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穿越那场无意义的战争

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木卫二

  《1917》是萨姆·门德斯用电影这门艺术,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的一次对话。而与“一战”进行对话的,不只这一次。2018年,“一战”终战百年之际,彼得·杰克逊用上色加3D技术的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致敬自己祖父——当年面目模糊的一枚新兵蛋子。形式风格,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还有经典的《从军记》《我控诉》《大幻影》《西线无战事》《光荣之路》,也有新世纪以后的《圣诞快乐》《战马》《弗兰兹》。每次对话产生的回响、争执或沉默,都不断提醒着人类,那场为幻想效劳的世界大战,其开局、过程和结果,何等之荒谬,我们也能更理解自身所处的世界。
  勾连影史上的种种,也是为了《1917》不至于只被总结为一个长镜头,一把VR游戏,一场战争,一种结果。
  那一年的某一天,随机被选中的两个人,带着前线传令,很快被卷入泥泞污浊和凶险杀机之中。我坚信,作为观众,也应该像年轻的信使主人公,穿过一部又一部的“一战”影片,唯有这样,你才能明白,“精彩”是面对这类电影最糟糕的一个形容词。
  有绞肉机之称的西线战事面前,白天出发的送信任务不啻于在牢房地板下,用一个勺子去挖出来一条逃生隧道。那么,一名士兵,他是否还能作为一个人,而不是扣下扳机的杀人机器,去经历生与死,这是《1917》想加以表现的,在偶然性之中流露出来的必然性。他并不勇猛,也没有高涨的狂热,他如何对待同伴,面对敌人,遭遇陌生人,从一则口信到另一则口信,这是《1917》的故事。
  如果说诺兰用《敦刻尔克》的海陆空齐发,编辑着反戏剧高潮的“二战”时态,《1917》所做的,就是你在电影院感受的119分钟,尽可能接近战场上的真实时间和沉浸体验。一镜到底四个字,被认为是海报上最好的商业卖点,而这形式感,排斥着过往战争片的大格局印象。镜头离不开人,意味着它的视角和视野,与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差不上太多。从一条战壕到另一条战壕,中间有无人区、弹坑、碉堡、河沟、栈桥、农场、废墟、树林,士兵高度警惕,观众也能在战争迷雾之下,一同开启地图,保持新奇感和注意力。
  《1917》的主人公,是带着抗拒、倒霉和惶恐的心情,爬出壕沟。心理上的闪躲,也反映在与德国士兵的面对面或尸体的遭遇上,他们同样惧怕拿着镰刀等待收割的死神。作为敌人的德国士兵,形影模糊。如同主人公的退却,德国人也会在刹那间,暴露出人性深处的挣扎,求生本能和死亡恐惧互相倾轧。过于人性的刻画,并不是让英军看起来更文明,而是为了说明在他们对面,同样是不知所措的另一群士兵。子弹不长眼睛,死神无处不在。
  这场与“一战”的对话,妙处都在慢下来的沉默平静无声处。《1917》不是为了讲述大难不死的逃生故事,在山坡草地和废墟漂流两段,主人公和观众都意识到尚在人间的片刻平静,同时产生着战争恐怖和活着真好的交织情绪。有种悲怆,是不发一语。
  兩军交战,正面冲锋之际,《1917》让主人公跑了一条关山夺路式的、与战争输赢无关的线路(口信内容就是停止进攻)。他在穿过战场,也在穿越历史。记得有个导演说过,那些无法成为英雄的人物,照亮了我们的人生。在冰冷恐怖的战场上,他像一团滚动的火焰,作为今天和平年代人类的替身,去完成拯救的任务。
其他文献
《犹太人的世纪》  作者:[美]尤里·斯廖兹金  译者:陈晓霜  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索恩  出版时间:2020年7月  定价:92元  犹太人是没有历史的民族——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说出这句话,它是成立的,正如它的反义句“犹太人是历史悠久的民族”也同样成立。类似的矛盾,用在别的民族头上会引起困惑和究问,用在犹太民族的头上却那么的“没毛病”。  别的国家、民族惯有的东西,比如领土、主权、军队、
图/人民视觉  四年前,特朗普对他的选民说“你有什么可失去的?”如今,对于白宫重要性和责任有了新的理解的美国人,戴着口罩和手套,邮寄选票或者在社区排起了长队。  这个蜿蜒的投票队伍被《纽约时报》形容为“民主制度的小肠”,美国媒体称对特朗普的反对,激发起人们的投票热情,但这并不能弥合特朗普四年带来的撕裂。  《纽约时报》和锡耶纳学院(Siena College)的一项全国民调中,不同政治派别的选民都
暑假期间,妈妈带我去武夷山游玩。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素有“碧水丹山”的美誉。  一进武夷山景区,就看到一座山峰耸立在眼前。导游姐姐说,它叫天游峰,很多人都登不上这座山,因为它共有800多级台阶。听了介绍,我心里胆怯了:这座山太高了,我能登上去吗?爸爸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上前鼓励我:“鼓起勇气向上爬,别管结果,相信自己!”  听到爸爸的鼓励,我坚定了信心,开始登山。登天游峰分为三个阶
最近,克里斯蒂安在社交媒体上很活跃。4月的时候,全世界都在关注引力波探测到的黑洞图像,克里斯蒂安也在推特上转发了这个消息。他很兴奋,就像是发现了原子一样。他觉得这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据,证明了引力波的意义,以及大爆炸的存在。这与克里斯蒂安的研究领域直接相关。  一方面,他是研究苏联社会历史的教授,出版过研究伏特加与俄罗斯社会的专著,见识过充满分化和对峙的时代;另一方面,他提倡融合与跨界,最知名的身份是
左图:戴森 Digital Slim Fluffy 轻量无绳吸尘器。右图:戴森 V11 Complete Extra无绳吸尘器。  一转眼北京已辞夏入秋,我们在享受秋高气爽、漫天银杏的同时,也会因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清洁琐事而抓狂。秋冬季节空气湿度骤然下降,大量的干燥灰尘因质量较轻而容易弥漫在空气中,伴随着开着的门窗潜入室内。如何在秋天依然保持居家环境洁净,成了不少北京当地家庭目前每天都要面临的烦心事
  
期刊
br
终于看完了许久都没有拆封的格非长篇小说《望春风》,想读这本书源于三年前林培源的一次线上读书分享活动,他说,这是对他产生影响的十本小说之一,第一眼看到我便记住了这本书的名字。  《望春风》对我一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两年前在伊宁逛书店的时候就已经买下,可恰恰是这本惦记了好久的书,我始终没有过早拆开它的塑封薄膜。每当想拆开来阅读的时候,心里似乎总回荡着这样的声音:还不到时候呢,过段时间再来看吧。这样一
雨,我爱你  杨 阳    雨是世上最纯洁的事物,她是天使的琉璃泪洒落在人间,聚集,聚焦,向着远方,流淌,流淌……    朦胧淡雅的春雨  春天的雨细腻而悠扬,像是守候在江南一方的柔弱女子,手执雨伞淋漓于雨中,那份久违了的感觉又从这绵绵细雨中故土重逢。春天的雨,给整个世界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那种景物的朦胧跃然眼前,仿佛眼前便是春雨中的江南,令人心驰神往却又始终捉摸不透,觉得可爱又可恨。她呼唤着
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大街一栋塔楼的狭小两居室,是93岁的文洁若近30年的居所。丈夫萧乾去世后,她卖掉了挨着的那套两居室,在这里独居了20年。她说,自己用不着住那么大的房子。  窄仄的客厅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脑,没有手机,只有一部座机。最醒目的是一些大大小小的相框,其中最大的一张是萧乾在欧洲做《大公报》驻外记者时的黑白照,歪着头,笑得很灿烂,充满年轻的活力。  屋子里陈设破旧凌乱,但文洁若并不在意,因为
“丁零零……”上课铃响了。当我端坐在座位上等待老师来上课时,只听“咚咚咚”的声音传来。伴随着沉重的脚步声,一个机器人笨拙地走进了教室。天哪,今天给我们上课的老师竟然是一个机器人!  在同学们诧异的目光中,机器人老师开始进行自我介绍:“同学们好,我是编号为A-27的机器人,大家可以叫我A老师。今天由于你们班的语文老师有事请假,所以我代替她给大家上一堂语文课。”就这样,这堂课在我们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