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充分利用勤工俭学这个载体,深入挖掘其在发挥资助育人作用中的有效途径,构建高校勤工俭学育人模式,凸显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职;勤工助学;现状;资助育人;途径
勤工俭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俭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在2012年1月颁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进一步提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文件中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勤工俭学这个载体,深入挖掘其在发挥资助育人作用中的有效途径,构建高校勤工俭学育人模式,凸显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勤工俭学工作现状
随着新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问题,通过各类奖助学金来解决生活费问题,此时的勤工俭学已经不是补充生活费的唯一渠道。目前,各高校均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在大部分高校中只将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并且工作地点在校内的列入勤工俭学管理范畴,只有规模较大的高校才能够主动的承担起校外勤工俭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勤工俭学的岗位主要为助管类、助研类、助學类、技术类、保洁类等几种岗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资助贫困生的文件精神,学生的勤工俭学报酬是从各高校在教育事业费中按照5%- 10%提取的学生资助专项经费中进行划拨,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报酬理应得到充分保障。
二、当前高校勤工俭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均建立起了勤工俭学体系,但是在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受到生源质量、学校面积、学制年限等各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重经济资助忽视育人的功能。在高校,不仅是学生本人甚至是部分用人部门,都将勤工俭学工作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资助手段,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为目的的,没有把勤工俭学工作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忽视学生心理、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良好养成,因此没能很好的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2、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少。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对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高校实际岗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劳务型岗位多,技能型岗位少。受到办学层次、生源质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勤工俭学的岗位多以助管类、保洁类等劳务型的岗位为主,助研类、助学类、技术类等专业技能型的岗位在规模较大的高校设置多,在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存在少量技术类岗位,基本没有学生能够胜任助研、助教等专业技能型的岗位,此时岗位设置的层级就显得较低,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吸引力不足,锻炼性不强。
4、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部分高校对勤工俭学管理松散,学生申请、离岗、工作时间较为随意,缺乏监督和奖惩机制,致使用人部门很难进行学生培养,有的还影响了用人部门的正常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用人信息不及时,不重视勤工俭学工作等,出现了“想工作的学生没有工作,想用人的部门没有合适的人用”。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劳动报酬按小时计算,每小时酬金原则上不低于8元人民币。但是有的高校为了减少学校的经费支出,刻意减少学生的劳动时间或者劳动报酬,使得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勤工俭学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大部分从事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苦累。同时,他们也承受着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通过勤工俭学,让他们感受到通过劳动换来了报酬和尊重,增强了自信心,纪律意识和敬业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他们每天在老师的身边工作,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使他们树立感恩回报的社会责任感。
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工作,通过接触各部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状态,学习到人际交往与人沟通的技巧;通过处理文件整理档案,学习到日常办公的文案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通过在技术类、专业类岗位的工作,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实际操作,增强实践能力。一个优秀的勤工俭学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其人际交往、专业技能、社会适应力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3、提前进入从学生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大学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读书奋斗,终将要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每一个用人部门都像一个小社会、小单位,学生在从事勤工俭学工作时,能够提前接触真实的工作状态,及时的了解到自身在各方面技能的不足和欠缺,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尽早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规划好自身的职业定位。
四、健全高校勤工俭学育人体系的有效途径
1、改变观念,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勤工俭学育人体系。用人部门要改变“单纯用人”的观念,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机会,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育人工作的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要求我们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这些要求也正是高校应该对勤工俭学学生提出的职业要求。 对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要改变“不求锻炼,只求酬金”的观念。在获得劳动报酬,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勤工俭学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不仅锻炼人的毅力,磨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起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为自己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斷拓宽岗位途径,为学生搭建岗位平台。高校应制定贯穿勤工俭学活动全过程的有关政策,统一协调,规范程序,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考勤制度,使其真正做到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在选拔人员时坚持贫困生优先的原则,经过统一面试后持证上岗,学生离开勤工俭学岗位前要向用人部门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才可以离开岗位。
高校要合理规划岗位结构,增加岗位数量,提高岗位层次,不断开拓勤工俭学岗位的类型,有能力的高校应将勤工俭学的范围从校内扩大至校外,类型要从劳动服务型扩展到技术型、专业型、综合能力型。如与行政机关或社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鼓励他们为学生提供兼职岗位,如担任资料整理、数据录入、市场调查等工作。
3、勤工俭学岗位与学生专业学习相挂钩,努力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学术优势,从劳务型为主的岗位,逐渐向管理型、技术型、智能型和开拓型等层次较高,专业技能强的岗位发展。如网络维护、电脑维护、财务管理、学生编辑、摄影助理、讲解员等岗位,使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贫困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参与勤工俭学实践,让学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巩固专业学习,解决了生活问题,提高了综合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
4、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关注精神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高校应重视岗前、岗中的各种培训,形成系列一体化,如办公室礼仪、人际沟通技巧、办公自动化、文书写作、团体心理辅导等基础性的技能培训。同时,抓住勤工俭学这个群体,将与高校办学特色相关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进行传播和普及,如第二外语、东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职业技能。
学生在勤工俭学工作中也需要面试、需要经历竞争和失败,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勤工俭学是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近年来,许多高校都依托勤工俭学的方式建立了创业、就业基地,培养和帮扶了一大批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5、对勤工俭学学生采取社团化管理模式,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勤工俭学工作中来。勤工俭学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多,单凭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来监督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对勤工俭学这个群体应采取社团化管理的模式,由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监督学生,充分挖掘勤工俭学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大力表彰和弘扬其优秀事迹,召开各种座谈会和经验分享会,进而带动一大批学生投入到勤工俭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菲.浅谈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网友世界,2012年17期.
[2]王 芬.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9期.
[3]耿 睿,曲莎莎.勤工助学育人的路径探索与思考——以清华大学勤工助学工作为例[J].教育探索,2013年10期.
【关键词】高职;勤工助学;现状;资助育人;途径
勤工俭学是指学生在学校的组织下利用课余时间,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合法报酬,用于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的社会实践活动。勤工俭学是学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有效途径。在2012年1月颁布的《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中进一步提出高校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文件中指出“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因此,如何充分利用勤工俭学这个载体,深入挖掘其在发挥资助育人作用中的有效途径,构建高校勤工俭学育人模式,凸显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勤工俭学工作现状
随着新资助政策的顺利实施,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助学贷款来解决学费问题,通过各类奖助学金来解决生活费问题,此时的勤工俭学已经不是补充生活费的唯一渠道。目前,各高校均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勤工助学工作体系,在大部分高校中只将由学校统一组织和管理,并且工作地点在校内的列入勤工俭学管理范畴,只有规模较大的高校才能够主动的承担起校外勤工俭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勤工俭学的岗位主要为助管类、助研类、助學类、技术类、保洁类等几种岗位。根据教育部、财政部有关资助贫困生的文件精神,学生的勤工俭学报酬是从各高校在教育事业费中按照5%- 10%提取的学生资助专项经费中进行划拨,勤工俭学学生的劳动报酬理应得到充分保障。
二、当前高校勤工俭学工作存在的问题
虽然各高校均建立起了勤工俭学体系,但是在部分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中,受到生源质量、学校面积、学制年限等各方面的影响,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重经济资助忽视育人的功能。在高校,不仅是学生本人甚至是部分用人部门,都将勤工俭学工作视为一种单纯的经济资助手段,是以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问题为目的的,没有把勤工俭学工作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忽视学生心理、人格、价值观等方面的良好养成,因此没能很好的发挥勤工俭学的育人功能。
2、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少。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对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但高校实际岗位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3、劳务型岗位多,技能型岗位少。受到办学层次、生源质量的影响,大部分高校勤工俭学的岗位多以助管类、保洁类等劳务型的岗位为主,助研类、助学类、技术类等专业技能型的岗位在规模较大的高校设置多,在一般本科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存在少量技术类岗位,基本没有学生能够胜任助研、助教等专业技能型的岗位,此时岗位设置的层级就显得较低,对能力较强的学生吸引力不足,锻炼性不强。
4、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劳动报酬得不到保障。部分高校对勤工俭学管理松散,学生申请、离岗、工作时间较为随意,缺乏监督和奖惩机制,致使用人部门很难进行学生培养,有的还影响了用人部门的正常工作;对于学生而言,获取用人信息不及时,不重视勤工俭学工作等,出现了“想工作的学生没有工作,想用人的部门没有合适的人用”。
教育部明确规定,学生参加勤工俭学的劳动报酬按小时计算,每小时酬金原则上不低于8元人民币。但是有的高校为了减少学校的经费支出,刻意减少学生的劳动时间或者劳动报酬,使得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勤工俭学在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道德情操。大部分从事勤工俭学的学生都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怕苦累。同时,他们也承受着经济上和心理上的压力,通过勤工俭学,让他们感受到通过劳动换来了报酬和尊重,增强了自信心,纪律意识和敬业精神也得到了锻炼,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同时,他们每天在老师的身边工作,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工作的辛苦,从而使他们树立感恩回报的社会责任感。
2、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生进行勤工俭学工作,通过接触各部门教师在日常工作中的状态,学习到人际交往与人沟通的技巧;通过处理文件整理档案,学习到日常办公的文案知识和计算机知识;通过在技术类、专业类岗位的工作,可以学到书本上没有的实际操作,增强实践能力。一个优秀的勤工俭学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其人际交往、专业技能、社会适应力都会得到全面提升。
3、提前进入从学生人到社会人的角色转变。大学生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读书奋斗,终将要走上工作岗位,走向社会。每一个用人部门都像一个小社会、小单位,学生在从事勤工俭学工作时,能够提前接触真实的工作状态,及时的了解到自身在各方面技能的不足和欠缺,在日常学习中可以尽早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查漏补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规划好自身的职业定位。
四、健全高校勤工俭学育人体系的有效途径
1、改变观念,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勤工俭学育人体系。用人部门要改变“单纯用人”的观念,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机会,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实践育人工作的全过程,把实践育人工作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从个人行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它要求我们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它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这些要求也正是高校应该对勤工俭学学生提出的职业要求。 对于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要改变“不求锻炼,只求酬金”的观念。在获得劳动报酬,减轻家庭负担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勤工俭学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体验,不仅锻炼人的毅力,磨炼人的意志,更能激发起大学生自立、自强的精神。在勤工俭学的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为自己将来更好的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2、完善各项管理制度,不斷拓宽岗位途径,为学生搭建岗位平台。高校应制定贯穿勤工俭学活动全过程的有关政策,统一协调,规范程序,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考核标准、考勤制度,使其真正做到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在选拔人员时坚持贫困生优先的原则,经过统一面试后持证上岗,学生离开勤工俭学岗位前要向用人部门申请并经过审核批准,才可以离开岗位。
高校要合理规划岗位结构,增加岗位数量,提高岗位层次,不断开拓勤工俭学岗位的类型,有能力的高校应将勤工俭学的范围从校内扩大至校外,类型要从劳动服务型扩展到技术型、专业型、综合能力型。如与行政机关或社区单位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鼓励他们为学生提供兼职岗位,如担任资料整理、数据录入、市场调查等工作。
3、勤工俭学岗位与学生专业学习相挂钩,努力做到工作与学习两不误。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学术优势,从劳务型为主的岗位,逐渐向管理型、技术型、智能型和开拓型等层次较高,专业技能强的岗位发展。如网络维护、电脑维护、财务管理、学生编辑、摄影助理、讲解员等岗位,使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贫困生可以利用专业知识参与勤工俭学实践,让学生在勤工俭学的同时巩固专业学习,解决了生活问题,提高了综合能力,也增强了自信心。
4、主动为学生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关注精神帮扶,加强就业创业教育。高校应重视岗前、岗中的各种培训,形成系列一体化,如办公室礼仪、人际沟通技巧、办公自动化、文书写作、团体心理辅导等基础性的技能培训。同时,抓住勤工俭学这个群体,将与高校办学特色相关的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进行传播和普及,如第二外语、东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等,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内涵和职业技能。
学生在勤工俭学工作中也需要面试、需要经历竞争和失败,这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因此,勤工俭学是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近年来,许多高校都依托勤工俭学的方式建立了创业、就业基地,培养和帮扶了一大批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
5、对勤工俭学学生采取社团化管理模式,宣传表彰先进典型,带动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勤工俭学工作中来。勤工俭学参与的学生人数较多,单凭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的老师来监督和管理是远远不够的。对勤工俭学这个群体应采取社团化管理的模式,由学生管理学生,学生监督学生,充分挖掘勤工俭学学生中的优秀典型,大力表彰和弘扬其优秀事迹,召开各种座谈会和经验分享会,进而带动一大批学生投入到勤工俭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李菲.浅谈勤工助学在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网友世界,2012年17期.
[2]王 芬.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新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9期.
[3]耿 睿,曲莎莎.勤工助学育人的路径探索与思考——以清华大学勤工助学工作为例[J].教育探索,2013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