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实验如何“做”有成效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ttuu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许多化学基础知识都是通过实验来获得和巩固的,结合多年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学生实验想“做”有成效,最起码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实验目的要明确
  
  要想做好实验,明确实验目的是关键,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对自己能“动手做”实验感到很新奇,很有兴趣,甚至是一种渴望,这往往成为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直接动力,能很好地激发他们潜在的勤奋和探究科学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无论做什么实验,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也就是让他们明白为什么做这个实验,目的明确了,学生才知道这一节课要“做什么”、“怎么做”等等,才能围绕目的展开实验进行观察和思考。
  例如,实验室氧气的制取实验,目的要求如下:
  1.使学生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反应原理。
  2.学习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围绕此目的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利用化学实验制取氧气,需要用到哪些化学药品,产生的氧气用什么方法收集,依据是什么,等等,给学生提出明确且具体的目标,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做的事上,才能使他们更加深人细致地去观察,作为化学教师,绝不能让学生在没有实验目的的情况下完成实验,如果那样的话,即便实验过程很精彩的,但从学生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这个角度来说,也是失败的,学生不知道做实验的目的,只是跟在教师后面看了一通热闹,这样的实验又有什么作用呢,尤其是教学初期,学生刚学习做实验,只有让学生带着目的做实验,学生在做完实验后才有成就感,才会产生兴趣,也才会更好地学习化学,如果学生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目的性,将来要学好化学就难了,因此,明确实验目的很重要。
  
  二、实验器材的作用要熟悉
  
  实验中,各个器材的作用在实验前必须让学生有所了解,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心中对实验器材有了大致的了解,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例如,在做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要用到酒精灯、试管、铁架台、带导管的橡皮塞、水槽和集气瓶等,学生对这些仪器的外形、实验装置操作原理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注意氯酸钾的纯度,不能混入易燃物质,否则会发生爆炸;收集时试管口要向下倾斜,否则,试管将会破裂;停止制取氧气后,应该先移导管,再移酒精灯,防止水倒吸,使试管炸裂等)要有清晰地了解,让学生在实验前了解实验器材的作用,才能在实验中完整地连接仪器,才能防止在实验中对仪器造成损坏或一些事故的发生。
  
  三、观察对象要明确
  
  初中生往往对科学很是崇拜,很渴望自己能够亲自做好每一个实验,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但是,对于化学还是很陌生的中学生,要完成观察任务,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教师要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观察什么呢?观察反应物的形状、颜色、状态、气味,读书有三到,观察也应该有三到:心到、眼到、鼻到,也就是学生观察途中要用眼睛看,用鼻子闻,还要用心思考,其次,在观察过程中不能只注意主要现象,而忽视一些细微现象;最后,要观察生成物的形状、颜色等等,往往最重要的就是那些细微的容易忽视的现象,学生开始学做实验,没有经验,教师可以告诉学生,科学家的发现往往是从一些细微观察中产生的,并举一些例子,如镭的发现等等,这样学生的观察就会更加全面,科学地听、科学地做,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如果学生实验中动用了这些感官,认真全面地观察实验现象,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观察能力的提高,同时观察能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学习化学这门功课的兴趣,如此良性循环,学习就不难了。
  
  四、实验结论填写要实事求是
  
  从现象到分析比较、得出实验结论,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是思维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只有完成了这个飞跃,才算真正获得了知识,教师要针对实验教给学生记录实验现象的方法,如,制取氧气的实验结束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本实验的反应物是什么?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教师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思考中完成实验现象的总结,在做实验记录时,教师要根据表格的说明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实事求是地填写,尤其是细微的容易忽视的实验现象,实事求是是关键,很多学生喜欢照搬书上的东西,其实科学在于发现。如果对待科学仅仅是注重学到的知识,那么科学就永远不能创新,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运用所学的知识推出结论或者做出相应的解释,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提出来大家分析,甚至于可以再做一次实验,让“发现”更加合理。
  比如,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可能会出现异常现象,如在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氧气的过程中,我们常会嗅到一种刺激性的气味,而氧气是无味的,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问题,课上时间是有限的,于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课后讨论探究,通过查资料、找文献的方法寻求答案,总之,方法不限,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学会探究出结果,学生通过探究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二者结合反应会有氯气生成。
  实验后,教师要带领学生找出难点,实事求是地分析原因,改进方法,克服困难,对于细微现象切不可糊里糊涂一带而过,比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会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什么办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学生最终会思考出解决措施,如,减少二氧化锰的用量,或者用氧化铜代替二氧化锰,或用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教师还可以根据改进的方法引导学生再实验,尽量通过实验课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五、实验后的再分析要做到位
  
  实验结束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再分析,比如氧气制取实验结束后,我们还可以用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来做其他的实验;再比如加热铜绿,假如对装置进行整改,还可以用来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等,教师还可引导学生思考:通过收集氧气的装置可以得出氧气具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用它还可以收集哪一类性质的气体,除了用氯酸钾加热分解制取氧气外,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是否可以用其他方法来制取氧气,其装置和收集方法是否要做相应改变等,学生会在这样的启发中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思维,渴望做好下一次实验。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而实验能力正是创造能力中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形成了自主实验的能力和习惯,动手能力增强了,得到的将是“渔”而不是“鱼”,这样的课对他们来说是终身受益的,古人云:学是为了不学,教是为了不教,这样的实验课才是“做”有成效的课。
  
  (责任编辑:罗艳)
其他文献
公交驾驶员应有效避免发生在车厢内的偷盗行为,尽到承运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避免不必要的民事纠纷和经济损失。平时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在公交车上,被盗乘客急于找回自己的
例1患者男,48岁,腹部隐痛3d入院。人院时情况:T36.5℃,P97次/min,R20次/min,Bp130/75mrnHg.心、脑、肺、肝等脏器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CT发现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开展党组织创新争优活动,重在明确改进目标,创新工作体制,充分发挥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本文指出了学生在微机教学中实现中出现的若干问题,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社会主义新型省志,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记述对象。省志总体设计体现整体性,是为了使新省志在继承我国传统通志体例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学观点和技术手段,编纂成系统的完整
凤凰县是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个县,有近三十万人口,全县的少数民族共占总人口57.07%。我们从1981年开始编纂社会主义新县志,现在送审稿已打印成书。全志设13篇,其中民族
1987年,胡乔木同志在一次讲话中指出:“新的地方志要比旧的地方志增加科学性和现代性。”在这里,中央领导同志向当代地方志工作者提出了严肃而明确的要求。乔木同志的上述指示,是
从当前社会发展对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需求出发,针对实验教学的特点和重要性,结合一些具体的学科提出开放式实验教学与人才培养的设想.
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地位已得到肯定,但也有不少复发疝病例,值得我们重视。我院1998年9月至2008年9月间,收治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复发疝共29例,本文分析手术后复发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