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例肝型肝豆状核变性患儿的临床表型及n ATP7B基因变异分析n

来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ero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西北地区肝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s disease,WD)患儿的临床特征与n ATP7B基因变异情况。n 方法:回顾分析75例肝型WD患儿的临床及n ATP7B基因变异的特点。n 结果:75例患儿中,症状前患儿4例,表现为单纯转氨酶升高者59例,急慢性肝病者12例;n ATP7B基因纯合变异9例,复合杂合变异64例,杂合变异2例;共检测出49个变异,高发变异位点为c.2333G>T(p.Arg778Leu)、c.2621C>T(p.Ala874Val)及c.2975C>T(Pro992Leu),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7%、12.7%及9.3%;检出了c.1908dupC(p.Asn637Glnfs*118)、c.4179_4180insC(p.Pro1394Profs*15)、c.1604A>G(p.Glu535Gly)、c.2278C>T(p.Pro760Ser)、c.3008C>A(p.Ala1003Glu)及c.3532A>C(p.Thr1178Pro)6个新变异,除c.1604A>G(p.Glu535Gly)为临床意义不明确变异外,余均为可能致病性变异。儿童肝型WD的基因型-表型间无明显相关性。n 结论:西北地区肝型WD患儿常见n ATP7B变异类型为c.2333G>T(p.Arg778Leu)、c.2621C>T(p.Ala874Val)及c.2975C>T(p.Pro992Leu),基因型-表型间无明显相关性。n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phenotypes and n ATP7B gene variants among children patients with Wilson’s disease from Northwestern China.n Methods:The clinical features and variants of the n ATP7B gene among 75 children with hepatic Wilson’s disease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n Results:Among the 75 cases, 4 were presymptomatic, 59 had isolated transaminase elevation, 12 had acute and/or chronic liver diseases. Nine children were found to harbor homozygous variants, 64 harbored compound heterozygous variants, and two only had heterozygous variants of the n ATP7B gene. In total 49 variants were detected, with common variants including c. 2333G>T (p.Arg778Leu), c. 2621C>T (p.Ala874Val) and c. 2975C>T (Pro992Leu), which yielded allelic frequencies of 28.7%, 12.7% and 9.3%, respectively. Six novel variants were detected, which included c. 1908dupC (p.Asn637Glnfs*118), c. 4179_4180insC (p.Pro1394Profs*15), c. 1604A>G (p.Glu535Gly), c. 2278C>T (p.Pro760Ser), c. 3008C>A (p.Ala1003Glu) and c. 3532A>C (p.Thr1178Pro). Except for c. 1604A>G (p.Glu535Gly), the remainder five were all predicted to be likely pathogenic.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genotype and phenotype among the patients.n Conclusion:The common mutation types of the n ATP7B gene among patients with hepatic Wilson disease in Northwestern China are c. 2333G>T (p.Arg778Leu), c. 2621C>T (p.Ala874Val) and c. 2975C>T (p.Pro992Leu),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ir genotypes and phenotypes.n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湿润暴露烧伤疗法/湿润烧伤膏,MEBT/MEBO)治疗合并感染难愈合创面的疗效及对外周血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4(IL-4)、IL-13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合并感染难愈合创面患者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创面处外敷两层生理盐水纱布及两层消毒干纱布,研究组创面处涂抹MEBO后外敷两层生理盐水纱布及两层消毒干纱布.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分析治疗前和治疗后3、7、14 d外周血V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oll样受体7(TLR7)多态性及血清TLR7/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变化.方法 选择海口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医院收治的COPD未合并感染者80例纳入对照组,入组时抽取外周静脉血,采用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检测TLR7基因rs3853839位点基因型分布,以测序结果确定基因分型.根据肺部感染评分对研究组患者肺部感
目的 探讨孕妇感染B族链球菌(GBS)血清分型及阴道分泌物白细胞介素-6(IL-6)、基质金属酶8(MMP-8)、磷酸化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表达水平.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8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产科进行产检的320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GBS筛查情况分为GBS阳性组及GBS阴性组,检测GBS菌株血清型,比较两组阴道分泌物IL-6、MMP-8、磷酸化STAT3表达水平,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320例孕妇中GBS阳性48例,GBS阳性率为15.00%;基因分型以Ⅲ型、Ⅰa型为主
推荐理由: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5年生存率约为10%,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困难。有研究显示,从胰腺发生病变到发展为转移性胰腺癌需要近21年的时间,这为胰腺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足够的时间窗。然而目前国内尚无胰腺癌早期筛查的规范化流程,鉴于此,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胰腺疾病协作组牵头,组织国内胰腺疾病领域专家,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制定了《中国胰腺癌高危人群早期筛查和监测共识意见(2021,南京)》。该共识发表于近期出版的《中华胰腺病杂志》。n
期刊
2022年3月18日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活动主题是“全面参与、主动筛查、规范治疗、遏制肝炎”,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肥胖、糖尿病、酒精滥用导致的脂肪性肝病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着广大国人的健康,已成为我国第一大肝病,但其危害尚未引起社会大众的足够认识和高度重视。有鉴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从脂肪肝的定义、病因、分类、治疗等多方面
期刊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综合征(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是一种基因型与表型高度异质的隐性遗传病,主要由运动纤毛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导致。其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基因检测结合其他的辅助检查有助于PCD的早期诊断。截至目前,已发现40多种与PCD相关的致病基因,但大量的研究多局限在几个常见的变异基因上,缺少对其他PCD致病基因的关注和报道。本文中我们将对PCD的致病基因和相应的纤毛功能改变特点进行综述,以期为其临床早期诊断提供理论依据。“,”Primary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ACI)恢复期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相关指标、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的评估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浙江省人民医院2018年7月-2020年3月收诊的258例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其中并发肺部感染设为感染组36例,无肺部感染设为未感染组222例.另选同期体检健康人60名为对照组.监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PCT、CRP、ALB,归纳ACI恢复期并发肺部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甲状腺激素、P
3月12—13日,第四届中华医学会组织修复与再生分会学术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会议设置1个主会场和10个分会场,共有1.7万余人次参会,院士论坛、主题发言、专题报告精彩纷呈,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线相聚,共同规划再生医学研究蓝图,交流最新研究成果。在院士论坛环节,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医学组织修复与再生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付小兵院士介绍了我国再生医学研究的进展;南通大学顾晓松院士报告了组织工程神经构建的研究历程与产品研发现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韩忠朝院士介绍了干细胞新药的研发及临床应用。随后,院士
期刊
2022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国主题是“良好睡眠,健康同行”。《中国睡眠研究报告(2022)》显示:过去10年,国人睡眠平均时长从2012年的8.5小时缩减到2021年的7.1小时,仅35%国人睡够8小时。从孩提时代,我们就被告知要想保持健康,必须要睡足、睡好并确保其质量,但是很少有人知晓占据我们生命中1/4时间睡眠的奥秘。睡眠究竟是生理需要还是社会建构?失眠是一种病吗?一般人要睡多久才算正常?针对这些疑问,英国精神分析学院院长达里安·利德的新作《我们为什么睡不着》从专业角度给出一位精神分析大师关于睡眠的真知灼
期刊
2016年,在韩启德院士的倡议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北京大学医学部研究生院联合创办国内首个健康传播专业硕士项目,并于2017年正式招生。这一年,党的十九大正式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响应国家战略,我们于2018—2021年连续四年召开“医疗、人本与媒介:健康中国与健康传播”国际研讨会,探讨如何从医疗、人本与媒介(medical,humanity & media,简称MHM)三者关系出发,发展健康传播,助力“健康中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