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中职学校会计专业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解决了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提升了学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增强了教师的专业教学实践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提升了会计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值得中职、高职院校借鉴。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11-02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校会计专业在“双体、双线、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加强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对中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背景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引进“工作室”真账教学是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中职院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的大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共赢”的目的;以进一步提升和突破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然而,過去的“订单班”、“校中厂”模式普遍适用于工科类中职院校应用,而对于财经类并非一剂良药,学生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遇瓶颈等问题,很难解决。
引进“工作室”模式是中职学校的一种创新。为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激励专业教师勇于投身行业市场进行创业,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黄庄职高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专家与校内骨干教师成立工作室,带领学生做实践项目。企业财务负责人与校内骨干教师成立了“工作室”进行真账教学。工作室借助优秀毕业生资源,实施新时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将企业真实的记账、报税业务带入校园,提高师生的实践做账经验,同时企业人员参与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工作室”模式,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项目开发与专业教学共通,是融合“专业、企业、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学生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长足进展。
二、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目标
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即解决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解决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说,将企业真账、真的报税任务引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进入企业能够直接胜任会计基本工作,解决了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
从教师角度来说,培养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教师在学校就可以熟悉会计工作流程,掌握会计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解决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
三、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实施
(一)组织、制度、资金的保障
1.成立“工作室”,明确组织职责
工作室以企业专家任组长,学校骨干教师为组员,工作室职责为研究工作室活动内容、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签订相关合同协议。使工作室有计划、有内容的安排工作任务,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如学校会计专业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训室教学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使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
3.资金重点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保障
学校对工作室建设进行重点投入,资金主要来自国家示范校建设、企业投资和学校自筹。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保证各项建设项目的完成。
(二)“工作室”的实施过程
利用每周三下午七、八节课和周五的社团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工作室,实行四层次双轨道真账实训,按照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半截半接)——制造业(一般纳税人),会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双轨道并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1.四层次双轨道真账实训
工作室的教学与专业的教学安排相辅相成,是对书本教学实训的一种补充和拓展。结合课本与真实的业务,完成公司的账目处理,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和岗位性。
第一层次:会计岗位岗前培训
学生在第一学期同步进行《认知会计工作》和《创立企业》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企业创立到运营的整个过程有了一定的认知,为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奠定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利用《创立企业》这门课的实践课时间,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组织,带领学生深入工商局、服务大厅等单位了解企业创立的整个过程。进行企业参观,对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大致的了解和认知,了解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强度及工作环境,会计岗位的结构和特点,会计职业所要求的员工的道德素质,最终达到对职业的初步整体认知能力。
第二层次:服务业会计业务实操
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货币资金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会计业务技能操作。在工作室,学生要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如:填写支票,整体练习、粘贴和编制报销凭证,粘贴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丁字帐,科目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装订凭证,报表分析,所得税汇算清缴填制,并完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业会计账务处理。 第三层次:商业企业会计业务实操
学生在第三学期进行《销售核算与管理》、《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了会计技能操作。在工作室,学生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账务处理,第一,进行半截接账,了解和掌握企业中途接账的技能,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熟悉行业特点。了解企业存货变化、了解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往来科目的操作,掌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小税种的核算;第二,完成一套商业企业会计账务处理。
第四层次:制造业企业会计业务实操
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与分析》、《税费核算与缴纳》、《财务报表编报与分析》和《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学习,更深一层地掌握了会计技能操作。在工作室,学生要进行更复杂的账务处理,第一,进行一般纳税人的转换核算、纳税申报,尤其是掌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账务设置和税务处理的变化;第二,用财务软件完成一套会计账务的操作,如:建立系统企业账、进行系统参数和初始化设置、填制凭证、编辑修改凭证、记账及账簿查询等,实现学生手工账和电算化账的双轨并行。
2.师徒式实操,企业人员进课堂
(1)师傅带徒弟式实训
在四大层次的真账实操中,全程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指导模式,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专家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识票、理票,填制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内容,指导学生操作全盘账务处理。
师徒式指导,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操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指导老师的解答,在实操中更好地把平时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并可以及时吸收新的知识。
(2)企业专家进课堂
在第四学期,学生在工作室经过了一年半的真账实操,较好地掌握了手工做账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学期,企业专家将公司真实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网上申报带入《税费核算与缴纳》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操。
每月1-15日,企业专家带着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在课堂上给教师和学生讲解整个纳税申报流程并现场进行演示。学生学习后,现场进行真实的纳税申报。
每年的1月-5月是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企业专家带来企业的会计资料,带着教师和学生们先进行税务调整,计算出税务利润,然后带着学生进入国税系统进行真实报税。企业专家指导教师、学生完成企业真实记账业务,教师、学生实践能力双提升。
四、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主要成效
工作室的实际运作,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训锻炼,提升了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实操技能,师生达到共同成长的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受用人单位亲睐
企业专家工作室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无缝衔接,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了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接触更多的真实业务环境与案例的机会,经过真实企业环境及职业岗位历练,增强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的代理记账也有助于学生拓宽眼界,了解不同行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文化,最终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工作变通适应能力和专业悟性均得到了增强。在经过课堂教学和曹明工作室的学习和实践,使会计专业学生能对企业的业务核算有了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提高了实际做账和报税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某中职学校2014年在北京市会计资格证考试中,会计专业参加的19人没有进行任何课外辅导,通过了12人,通过率达到了63.16%,远远超过北京市20%的平均水平。2014年10月18日该工作室7名成员参加了北京市技能大赛,获得手工账比赛二等奖一人,三等奖两人,会计电算化二等奖四人的好成绩。
2014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深受用人单位亲睐,初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85%。成绩出色的学生实习薪酬达到3500元/月,多家公司都表示愿意和学校进行长期合作,给学生提供短期实践的机会,2015年暑假前很多单位主动来电邀请学生短期实习。
(二)提高了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必須与时俱进,工作室正好给专业教师提供了提高实践能力的场所。一方面,将工作室作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在确保实训项目课程最大程度地贴近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的同时,也使专业教师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环境、内容以及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性要求有了深切的体会与理解,从而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其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培训提升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研究的课题,从而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
1.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大大增强
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创新,有效推动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们与企业专家一起提炼典型的会计业务,复印后带入课堂供学生实训,保证了实训材料的及时性和最新化。骨干教师叶老师和企业专家曹经理于2015年5月6日一起合作开展的将企业真实报税项目引进课的市级研究课,获得北师大教授、教育学院老师和北京市各个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与工作“零距离”。
2.教师教科研水平大大提高
在两年的建设期内,某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编写的教材《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税费核算与缴纳》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实训教材《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实训》、《税费核算与缴纳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业教师还完成了《企业创立》、《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销售核算与管理》、《财务报表编报与分析》等校本讲义;完成了三门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完成三门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的科研课例4节。
(三)提升了会计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学校借助工作室平台,推动企业资源全程介入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学校和企业各类资源的全方位、全过程互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论证,为深化“223”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为中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
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合作内容,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实践经验,融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制定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编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曹明工作室建立教师素质培养基地,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企业积极提供顶岗实习资源和就业岗位,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四)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
工作室在短时间内,实现与岗位能力对接,从而提高师生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不少周边同类学校的认可,其他中职学校相应成立了“曹明工作室”,来自韩国济州的同类院校教师、俄罗斯同类院校代表团、德国同类院校考察团等陆续来学校拜访、参观和交流;北京职教信息报和现代教育报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对工作室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推广了该教学模式。
五、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反思与体会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新模式,真实的工作情境、工作对象和工作过程,不仅惠及学生,而且惠及教师,必将引领校企合作新潮流。
这种模式还处在尝试阶段,不少细节值得反思。让学生直接进行网上纳税申报,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必须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另外,企业员工将企业真实的纳税业务带入课堂,必须根据税务局公布的征期日历设置企业员工进课堂的课程表,规避学生还未进行网上纳税申报,实际纳税期就已结束的风险。
[关键词]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X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1-0211-02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需要持续不断的探索,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以国家示范校建设为契机,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该校会计专业在“双体、双线、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的大框架下,加强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建设,并在校企合作模式方面有了一定的创新,对中职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背景
中职学校会计专业引进“工作室”真账教学是在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中职院校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的大背景下,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共赢”的目的;以进一步提升和突破中职院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合作的新局面。然而,過去的“订单班”、“校中厂”模式普遍适用于工科类中职院校应用,而对于财经类并非一剂良药,学生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顶岗实习、教师企业实践遇瓶颈等问题,很难解决。
引进“工作室”模式是中职学校的一种创新。为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的资源优势,激励专业教师勇于投身行业市场进行创业,提升专业实践能力,黄庄职高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专家与校内骨干教师成立工作室,带领学生做实践项目。企业财务负责人与校内骨干教师成立了“工作室”进行真账教学。工作室借助优秀毕业生资源,实施新时期“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将企业真实的记账、报税业务带入校园,提高师生的实践做账经验,同时企业人员参与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通过“工作室”模式,真正实现了“工学结合”,项目开发与专业教学共通,是融合“专业、企业、就业、创业”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学生与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有了长足进展。
二、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目标
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目标主要有两个,即解决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解决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
从学生角度来说,将企业真账、真的报税任务引入课堂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零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使学生进入企业能够直接胜任会计基本工作,解决了学生职业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
从教师角度来说,培养青年教师尽快成长,使教师在学校就可以熟悉会计工作流程,掌握会计行业新技术、新知识、新技能,以提高教师的教学和教研能力,解决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问题。
三、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实施
(一)组织、制度、资金的保障
1.成立“工作室”,明确组织职责
工作室以企业专家任组长,学校骨干教师为组员,工作室职责为研究工作室活动内容、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签订相关合同协议。使工作室有计划、有内容的安排工作任务,从而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工作顺利进行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如学校会计专业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训室教学管理制度等制度。做到人员落实、责任落实,使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规范的制度管理作支撑。
3.资金重点投入,确保专款专用保障
学校对工作室建设进行重点投入,资金主要来自国家示范校建设、企业投资和学校自筹。加强对专项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严格执行项目资金管理办法,保证各项建设项目的完成。
(二)“工作室”的实施过程
利用每周三下午七、八节课和周五的社团活动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工作室,实行四层次双轨道真账实训,按照服务业(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半截半接)——制造业(一般纳税人),会计手工账和会计电算化双轨道并行,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螺旋式提升。
1.四层次双轨道真账实训
工作室的教学与专业的教学安排相辅相成,是对书本教学实训的一种补充和拓展。结合课本与真实的业务,完成公司的账目处理,进一步完善了教学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具系统性和岗位性。
第一层次:会计岗位岗前培训
学生在第一学期同步进行《认知会计工作》和《创立企业》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对企业创立到运营的整个过程有了一定的认知,为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奠定了基础。在这个阶段,利用《创立企业》这门课的实践课时间,由企业专家和学校会计专业教师组织,带领学生深入工商局、服务大厅等单位了解企业创立的整个过程。进行企业参观,对企业的会计部门进行大致的了解和认知,了解会计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强度及工作环境,会计岗位的结构和特点,会计职业所要求的员工的道德素质,最终达到对职业的初步整体认知能力。
第二层次:服务业会计业务实操
学生在第二学期进行《货币资金核算》、《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会计业务技能操作。在工作室,学生要进行简单的账务处理,如:填写支票,整体练习、粘贴和编制报销凭证,粘贴凭证,编制记账凭证,丁字帐,科目汇总,登记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装订凭证,报表分析,所得税汇算清缴填制,并完成一套完整的服务业会计账务处理。 第三层次:商业企业会计业务实操
学生在第三学期进行《销售核算与管理》、《财务成果核算与管理》和《会计电算化》等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掌握了会计技能操作。在工作室,学生要进行更深层次的账务处理,第一,进行半截接账,了解和掌握企业中途接账的技能,了解企业运营状况,熟悉行业特点。了解企业存货变化、了解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付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往来科目的操作,掌握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及小税种的核算;第二,完成一套商业企业会计账务处理。
第四层次:制造业企业会计业务实操
学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产品生产成本核算与分析》、《税费核算与缴纳》、《财务报表编报与分析》和《会计综合实训》等课程的学习,更深一层地掌握了会计技能操作。在工作室,学生要进行更复杂的账务处理,第一,进行一般纳税人的转换核算、纳税申报,尤其是掌握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转为一般纳税人后,账务设置和税务处理的变化;第二,用财务软件完成一套会计账务的操作,如:建立系统企业账、进行系统参数和初始化设置、填制凭证、编辑修改凭证、记账及账簿查询等,实现学生手工账和电算化账的双轨并行。
2.师徒式实操,企业人员进课堂
(1)师傅带徒弟式实训
在四大层次的真账实操中,全程实行师傅带徒弟的指导模式,学校指导老师和企业专家手把手指导学生如何识票、理票,填制凭证,登记总账、明细账、日记账,编制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内容,指导学生操作全盘账务处理。
师徒式指导,使学生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是工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实操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在第一时间得到指导老师的解答,在实操中更好地把平时课堂上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并可以及时吸收新的知识。
(2)企业专家进课堂
在第四学期,学生在工作室经过了一年半的真账实操,较好地掌握了手工做账的知识与技能。在这一学期,企业专家将公司真实的账务处理和纳税网上申报带入《税费核算与缴纳》课堂教学中,让教师和学生进行实操。
每月1-15日,企业专家带着企业真实的经济业务,在课堂上给教师和学生讲解整个纳税申报流程并现场进行演示。学生学习后,现场进行真实的纳税申报。
每年的1月-5月是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的时间,企业专家带来企业的会计资料,带着教师和学生们先进行税务调整,计算出税务利润,然后带着学生进入国税系统进行真实报税。企业专家指导教师、学生完成企业真实记账业务,教师、学生实践能力双提升。
四、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主要成效
工作室的实际运作,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训锻炼,提升了学校会计专业教师和学生的实战经验和实操技能,师生达到共同成长的效果。
(一)增强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学生受用人单位亲睐
企业专家工作室实现了学生与企业的无缝衔接,让学生真实体验到了会计岗位的工作内容,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接触更多的真实业务环境与案例的机会,经过真实企业环境及职业岗位历练,增强就业能力;另一方面,不同行业的代理记账也有助于学生拓宽眼界,了解不同行业的现代企业制度与文化,最终学生的专业实操能力、工作变通适应能力和专业悟性均得到了增强。在经过课堂教学和曹明工作室的学习和实践,使会计专业学生能对企业的业务核算有了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提高了实际做账和报税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某中职学校2014年在北京市会计资格证考试中,会计专业参加的19人没有进行任何课外辅导,通过了12人,通过率达到了63.16%,远远超过北京市20%的平均水平。2014年10月18日该工作室7名成员参加了北京市技能大赛,获得手工账比赛二等奖一人,三等奖两人,会计电算化二等奖四人的好成绩。
2014年会计专业学生就业时,深受用人单位亲睐,初次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85%。成绩出色的学生实习薪酬达到3500元/月,多家公司都表示愿意和学校进行长期合作,给学生提供短期实践的机会,2015年暑假前很多单位主动来电邀请学生短期实习。
(二)提高了教师专业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
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必須与时俱进,工作室正好给专业教师提供了提高实践能力的场所。一方面,将工作室作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基地,在确保实训项目课程最大程度地贴近企业的真实经济业务的同时,也使专业教师对企业的财务会计工作环境、内容以及企业对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性要求有了深切的体会与理解,从而促进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帮助其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作为教师培训提升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教学研究的课题,从而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
1.教师专业教学能力大大增强
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创新,有效推动会计专业教师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教师们与企业专家一起提炼典型的会计业务,复印后带入课堂供学生实训,保证了实训材料的及时性和最新化。骨干教师叶老师和企业专家曹经理于2015年5月6日一起合作开展的将企业真实报税项目引进课的市级研究课,获得北师大教授、教育学院老师和北京市各个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的肯定和高度评价,大家一致认为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与工作“零距离”。
2.教师教科研水平大大提高
在两年的建设期内,某中职学校专业教师编写的教材《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税费核算与缴纳》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实训教材《货币资金核算与管理实训》、《税费核算与缴纳实训》、《会计综合实训》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业教师还完成了《企业创立》、《财产物资核算与管理》、《销售核算与管理》、《财务报表编报与分析》等校本讲义;完成了三门优质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开发和建设;完成三门体现“做中学,学中做”理实一体教学模式改革的科研课例4节。
(三)提升了会计专业整体建设水平
学校借助工作室平台,推动企业资源全程介入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学校和企业各类资源的全方位、全过程互动。行业企业参与学校专业设置论证,为深化“223”人才培养模式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实现校企合作育人、合作就业,为中职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提供借鉴,为职业教育改革提供案例。
创新校企合作的模式和合作内容,充分利用工作室的实践经验,融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制定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合作开发课程、共编教材、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曹明工作室建立教师素质培养基地,使“双师型”教师的比例逐步提高;企业积极提供顶岗实习资源和就业岗位,使得会计专业学生就业率不断提高。
(四)扩大了工作室的影响力
工作室在短时间内,实现与岗位能力对接,从而提高师生水平。这种教学模式得到不少周边同类学校的认可,其他中职学校相应成立了“曹明工作室”,来自韩国济州的同类院校教师、俄罗斯同类院校代表团、德国同类院校考察团等陆续来学校拜访、参观和交流;北京职教信息报和现代教育报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对工作室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推广了该教学模式。
五、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模式的反思与体会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必由之路,创新校企合作“工作室”新模式,真实的工作情境、工作对象和工作过程,不仅惠及学生,而且惠及教师,必将引领校企合作新潮流。
这种模式还处在尝试阶段,不少细节值得反思。让学生直接进行网上纳税申报,公司所承担的风险比较大,必须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另外,企业员工将企业真实的纳税业务带入课堂,必须根据税务局公布的征期日历设置企业员工进课堂的课程表,规避学生还未进行网上纳税申报,实际纳税期就已结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