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时也嫌弃自己吗?

来源 :东方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tianquan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多数的女人都过度纠结于自己的外表,就算已经十足的光彩照人,她们仍能细数出一大堆的“缺陷”。剩下姿容平平的我们似乎只有围坐在一起,算算与理想的差距,来定论是该去整形还是干脆自杀算了。
  如果对自己外表的在意只是出于单纯的审美,那就该以相同的客观标准来评价自己和他人,而显然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更为苛刻。这其实是一种社会冲动,来源于每个人对被接受的渴望和被拒绝的恐惧。人类灵魂里的某种蒙昧把美丽与被爱的权利混淆了。各种形式的社会导向——从巨幅海报上的电影明星到最新的香水广告,都在强调着一个信仰:“如果我足够漂亮,就会得到更多爱”,或相反的:“如果我不招人喜欢,一定因为不够漂亮。”
  之所以容易陷入这样的信条,是因为它把我们发掘自身价值的责任简化为修饰不美丽的外表。如果遭遇职场受挫或情场失意,一旦认定问题出在外表上的某个缺陷,就会找些简单粗暴的办法期盼立竿见影的解决,譬如去整容隆胸或腹部抽脂。一头扎进无休止的身体改造工程之中,化妆品早已不能满足需求。这时指挥着我们行动的信条是“只有别人接纳了我,我才能接纳自己”。就像黑色幽默文学《第22条军规》里自相矛盾的“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一样,你都不待见自己,又怎能让别人重视你?
  把“美丽的外表”与“得到认可”错误地划上等号让我们无端地经受了精神上的折磨,自我贬低甚至自我厌恶。这种认知让你把诸多不顺归结于外表上的“缺陷”,其实只需换一种思维,那些“缺陷”就会瞬间滚蛋,根本无需动用外科医生。
  受伤后遗症
  也许你曾经觉得状态不错,镜中的自己芳华正好,神采飞扬,走起路来呼呼带风,手上牢牢地握着人生的舵盘。然而意料之外的挫折打得你措手不及,当头泼下的一盆冷水让你幡然醒悟——原来自己真没有那么招人喜欢,于是开始否定自我,变得小心翼翼。所以改变自我评价的第一步是仔细地估量尺度,取得在自卑和自负之间的平衡。
  问题出在哪儿
  对外表的自我否定其实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可以让你免受以下伤害:天真地认为自己挺可爱,却受到深深的打击,然后感到不被接受的孤独和痛苦。最后得到教训是与其让别人嫌弃你,不如先自我嫌弃,长得不好看就别出来嘚瑟。然而回首过往,这种消极暗示真的发挥弥补作用了吗?
  有这样一种假说:其实付出任何一种爱都是冒险,被伤害的可能性总是存在。要治好创伤首先得正视并接纳自己的身体,纠正偏执的自我评判标准,回忆曾经快乐的点点滴滴,坚信自己仍然可以被爱,在此前提下冷静地找出问题出在哪里,才能重回幸福的轨道。
  摧毁保护性的自我否定
  作为防御手段的自我否定源于成长过程中爱的缺失,通过自我挑剔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其实是一种消极逃避。你需要找个绝对不会被打扰的地方静静地呆十分钟,想想以下事实:
  并不完美的自己正被人疼爱着;
  你爱着的他(她)们也都并不完美;
  身体有残缺却取得赫赫成就的名人;
  如果你陷入找茬模式不能自拔,就围绕以上主题回想一些例子。这是个对抗自我偏见的正面心理暗示过程,积极地避开不愉快的回忆,最终跳出习惯性、保护性的自我谴责。只要想十分钟,每天都做一次。
  调动身体里的愉悦因子
  为何不调动身体里现成的情绪转换剂?比如多巴胺和肾上腺素。
  在我们完成某项有难度的任务时肾上腺素的分泌会增加,例如玩纵横字谜游戏或编织一件花色斑斓的毛衣。当我们做感兴趣的事时,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会增多,这就是快乐的奥秘,运动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你需要用这些激素来对抗抑郁或自卑。试着锻炼到汗如雨下,或完成一项对你来说不可能的挑战,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你会感到信心倍增,原本让你一筹莫展的困难不再如黑云压顶般威胁着你。
  启动新的自我认知
  精心打扮一番,然后带着自信的微笑去公共场所,假装自己是个公主,美丽从容,仪态万千,会让人无法自拔地爱上。到一家不错的咖啡店点杯美味的饮料,注意当你相信自己足够完美时,脸上有着怎样的表情,身体是如何移动的,说话用了什么语气。细细感觉与平常的你有何不同——如果自己察觉不到这种微妙的气场,可以尝试与其他顾客或咖啡师交流,注意观察别人对你的反应。
  如果你按照上述步骤做了尝试,就会发现有些不可思议的东西在萌芽,就像第一株番红花嫩芽从白雪皑皑的大地上伸出来那样令人欣慰:大多数人都会接受你,充分的证据表明,你是有魅力的。你的自我接纳度与吸引力值相辅相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而与之相对的自我贬低与受到排斥就是一个恶性循环。无视自己的“毫无吸引力”,肯定自己,接纳自己,以乐观开朗的姿态与他人交流,就能收获积极的反馈,比如微笑,爱和尊重。
  

其他文献
言必称“我在英国的时候”,其实只去英国旅游过  “哎哟,你这围巾可买贵了,我在英国的时候,正宗的苏格兰围巾才10英镑一条。”“这里哪儿有读书的氛围,英国剑桥那才叫有气氛,我在那儿的时候感觉空气中都透着文化的气息。”“上海的东西太贵了,我在英国的时候,买一个BY的包才110英镑。”  你可别以为这位是英籍华人,虽然她满口的“我在英国时”,可事实上她和英国的关系也就是春节时参加了个“8日游英国”的旅行
期刊
据外媒调查显示,中国目前单身人口接近2亿,相当于美国总人口的2/3,其中主动选择单身的“单女”明显增多。无巧不成书,某网站在对单身女性进行摸底调查时发现,大多数单身女性倾向于过独立而美好的生活,感情和婚姻次之。也就是说,爱情和生活这两道选择题在新女性的心里,生活显然重于爱情。  在对已婚女性的随访中发现,走进婚姻的女性1~3年有点幸福感,3~7年已经麻木,7~10最危险,逐渐开始后悔结婚,并出现大
期刊
林徽因最广为人知的公众形象是才女。说起林徽因,就是貌美才高、衣香鬓影,就是下午茶,就是太太的客厅,就是谈笑有鸿儒,就是被朋辈恋慕。她作为严谨的科学工作者、有成就的建筑学家的一面,被她自己光彩照人的另一面遮蔽了。  传说中林徽因的建筑绘图大半是草图,她灵感丰沛,却懒得细描,最后都要由梁思成替她完成定稿。但梁思成会走上建筑学这条路,成为一代大家,却是缘于林徽因的引领。梁自己说,第一次拜访林,她谈到以后
期刊
他乐此不疲地将自己的人生经历揉进电影里,不管是少年时代邻居里深藏不露的武林高手,繁华酒楼里谄媚的店小二,还是那些面对挫折坚强不屈的英雄人物。他说,这都是自己的经历。  描画一个明确无误的周星驰极为困难。他同时被人视为天才、偶像、暴君和孤僻者,他做过演员、导演、房地产投资公司主席,甚至成为广东省政协委员。  他通过喜剧表演塑造一个时代的潮流,本人却在电视镜头前手足无措。他被哈佛大学教授的学术论文反复
期刊
一位英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大白鼠求生实验。他将两只大白鼠放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里。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就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他立刻放入一块可以让它们爬出器皿的木板。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了下来。几天后,他又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里做同样的实验。结果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可以坚持到24分钟,比最初能坚持的时间多了19分钟。也是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的
期刊
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庸之道”,英语中有句与此对应的谚语是“真相存在于中间地带”。虽然这个世界曾经阻隔着千山万水,但是千百年来传承的智慧却是相通的,很多事不是非黑即白的。科技在进步,社会在变化,但是作为人,依然扮演着大自然赋予的基本角色和使命,男性需要女性的细致,就像女性需要男性的理性,每一个角色的成功扮演其实都有与另一端的互动。  在女性的思维模式中,一种人自认公司不喜欢女性,觉得女性生了孩子
期刊
包贝尔常打趣说,在娱乐圈里混不容易,男人在娱乐圈里混更不容易,一个长得不帅的男人在娱乐圈里混更是难上加难!这三点,他全占了。而2015年,包贝尔却成了娱乐圈的宠儿,从《奔跑吧兄弟》第三季,到电影《港囧》,他被粉丝赞为“黄渤第二”。谁能想到,盛誉之下的包贝尔,内心最为感激的却是妻子包文婧。  包贝尔与包文婧相识相恋于北京电影学院,一路走来,有艰辛时的温暖相伴,也有针尖对麦芒般的争执,如今爱情瓜熟蒂落
期刊
A  第一次见她,大约是4年前,听见门上有钥匙哗啦哗啦地响,他以为大白天来了胆儿肥的蟊贼,猛地开了门,正要呵斥,却见门外的人比他还惊诧,大大地张着嘴巴,讷讷道:“你是谁?为什么住在这里?”  因为紧张,她的鼻子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细长的眼睛瞪得很大,像是受惊的考拉。他有些不忍,便笑了笑:“这是我家,我不住这儿住哪里?”  她又“啊”了一声,掏出一张纸仔细看看,问:“这不是某某路某号某单元某室吗?” 
期刊
央视记者柴静在一次谈话节目中讲了她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柴静去北京市一所中学就青少年的家庭教育问题采访一位姓江的模范教师。这是一次很普通的采访任务,她只用了半个小时就结束了。当柴静准备离开学校时,一个女学生跑过来低声告诉她:“柴静姐姐,你刚才采访的江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他得了癌症……”话没有说完,女学生就哽咽了。  柴静猛然意识到采访还没有结束,这是一个有价值的题材,她马上返回办公室。 
期刊
友谊是每个孩子快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孩子在与朋友的交往中学会共享、妥协,学会解决与朋友的误会与矛盾。怎样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家长什么时候该插手,什么时候又该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这其中的度是很难把握的,反应过度的父母可能让事情变得更糟。下面有几条建议可以帮助你和孩子学会怎样交友。  1 家长要以身作则  如果你想给孩子做正面的榜样,可以让你的孩子把喜欢的食物分享给生病的邻居,让他学会关心他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