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切除术后早期拔胃管进食的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探讨肝切除术后早期进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将40例肝切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肝切除于手术后即拔出胃管,术后12h进食米汤,对照组肝切除于手术后肛门排气后拔出胃管进食米汤。比较2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4.5±0.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6±0.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0%(19/20),对照组亦为95.0%(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切除术后早期进食是安全的,可促进患者体力和胃肠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肝切除;术后;早期进食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77-01
  肝癌在我国恶性肿瘤死亡顺位中仅次于胃癌居第二位,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营养缺乏将破坏人体恒定的内环境,造成代谢异常,抗感染能力下降,合成降低,组织的再生和恢复延缓,易发生并发症[1]。因此,术后早期给予进食,不仅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增加病人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还可改善肝功能,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病死率[2]。我们总结了在这方面的做法和体会,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肝脏外科住院的原发性肝癌行手术切除患者40例,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26~68岁,平均年龄50.3岁。肿瘤位于肝右叶25例,肝左叶10例,左右叶均被累及者5例。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
  1.2 方法试验组:肝切除术后12h待麻醉平面消失,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讲解术后早期进食的益处,按需求每次进食米汤100g。术后24h拔尿管,协助活动,并观察其进食后有无不良反应及记录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在肝切除术后至肛门排气后进食。术后24h拔尿管,协助下地活动,并记录肛门排气时间。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4.5±0.1)h,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9.6±0.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无1例出现恶心、呕吐,出现轻度腹胀1例(5.0%),对照组有轻度腹胀2例(10.0%),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5.0%(19/20),对照组亦为95.0%(19/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肝切除术中,很少直接刺激肠管,放置胃管主要是胃管排气,防止术中误伤,因此为术后即拔出胃管早期进食提供了安全保障。术后护士以亲切的态度、良好的语言取得患者的信任,减轻其对切口疼痛及裂开的心理负担,既能使患者与护士良好配合,减轻疼痛,又能放松其精神情绪,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
  3.2 有利于术后恢复,进食能通过咀嚼运动反射性引起胃肠蠕动,加之食物本身直接刺激胃腸道,亦促进了肠蠕动,早进食可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恢复体能,早进食也有利于早期下床活动,缩短肛门排气时间。通过观察发现,2组术后疼痛和腹胀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且均无明显的恶心、呕吐症状,但术后早期进食的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体力、精力恢复明显,与家属和医护人员的交流主动。故早期进食是安全的,可促进患者体力和胃肠功能恢复。
  参考文献:
  [1] 张磊,毕新宇,赵平.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进展[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6):18-21.
  [2] 徐晓俊,宋毓英.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早进食的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3):150-152.
  [3] 杨世萍,张淑萍,李静,等.剖宫产术后3h产妇进食米粥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62.
  [4] 江志伟,李宁,黎介寿.术后肠麻痹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机制[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7,27(9):682-683
其他文献
期刊
自Langenbuch(1888)报道为肝肿瘤病人试行肝左外叶切除以来,肝脏外科已有百余年历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肝脏外科得到迅速发展,许多医院相继开展了肝脏外科手术.目前我
期刊
文章介绍带状疱疹临床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男58例,女42例.最大年龄 66岁 ,最小年龄24岁.病程3个月~15年.全部患者均有腰痛,72%伴有下肢疼痛和麻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80例.患者均经CT扫描确诊.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77-02  颅内压( intracranial pressurein,ICP)监测已广泛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8分,但是目前ICP监测较少用于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1]。早期行ICP监测对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为重要,准确可靠的连续监测能够提供ICP变化的客观指标,有利于早期发
期刊
[目的]研究半椎体后方结构的形态变异.[方法]运用Mimics软件观察2008年9月~2010年4月西京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34例含有半椎体的先天性脊柱畸形患者的脊柱三维CT图像.分析半椎体
在过去的30年中,尽管心血管疾病的其他领域有了很大进步,但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发病率及病死率仍在继续上升。从心肌代偿性肥厚到CHF转变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因素,但确切的发病机制
期刊
文章介绍重症多形红斑/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