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历来是高考的重头戏。新课标实施后,我省课改区试题结构发生变化,文学类文本阅读成为选考内容,但它仍然是高考的一个重点,考生的一大难点。相对于文体特征分明的实用类文体,文学作品考查的点虽多,命题相对还是比较一致的,不管是阅读还是答题,都有规律可遁,都可规范行事。
一、有关语句的理解,涉及要点归纳和主题把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学类文本时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这类题考的是对词句的理解,涉及到主人公情感和文章主题的把握。2007年高考广东卷《泥泞》也是这种考法。如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答题规范
1. 对语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要注意三点:①阅读时,要瞻前顾后,审视语境。特定的含义,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制约的,所以,要注意前后语境的审阅。②联系文章的立意、主题等因素来理解,特别是要注意标题。③多角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看了2008年高考第16题的设问,再回到原文中,找出我与父亲的关系的相关情节,不难看出,父亲需要我,一是物质上的,一是精神上的。答案自然容易形成:①“父亲”需要“我”每天给他送食物;②“父亲”渴望能“我”能够理解并继承他的追求。
2007年高考广东卷的第17题,涉及了内容要点的把握,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摘取全文要点回答。要点不外乎几点:①带给“我”童年的美好回忆,②给予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③给苦难者以和平勇气;④让人记住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
2. 较抽象的语句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披文入理,并着重揭示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的潜在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双关义等,要注意“三不离”(即不离层,不离段,不离篇),学会“两借助”(即借助语法知识,借助文体知识)。运用了比喻的句子,得琢磨喻体的特征,再探求本体的含义。
二、有关人物形象分析,涉及情节的梳理和要点的把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人物形象的分析,考点涉及到情节的梳理和要点的把握,选文内容有变化时,命题可能会直接涉及情节或要点,只是这两年广东高考没出现这样的命题。
答题规范
1. 人物形象的揣摩。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也好,散文也好,里面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题时,要注意一定的格式。一般是采用总分的结构,先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人物的身份,然后再结合原文内容分点陈述这个人物的特征。2008年高考第17题答案就是如此。先总:“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后分: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到哪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到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2. 情节和要点的把握。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弄明白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暗线等;概括各段各层的意思,进行分类合并,提炼中心;抓住小段与小层的抒情性、议论性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可分析出思路和主题思想。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三、有关作用题,涉及各种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
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要求回答某部分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文学作品阅读经常考查的点。这部分内容,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段落,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可以是大段的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这种作用,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结构上的。对这类题,备考时首先是熟悉各种手法,会用各种术语,然后才是答题的规范。
答题规范
1. 内容和结构并用。有的问题,可能仅问在结构上的作用,回答时,得把相关内容展现的意思或对主旨的意义一并答上。正是内容有这些意义,才在结构上有这种作用。
2. 景物描写的作用。除了注意景物本身对文意表达的作用外,还要注意这一景物描写所处段落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007年高考第16题考的是雪的作用,它有结构上的,也有内容上的:文章开头花不少笔墨描写雪,为泥泞的出现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
3. 有关某个物象的作用。可以结合诗歌意象,探寻这个物象的寓意,根据上下文看其是否象征着某种意思或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感情。
四、有关开放式探究题,多数涉及主题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涉及文本深层含义的探究。2007年探究题则是对关键词、疑问点的探究。
答题规范
1. 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言所欲言”“信口开河”。不论是从什么角度出的试题,都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的,不能脱离文本作探究。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考生首先要把“我”的相关情节找出来,再结合题干明示的深层含义分类: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因此对“父亲”坚定执着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矛盾的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当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长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感到惘然和恐惧。
2. 涉及人生观、世界观要积极健康。“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也不能随便,既不说假话、空话、大话,更不要故做惊人之语,说丧气的话、偏激的话,或者莫名其妙的话。内容一定要得体、健康、文雅、高尚。
备考展望
由于诗歌鉴赏另外设题,戏剧相对难考易答,作为选考内容,文学作品阅读以小说和散文为主。从多年高考来看,几乎都是以散文为主打,小说只是偶尔出现。可以预期,2009年广东高考回复散文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话又说回来,小说阅读相对比较容易,也许更适合广东高考。2008年虽然选考内容阅读得分不太高,那是魔幻作品吓住了考生的缘故,其实题目设置还是比较简单易答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按要求回答问题。
多待十分钟
陈绍龙
知了响,热,阳光仿佛能把东西烤糊。
午饭已吃了一半,父亲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似的,急忙吩咐母亲:老太婆,快去做锅贴,锅贴蘸鱼汤才好吃。
弟弟站起来说,做锅贴烦人,下次回来吃。
父亲不依:不急,十分钟就好了。
父亲放下筷子,也让我们都放下筷子,一脸灿烂。这当儿父亲会怪我们兄妹不回家吃饭。他多半说的都是他“下放”时的事,说实话,这些陈年旧事我们听多了,也懒得听。
锅贴还要和面,小火,中间放水,面贴在锅四周。其实,做好一锅锅贴大约二十分钟。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回家一趟,也多是急急地吃顿饭便各自散去。母亲在收拾一桌碗筷。父亲坐在一把旧藤椅上,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抬起手,“忙去吧。”
来去匆匆的,这当儿,有时离家时我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父母和我同住在一个城里。周末的时候父亲不忘打电话给我:回家呀,回家叫你妈包饺子吃。也真常吃饺子,为这妈妈要忙上半天的时间,爸妈又不允我们动手。最不好理解的是父亲还会在餐桌上像今天这样自找“麻烦”。
看到妈妈真的到厨房去了,我跟过去力劝:妈,大热天,做什么锅贴呀!
妈妈好像并不听我的话,舀水,和面。看我站在一旁不走,妈妈发话了:“去,跟你爸上桌说会话,他是怕你们又吃过就走。”
就为这呀。我心里一酸。
是啊,每次回家,我们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放下筷子便走人。想起那首歌,《常回家看看》,“一桌好饭”吃了,“一些唠叨”也要听。父母的愿望其实挺简单,就是陪他们说说话。
为了子女,父母为自己找的“麻烦”,是一生,父母给子女的爱,是一生;子女呢,为了父母,我们有时却是十分钟也吝啬。
常回家看看,离家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多待十分钟。
(选自《羊城晚报》2008年8月11日芳地·小小说)
1. 关于小说第一段:“知了响,热,阳光仿佛能把东西烤糊。”有人说完全可以删除,有人说删除不好,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4分)
2. 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3. 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个人主义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请简要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旨,并说说你对现代社会家庭观念变化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其实重点考查的是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C)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
可以删除。作为小小说,第二段“午饭已吃了一半”作为开头,直接切入场景,简洁精彩。没有第一段,全文结构依然完整。
不能删除。作为景物描写,第一段渲染了一个烦躁的气氛,它正好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正是烦躁,弟弟才嫌“做锅贴烦人”;“我”才“懒得听”父亲的故事。第一段也为后文写人作了铺垫,正是“能把东西烤糊”的大热天,母亲也要做锅贴,正好衬托出母性的伟大。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回答可删,主要从结构入手;回答不可删,主要从景物描写的作用入手。当然回答不可删更好)
2.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
“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勤劳、善良、贤惠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形象。她勤劳、善良、贤惠,大热天也要做锅贴;她热爱家庭,爱丈夫,也爱子女,只要丈夫喜欢,儿女高兴,她可以马上去做锅贴;她善解人意,深深地理解“父亲”的行为,“他是怕你们又吃过就走”。
3. 本题共两个问。
第一问考查考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C。小小说通过周末回家吃饭的小插曲,表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表达了要“常回家看看”,“多待十分钟”以尽孝道的愿望。(3分)(能回答到父母的爱、子女的孝即可)
第二问要求考生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F。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家的观念可以培养人的文化认同感、归宿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家庭成员之间无私的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孝更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人情。但家长制也会限制个性的发展,使人缺少自由的精神。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这有利于个体自由的成长,但亲情的缺失更易使人走向孤独。中国现代社会传统的几世同堂的家庭建制正被一个个的小家庭所取代,这种既有传统家庭结构影子,又有个人因素的形式可以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精髓,让人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当然,这得要求大家都付出爱。(3分)(开放题,能答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优点即可)
责任编校 彭琳
一、有关语句的理解,涉及要点归纳和主题把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本题考查考生阅读文学类文本时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这类题考的是对词句的理解,涉及到主人公情感和文章主题的把握。2007年高考广东卷《泥泞》也是这种考法。如第17题:作者为什么说“我热爱这种浑然天成的泥泞”?请联系全文回答。
答题规范
1. 对语句在文中含义的理解。要注意三点:①阅读时,要瞻前顾后,审视语境。特定的含义,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制约的,所以,要注意前后语境的审阅。②联系文章的立意、主题等因素来理解,特别是要注意标题。③多角度揣摩词语的含义。
看了2008年高考第16题的设问,再回到原文中,找出我与父亲的关系的相关情节,不难看出,父亲需要我,一是物质上的,一是精神上的。答案自然容易形成:①“父亲”需要“我”每天给他送食物;②“父亲”渴望能“我”能够理解并继承他的追求。
2007年高考广东卷的第17题,涉及了内容要点的把握,要求考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归纳,摘取全文要点回答。要点不外乎几点:①带给“我”童年的美好回忆,②给予忍辱负重者以光明和力量;③给苦难者以和平勇气;④让人记住曾有过的苦难和屈辱。
2. 较抽象的语句的理解。必须结合语境,披文入理,并着重揭示出相关词语或句子的潜在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双关义等,要注意“三不离”(即不离层,不离段,不离篇),学会“两借助”(即借助语法知识,借助文体知识)。运用了比喻的句子,得琢磨喻体的特征,再探求本体的含义。
二、有关人物形象分析,涉及情节的梳理和要点的把握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7题: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人物形象的分析,考点涉及到情节的梳理和要点的把握,选文内容有变化时,命题可能会直接涉及情节或要点,只是这两年广东高考没出现这样的命题。
答题规范
1. 人物形象的揣摩。第一,重视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也好,散文也好,里面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
答题时,要注意一定的格式。一般是采用总分的结构,先用一句话概括这个人物的身份,然后再结合原文内容分点陈述这个人物的特征。2008年高考第17题答案就是如此。先总:“母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情感深挚、忍辱负重的普通女性形象。后分:她爱唠叨,常责备孩子;掌管全家人的生活,热爱家庭;她对“父亲”的行为深感不满,甚至觉得羞辱,到哪又一直牵挂和思念着他,直到年迈,她才放弃对“父亲”的等候。
2. 情节和要点的把握。搞清楚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结果;弄明白记叙中具体的明线、暗线等;概括各段各层的意思,进行分类合并,提炼中心;抓住小段与小层的抒情性、议论性和心理活动的语句,分析这些语句,大致可分析出思路和主题思想。
由于事件的复杂性,我们在概括故事情节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错,还得注意事件涉及的对象,做到前后一脉贯通。
三、有关作用题,涉及各种表现手法和语言技巧
2007年高考广东卷第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要求回答某部分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文学作品阅读经常考查的点。这部分内容,可以是一个情节、一个段落,也可以是一句话、一个词;可以是大段的景物描写,也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动作。这种作用,可以是内容上的,也可以是结构上的。对这类题,备考时首先是熟悉各种手法,会用各种术语,然后才是答题的规范。
答题规范
1. 内容和结构并用。有的问题,可能仅问在结构上的作用,回答时,得把相关内容展现的意思或对主旨的意义一并答上。正是内容有这些意义,才在结构上有这种作用。
2. 景物描写的作用。除了注意景物本身对文意表达的作用外,还要注意这一景物描写所处段落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2007年高考第16题考的是雪的作用,它有结构上的,也有内容上的:文章开头花不少笔墨描写雪,为泥泞的出现作铺垫,衬托泥泞的普通、纯美。
3. 有关某个物象的作用。可以结合诗歌意象,探寻这个物象的寓意,根据上下文看其是否象征着某种意思或寄托了作者的某种感情。
四、有关开放式探究题,多数涉及主题
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涉及文本深层含义的探究。2007年探究题则是对关键词、疑问点的探究。
答题规范
1. 要依据文本内容进行探究,“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观点”,不是“言所欲言”“信口开河”。不论是从什么角度出的试题,都是基于对文本的理解的,不能脱离文本作探究。2008年高考广东卷第18题,考生首先要把“我”的相关情节找出来,再结合题干明示的深层含义分类:我对“父亲”的人生追求并不理解,因此对“父亲”坚定执着的非世俗行为持复杂矛盾的态度。最初,“我”对“父亲”的行为感到“无畏和兴奋”;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对他变为关心和同情。当全家人都走后,“我”在漫长的守候中,既渴望拯救“父亲”,又感到惘然和恐惧。
2. 涉及人生观、世界观要积极健康。“民族心理”“人文精神”一般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的,是作品中固有的,即使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也不能随便,既不说假话、空话、大话,更不要故做惊人之语,说丧气的话、偏激的话,或者莫名其妙的话。内容一定要得体、健康、文雅、高尚。
备考展望
由于诗歌鉴赏另外设题,戏剧相对难考易答,作为选考内容,文学作品阅读以小说和散文为主。从多年高考来看,几乎都是以散文为主打,小说只是偶尔出现。可以预期,2009年广东高考回复散文的可能性比较大。但话又说回来,小说阅读相对比较容易,也许更适合广东高考。2008年虽然选考内容阅读得分不太高,那是魔幻作品吓住了考生的缘故,其实题目设置还是比较简单易答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篇小小说,按要求回答问题。
多待十分钟
陈绍龙
知了响,热,阳光仿佛能把东西烤糊。
午饭已吃了一半,父亲像是突然想起来了似的,急忙吩咐母亲:老太婆,快去做锅贴,锅贴蘸鱼汤才好吃。
弟弟站起来说,做锅贴烦人,下次回来吃。
父亲不依:不急,十分钟就好了。
父亲放下筷子,也让我们都放下筷子,一脸灿烂。这当儿父亲会怪我们兄妹不回家吃饭。他多半说的都是他“下放”时的事,说实话,这些陈年旧事我们听多了,也懒得听。
锅贴还要和面,小火,中间放水,面贴在锅四周。其实,做好一锅锅贴大约二十分钟。
周末的时候,我们会回家一趟,也多是急急地吃顿饭便各自散去。母亲在收拾一桌碗筷。父亲坐在一把旧藤椅上,眼睛直直地盯着我们,抬起手,“忙去吧。”
来去匆匆的,这当儿,有时离家时我心里还真不是滋味。
父母和我同住在一个城里。周末的时候父亲不忘打电话给我:回家呀,回家叫你妈包饺子吃。也真常吃饺子,为这妈妈要忙上半天的时间,爸妈又不允我们动手。最不好理解的是父亲还会在餐桌上像今天这样自找“麻烦”。
看到妈妈真的到厨房去了,我跟过去力劝:妈,大热天,做什么锅贴呀!
妈妈好像并不听我的话,舀水,和面。看我站在一旁不走,妈妈发话了:“去,跟你爸上桌说会话,他是怕你们又吃过就走。”
就为这呀。我心里一酸。
是啊,每次回家,我们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放下筷子便走人。想起那首歌,《常回家看看》,“一桌好饭”吃了,“一些唠叨”也要听。父母的愿望其实挺简单,就是陪他们说说话。
为了子女,父母为自己找的“麻烦”,是一生,父母给子女的爱,是一生;子女呢,为了父母,我们有时却是十分钟也吝啬。
常回家看看,离家的时候别忘了提醒自己,多待十分钟。
(选自《羊城晚报》2008年8月11日芳地·小小说)
1. 关于小说第一段:“知了响,热,阳光仿佛能把东西烤糊。”有人说完全可以删除,有人说删除不好,请联系全文,说说你的看法。(4分)
2. 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5分)
3. 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个人主义正在冲击着传统的家庭观念。请简要概括这篇小小说的主旨,并说说你对现代社会家庭观念变化的看法。(6分)
参考答案
1. 本题考查考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其实重点考查的是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能力层级C)和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
可以删除。作为小小说,第二段“午饭已吃了一半”作为开头,直接切入场景,简洁精彩。没有第一段,全文结构依然完整。
不能删除。作为景物描写,第一段渲染了一个烦躁的气氛,它正好是人物内心的外化,正是烦躁,弟弟才嫌“做锅贴烦人”;“我”才“懒得听”父亲的故事。第一段也为后文写人作了铺垫,正是“能把东西烤糊”的大热天,母亲也要做锅贴,正好衬托出母性的伟大。
(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回答可删,主要从结构入手;回答不可删,主要从景物描写的作用入手。当然回答不可删更好)
2.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中人物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
“母亲”是一位典型的勤劳、善良、贤惠的中国传统家庭妇女形象。她勤劳、善良、贤惠,大热天也要做锅贴;她热爱家庭,爱丈夫,也爱子女,只要丈夫喜欢,儿女高兴,她可以马上去做锅贴;她善解人意,深深地理解“父亲”的行为,“他是怕你们又吃过就走”。
3. 本题共两个问。
第一问考查考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C。小小说通过周末回家吃饭的小插曲,表现了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表达了要“常回家看看”,“多待十分钟”以尽孝道的愿望。(3分)(能回答到父母的爱、子女的孝即可)
第二问要求考生探讨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F。中国文化强调以“家”为中心,家的观念可以培养人的文化认同感、归宿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家庭成员之间无私的爱和晚辈对长辈的孝更让人感受到真正的人情。但家长制也会限制个性的发展,使人缺少自由的精神。西方文化强调以“个人”为中心,这有利于个体自由的成长,但亲情的缺失更易使人走向孤独。中国现代社会传统的几世同堂的家庭建制正被一个个的小家庭所取代,这种既有传统家庭结构影子,又有个人因素的形式可以融合中西方文化的精髓,让人在爱的沐浴下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当然,这得要求大家都付出爱。(3分)(开放题,能答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别和现代家庭结构的优点即可)
责任编校 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