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三地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质量,这就涉及了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高视角、低起点、缓坡度、激兴趣、成系统、重方法、抓落实;第二阶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方法为主线,重点知识大串联;第三阶段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滚雪球”式的从低到高进行热身训练,逼近高考。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基本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高考涉及至少8本书的内容(初中地理4本书、高中地理必修教材3本和至少1本限选选修教材),而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时间又有限,许多教师对如何处理这些教材感到十分困惑。同时,我们发现,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每一次综合考试中,即使试题再简单,学生也难以得到高分,从而看出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并掌握好这么多的教材内容是不容易的。
目前,很多省市没有将初中地理纳入中考的科目,初中生普遍对地理学习不重视,且初中地理教学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导致初中地理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这样,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高中地理教师既要完成高中地理新课教学,又要为学生补习初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往往是苦不堪言,尤其是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要取得教学成效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质量,就涉及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教师有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学习。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更深层次的学科能力。为了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主持重庆市江北区高中地理教师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教学改革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以下简称“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复习教学是高三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复习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呢?一般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复习阶段(或称第一轮复习阶段),二是提高阶段(或称第二轮复习阶段),三是热身训练阶段(或称第三轮复习阶段)。历时三年的研究,“子课题”组总结出了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应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
1.第一阶段的基本原则
第一阶段是基础复习阶段,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高视角、低起点、缓坡度、激兴趣、成系统、重方法、抓落实。
高视角:就是高三地理教师要站在较高的角度,统揽初高中地理教材,以单元形式归纳教材内容,看到每一单元知识内容要达到的高考目标。
低起点:就是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教学都要从课标教材出发,将地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搞清楚。起点到底定多“低”,教师要根据每个班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基础来确定。
缓坡度:在地理基础知识要点梳理之后,教师要设置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让学生练习,但也不应太难。要避免在第一阶段复习过程中盲目使用综合性强的题目。
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点滴成功要及时表扬。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低起點”“缓坡度”教学,那么学生就容易把地理知识学懂,才会对地理学习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学好地理的愿望和行动。
成系统:首先,是在将所有地理教材进行单元划分时要科学化。既要考虑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整合,又要考虑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还要考虑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融合。形成整合后的知识结构体系,减少重复,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是将每单元所涉及的具体知识要点结构化。将具体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养成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知识、认识问题,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利于学生“跳出题海”,达到有效学习。
重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但思想方法的学习更重要,要在挖掘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多题归一的基础上上升到思想观点、哲理的升华,形成能力。例如,各种日照图的判读,其关键的第一步都是判断南北极、自转方向和晨昏线,这一步如果没有完成,就不要盲目做题。还有等值线图的判读、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日期的判定、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等地理问题都有比较规范、简单易行的方法。
抓落实: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将每单元的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理清楚,在教学中做到“点点”落实,注重检查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教学的一系列方法措施,都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看其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落实情况。
2.第二阶段的基本原则
第二阶段是提高阶段,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方法为主线,重点知识大串联。
第一阶段是在复习知识中渗透思想方法,这样的渗透是零散的,第二阶段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系统地用思想方法、哲理的观点去统帅题目,将重点知识进行强化、综合、提升,融会贯通,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地。例如,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如何进行区位分析等问题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都是涉及到了的,但那是在复习具体知识时提炼出思想方法,往往是以知识的复习为主,方法的巩固不够。第二阶段的复习要以思想方法为主线,串联重点知识,一节课的容量可以大一些,速度可以快一些,要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
3.第三阶段的基本原则
第三阶段是热身训练阶段,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滚雪球”式的从低到高进行热身训练,逼近高考。
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做到地理知识的全面扫描测试,采用“滚雪球”式的进行,避免知识性失误,强化思想方法。训练题不在于多,而在于针对性强和有效性高。在做题后要引导学生思考,该题主要考核哪些知识?考查什么能力?用什么方法解决?明确出题意图就可举一反三,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的考场心理素质训练,防止顾此失彼、解题不完整、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粗心大意、思维抑制等等心理性失误。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各阶段的基本原则当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原则(如“成系统”“重方法”和“抓落实”等)是可以贯穿复习教学始终的,只不过不同的复习阶段要求有所侧重罢了。通过“子课题”研究周期内和之后的教学实践表明,高三地理教师如果能遵循上述基本原则进行复习教学,就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关键词: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基本原则
一、问题的提出
地理高考涉及至少8本书的内容(初中地理4本书、高中地理必修教材3本和至少1本限选选修教材),而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时间又有限,许多教师对如何处理这些教材感到十分困惑。同时,我们发现,在高三地理复习阶段的每一次综合考试中,即使试题再简单,学生也难以得到高分,从而看出学生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并掌握好这么多的教材内容是不容易的。
目前,很多省市没有将初中地理纳入中考的科目,初中生普遍对地理学习不重视,且初中地理教学的专职教师严重不足,导致初中地理教学与高中地理教学严重脱节。这样,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高中地理教师既要完成高中地理新课教学,又要为学生补习初中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的教学往往是苦不堪言,尤其是高三地理复习教学,要取得教学成效是相当困难的。
因此,高三地理教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引导学生搞好复习工作,提高复习质量,就涉及教学的有效性问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指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教师有效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效学习。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的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更深层次的学科能力。为了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区域教学质量,笔者于2006年9月至2009年9月主持重庆市江北区高中地理教师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三教学改革研究”的子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三地理复习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以下简称“子课题”)的研究工作。
二、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原则
复习教学是高三地理教学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怎样复习才称得上是有效的呢?一般的,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基础复习阶段(或称第一轮复习阶段),二是提高阶段(或称第二轮复习阶段),三是热身训练阶段(或称第三轮复习阶段)。历时三年的研究,“子课题”组总结出了提高高三地理复习教学有效性应长期遵循的基本原则。
1.第一阶段的基本原则
第一阶段是基础复习阶段,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高视角、低起点、缓坡度、激兴趣、成系统、重方法、抓落实。
高视角:就是高三地理教师要站在较高的角度,统揽初高中地理教材,以单元形式归纳教材内容,看到每一单元知识内容要达到的高考目标。
低起点:就是每一个单元的复习教学都要从课标教材出发,将地理基本规律、基本原理搞清楚。起点到底定多“低”,教师要根据每个班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和能力基础来确定。
缓坡度:在地理基础知识要点梳理之后,教师要设置有一定难度的试题让学生练习,但也不应太难。要避免在第一阶段复习过程中盲目使用综合性强的题目。
激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学生的点滴成功要及时表扬。如果教师能够很好地进行“低起點”“缓坡度”教学,那么学生就容易把地理知识学懂,才会对地理学习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进一步学好地理的愿望和行动。
成系统:首先,是在将所有地理教材进行单元划分时要科学化。既要考虑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的整合,又要考虑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结合,还要考虑必修教材与选修教材的融合。形成整合后的知识结构体系,减少重复,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次,是将每单元所涉及的具体知识要点结构化。将具体知识按照一定的观点和方法组织成一个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结构体系,有利于学生养成从系统的角度去把握知识、认识问题,从而形成知识的迁移能力,有利于学生“跳出题海”,达到有效学习。
重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是很重要的,但思想方法的学习更重要,要在挖掘知识的内在结构,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在多题归一的基础上上升到思想观点、哲理的升华,形成能力。例如,各种日照图的判读,其关键的第一步都是判断南北极、自转方向和晨昏线,这一步如果没有完成,就不要盲目做题。还有等值线图的判读、时区和区时的计算、日期的判定、气候类型的判断等等地理问题都有比较规范、简单易行的方法。
抓落实:要认真钻研教材和《考试说明》,将每单元的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理清楚,在教学中做到“点点”落实,注重检查环节,教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教学的一系列方法措施,都在于促进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而学生的进步或发展,要看其知识和思想方法的落实情况。
2.第二阶段的基本原则
第二阶段是提高阶段,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思想方法为主线,重点知识大串联。
第一阶段是在复习知识中渗透思想方法,这样的渗透是零散的,第二阶段要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系统地用思想方法、哲理的观点去统帅题目,将重点知识进行强化、综合、提升,融会贯通,达到“一览众山小”的境地。例如,如何描述地形特征、如何进行区位分析等问题在第一阶段的复习中都是涉及到了的,但那是在复习具体知识时提炼出思想方法,往往是以知识的复习为主,方法的巩固不够。第二阶段的复习要以思想方法为主线,串联重点知识,一节课的容量可以大一些,速度可以快一些,要把较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练习。
3.第三阶段的基本原则
第三阶段是热身训练阶段,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滚雪球”式的从低到高进行热身训练,逼近高考。
这一阶段一方面要做到地理知识的全面扫描测试,采用“滚雪球”式的进行,避免知识性失误,强化思想方法。训练题不在于多,而在于针对性强和有效性高。在做题后要引导学生思考,该题主要考核哪些知识?考查什么能力?用什么方法解决?明确出题意图就可举一反三,提高能力。另一方面,要进行学生的考场心理素质训练,防止顾此失彼、解题不完整、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粗心大意、思维抑制等等心理性失误。
高三地理复习教学各阶段的基本原则当然不是截然分开的,有的原则(如“成系统”“重方法”和“抓落实”等)是可以贯穿复习教学始终的,只不过不同的复习阶段要求有所侧重罢了。通过“子课题”研究周期内和之后的教学实践表明,高三地理教师如果能遵循上述基本原则进行复习教学,就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作者单位 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