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实验使化学课堂变得更“给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821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化学实验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构建既能切合教学实际又能满足学生能力发展的课堂,体现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和功能,使化学课堂变得更“给力”。
  关键词: 化学实验 创新能力培养 课堂效率
  化学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化学实验以强大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发挥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此外,利用化学实验营造和谐、互动的学习环境,是现今提倡创新教育的一条好途径。
  以实验为基础展开化学教学已成为所有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使化学实验更切合教学改革的潮流、适应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求呢?我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得出体会:只有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效创新和改进,使其不断满足和契合学生学习和身心发展的需要,才能展现实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独特魅力和功能。下面我简单介绍的做法和感想:
  一、精心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如何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这对于化学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的一半”。上好第一节化学课对于今后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初中学生第一次上化学课总是存在好奇心理,针对这一点,我精心设计了几个有趣的小实验,如“烧不坏的手帕”、“永不沉没的潜艇”、“两棒互点生白烟”、“纸上妙笔生红花”等。这些奇妙的化学变化和现象让学生非常兴奋,他们感到非常新奇,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我趁机设置了许多问题“催化”他们思考、探索,鼓励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结论,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利用化学实验,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对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新开设的学科,学生本身对它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加上他们早已厌倦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迫切想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中。针对这一现象,我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化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通过自己的分析得到正确的结论,让他们从课堂上的“旁观者”变为“当局者”,在自主实践中获得知识,这样就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我在讲氢气制备这一知识点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有些细心的学生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用锌粒和稀硫酸制取氢气时,锌粒的表面会从银白色变为黑色,学生对此存在疑问。我抓住契机积极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答案,很多感兴趣的学生就利用课余时间到网上或是图书馆查找答案,最终他们了解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锌与稀硫酸反应后,锌的表面就会变得凹凸不平,在金属的表面就会覆盖很多细小的锌的颗粒,由于这些金属颗粒很小,光就会被完全吸收,导致反应后锌粒的表面呈现黑色。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揭开了谜团,获得成功后的雀跃和满足的神情让我感到非常欣慰。自此,学生对于上化学课兴趣更浓厚。
  三、利用对比实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利用实验进行课堂教学不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对比实验就是将相近、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放在一起,对照进行观察,通过比较,使事物的性质、状态或特征更鲜明突出,对这一类实验的设计和观察不仅能有效帮助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培养实验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鉴于此,在进行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时,为了让学生得出正确的燃烧条件,并且知道这些条件是缺一不可的,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对比实验:在一个盛满热水的烧杯内放入一小块白磷,在烧杯的上方放一片打磨好的铜片,在铜片上放上同样大小的白磷和红磷,观察实验现象,发现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和铜片上的红磷都没有燃烧。学生通过讨论,对这些实验现象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之后,我鼓励和引导学生根据对比实验的要求和原则,自己动手设计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学生十分积极地参与这个课题的讨论和探究,其中部分学生设计的实验让我感到十分惊喜和兴奋。
  四、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实验教学由原来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口头”实验变为教师、学生的操作实验,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但是,只是从实验中简单地“验证”某一原理、某一结论,对于学生各种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效甚微。必须对这种实验教学予以优化和创新,探究性实验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技能,大部分学生不再满足于按教材中所述的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验证”性实验。教师只要做好引导,让学生按照探究性实验的基本环节:“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现象得到结论→进行分析、解释并交流”进行实验设计,就可以使学生由单一、被动变为多样、主动地学习。这类实验不仅能体现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实验基本技能解决化学问题的综合能力,而且能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在进行“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备氧气”这一实验教学时,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探究氧气生成的剧烈程度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提出一些看法:过氧化氢的浓度、催化剂的种类、温度等因素有可能影响反应的剧烈程度。我鼓励学生勇于实践,自己动脑设计、动手操作,对所提出的假设进行探究,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思考证实自己的猜想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共同合作探讨实验的现象,学习气氛相当活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得到了提高,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化学实验在课堂上的运用方式远不止上文提到的这些,在实际对实验的创新和运用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往往是多种方法交融的综合应用。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适当运用和改进化学实验不仅能够以实验为桥梁,全面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体验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获得学习成就感,使得化学课堂更“给力”。
其他文献
本文简要论述了创新在拼音教学中的运用,旨在使学生巧学拼音,提高拼音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自主学习也已经成为一个民族兴衰存亡的关键。而我们的初中政治作为当下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核心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对中学生的心理构建,以及人生观、价
摘 要: 有效教学是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教学的有效性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共同追求,课程改革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教学有效性。“有效教学”就是指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施。然而,再度审视当前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热闹背后的有效性却不容乐观。常看到的仍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口干舌燥、筋疲力尽,而学生却听得头昏脑涨,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在有限时间
大学新生对大学环境的不顺利适应主要表现为理想目标失落、学习方法困惑、生活自理困难、人际关系迷惑等.原因主要是素质教育长期缺失导致的自我评价错误重构.当务之急是要将
情感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积极情感可使人焕发出惊人的力量去克服困难。情感是小学语文教育的灵魂,它既是学习语文的手段,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
本文用自身比较观察非诺贝特 2 0 0 mg每晚 1次 ,持续 6周治疗老年人高脂血症的疗效和耐受性。 42例均为男性 ,年龄 6 0~ 83岁 ,其中属高脂血症 型 32例 , b型 10例。治疗 6
出于保密的需要,免不了给重要文件和资料设置密码.如何才能设置一个安全的密码,有十条规则必须遵守.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知识积累,增强学生对于读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帮助学生培养情操。在拓展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
目的调查杭州市接受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人群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杭州市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高危干预计划。方法对2006年1-12月第一
向量引入高中教材后,发挥着其优越的工具性作用.法向量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尤为显著:直线PA与平面α交于A,PB⊥α,垂足为B,n是α的法向量,则PA与α所成的角θ=π2-或θ=-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