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作:30年谱写的辉煌篇章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pine155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的30年,既是四川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30年,也是组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的30年。30年来组织工作始终与开放的时代和开放的社会相对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以改革创新精神不断调适自身的观念理念、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在服务和助推四川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中谱写了组织工作的辉煌篇章。
  
  发展源于科学理论武装
  
  [现场回放]2005年4月,广安市启动农村村组干部培训工作。通过层层推荐的500多名德才兼备的村组干部,走进市、县两级党校,接受为期2至3年的大中专免费不脱产学习。“真的没想到,我们村干部还有机会走进党校,接受学历培训。”武胜县猛山乡村干部卿德明说。
  [同期声]广安市委组织部负责人介绍,为提高村组干部文化水平,决定从2005年起,由市、县两级党校、农广校负责,每年招收农村村组干部及村级后备干部参加三年制大专和两年制中专函授学习,系统学习农村经济管理、农业科技推广等知识。据悉,学员学习期间的学杂费由市财政负担20%、学员所在区(市、县)财政负担30%、乡镇负担50%。
  [解读]30年来,四川省委始终坚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按照中央要求先后在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大规模开展了“整党”、“双学”、“三讲”、“三个代表”学习教育、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活动,各级领导班子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明显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进一步强化,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见证执政能力显著提高
  
  [现场回放]今年7月30日,四川省巴中市农业局原局长范申华来到新单位——通江县委报到。离开工作了5年多的农业局,范申华将面临全新的挑战。对此,他底气十足:“凭着31年的工作经验,只要努力熟悉情况,不断加强学习,踏踏实实、干干净净工作,相信在新岗位上也能有所作为。”同一时间,叶明生作为范申华的“接任者”,来到市农业局报到。叶明生原是市林业局局长,在林业局局长岗位已工作了7年多。
  [同期声]近两年,巴中市委把干部大交流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多岗培养锻炼干部,增强领导班子活力的重要举措,提出“任期交流、提拔交流、培养交流并重,横向交流、纵向交流并举”。2006年10月以来,以市、县(区)换届为契机,全市共交流县处级以上干部280余人。为“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突破,打好老区建设发展翻身仗”提供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党政领导干部人才保障。
  [解读]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锻炼和各种考验,全省市、县两级地方领导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落实各级党组织重大部署的自觉性大大增强;干部思想进一步解放,眼界进一步开阔,改革创新的魄力更强,建功立业的信心更足;培养出了一大批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深入实际、联系群众、真抓实干、能攻坚破难的地方领导干部;特别是通过抗震救灾等一系列重大实践的磨练和考验,培养了一批特别讲大局、特别讲付出、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干部,为全省改革开放以来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地方领导班子结构日趋合理。市(州)党政班子平均年龄逐年下降,基本实现了老中青合理搭配,学历层次有了明显提高,班子结构进一步优化。坚持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干部考核体系日趋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初步建立。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加强,监督机构日益健全,监督制度不断完善,监督渠道不断拓宽。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生动实践
  
  [现场回放]2007年7月10日,全国第一个公推直选的镇党委书记一成都市新都区木兰镇党委书记刘刚毅接受了该镇334名党员和群众代表的民主评议。334份民主评议表中,有324份选择了“满意”,满意率达到97%。评议结果将作为新都区委考核刘刚毅的主要依据。“三增两提高——增加镇财政实力、增强村组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基层干部待遇、提高干部群众素质”是3年前刘刚毅在公推直选时提出的目标。“3年前的承诺刘书记基本上实现了9成。”来自成都力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一位企业代表在现场说。
  [同期声]目前,成都市新任乡镇党委书记全部实现了公推直选,100%的村(杜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在换届选举中推行了公推直选。为配合和指导改革实践,形成了《成都市乡镇党委书记公推直选试行办法》等13个配套文件和《成都市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行办法》等7个配套文件,下发了《关于规范村(杜区)干部补贴、完善村(社区)干部社会保障及调整村(社区)工作经费标准的通知》,建立起一套相互衔接、系统配套、切实管用的选举制度,为人民群众理性参政提供了良好平台,有效保障了基层党员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进一步巩固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解读]四川是一个政治体制改革比较超前的省份。3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四川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无论是思想解放的程度,还是工作推进的力度,都走在了全国前列,从遂宁市1998年全国首例公推直选步云乡乡长,到全省全面实施乡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公推公选”、“公推直选”;从贯彻落实“群众公认”原则,到鲜明提出把干部的初始提名权、推荐权、评价权交给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规范干部选任工作,到集中推出“两次推荐”、“个人陈述”、“线性分析”、“差额考察”、“票决任用”五项联动措施等,都鲜明地体现了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人的改革理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对不同类型干部的选任方式进行了积极探索,不仅初步构建形成了较为科学、民主的干部选任体系,而且使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从制度层面向操作层面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走活人才资源这盘“棋”
  
  [现场回放]2007年5月18日上午,四川省人才交流中心人头攒动,在这里举行的达州市人才招聘专场会吸引了众多的求职人才。上午8点过,招聘会还没有正式开始,渠县中学的招聘摊位前就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几位老家在重庆、陕西、河南等地的同学怀揣学士证书,抱着厚厚的自荐材料,显得很有信心。他们告诉记者,吸引他们的是渠中“国家重点中学”的金字招牌,“我们希望在这里有一番作为。”成都中医药大学的一位研究生带着女朋友来到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摊位前。他对二医院的现场负责人说:“我们俩都学耳鼻喉专业。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的张正 健和张洪是耳鼻喉方面的专家。名气很大。我们希望能到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宣汉县提出的“柔性引才、引智”也是本次招聘会的一大亮点。“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宣汉县通过“柔性引才、引智”这种模式与科研院所的专家进行项目技术上的培养、培训、帮扶。当天签了16份“引才、引智”的协议,涉及农业、交通、教育、林业、科技、医疗、旅游等方方面面。
  [同期声]“达州市在成都举行人才招聘会,这是达州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关于‘增加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提高人才素质,为加快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精神的重要举措。”省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在招聘现场肯定了达州的做法。他说,达州市这次面向全国招贤选才,招聘和储备急需的能源化工、环保、卫生、教育等各类优秀人才,为达州架设起人才绿色通道。这充分表达了达州市委、市政府坚持“人才兴帝”的信心和决心,体现了达州市委、市政府视人才资源为第一资源、人才资本为第一资本的大人才现。
  [解读]30年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的重视下,我省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数量增速较快,近年年均增长7%左右;素质不断提升,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约307万人,占总数的51.3%;结构明显优化,45岁以下的人才占总量的80.7%;创新能力增强,科技成果和专利授权数逐年大幅增加;人才效用提高,全省每百万GDP所需人才由“九五”末的11.8人下降到“十五”末的6.7人。截至2007年底,全省共有各类人才598.7万人,数量居西部之首、全国第七,人才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达6.8%,接近国家要求7%的经济腾飞起点人才密度,跨越发展已经具有较好的人才基础。目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等观念成为社会共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等科学人才观逐步深入人心。重点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各类人才的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进发。人才资源“转变”大力推进,人才开发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改革创新亮点频出
  
  [现场回放]2005年底,仅仅组建了4个月时间的雅化集团旺苍化工有限公司就生产化工产品1925吨,销售2060吨,销售收入912万元,彻底扭转了连续8年亏损的局面,首次盈利42万元,员工收入也大幅上升。探寻这组激动人心的数字背后。一桩桩事例充分展示了共产党员在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所发挥的核心作用。
  [同期声]雅化集团旺苍公司所创造的奇迹正是近年来旺苍县按照党建工作“三覆盖”的要求,以创“城市经济党建之星”活动为载体。夯实党建基础。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融互促的一个缩影。3年的“城市经济党建之星”创建活动,结出了累累硕果,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旺苍县党建工作的发展。16家改制重组企业党组织全面调整;经贸、粮食、供销、商贸四大系统共25家破产关闭企业“空壳”党组织都进行了归并和撤消,400多名下岗党员全部找到了“新家”;亿明焦化等一大批新建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党组织全部建立;涉企部门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重现生机与活力。“城市经济党建之星”创建活动得到了省、市组织部的充分肯定,并被广元市委授予“组织工作创新奖”。
  [解读]30年来,省委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不动摇,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为核心,扎实抓好中央4个长效机制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不断增强。一是实现基层党建与新农村建设同频共振,构建开放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运行机制。深入开展“万村建设”,率先在全国开展了“支部加协会”、“双向培养”、“党员农贷快车”等一系列助农增收新举措。深入开展了以亲民、爱民、为民为主题的争当“爱民书记”活动和“富民惠民、改善民生”作风建设活动,着力建设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基层干部队伍。创新了干部教育、管理、激励工作的路子。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出台了《关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以深化“三级联创”活动为重点,切实抓好“三级联创”示范县创建工作和贫困村、问题村、民族地区村的党建工作。二是着力扩大党的组织、工作、凝聚力“三覆盖”,构建开放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运行机制。确立了城市党建与城市发展同步提速的理念,在全省城市基层全面开展组织、工作和凝聚力覆盖为主要内容的城市党建“三覆盖”建设,突出强调发挥城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整合社会、关怀社会、服务社会的政治功能,特别提出“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价值追求,初步形成了力量大整合、整体大联动的工作格局。“三覆盖”面逐步扩大,党在城市执政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进一步巩固,强势推进在规模以上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党组织的工作。到2007年12月底,全省建立党组织的非公企业突破10000大关,符合“建党”条件的非公企业“建党”率达98.5%。三是基层干部队伍结构大大改善,素质能力明显提高。在抗洪救灾、抗击“非典”、抗震救灾等重大斗争中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构筑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现场回放]“您好,这里是市委组织部12380专用举报电话……”如今在遂宁,一旦群众发现干部在选人用人等方面有违法违纪的事,只需拿起电话拨通12380,群众的“诉状”会直达“监督前沿”。“12380”举报电话的建立,有效防止了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严厉整治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
  [同期声]正确的举措总会得到干部群众的拥护。近年来遂宁市出台类似的干部监管举措共10余项。“组织部门近年来抓干部监督工作的方法不仅更实了,而且更新了。”群众对全市干部监督工作的满意度越来越高。在前不久的一次调查活动中,92.75%的干部群众认为干部监督体系突出了“严”、“新”的要求。
  [解读]30年来,四川省委始终强调并坚持“制度为本”的价值取向,先后制定出台了30多项制度,并对相关制度进行联结、整合,形成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干部监督工作“两大规程”和党委选人用人决策、干部选拔任用、干部管理监督“三大制度体系”,以及组织工作“九方面的工作机制”,基本做到了现行的工作可以按制度有序运行,过去遗留下来的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得到解决,将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靠制度得到防范。一是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党政议事权得到规范。根据省委出台的《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市(州)、县(市、区)党委常委会决定重大事项的暂行规定》,我省市、县两级重大事项的议事决策方式和程序都得到明确,党政事权得到合理划分,民主集中制和行政首长负责制找到了结合点。二是地方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机制得到健全。我省积极推进干部选任工作的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先后出台了20余项制度文件,构建了符合《条例》精神的干部选任工作机制,目前这些制度规范已全面覆盖了市、县领导班子成员的选任工作,并得到了硬性贯彻。三是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得到健全。四川省委和省委组织部先后出台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认定及责任追究办法》、《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监督办法》、《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的十条规定》等一系列制度。不仅突出了日常防范,还把干部监督贯穿于干部选拔、培养、使用、管理的全过程。
其他文献
1987年,新中国第一家典当行在成都诞生,从此典当业重新成为服务大众的一种经营方式,对解决个人和中小企业融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缘起    上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全面提速,那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1987年,我当时在成都市体改委和经济研究中心担任副主任,主管经济体制改革。那年10月,一男一女两个素不相识的年轻人来到我的办公室,小心翼翼地询问我能不能支持他们开一家当铺,并随手拿出了一张
期刊
成都高新区的巨变,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川实践的一个闪光点。  最初,高新区的变化是“渐进式的”。因为直到上世纪90年代前期,现在的高新区依旧是农田一片。变化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在老一辈高新人看来,就是国家的现代化脚步。    “比特区还特,就叫倍特”    提起创建之初的那些事,“陪着”高新区“一路走来”的第一任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张学果如数家珍。“早在19
期刊
2008岁末,走进广元。一过剑门关,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苍翠的柏树,像一道道绿色的屏障,迎风伫立,威武不屈。心情随之由沉重变得振奋——广元,这个曾经满目疮痍的重灾区,这条曾经“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古蜀道,在这个非同寻常的辞旧迎新之时,将有怎样的抱负与愿景?对话罗强,探询答案。  记者:作为“5·12”特大地震灾害的6个重灾市(州)之一,再加上连片贫困地区、山区、余震频繁等特殊的市情和震情,使广
期刊
研究2009年经济工作的思路,首要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有一个比较准确的分析和判断。    对宏观经济发展形势的基本估量    要正视和承认不论是四川还是全国,宏观经济发展中切实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比较大、比较严重的问题。矛盾与问题不是今年才有的,而是早已有的,不仅重视不够,还有盲目乐观情绪。时至今日还有人说尽管危机“四”伏,中国经济不会出大问题,我不赞成这个观点。承认矛盾与问题是存在
期刊
早就听说遂宁市开展“党员示范城”创建活动使各行各业的服务质量得到了提升。真的吗?带着疑问,11月17日,记者对遂宁市的“党员示范公交车”与“党员示范出租车”进行了暗访。  记者在邮政宾馆站坐上了4路公交车,在半个小时的路程中,记者感觉到无论是司机还是售票员的服务态度都和蔼可亲,为了把座位让给乘客,售票员一路上一直站着售票,使记者大为感动。一位60多岁的大娘抱着孙女上车坐稳后,她告诉记者:“这辆车的
期刊
30年沧海桑田,改革开放使成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省的摄影家们,亲眼目睹了成都的城市变化,一组组新老照片,真实地记录着城市的今昔;一个个被定格的瞬间,生动形象地反映了成都的昨天、今天。选登这些照片,意在与读者一起抚今追昔,振奋精神,从而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改革精神创建更加富有活力、更加富有魅力、更加富有竞争力的新成都。
期刊
11月2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主持召开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领导班子干部会议,深入学习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重要精神和温家宝总理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分析经济形势,安排部署全省当前经济工作。  刘奇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央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决策部署和温家宝总理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政策调整的特定背景,准确把握中央重大决策的目标指向,准确把握
期刊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从1978年12月18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算起,我国改革开放已到“而立”。30年间,从摆脱贫困、解决温饱,到实现总体小康、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从以吃饱穿暖为主,到衣着消费时尚化;从“老三件”到不断更新的“新三件”……如果说当代中国自1978年以来的巨变是一个尚在延续的“大故事”,那么在四川这个章节中就有足够精彩的篇章。  30年之变恍如隔世,打开记录四川历史的镜头,这里
期刊
在他的带领下,成都平原文物考古取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果,多项重大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他主持并参加的考古科研项目,将成都的历史往前推进了2000多年,从学术上确立了成都平原是中华古文明的起源地之一、长江上游文明起源中心的特殊地位;  他改变了文物毁损事件频频发生的被动局面,探索出文物保护与管理的新模式,被誉为“成都经验”和“成都模式”。  近年,成都平原上多处重大考古发现,让神奇的古
期刊
作为成都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金牛区“两新”组织(新社会、新经济)近年来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全区共有“两新”组织从业人员24万余人,在全区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已超过50%。与之相适应,我们在创新组织设置、大力搭建活动平台、增进党建工作活力上狠下工夫,积极引导“两新”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努力承担社会责任,使“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因地制宜,创新组织设置形式    金牛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