤“肥力”三多三少(化肥多,有机肥少;N肥多,P、K肥少;三要素肥多,微量元素少)状况严重,以及N、P、K肥比例失调,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效益明显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大④,故而,有必要进行土地的合理流转。
  1.如何合理流转土地
  一是为有效解决农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针对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经营规模小,劳动生产率低,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是一条有效途径。二是在农村土地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以大片土地为基数,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建设保水、保土、保肥的高标准农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然后帐量整块土地面积除以各家各户原有土地面积之和,再乘以各家各户的面积即为各家各户现有土地面积(如图13腾冲县马站乡兴龙村大片田块集中建设后再分配)。按照国家土地承包政策的规定,交由种粮大户耕种20年或者30年,每年以各家各户的土地面积多少交付“租金”。按照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提出:“推进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然要在农业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促使先进适用技术及时充分地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加速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技术全面向农业渗透,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生产力水平质的飞跃。”   图13 腾冲县马站乡兴龙村在建高稳产田
  2.什么叫农机产业化
  农机产业化,确切地说应叫农机服务产业化。所谓农机服务产业化,就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利用农业机械设备,实行企业化管理的服务组织。引入竞争机制,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以服务经营为主要内容,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列化的机械化服务。
  3.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服务方式
  (1)承包服务
  以优良的技术装备和服务质量赢得信誉,与用户签订长期的承包合同,定向、按时、保质进行服务。
  (2)跨区作业
  由各级农机部门通过技术和中介服务,把农机经营者组织起来,利用作业时差开展跨区域作业服务。以小麦联合收获机械跨区作业为例,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年作业期拉长4倍以上,每台机组纯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多的可超过5万元。今后发展的重点是拓宽服务领域。
  (3)产前、产后服务
  在搞好耕耙播收等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拓宽领域,为农民提供产前、产后一系列服务。如为农民提供种子的包衣、瓜果蔬菜的藏储保鲜、销售、运输等一系列作业,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难于完成的难题,又发展壮大了自身实力。这是今后农机服务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具有广阔的前景。
  (4)农机示范基地(示范园)
  综合运用农业机械化增产增收新技术,为农民提供示范样板,为农民提供看的见、摸的着的服务,以示范带动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将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为农机经营者服务
  县乡农机部门及其创办的服务组织,为农机经营者提供系列服务。主要包括农机零配件供应、油料供应、农机维修、农机技术培训等。在为农机经营者服务的同时,既保证了产品质量,又降低了产品价格,还杜绝了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坑农伤农的现象。
  4.农机服务产业化的优势
  农机服务产业化与传统的经营模式相比,具有如下优势:
  (1)兼容不同的农业生产规模的经营体制
  由于农机服务产业化可实现农机服务与需求的分离,使农机经营独立于农业生产经营体外,因而,它可以突破农业生产单位规模和能力的限制,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可按照技术合理、经济合算的原则进行服务经营和企业化管理。可以说,农机服务组织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无论是农业大户、还是分户承包、合作农场等,无论农业生产规模是大还是小,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体的,只要对农业机械化服务有需求,都可以通过合同、协议、股份合作、服务等方式得到满足,既可以节省大量的不必要的投资,又可迅速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从而解决一家一户想办而办不好的事情,从根本上稳定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2)形成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农业机械化发展机制
  农机服务产业化能够实现农机经营体与农业经营体的分离,使农机经营者的目标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统一。为此,以最少的投入、最经济合理的机群配置结构和最佳的技术经济状态,最大规模、最大限度地去为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服务,实现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就会成为经营者刻意追求的经营目标。这种生产力发展与经营者利益一致的内部动力机制,会更加激发经营者对农机投入的强烈愿望。同时,由于农机服务产业能够形成合理的要素配置,可为各种农业生产组织提供优质服务。这样,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订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及投放农业发展资金时,就会有的放矢。依靠政府的调控和市场经济这只无形的手,就能够逐步建立起持续、稳定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机械化投资和发展的运行机制。
  (3)加速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
  合理的组织形式和发展运行机制,使农机服务产业化经营组织成为农业科技成果的理想载体(如秸秆还田)。首先,农机服务组织采用新技术装备与获取最大利润是相辅相成的;其次,组织方式有利于闲散资金、机械设备、技术人才等各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优化配置,因此,具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再次,实践证明一些实体性的农机服务组织,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很容易按市场经济规则发展成为集科研、生产、推广、示范于一体的示范园(基地),既加速了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的转化,也拉长了农机服务的产业链。
  (4)推动农业规模经营的发展
  农机服务产业化促进了农机服务的专业化、社会化,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的条件下,采取统一良种、统一种植规格、统一作业服务,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农业生产,还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重复购置,减少资源和资金的浪费。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可以最大效能地发挥农业机械的威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农机服务产业化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结 论
  多年来,农机服务形式不断创新,从有机户互助代耕作业,发展到联户合作经营、集团承包和跨区作业,农机服务产业化进程加快。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广大农民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以农机跨区作业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模式,得到了农民的欢迎和机手的拥护,显示出勃勃生机。这种社会化、市场化的农业机械化动作模式,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在稳定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下,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减少了机具的重复购置,解决了“有机户有机没活干、无机户有活没机干”的矛盾,做到了“买不起、用得起”,闯出了一条千家万户小规模农业实现机械化的新路子。并经过近十多年的发展,农机跨区作业的范围从北方到南方,从小麦到水稻、玉米、大豆,从收获到耕种、施肥、植保、农田水利建设等其他作业项目,呈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农机服务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传统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农业转化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农机服务产业化的实质就是通过农机与农业经营体的分工,在稳定家庭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形成农机专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经济载体。这是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基本矛盾无能运动的结果,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是农业机械化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为此,就积极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健康发展形成以下几点共识:一是统筹规划,确立农机服务产业化的战略地位;二是因势利导,培育好农机服务产业主体;三是措施配套,完善农机服务产业化保护政策;四是规范管理,保持农机服务产业化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全国设施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年9月
  [2] 全国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年9月
  [3] 全国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年9月
  [4] 全国农业机械化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2011年9月
  [5] 朱瑞祥,张秀琴编. 农机经营管理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电学院,2005年8月
  [6] 腾冲县统计局信息统计
  [7] 陈 宇主编. 陈李翔,赵志群副主编. 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年1月第1版
  [8] 何 勇等编著. 精细农业,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9(2008)重印
其他文献
武林之中,高手众多。高手不单单是那个能使出“降龙十八掌”的郭靖,也可以是篮球场上那个球不离手、矫健穿梭的高大身影。  午饭后,我漫步在操场上。阳光虽亮,却不刺眼,照在身上暖暖的,有种说不出来的舒坦。一声哨响,引得我偏过头,望向篮球场中央。  只见篮球场上,对决已然拉开序幕。  白队球员个个神采奕奕,虎视眈眈地盯着篮球。红队球员虽未摆出白队球员那样的架势,却个个稳重冷静,自有一番气场,传球手双手紧紧
会计是一门技术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是枯燥的,难懂的术语、空洞的数字、无味的报表,让学生“望而生畏”。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观指导作用,来增强学生学习兴
萌多多一直低头玩手机,转小圈在窗外冲她招手,“快来捉迷藏啦!”看,四对双胞胎姐妹在草地上玩!她们的衣服上有形近字,请找到她们,并将正确的字填到横线上,组成词语.
期刊
本文就高职高专《网络营销》的课程教学展开探讨,就课程的定位、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内容选取等几方面的问题进行阐述,研究如何把握好《网络营销》课程的教学。 This article
本文阐述了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午餐会的发展历程:从不定期举办到根据调查问卷确定议题,再到午餐会的定期举办,在此过程中,教学发展中心不断根据教师的反馈意见调整午餐会形
[摘 要] 介绍了农机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以期为农机的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关键词] 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随着农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机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新农村建设,在现代农业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农机在数量上逐年上升,机型种类日益增多,作业范围日趋广泛;但农机事故也在不断上升。充分发挥农机的作用,最大程度地提高农机综合能效,及时消除农机事故隐患,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高效性研究是多年来诸多专家学者在对实践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的继续探究,目的是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和实现高职学生在思想政治课上的更多获得感,
即将启动的3G无疑将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加宽广的发展空间,因为当3G牌照尘埃落定以后,真正开始唱主角的就是内容提供商了.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化人才需求紧迫.高校作为高等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发挥着巨大作用.本文构建人才素质指标体系、从课程设置、教学和评价体系几方面,对
大家好,我叫乔乔木.估计《学与玩》的老读者都认识我,不过在新的一年,我还是想向新读者做个自我介绍.我是个五年级小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算特别好,可是求知欲强,对什么都好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