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来源 :江西教育C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h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要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创设机遇,这就要求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结合教学文本的具体内容和特质,引导学生拓展延伸,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本文提出:要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从知识向能力,锻造学生的分析素养;从教材到书海,增强审美意趣,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从课内到课外,丰富学生的涉猎视野
  很多著名学者都指出:“语文能力的形成仅仅依托学校40分钟的课堂教学,这是绝对不可能的。”语文学习的三分在课内,七分功夫要下在课外。新课程改革以来,语文阅读教学也一直都在追寻着课内得法、课外得益的理念,但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侵袭,很多教师始终禁锢在一本教材上,死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学生不仅阅读面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也因为研读、探究的时间相对短促,其所得的效益也就非常有限。
  其实,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是引领学生向不同方向和不同领域进行拓展的支点。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好教材文本的导引资源,在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后,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需要,紧扣一点,拓展全片。
  阅读教学中的拓展也有知识的推广,如在教学《赶海》之后,教师紧扣住学生对大海的向往,为学生补充关于海洋的相关书籍和网络,将认知的视域拓展到课外;也有相关主题类群文本的补充拓展,如在教学了《诚实与信任》这一单元的所有课文后,教师积极为学生补充了与“诚信”主题相关的其他文本,为学生丰富、立体的感知这一内容提供了有效的辨析对象和论证资源;也有整本名著的阅读推荐,比如在教学了《林冲棒打洪教头》之后,将《水浒传》介绍给孩子们,在教学了《我和祖父的园子》后将萧红的《呼兰河传》推荐给孩子们阅读。只有这样,将教材文本中的课文视为是推进学生阅读的原点,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认知视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从知识向能力,锻造学生的分析素养
  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升需要学生在阅读实践中,经历高效反复的训练才能得以达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要从汲取文本知识的层面,向关注文本言语形式转变,为学生阅读理解、掌握写作提供有效的方法支撑。当下的小学《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单元的方式进行教材编排的,他们有着基本相同的主题内涵。因此,教师可以从教材编者的意图出发,审视同一单元中文本的价值取向,通过一篇带动多篇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逐步提升学生阅读分析意识。
  例如,在教学《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教师就依托文本的故事内容,为学生开掘了两个值得探究的话题:你如何评价牛郎与织女的相爱历程?而对于王母娘娘的“秉公执法”,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吗?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已经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与自己无关的故事,而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原始经验融入其中,投射出了自己的影子,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思维训练。而在教学完毕之后,教师则顺势补充了其他三个著名的民间传说《白蛇传》《梁祝》《孟姜女》,并要求学生在这四大民间传说中寻找异同点,为学生内在思维能力的提升提供了扎实有效的训练资源。
  三、从教材到书海,增强审美意趣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再次强调指出:“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小学《语文》教材中,绝大多数课文不仅有着精妙的语言形式、独具匠心的写作策略,也蕴藏着丰富的美学人文元素。因此在拓展阅读中,教师就不能仅仅从工具性层面进行拓展阅读,还应该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入手,在相应的情境设置中,实现教材向四周蔓延的阅读态势,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文本呈现的情感特质、言语风格与作家自身的生活经历,特别是创作这篇文本的主要经历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习惯于在教完一首古诗之后,为学生补充一篇与这首诗词风格相似或者完全相反的诗词,从而在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认知能力。如在教学《如梦令》之后,学生都被少女时代李清照的开朗、活泼的天性所感染。而在教学结束之际,教师却补充了李清照后期的一篇典型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引导学生在词作风格的两相对比中感知其内在的变化。于是,教师顺势介绍了李清照一生的经历,为词作风格的巨大转型提供了认知的注脚。在教师的如此引导下,很多学生对李清照的生平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们纷纷找来李清照的其他作品进行一一赏读积累。就这样,教师由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拓展到一个作家的系列作品,功莫大焉!
  总而言之,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只有在广泛阅读且方法得当的情况下,学生才会形成丰富有效的积累。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为学生打开一扇扇阅读之门,将学生的身心浸润在浩瀚的书籍之中,从而借助拓展延伸,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宾山小学)
  □责任编辑:潘中原
其他文献
摘要:讨论是课外阅读效果的检验场,掌握并熟练运用阅读讨论中的基本问题、概括性问题和特定问题,设计循序渐进、问之有物的问题架构,才能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找到线索,比较深刻地理解文本意思、发掘文本特质,从而真正享受阅读乐趣,在学习中使自己成为一名成熟的读者。  关键词:课外阅读 问题架构 意思与语言  读完一本书,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这是阅读结束后的既有状态。对于大多数读者而言,也就停留在这
期刊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迅速发展,高职院校毕业生人数也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特别是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日显突出,提升就业指导质量对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尤为重要。本文从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现状入手,指出了就业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质量提出了一些构想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指导 存在问题  近年来,高职院校得到快速发展,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压力持续上升,毕业生就
期刊
摘要: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都是我国历代名家的经典之作,值得师生共同钻研、体会、学习。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是广为传诵的千古名篇。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过程中,教者要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诗仙李白磅礴恣肆的作品风格及其洒脱浪漫的个人形象。赏析瀑布美景,品味千古名句,放飞心灵想象,诗歌的味道自然喷薄而出,教学效果之佳,自然不言而喻。  关键词:古诗教学 诗
期刊
苏教版《天鹅的故事》提出本课训练目标之一是复述描写天鹅破冰的几段课文。围绕着复述这一目标,最常见的训练就是让学生熟读课文,教师引领学生发现线索说说天鹅破冰,再说说冰面变化,最后说说天鹅庆祝,学生练习复述。以往总认为这样的复述已完成了本课的训练任务。其实复述绝不是那么简单,是大有诀窍的,我们不可忽视复述训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看看如下实例,将会有所启发。  一、概要性复述,统领全文  师:“同学们
期刊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元、角、分”的两次不同教学设计,让笔者体会到,数学的设计要抓住数学的本质,从生活中提炼数学,在应用中回归。这样的教学才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充分发展,真正体现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学习生活化的教学理念。  一、在生活情境中感悟数学  导入新课。笔者设计了森林里小熊的商店开业了,它邀请伙伴们去参观呢!你们喜欢这些商品吗?(喜欢)用什么买呢?(钱)通常我们在哪里会用到它?(商店)
期刊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检测,是教学过程中实施优化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上有效的检测可以帮助学生及时反馈近阶段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是教师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知识的一个重要而有效的途径。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并不能全面掌握学情,而通过有针对性的课堂检测后,教师便可以直观发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以及班级学生学习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哪些学生达到教师所预设的教学目标,哪些学生还
期刊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美无处不在、丰富多彩,无数的美也蕴藏在小学课本中,如:对称之美、比例之美、数形之美、构图之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蕴藏在教材中的诸多美育元素,使学生感受这种“数学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从而激发对数学学科的喜爱。  一、游戏激趣,在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美  爱玩游戏是小学生天性,具有自由、快乐、奇妙、生动、形象等特点的数学游戏,
期刊
在现代通讯技术迅猛发展、网络技术普及的今天,教育工作者可以尝试通过家校通、校园网站、班级QQ群等现代信息交流平台,开辟家园沟通新途径,实现家园互动和家家互动,以更快、更广的方式丰富家园间的联络形态,促进家园共育,使幼儿教育从幼儿园拓展到家庭乃至全社会。  一、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  (一)更新教育观念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面对“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年轻家长,面对越来越多由祖辈接送的留守儿童,面对
期刊
摘 要: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培养本国高端国际化人才参与全球竞争,招收优质来华留学生,服务于国家外交及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趋势,而学生的国际流动则是评估一个高校国际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本文在分析国内研究生教育国际化新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大学实际情况,提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发展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若干策略及建议。  关键词:经济欠发达地区高校 研究生培养 国际化
期刊
摘 要:高校凝练和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要解决三个主要问题,即“为什么”“是什么”和“怎么办”。解决“为什么”要求高校师生充分认识到凝练和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对高校大学生成长、对高校思想政治课建设、对高校办学和长远发展的重要意义。解决“是什么”要求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并结合高校自身实际,提出符合中央要求,又有高校特色的具体价值理念。解决“怎么办”要求高校以活动为载体,日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