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活动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这一理念旨在引导老师根据品德课的培养目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通过活动化的课堂教学给学生播下“美好品德”的种子,为学生提供让“美好品德”这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机会和空间。
一、课前准备活动化
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课前准备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课前准备活动形式多样,如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参观访问、课前游戏等。比如在进行《家乡变了》一课教学时,就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访问父母和乡亲,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图片,从而了解家乡在建筑、交通、科技、文化以及人们在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活动化
课堂教学活动,是实施品德教学的关键环节。活动的空间限于课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参与空间、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在行之有效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道德观念,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而完成明理、激情、导行的内化过程。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讨论活动。讨论是最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如在学习《保护水,节约水》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水来自哪里?这些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如没有了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在讨论中知道了水资源的宝贵,明白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表演活动。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看,还乐于表演。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活动,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表演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或故事情节,从而增强教学的真实感,激发情感体验。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内容时,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主要是让个体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同时它伴随着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获得等种种内在的心理体验,是个体身心的全面激活。体验活动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最现代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在进行《关爱残疾人》内容教学时,可设计“单手脱衣、穿衣”活动,要求参加活动的同学用一只手把自己的上衣脱掉再穿上。学生平时都是用两只手脱衣、穿衣,非常轻松自如。让他们用一只手脱衣、穿衣,每个学生都觉得很吃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从而对残疾人产生了同情,进而产生帮助残疾人的行为动机,为实施这一帮助行为打下了基础。
探究活动。就是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探究问题的结果。这是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生活中的好多问题会产生疑惑,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辨,去选择,最终明白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在进行《规则伴我行》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参加一些没有规则的活动,感受活动的拥挤、混乱场面,探究生活中为什么一定要有规则这个问题,从而养成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欣赏活动。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等来一起欣赏;欣赏美丽的雪景、灿烂的星空和无边的春色,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或自己的成长过程,来欣赏同学的优点,感受自己的进步等。
三、课后实践活动化
课后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由课内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行动”。如学完《谢谢您,爸爸妈妈》一课后,可开展“感恩父母”的课后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学会为父母、为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不再仅仅是爱的收获者,也成为爱的付出者,让自己的家庭充满爱,让家庭生活更幸福、更温馨。
活动化的教学,给予了学生活动的机会、活动的权利、活动的空间。只要教师将情感、技能、知识的教育融合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就能给学生开辟美好品德生长的空间,有教无痕便会成为可能。
(责 编 晓 月)
一、课前准备活动化
课前准备活动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部分。课前准备活动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感知,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及道德实践能力。课前准备活动形式多样,如社会调查、资料收集、参观访问、课前游戏等。比如在进行《家乡变了》一课教学时,就可让学生在课前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访问父母和乡亲,查阅相关资料,收集图片,从而了解家乡在建筑、交通、科技、文化以及人们在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活动化
课堂教学活动,是实施品德教学的关键环节。活动的空间限于课堂,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维空间、参与空间、活动空间,引导学生在行之有效的活动中去体验、感悟道德观念,明白做人的道理,进而完成明理、激情、导行的内化过程。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讨论活动。讨论是最常用的学生学习、交流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锻炼表达能力。如在学习《保护水,节约水》一课时,组织学生讨论:“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水来自哪里?这些水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假如没有了水,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学生在讨论中知道了水资源的宝贵,明白了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我们每个人都要养成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表演活动。表演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有相当大的吸引力,他们不仅喜欢看,还乐于表演。在教学中,可根据教材不同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表演活动,让学生担当教材中的角色,表演文中所描绘的画面或故事情节,从而增强教学的真实感,激发情感体验。如学习生活中待人接物的一般礼节、在紧急情况下的求助和自救、交通安全标志的识别与遵守公共秩序等方面的内容时,都可利用这一形式。
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主要是让个体获得直接的知识经验,同时它伴随着心理需要的满足、心理的平衡、悟性的获得等种种内在的心理体验,是个体身心的全面激活。体验活动是最基本的、同时又是最现代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在进行《关爱残疾人》内容教学时,可设计“单手脱衣、穿衣”活动,要求参加活动的同学用一只手把自己的上衣脱掉再穿上。学生平时都是用两只手脱衣、穿衣,非常轻松自如。让他们用一只手脱衣、穿衣,每个学生都觉得很吃力。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亲身体验了残疾人生活的诸多不便,从而对残疾人产生了同情,进而产生帮助残疾人的行为动机,为实施这一帮助行为打下了基础。
探究活动。就是在体验过程中敏锐地捕捉问题,探究问题的结果。这是教学中值得提倡的一种学习活动方式。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由于受多元文化、价值观和多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学生对生活中的好多问题会产生疑惑,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去探究,去思辨,去选择,最终明白道理,规范自己的行为。如在进行《规则伴我行》教学活动时,可以设计让学生参加一些没有规则的活动,感受活动的拥挤、混乱场面,探究生活中为什么一定要有规则这个问题,从而养成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
欣赏活动。这是一种以学生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欣赏的对象可以是人文作品、自然景色,也可以是学生喜欢或佩服的同伴或其他人物。如师生共同搜集某一主题的相关故事、绘画、照片、录像、电影等来一起欣赏;欣赏美丽的雪景、灿烂的星空和无边的春色,感受大自然的美;让学生通过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或自己的成长过程,来欣赏同学的优点,感受自己的进步等。
三、课后实践活动化
课后实践活动,主要是指由课内延伸到学校、家庭、社区的实践活动,“以活动促巩固,以活动促发展,以活动促行动”。如学完《谢谢您,爸爸妈妈》一课后,可开展“感恩父母”的课后延伸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生活的点点滴滴中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学会为父母、为家庭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使自己不再仅仅是爱的收获者,也成为爱的付出者,让自己的家庭充满爱,让家庭生活更幸福、更温馨。
活动化的教学,给予了学生活动的机会、活动的权利、活动的空间。只要教师将情感、技能、知识的教育融合在精心设计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思考,在思考中进行活动,就能给学生开辟美好品德生长的空间,有教无痕便会成为可能。
(责 编 晓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