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文本的具体内容和特质,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从知识向能力,锻造学生的分析素养;从教材到书海,增强审美意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
很多著名学者都指出:“语文能力的形成仅仅依托学校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语文学习的三分在课内,七分功夫要下在课外。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都在追寻着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理念,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侵袭,很多教师始终禁锢在一本教材上,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生不仅阅读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因为研读、探究的时间相对短促,其所得的效益也就非常有限。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引领学生向不同方向和不同领域进行拓展的支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的导引资源,在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后,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需要,紧扣一点,拓展全片。
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也有知识的推广,如在教学《赶海》之后,教师紧扣住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为学生补充关于海洋的相关书籍和网络,将认知的视域拓展到课外;也有相关主题类群文本的补充拓展,如在教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后,教师积极为学生补充了与“诚信”主题相关的其他文本,为学生丰富、立体的感知这一内容提供了有效的辨析对象和论证资源;也有整本名著的阅读推荐,比如在教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将《水浒传》介绍给孩子们,在教学了《我和祖父的园子》后将萧红的《呼兰河传》推荐给孩子们阅读。只有这样,将教材文本中的课文视为是推进学生阅读的原点,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认知视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从知识向能力,锻造学生的分析素养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经历高效反复的训练才能得以达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从汲取文本知识的层面,向关注文本言语形式转变,为学生阅读理解、掌握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材编排的,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主题内涵。因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编者的意图出发,审视同一单元中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逐步提升学生阅读分析意识。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就依托文本的故事内容,为学生开掘了两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你如何评价牛郎与织女的相爱历程?而对于王母娘娘的“秉公执法”,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而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原始经验融入其中,投射出了自己的影子,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而在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则顺势补充了其他三个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孟姜女》,并要求学生在这四大民间传说中寻找异同点,为学生内在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训练资源。
三、从教材到书海,增强审美意趣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强调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不仅有着精妙的语言形式、独具匠心的写作策略,也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人文元素。因此在拓展阅读中,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工具性层面进行拓展阅读,还应该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入手,在相应的情境设置中,实现教材向四周蔓延的阅读态势,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本呈现的情感特质、言语风格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创作这篇文本的主要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在教完一首古诗之后,为学生补充一篇与这首诗词风格相似或者完全相反的诗词,从而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认知能力。如在教学《如梦令》之后,学生都被少女时代李清照的开朗、活泼的天性所感染。而在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却补充了李清照后期的一篇典型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引导学生在词作风格的两相对比中感知其内在的变化。于是,教师顺势介绍了李清照一生的经历,为词作风格的巨大转型提供了认知的注脚。在教师的如此引导下,很多学生对李清照的生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们纷纷找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进行一一赏读积累。就这样,教师由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拓展到一个作家的系列作品,功莫大焉!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只有在广泛阅读且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形成丰富有效的积累。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阅读之门,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浩瀚的书籍之中,从而借助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一、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
很多著名学者都指出:“语文能力的形成仅仅依托学校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语文学习的三分在课内,七分功夫要下在课外。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都在追寻着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理念,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侵袭,很多教师始终禁锢在一本教材上,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生不仅阅读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因为研读、探究的时间相对短促,其所得的效益也就非常有限。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引领学生向不同方向和不同领域进行拓展的支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的导引资源,在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后,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需要,紧扣一点,拓展全片。
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也有知识的推广,如在教学《赶海》之后,教师紧扣住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为学生补充关于海洋的相关书籍和网络,将认知的视域拓展到课外;也有相关主题类群文本的补充拓展,如在教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后,教师积极为学生补充了与“诚信”主题相关的其他文本,为学生丰富、立体的感知这一内容提供了有效的辨析对象和论证资源;也有整本名著的阅读推荐,比如在教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将《水浒传》介绍给孩子们,在教学了《我和祖父的园子》后将萧红的《呼兰河传》推荐给孩子们阅读。只有这样,将教材文本中的课文视为是推进学生阅读的原点,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认知视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从知识向能力,锻造学生的分析素养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经历高效反复的训练才能得以达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从汲取文本知识的层面,向关注文本言语形式转变,为学生阅读理解、掌握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材编排的,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主题内涵。因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编者的意图出发,审视同一单元中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逐步提升学生阅读分析意识。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就依托文本的故事内容,为学生开掘了两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你如何评价牛郎与织女的相爱历程?而对于王母娘娘的“秉公执法”,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而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原始经验融入其中,投射出了自己的影子,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而在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则顺势补充了其他三个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孟姜女》,并要求学生在这四大民间传说中寻找异同点,为学生内在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训练资源。
三、从教材到书海,增强审美意趣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强调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不仅有着精妙的语言形式、独具匠心的写作策略,也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人文元素。因此在拓展阅读中,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工具性层面进行拓展阅读,还应该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入手,在相应的情境设置中,实现教材向四周蔓延的阅读态势,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本呈现的情感特质、言语风格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创作这篇文本的主要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在教完一首古诗之后,为学生补充一篇与这首诗词风格相似或者完全相反的诗词,从而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认知能力。如在教学《如梦令》之后,学生都被少女时代李清照的开朗、活泼的天性所感染。而在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却补充了李清照后期的一篇典型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引导学生在词作风格的两相对比中感知其内在的变化。于是,教师顺势介绍了李清照一生的经历,为词作风格的巨大转型提供了认知的注脚。在教师的如此引导下,很多学生对李清照的生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们纷纷找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进行一一赏读积累。就这样,教师由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拓展到一个作家的系列作品,功莫大焉!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只有在广泛阅读且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形成丰富有效的积累。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阅读之门,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浩瀚的书籍之中,从而借助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