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坐甲”新证

来源 :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文公十二年云:“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坐甲”,杜预未注,而其他训释则争议颇多.孔颖达疏:“甲者,所以制御非常.临敌则被之于身,未战且坐之于地.”①其意谓“坐甲”为置甲于地而坐其上.杨伯峻在总结“坐甲”有未着甲而坐和已着甲而坐两种观点后,又结合《左传》成公二年所云“擐甲执兵,固即死也”乃以已着甲为言,进一步指出当以第二种解释较确.②赵生群也认为“坐甲”是“着甲而坐地”③.吴柱则另辟新解,认为“坐”应训为“积聚”,“坐甲”即“聚甲”④.然而由战国文字字形可知,“坐”字本从卩,从土,吴文所据《说文》“坐”从“留”省形、“与留同意”之说不可从,因此“坐”未必可由留止于某处引申出“聚集”义.李辉指出“坐甲”为“着甲跪坐于地”的“坐阵”之法,是一种临敌备战的队列阵型.⑤李文注意到了“坐甲”与坐阵的关联,只是仍将“甲”训为“着甲”则于义未安.
其他文献
涌金寺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秀山,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秀山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一).2019年1月、2020年8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两次赴涌金寺调查,并对寺中形制最早的单体建筑古柏阁的建筑年代和木构原貌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形制解读和文献分析,认为该建筑的主体不晚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是西南地区早期建筑的重要标本.
期刊
瞿昙寺位于青海省会西宁市迤东乐都县瞿昙镇新联村.2000年5月,天津大学建筑学院调查组在瞿昙寺隆国殿修缮现场发现梁架题记49处,详细记录了隆国殿大木构件名称.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现存仅有两部文献被梁思成称为中国古代建筑的语法书,即宋《营造法式》和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1].清代官式建筑术语体系得力于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翔实记录及《营造算例》的补充,且遗存大量实物可资对证,较为完备.然而,明代现存官式建筑营造文献相对匮乏,结构构件的名词术语仅散见于《工部厂库须知》等明中晚期文献中,明早期的建筑术语
期刊
“真没想到坐在家里也能看节目!去年教师节,\'爱心天使\'的志愿者们来家里看望我和老伴,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还给我们进行了体检,我们很开心、很感激.”说起当时的情景,70多岁的退休老教师广汉市雒城街道三北社区居民李廷秀连连称赞.
期刊
信阳长台关1号楚墓遣策是记录该墓随葬器物的清单,包括“集厨之器”“集精之器”“乐人之器”等几个门类[1].遣策中记录“乐人之器”的简共2支,所记器物多可与出土实物对应,是研究我国古代乐器的珍贵材料.李家浩曾对这两支简做过专门的考释[2],后刘国胜又综合众说重新做了释文和考校[3].
期刊
“张大爷,你家的5亩地已经免费给你耕完了,你现在就安心等着4月份我们来给你插秧啦.”2月23日,乐山市夹江县黄土镇罗华社区,在轰隆隆的机鸣声中,一名小伙从拖拉机上跳下来,对站在田埂上的脱贫户张泽明说道.年近70岁的张大爷还没来得及给他递上一杯水,他又爬上拖拉机开向另一块田地.
期刊
石院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大化镇劳动村十组的一处山坳中,名郭家沟,南距县城7公里(图一).此处地势较高,三面环山,南山名青龙嘴,北山名白虎嘴,地形整体呈U形.山上植被茂密,作物以玉米、果树为主.造像刻于两个石包上,1号石包平面呈四边形,大致为南北向;2号石包位于1号石包西南方向约300米,为东西向.2010年,石院寺摩崖造像被列为眉山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点于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并编号19座龛.2017年7~9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仁寿县文物管理中心、眉山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联合调查队
期刊
净慧岩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安岳县岳阳镇望城村二组的白云山上,当地人亦称其为宝相寺,北距安岳县城约2公里,临近247国道(图一).2012年,净慧岩摩崖造像被公布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该造像点的材料过去仅有零星披露[1],很多情况尚不清楚.2014年7月,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岳县文物保护中心联合组成调查队,对该造像点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考古调查.现将调查情况简报如下.
期刊
城市环境正义受到居住空间阶层化的影响,现有文献忽视了空间环境不平等问题生成的动态性与复杂性,通过构建“力争上游”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可以解答这一问题.力争上游的分析框架强调,行动者的目标偏好、决策理性、信息认知、资源基础、行动意向等微观因素与社会文化、制度结构、历史传统等宏观要素的相互作用对空间环境塑造产生重要影响.这一框架将形塑城市环境的多元主体放到动态变化的社会系统中加以考查,关注行动者—结构—情境的互动作用,揭示空间阶层化是如何通过多重复杂机制扭曲城市环境正义的.由于城市政府在环境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日益突
从“以劳易劳” “以劳易物”到“以劳易资”,劳动属性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数字时代有更加多样的劳动形态,零工劳动只是人尽其力的一种方式.提供劳动机会,让人们都有机会参加劳动,是数字时代社会发展最大的积极面向.数字时代的零工劳动在工厂化之外,也让劳动者重新获得支配劳动的自主、自在、自由.在中国文化里,勤劳是人尽其力的实践形态,是尊严的来源.勤劳的内涵不同,尊严的获取路径也大不相同.让劳动不只获得货币报酬,还依然享有尊严是数字时代的难题,数字时代同时赋予个体劳动者和数字平台企业获取尊严的工具.与此同时,倡导劳动光
大规模运输物流系统通过长距离连接和溢出,正在产生广阔的地理和经济影响.中欧班列历史虽然不长,但已成为一个有全球和区域尺度的大型物流体系,正在重塑中国、中亚和欧洲的多元经济地理关系.通过对物流型国家中枢纽城市——西安的个案分析,可以得出两点结论:一是与传统物流研究认为只有市场力量发挥作用相比较,国家特别是地方政府在塑造中欧班列体系结构和属性方面愈发发挥着主导作用;二是与主流研究认为物流只附属于生产环节相比较,中欧班列重塑了欧亚大陆的货运版图,全球、区域和国家层面的生产消费关系,以及城市的更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