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地域文化“重生”契机何在

来源 :人民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tip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云直播 地域文化 城市化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10多年前,直播还只是实力雄厚的电视台、广播电台才拥有的技术手段。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直播变得越来越普及,发展演变出了“云直播”这样的媒介平台,日渐影响我们教育、工作乃至娱乐的方方面面,发展出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在“云直播”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些原本被我们遗忘的历史文化现象,将迎来“重生”的契机。

通过“云直播”平台,传统地域文化将大大丰富有限的旅游资源,改善旅游体验


  在国家快速现代化的同时,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无疑成为现代人乐于接受的旅游资源。21世纪以来,国内的旅游市场发展迅猛,著名景点游人如织,有些景点在旅游高峰期甚至需要提前一个月预约才能买到门票。与此同时,也有大量的、不太知名的景点却门可罗雀,当地大量住宿、餐饮娱乐设施空置严重。究其原因,在于这些旅游景点开发、宣传力度不够,外面的游客极少知道。而如果要搞景点开发、宣传等又要花费巨资,而且不一定能够收回投资成本。大量游客集中于少数旅游景点时,他们自己也没有能够获得良好的旅游体验。经常是人挤人,每个景点只能跟着其他团队成员走马观花一番,不能真正体会景点的精华所在,也没能达到出门旅游的目的。“云直播”平台的出现,将让那些平时没有人注意的景点,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向全世界展现、推介。
  中国历史悠久,各地民风独特,每一地方都有着说不完的历史故事,都曾经有历史名人在那里生活过。直播平台完全可以请当地历史文化研究专家进行现场讲解,介绍当地曾经发生过的历史大事,当地历史著名人物的生活细节以及当地传统的风俗习惯。通过无人机摄像技术及虚拟技术等,把某一历史场景的各个方面模拟展现在平台上。有了线上的体验、学习后,人们就可以亲身去现场体验,遥想与历史名人的相遇,体会历史的云烟,感受当地独特的风味美食。这样原本集中于少数著名景点的游客,就可以分散开来,无须拥挤在路上、车上,而且还可以尽情享受慢节奏的生活,呼吸新鮮的空气,让游客达到身心舒适的旅游目的。至于那些游客过于集中的景点,也完全可以通过“云直播”技术,将人文景点的厚重、自然景观的险绝、工艺作品的精致等展现在网络上,让人们同样可以足不出门就达到现场观看的效果,甚至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云直播”将使得地域文化成为人们重要的学习资源,加深对自身、家乡的认识,提高中国人的人文修养


  一般而言,人们对自己、对本地区的认识,往往是通过与别人、外地的比较中才得以实现的。要想真正了解自己的家乡,就有必要了解外面的世界。一个从没出过远门的人,往往认为自己所生活的世界就是世界该有的样子。现代传媒手段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单一的传播方式。人们通过观看电视节目等,对外面世界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而电视节目的制作周期长、成本高、涉及题材有限,“云直播”的出现,则使得人们选择面大大拓展。世界各地的人,都有可能通过另外一个人,随时了解另一个遥远的世界。就像直播带货那样,生活在全国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将自己家乡的真实情形,实时传播到世界各地去。
  这样一来,再偏僻的地方,通过一部手机就能让外面的世界了解该地。了解别人、认识自己是促进人类交往交流的内在驱动力。在“云直播”平台出现之前,由于地理空间距离的阻隔,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相互之间很难有机会彼此认识、了解。但直播平台可以彻底打破这样的空间阻隔,只要你想,随时都有机会与数千公里外的人相互交流,介绍、直播自己的家乡。各个地区的能工巧匠、厨艺高手,都可以将自己的技艺通过网络直播进行展示、传播。这样人们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与自己完全不同的生活世界,了解各种传统的技艺,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人们,他们将拥有开放、包容的心态,同时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与发展动力。

“云直播”将促进地域文化的保护,并延续其内在的生命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传统地域文化的破坏、消失现象越来越严重。虽然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和便利,但与此同时,人们内心世界却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城乡之间的割裂也进一步加剧。人类文明因交流、借鉴而丰富多彩,在中国延续长达数千年的传统地域文化,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和潜在的价值。由于我们发展速度过快,在人们还没有完全了解传统地域文化之前,往往容易忽略其潜藏的内在价值。“云直播”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欣赏传统地域文化的悠美、魅力,我们对传统地域文化价值的认识将越来越清晰。只有当人们意识到了传统地域文化的价值后,他们才会去主动经营、维护传统的地域文化资源,并有意识地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中去。
  这样一来,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就有了更多的联系纽带,可以建立起合理的平衡。只有符合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我们最需要的东西。虽然传统地域文化多是在各地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并不是说工业化、城市化后她们的价值就将消失。只要融合得好,中国的城市化就会发展得更好,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中国各个区域的城市化,通过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机融合,实现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进而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传承。

“云直播”将大大促进地域文化的研究与传播


  直播平台出现之前,人们如要研究某地的传统地域文化,除了搜集、阅读相关的文献资料外,还要跑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采访,这样才有可能对该地的地域文化有一个总体、直观的印象。虽然实地考察是地域文化研究必不可少的一个方式,但由于研究者平时工作、生活的地点往往是在大城市里。他们若要到自己的研究地点去考察,免不了经受舟车劳顿,而且还花费巨大。随着“云直播”的普及,他们有可能在自己的书房里,随时通过直播平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当地的重要节庆活动,也能够直接向当地乡亲请教、交流,这样实际上大大增加了他们与研究对象的直接接触,避免由于缺乏沟通交流而得出错误的结论。在“云直播”出现之前,对于某一地域文化的研究,除了专家学者外,几乎没有当地文化爱好者、热心者的直接参与。地域文化的学术讨论会,只能在小规模的专家学者群体间进行。有了“云直播”平台后,这样的学术会议可能拥有更多的旁听者、参与者,而且相互间还可以进行互动交流。这样专家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可以迅速得到当地人的反聩,使研究成果更有说服力。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最快速度的城市化进程。在人们享受现代文明所带来的生活便利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却发现自己越来越容易陷入焦虑情绪,一些传统社会的生活美德,正在离我们远去,人与人之间越来越难建立起持久、稳定的信任关系。通过“云直播”平台挖掘传统地域文化的价值,让其充分发挥作用,并融入到更高层次的城市化中去,也许是中华文明复兴的一条可行路径。
  (作者为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导)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中华文明核心地区形成的时空过程及其驱动因素研究”(项目编号:16JJD770009)阶段性成果】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其他文献
【关键词】建党百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以人民为中心 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鲜明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恢宏史诗,是百年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人间奇迹。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社会思潮 破立并举 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破”与“立”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二者既统一又斗争地推动一元化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多元化社会思潮,在“破”得徹底、“立”得牢固中澄清谬误、凝聚共识。“破立并举”的原则方法进一步解决了新时代引领社会思潮应当“破什么”“如何破”“立什么”“如何立”等诸多问题,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夯实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精神谱系 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精神是随着人类社会逐步发展而孕育、构建的历史范畴,也是一个民族得以存续和繁荣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是中国精神的弘扬者、发展者和创造者,对中华民族精神作出了诸多创造性阐释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纪律建设 党内法规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加强纪律建设作为进行自我革命的有力武器,将严明纪律作为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刚性行为规范,作为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保证,作为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历史使命任务的重要保障和基本条件之一。梳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百年历程,总结经验和反思教训,对于进一步增强深入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具有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 塑魂铸魂工程 固本强基工程 人才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伟大建党精神作为党的百年历史长河中的精神丰碑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苦难辉煌、无往不胜的精神瑰宝,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把这一伟大精神弘扬传承好,必须在持续深学深悟、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深入研究、转化运用上下功夫,在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下功夫,坚定用以指引方
在宁德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郑仕炎的办公室里,高挂着“诚信明德”四个大字的牌匾,彰显着主人的个性与修养.从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到一名称职的人大代表,郑仕炎用责任感将两个身份完美融合起来.rn担任宁德市人大代表以来,郑仕炎积极参加各类调研、视察、检查,足迹遍布福鼎市各乡镇,为更好履职打下坚实的基础.2017年,他多方考察调研,对宁德市建筑行业的人才、财税等各方面情况都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做到对整个行业情况如数家珍.在此基础上,他向宁德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提交了《关于加大力度促进宁德市建筑业健康发展的建议》.宁德市政府
期刊
【关键词】数字经济 就业 女性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电子商务到“互联網+”再到全面数字化三个阶段的演变。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网络活跃用户数量最多、互联网交易规模最大、数字经济产业活力和创新能力最为领先的国家,中国社会也正在发生从工业社会向数字社会的又一次转型。凭借平台化、数据化、普惠化的特征,数字经济与诸多行业和领域深
【关键词】人民民主 协商民主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立了人民民主理论,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民主制度。人民民主制度在中国的政治实践,成功地推動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践表明,人民民主是符合中国实际、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
【关键词】礼崩乐坏 再就业 百家争鸣 【中图分类号】K2 【文献标识码】A中国画《稷下学宫》  可以说,在现代经济社会的背景下,再就业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它已然是和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然而,在古代有再就业吗?我们一般会认为,再就业只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一种特有现象。这种想法从总体上来说是无误的,但也并不是绝对的。在中国古代,就曾经发生过一次极为重要的再就业选择行为,并
【關键词】中国共产党 教育事业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  【中图分类号】D601 【文献标识码】A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极大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进步  筚路蓝缕,奠定中国共产党教育初心(1921—1948年)。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教育救国”成为影响社会的普遍教育主张。1921年7月,党的一大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开创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实践。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教育观念变革。中国共产党员深入工农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