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山水散文的核心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的四篇文言文都是描写山水的散文名篇,单元提示以“感事抒怀,借景言情”来概括这几篇文章的特点。这一概括的确点出了这几篇山水散文的共同特征,也指出了教学重点——写景散文并非为写景而写,情与景往往相伴相随,读景的目的就在于品情。这也给我们的教学提出了难题——作者所写的景中带入了什么样的感情,所抒的情如何与所写的景相融……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理清文中写景与抒情的关系,这同样也是山水散文的核心内容。
  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紧扣住此类散文的核心。
  一、辨明写作的缘由
  傅庚生先生在《中国文学欣赏举隅》中说:“文学境界中,既必终始有我焉,自必以我之情为主,而以物之景为从。”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原本就是中国文学创作的传统,了解文章写作之缘由,有助于我们了解文中所抒之情,进而把握文章所写之景。以本单元为例,几篇文章写景的缘由各不相同。《小石潭记》中作者“隔篁竹,闻水声,伐竹取道,下见小潭”,与小石潭的相逢完全是偶遇,文中所生之情实际早已蕴含于他的心中。《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根本没有去过岳阳楼,写记也完全出于好友的邀请。而《醉翁亭记》与《满井游记》均是作者出游时的所见所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情由景而生,景物中也渗透作者的情感。不过,醉翁亭是欧阳修多次游览的,四季朝暮,无时不乐,行文中尽是从容自在、随遇而安的恬淡之情。而袁宏道在去满井之前,在家中蛰伏多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若脱笼之鹄”,动笔时多一些迫不及待之感,满是欢欣鼓舞之情。弄清了写作的缘由,对于文中所写之景所包含的情感也就有了初步的体会。
  二、剖析写景的结构
  傅庚生先生说:“欣赏之者,首宜示其旨意,次必寻其脉络,然后乃可以探骊得珠也。”我们阅读一篇文章,先体会作者的写作缘由,就是“示其旨意”,而要深入探究其情其景,就离不开对文章内容的剖析。写景散文的精品往往不专注于一时一景,而自然地融不同景物于一体。古人作文,往往以一字结构全篇,贯连异地异时之景,这称为“一字立骨”,解读文本,品读文中不同的景物,亦要从这一字出发,从而把握全文的脉络,从而解读出文章所抒之情。
  《小石潭记》中描写了潭边树蔓、潭中游鱼,以及潭边小溪,却以一“清”字贯穿其中。文章开头写小石潭的环境,“水尤清冽”。“清冽”是清凉的意思,但此时作者尚未走近石潭,为何感觉清凉?是因为此地“隔篁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呈现出清幽的感觉,这小小的潭水自然令人觉得清凉了。而文中结尾写作者自己在小石潭边的感受,用“四面竹树环合”概述潭边景物,与上文的描写相对应,但此时作者感受到的已不再是清幽,而变成了凄清之感,孤独寂静的氛围油然而生。此外文中描写潭中游鱼,也是为了从侧面表现小石潭水之清澈,作者也正是望着这潭清水时心情发生了变化。“与游者相乐”的方式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动静的变化在瞬间完成,但“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却说明游鱼身处的环境是不可捉摸的。“空游”两字本是“在空中游动”之义,就是指鱼无所依托,这恰恰让身处贬谪之中的作者再次想到了自身孤独飘零的处境,因此当他再去远望“明灭可见”“不可知其源”的潭外小溪时,迷茫之感油然而生,自然就有了下文“不可久居”之感。而这些内容,都从这潭清澈之水而来。可以说,品味一个“清”字,就可以发现作者心情变化的痕迹,从而领悟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
  《岳阳楼记》中作者先总写“岳阳楼之大观”,再写阴晴时的洞庭湖景,三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又与文后的煌煌大论如何联系是我们解读本文的重点,这就需品读一个“异”字。李白以“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一联写此地此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一句便由此而来。但范仲淹没有在“前人之述备矣”之处继续舞弄笔墨,而是带出一层新的境界——“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以景物的变化无常突出一个“异”字。再由景物之“异”,引出“迁客骚人”的情感之“异”,从而为下文的阴晴之景铺垫。他笔下阴雨连绵之时的洞庭湖,既有正面渲染,亦有侧面烘托,与孟浩然“欲济无舟楫”所表达心情一样,表现了对自身前途的茫然无措。结合下文“去国怀乡,忧馋畏讥”的议论,就突出了失意士大夫内心的孤愤幽寂。他又从白昼、夜晚两个时间段描写洞庭湖, “波澜不惊”至 “静影沉璧”,湖面是静谧和谐的,沉浸其中,淡忘了自身的得失,达到“宠辱偕忘”的境界。不同景物对应的是不同的情感,或悲愤,或淡泊,均表现了历代士大夫们对待自身仕途进退的态度。也就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或异二者之为”的第三种态度,就是以“古仁人之心”为目标,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摆脱个人悲喜,以“进亦忧,退亦忧”的崇高责任感来实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理想。是《古文观止》评述本文“写出‘悲喜’二意,只是翻出后文‘忧乐’一段正论。以圣贤忧国忧民心地,发而为文章”,剖析文章的结构,就可以发现“悲喜”二意就从“异”字来,自己的思想亦源于此。
  《醉翁亭记》一篇以“醉”贯穿全文,醉首先有陶醉、迷醉之意。开篇“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寥寥数语就点染出滁州风景之美,随着山路曲折,泉水泠泠,小小瑯琊山的风景就已写尽,但作者别出心裁,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将山水之乐与人物对于山水的沉醉之情融合,再用 “得之心而寓之酒”点明心之所寓——下文的朝暮四季变化无穷的美景,自然亦成了前文“饮少辄醉”四字最好的注解,作者实是迷醉于山水“乐亦无穷”之境中。下文,以“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的形象再度带出醉字,望着滁人扶老携幼、其乐融融的和谐图景,太守之醉,非独因“泉香而酒冽”,更是为百姓无忧无虑,令他心满意足。此时的醉,就从沉醉于山水之乐进而醉于百姓之欢了。文末“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勾勒出自身形象,“醉”本身就有忘却之意,寄“乐”于“醉”,忘怀得失,自然“乐亦无穷”。
  《满井游记》中“喜”溢于全文,所写景物均围绕此而来。文中写了三层景物:开头“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为蓄势,“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欲扬先抑,正因为压抑太久,才会如“脱笼之鹄”般地冲出家门寻春,后面初见春景的“喜”才分外强烈。中间以“土膏微润,一望空阔”为引领,“微润”一词,点出初春的特色,包含了作者发现春已悄然而至时的欣喜,也总括了下文景物描写中的情感。后文的景物描写为全文主体,处处洋溢喜气——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写惊喜之情;山“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写喜悦之心;下面无论是柔嫩的柳条、初生的麦田、兴致勃勃的游人,还是享受春日暖阳的鸟鱼,则写“喜气”。本段开头作者将自己喻为“脱笼之鹄”,展翅欲飞,享受大好春光的心态已经出现。而结尾“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的议论,更是写出自己走出城市,领略明媚春光的欣喜之情,是对“脱笼之鹄”的具体描写,此时在他看来,眼前的一切都是令人喜悦、兴奋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剖析文章的结构,明确了不同景物之间的联系,就能发现贯穿文章的情感,进一步发掘作者的思想。
  三、联系写作的背景
  剖析结构,明白作者的情感因何而来,由何而发,是理解文本的必要步骤,了解作者之高尚人格,方能真正领会文章情感的感人力量。了解人格,离不开联系与写作相关的背景资料。
  考察几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我们会发现,柳宗元、范仲淹及欧阳修的生活经历十分相似,都处于贬谪之中;但三人所表现出的情感却大相径庭:偶遇的小潭并不能排解柳宗元内心的苦闷;而范仲淹以万家忧乐为己任,摆脱个人荣辱之惑;欧阳修与民同乐,忘怀得失,均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观。三位作家表现出大相径庭的情感与他们的身世相关。柳宗元出身于名门河东柳氏,在极其看重门第的唐朝这便是令众人羡慕的政治资本。柳宗元本人二十岁便高中进士,三十三岁时任户部员外郎,因为与王叔文、王伾、刘禹锡友善,成为“永贞革新”的核心人物,以至“京师人士不敢指名,道路以目”,此时他迅速登上了自己的人生顶峰。但不过半年时间,随着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宪宗继位,革新派彻底失败。宪宗将柳宗元等人贬往远地,并且还多次诏告天下永不会将他们召回。人生的巨大起伏令柳宗元始终无法释怀,终日沉浸在对前途的迷茫之中。范仲淹、欧阳修均少年贫苦,范仲淹母亲在其幼年时改嫁朱家,他得知身世后毅然搬出,划粥割齑,苦读成名;欧阳修少年丧父,其母以荻画地,教他读书,最终也得以成名。正是幼时的经历,磨炼了他们的意志,才使他们得以历经劫难而不倒。不过,正是这些磨难令永州的山水得以传世,也使得范公与欧阳公得以一抒胸中抱负,展现出伟大的人格力量。
  满井是明清北京著名的风景区,在袁宏道笔下,尤显亮丽清新。作为公安派的代表,“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是其创作的准绳。此时的袁宏道“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就是因为担任一个闲职,平时“无案牍之劳形”,因此可以自由自在地支配自己的生活,不受拘束,这才是喜悦的根本原因所在。
  综上所述,理解山水散文中的情与景,当以剖析描写为主,也不能忽略对写作缘由及背景的关注,唯有此,才能真正发现其与我们心灵的契合处,找到能够真正阐发其内涵的关键点。
其他文献
米兰母亲节,我送给母亲一盆米兰花。幸运的米兰,被母亲细腻地呵护着,像孩子一般。母亲专门买来书,了解米兰的习性,照着书上说的,浇水,施肥,晒阳光,一丝不苟。在母亲的精心培
一我在岛上居住的房子位于新洲村的入口——沿着进村的马路朝里走,在第一个路口右拐,直行两百米。在这样简单的指引下就能抵达,跟方向无关,也没有详尽的门牌号码。我从一名机
近年来,为了治理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程序权力违法现象,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改良与完善逐渐成为中国刑事诉讼理论界的焦点论题。当前我国的理论学说大多以比较法制度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儿子结婚大喜。田婶喜不自禁。婚礼前,在大门、房门和所有的窗户玻璃上都贴上了大红的双喜字;婚礼后,又给整栋大楼挨家挨户送喜糖。儿子和媳妇建议说:“熟悉的人家送一送,不
正月刚出,柳子愚接到乡下老父电话:“院外铁门上你手书的对联又被偷了。”柳子愚原计划去工作室,县里有位知名企业家求字,价格不菲的润笔费早已预付,这事不能再拖了。他略一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是喜欢恋旧的。年轻时用过的茶杯、日记本、钢笔、围巾、棉布鞋等,仿佛都变成自己身体的外延,无端的精贵起来。也会守着一笹磁带、一堆唱片、一墙旧书和一
结束了漫长的冬日,东风却迟迟不来。萧瑟依旧,寒冷彻骨,花儿难以绽放。唤与东风来,相许一枝春,才换回满园姹紫嫣红竞相开放。是以借东风亦有道,唯有运用自己的智慧,让他人心
假日里,我教的第一届学生找我小聚。觥筹交错中,我们兴奋地谈论着往事,席间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时,一个学生无意间提到了丽霞。了解情况的学生马上说:“她呀,一直不爱说话,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在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