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班级微电影中中职德育渗透途径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xue12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职学校作为一个教育群体,是培养社会技能人才的摇篮,而在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汇聚的今天,强化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渗透十分重要。而班级微电影作为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在開展中职德育工作时,利用班级微电影渗透德育无疑是一种可行的方式,对此在本文中,笔者将对中职德育班级微电影渗透做出以下研究。
  【关键词】班级微电影;中职德育;渗透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9-02
  现下中职学校学生以“00”后为主,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也必须要推陈革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促使德育教育得到更好的渗透,而显然班级微电影,作为新媒体的衍生物,具有内容丰富、生动直观的特点,同时蕴藏了很多丰富的人生哲理,对于中职学生而言极具魅力,因此利用班级微电影渗透中职德育是一种可行的途径。
  一、班级微电影含义及特点
  微型电影简称微电影,即Microfilm,是一种在适合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观看的故事短片,通常情况下,微电影可以融合时尚潮流、公益教育、幽默搞怪等多种主题,并且微电影可以单独成篇,也可以是一部系列短片,由于整个制作流程与电影制作原理相同,因此被称之为微电影。而班级微电影,顾名思义就是指,以班级生活为题、贴近学生学习日常、反应学生学习生活问题的微电影。具体而言,班级微电影具有以下三种特点,首先是“微时间”,一般情况下,班级微电影的整体时间不会超过30min,甚至部分班级微电影只有2~3min,因此在开展中职德育课程时,教师是完全可以在一节课程中,利用班级微电影完成德育内容渗透的,同时相比及教师的口述说教,班级微电影形式无疑更加生动形象。其次是“微话题”,班级微电影的提出很广泛,同时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如“青春”“励志”“感恩”“友谊”等都可以作为班级微电影的主题,既具备了时尚性,同时也具备了教育性,因此利用班级微电影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往往会实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最后是“微制作”,通常情况下,班级微电影只需要一台手机、一部装有后期制作软件的电脑就可以完成,不会耗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依靠学生自导自演完成,因此利用班级微电影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也是主动参与者,这无疑为德育渗透效果做出了保障。
  二、班级微电影中中职德育渗透途径
  1.备,强化班级微电影内容甄别
  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中,利用班级微电影渗透德育虽然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班级微电影都适合学生观看,因此作为德育教育教师,必须要为学生把关,这样才能为中职德育渗透效果提升做出保障,结合以往的教育经验,笔者提出以下两种班级微电影甄别方式。首先是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班级微电影德育渗透主题,如教师可以从一些值得学生讨论,并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话题,确定班级微电影德育渗透主题,如“职业梦想”“珍惜校园”“快乐学习”等,都是教师可以选择的班级微电影德育渗透主题,这些话题内容虽然看起来比较小,但是经过学生?的演绎,势必会变得更加可触、可感,从而利用班级微电影折射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三观构造,这是教师精心准备班级微电影,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的体现。其次教师可以结合班级德育或者学校德育选择一部班级微电影,如“厚德养才”“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观念”等,从而让学生通过这些班级微电影观看,围绕德育教育主题进行各个方面的讨论,使中职德育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让学生在班级微电影德育渗透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避免出现无序、零散、放任自流等问题,这样才能真正保障班级微电影在中职德育渗透的应用价值。
  2.看,注重学生班级微电影观看
  在中职德育课程中,通常情况下,教师只会带领学生观看一次,因此学生能否在班级微电影中得到收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观看的过程,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观看班级微电影时,必须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是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观看环境,激发学生班级微电影观看热情,在这里笔者举这样的一个例子,如在观看“当末与未相遇”这部班级微电影时,这一班级微电影主要是讲述了人生中一些无法弥补的遗憾和后悔,为了能够激发学生的观看兴趣,教师可以在学生观看前,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们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你们最想回到什么时刻,想要做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十分有趣的,然后教师在借此引出“当末与未相遇”这部班级微电影,学生势必会迫不及待的观看班级微电影,这就会实现一种课未始,趣先行的教学效果,可以为中职德育渗透效果做出保障。其次在学生微班级微电影观看过程中,教师应该适当的给予学生一些点拨,如在班级微电影中的一些细节情境刻画处进行点拨,引导学生注意分析电影中此时人物的神情,与其中台词的深意,从而通过教师的点拨,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班级微电影中一些深奥难懂的关键点,这样可以实现更好的德育渗透效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这种点拨应该是宜精不易滥的,不然反而会对学生的实际观看效果造成影响,这是在中职德育渗透中,观看班级微电影时教师需要注意的。
  3.议,强化学生班级微电影思考
  利用班级微电影渗透中职德育教育,“议”是十分关键的一个渗透环节,主要是指教师在带领学生观看完班级微电影后,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从而让学生对班级微电影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并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在向学生讲解“职业礼仪展示风采”方面的德育内容时,教师让学生观看了“职场新人”为主题的班级微电影,这一电影中主要讲述了一些刚刚走上社会的中职学生,在职场招聘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在学生观看结束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如“该影片中的主人公,在招聘面试中犯了哪些错误?若是你们面对同样的情况,应该如何去做?”,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的探讨,然后给予学生机会,让学生在班级课堂中,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而对于学生而言,通过对班级微电影的讨论,学生会主动自发的明确,哪种行为是符合职场礼仪的,哪种行为是不符合职场礼仪的,从而加深学生对职场礼仪的认识,这是发挥班级微电影在中职德育应用价值的体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学生议论、讨论的过程中,只要学生说的有理,都是可取的,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学生身上,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德育渗透效果,这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议论班级微电影时需要注意的。   4.拍,获得思想上的进步
  教师应鼓励学生拍微电影,在拍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由学生从自身的角度去发现身边美好的事物,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一个积极、正面微电影的主题,如:以“遵守法律,快乐成长”为主题,然后由学生编写剧本,创设场景和人物,自编自导自演进行微电影的拍摄,从角色的正面与反面入手,使学生了解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触犯法律得到的惩罚等等,从而在无形中获得德育教育,促进学生长远发展。通过整个微电影的创作、编写、演绎、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等一系列的工作分配,也可以发现和发挥同学们的小特长,并調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提高班级的凝聚力。
  5.思,内化学生班级微电影感悟
  “思”是“议”的延伸、巩固和提高,在中职德育教育中,教师让学生将自己拍的班级微电影感悟写下来,可以引发学生对德育的深层次思考,从而促使学生真正在班级微电影拍摄中,实现德育素质能力成长。通常情况下,德育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班级微电影中某个片段写下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发挥创意,写相关主题内容的微剧本。如在引导学生观看“我的同学们”为主题的班级微电影后,在这一影片中记录了学生中职学习阶段,班级中发生的很多小事片段,但是其中却渗透出学生的友情点滴,而在教师引导学生写观看心得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写下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感悟,如有的学生检讨了自己的一些不团结他人的行为,还有的学生写出了对校园生活的留恋与珍惜,而正如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才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学生在撰写心得感悟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有助于实现学生的长远发展。
  三、总结
  中职学生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强化学生德育教育至为重要,而班级微电影具有一定的德育功能和引导意义,同时十分契合现下中职学生追求潮流的特点,因此在开展中职德育课程时,教师利用班级微电影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一种可行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德育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斌.班级微电影德育的实践与研究[J].江苏科技信息:科技创业,2013(10):7-9.
  [2]姚国艳.微电影——班级德育新途径[J].班主任,2014(3):24-26.
  [3]潘巧兰.校园微电影在中职主题班会中的运用[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2016(2):154-155.
  [4]杨建兵.“微电影创作”德育途径的探索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7(14):51-52.
  [5]伍艺.“以小见大”微电影开创德育新模式[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6(15):39-39.
其他文献
【摘要】中学生的恋网心态与中学生这一年龄段所特有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应该从他们的心理特点出发,认真分析个体原因,详细了解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势利导,耐心细致进行精心教育转化,这样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迷恋网络;心理因素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8-01  网络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人类文明
应激性溃疡出血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收治确诊病例67例,现对其发病原因及护理方法探讨如下.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5-02  将生活情境带入教学中,是符合新课标精神的教学方法。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就会越到位、越深刻。在教学中,我们要重视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找准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充分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回顾生活的过程中,唤醒经
期刊
【摘要】近些年,由于网络媒体上经常有一些关于教师教育不良惩罚导致学生自杀跳楼等不良后果,家校、师生关系日益恶化等相关的案例,教师也因此受到舆论的谴责,也有的受到教育相关部门的惩罚,很多学生和家长都认为教师惩罚学生就是体罚学生,动辄就向上级举报。社会上很多人“谈罚色变”,因此很多教师不敢再批评管教学生,不敢对学生实施任何程度的惩罚,导致教育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无法及时有效的解决,教育中出现奖惩失衡。本文
本文介绍了对四频环形激光主要输出零漂误差进行的实验消除和自检分离,以及对多模耦合产生的零漂的实验研究和初步分析。以上工作从实验上定量地验证了四频环形激光的基本理
抓住关键点正确鼓与呼谈谈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舆论引导湖北日报社总编办公室改革开放以来,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一样,经济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由于种种原
【关键词】网络欺负;旁观者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5-0097-01  与现实欺负相同,网络欺负中的最大群体也是旁观者。调查发现15%的青少年在社交网站上遭受过欺负,18%的青少年欺负过他人,而88%的青少年曾在社交网站上见过欺负事件。大量研究者指出,旁观者的行为在网络欺负中有重要影响,如旁观者的反应可以影响欺负行为的后果及强度
过程控制软件的模块化是一种灵活性很强的软件设计法,其优点是:设计软件简单;便于扩充新功能;应用灵活,易于组成各种控制系统。本文主要论述设计多回路控制器软件模块化的理
“阿拉6班”是我们班的番号,指“我的6班”或者“我们6班”.就用“阿拉”这样响亮亲切的称呼,在每个孩子和家长的心里,形成一种强烈的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家长以主人
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开展“三问三解”调研活动,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是转变政府机关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4月中、下旬,陕西省物价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