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求兴旺的图腾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an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蚕花节是江南独有的节日,也是江南独有的风俗,就地域而言,具有鲜明和浓郁的地方色彩,主要集中在湖州善琏含山、德清新市和桐乡乌镇的三角地带,当然,从广泛的意义来讲,江南蚕桑区都有这样的风俗,但以此地为最。在吴越文化中,养蚕和种稻一样,是农民一年中的头等大事,关系生计问题,也影响到子孙繁衍。千百年来,人类的繁衍总是和物质生产紧密相关的,所以祈求丰收是人们在一年中祭祀的主要内容。含山蚕花节,以一种庙会的形式,在娱乐和祭祀中,完成一种图腾崇拜的仪式,这也许来源于原始的民间信仰以及祖先崇拜。因为在民间传说中,蚕花节的主神是蚕花娘娘这样一位女性,而在另一种传说中,发明蚕桑的是黄帝的夫人嫘祖,仍然是一位女性。蚕桑的养殖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在种桑养蚕为主要产业的江南地区,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这种祖先崇拜是和人类的繁衍紧密相关的,它祈求的是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含山是一座非常独特、在平原之地突兀而起的山峰,山高仅六十多米,东西宽三百米,南北长五百五十多米,古诗中有“拔地孤峰出,青苍俯碧流”的描述。记述当地历史的《练溪文献》云:“介湖嘉两郡间,若含物然,故名。又因四水涵之,一名涵山…一有龙潭、五间、河泾水出其下。”《嘉泰吴兴志》载:“含山在县东南……东望苍然,茭苇烟蔚之中,高丘卓绝,因以名焉。山有净慈院,其巅有浮屠。”贴山之西麓而过的泱泱水道,即是京杭大运河之一段,当地有这样的民谣:“上南杭州一百廿,落北苏州一百四,俯洽湖州八十里,平地独耸名含山。”笔者最早知道含山是在五代时期韦庄的一首诗中,他对含山有着很深的印象:“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在这首名为《含山店梦觉作》的诗中,他写出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的心绪。当然,含山最终给予人们的是一种和生命密切相关的民间信仰和民间图腾。
  含山山巅有含山塔,建于北宋元祜年间(1086~1093年),因含山东山庄也属湖笔发源地,塔高耸挺拔,又称笔塔。对笔的崇拜和对蚕神的崇拜,在同一座山上得到完美的体现。1994年,笔塔重修,开光之际,人们在塔中还发现许多不同年代的钱币。
  蚕花节时,四乡各村都组织樯子船表演,船上的健儿表演起各种武术把式,所谓拳船就是指此,茅盾先生在一篇描写故乡乌镇香市的文章中,也提到蚕花庙会的盛况。相传很早以前,含山一带的百姓都要在清明节这一天,带着自己裹的粽子和甜麦饼上山赶庙会。可清明前夕,居住在含山北麓武员外唯一的女儿却眉宇紧锁,心事重重。原来,其父在战场被困,危在旦夕,无奈之下,便启笔写下告示“凡救吾父脱险者,愿以终身相许”。不料揭下告示救其父的竟是含山东南白马塘的一匹白马驹,按告示许诺,蚕花公主应承与白马成婚,然人畜婚配毕竟是荒唐之事,可救命之恩又不可不报,武员外左右为难,便想出“偷梁换柱”、之计,瞒过蚕花公主,将丫环小青推上喜堂与白马完婚。白马得知被蒙骗,就义愤填膺,狂呼乱跑,四处冲撞,无意中将丫环小青踩死。员外见状不妙,便操佩剑刺死白马,蚕花公主闻之倾刻悲痛欲绝,一气之下撞壁身亡。
  事后,武家佣人将蚕花公主与白马合葬于含山之巅。时过两月,含山上出现了奇迹。公主之坟上长出了一棵“鸡心”状青翠肥大叶子的矮树,而白马坟上长出一种身上印有马蹄形花纹的小虫,小虫慢慢爬上矮树,以叶为食,吃累了,睡一会,睡醒了又吃叶,如此反复,小虫长大了,便从口中吐出丝来,边吐边绕,不几天,把自己围在里边做成花生状的小蛋。又过几天,小虫咬破外壳,飞了出来,成双成对在含山上空飞来飞去。当地百姓猜想:这飞蛾便是蚕花公主与白马的化身,认为那小虫是天下虫之宝,就称之为“蚕宝宝”,这树象征着他俩的爱情,便把树称为桑(双)树,将花生状的小蛋称之为茧(驹)子。后来,人们都将蚕宝宝饲养起来,缫丝、纺织,用来缝衣服,冬天可以御寒。人们为了感激蚕花公主和白马的恩赐,捐资在含山顶上修建了一座蚕花殿,供上蚕花公主和白马雕塑,每当清明节,远近蚕农都前来朝拜,祈祷蚕花丰收。
  含山蚕花节是中华民族颇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民俗之一,含山方圆百里的百姓,每当清明节这天,都要背着“蚕种包”,头插蚕花,蜂拥含山,向蚕花娘娘祈祷蚕花丰收,这是含山蚕花节最初的雏形,被称为“轧蚕花”。历代都有诗歌记述这一盛事,如“几处画船喧笛处,谁家红袖舞秋千”(清李元坤),“吾乡清明俨成案,士女竞游山塘畔。谁家好学哨船郎,旌旗忽闪姿轻快。”(清沈焯)在这些诗中,形象地描述了蚕花庙会中的民间活动,游船画舫穿梭河中,少女秋千荡漾其上,拳船杂技精彩纷呈,快船行驶如飞,可见当时的轧蚕花内容是很丰富的。
  含山“轧蚕花”活动分为头清明、二清明和三清明等,周期有十多天,在这一时期,方圆百里的人们都要来此赶庙会,祭蚕神,十分热闹,传说蚕花娘娘在清明节扮作村姑踏遍含山,在山上留下“蚕气”,人们到山上踏青,便能将蚕气、喜气带回去,得到蚕花“廿四分”(双倍好收成)。蚕是天虫,自然要给人们带来好运,在这个民俗背后,我们也能发现江南风俗中高于物质的精神追求。
  蚕花节以正清明(俗称头清明)最为热闹。其活动的重心就是祭祀蚕花娘娘,这天水陆并进,抗战前,来含山赶庙会者有七八万人之多,来含山的船只一直停到了珠塘桥,纵横1公里。前来祭祀的主要是蚕农,一般是肩上斜背一紫红色或玫瑰红的“蚕种包”,将自家今年头蚕蚕种纸置于包幞之中。幞中两头在胸前系一个结,背此包上山,是一种脚踩蚕花宝地,使“蚕种包”带上“蚕花喜气”,以祈求今年蚕茧丰收的古老风俗。这一天的祭神仪典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以“庙界”(即同一地域、村坊)为单位的拜香会(水路来的叫拜香船),在山下会合后,依次上山参拜蚕花娘娘。有吊臂香、扎肉心灯,拜香童子一路唱念蚕花忏、观音忏等经,并有乐队吹打,丝弦管笛伴奏。一是以“庙界”为单位抬着当地地方神祗的偶像如总管、土主等,以一大纛开道,华盖垂垂,旌旗飘飘,簇拥“菩萨”上含山,绕宝塔一周,驻跸片刻,前呼后拥下山。
  民俗学家钟伟今曾多次深入蚕乡考察这一民俗,他发现和蚕花节相关的还有不少活动:   一、烧香求神。上山的人大多要到各神(道教神、佛教神、地方神)殿去烧香礼拜,“我信众神,众神佑我”。对于蚕农来说,蚕花殿是一定要去的,祀礼也简单,清香红烛即可,认为“诚则灵”,顺便还到东北角仙人潭投石卜蚕事。
  二、买卖蚕花。蚕花是一种祝愿蚕花丰收的纸质、绢质(现为塑料或化纤品)做成的彩色花朵。相传西施去国适吴送蚕花给越国边疆采桑姑娘,祝越国蚕桑丰收,国富民强。从此蚕区有扎制蚕花、祈求丰收的习俗,这一天家家会买蚕花回家,有的当即插在发际。如今此风更盛,到了清明,蚕花灿烂,满街满山,百花齐放,蔚为大观。扎蚕花以石淙。含山两地最负盛名。民间工艺品,自产自销。
  三、轧蚕花。时逢清明,在含山德清新市一带有“摸蚕花奶奶(乳房)”的风俗。所谓“轧发轧发,越轧越发”,有的直呼“摸发摸发,越摸越发”,谁家姑嫂被摸得乳房发痛,据说不但这年蚕花会“发”,而且引为为荣,故有“含山滩上比老婆”之说。但在含山因人多地狭,“轧”是名副其实。
  至于在含山山下大运河等河道上,来自各地的武术船竞相比赛,有标杆船、擂台船、踏排船、划龙船等,精彩纷呈,两岸观者如堵,不时欢声雷动。
  这样闹到二清明、三清明,基本告一段落。但是到了清明第六天(俗称“六清明”),山下的北村、辅家村、金村又要举行一次“马鸣会”。缘起是山上的马鸣王菩萨是这三个村捐资雕成的。雕神像的枣木来自北村,因此当地就有这样的说法:马鸣王的娘家在北山,外婆家在金村。因这一特殊关系,当然要格外善待马鸣王,以求护佑。
  “六清明”清早,三个村家家户户出一两个人到山上集会,香烛礼拜马鸣王菩萨,并请道士拜“马鸣王”。在山上吃一顿素餐后,开始出会。龙旗(画有龙,取“龙蚕”之意)开首,旗后是吹打乐队,接着有四块行路牌,上书“马鸣大王”“龙蚕胜意”等。后面是带柄可举的长约尺余的八尊木雕“八仙”像,分别由八人手持。八仙后是锣鼓班子,接着便是抬着马鸣王的轿子。马鸣王神像关节处有插销可以活动,或立或坐,气韵生动。轿后是三村民众,还有一面殿后旗,亦画龙图。
  出会队伍从北面下山,经北山,辅家村、分金村,恰好绕山一周。上述三村,马鸣王金身与八仙都要停在预定的场子“坐茶”,村人设香案礼拜,并泡茶和糖汤招待众人。至马鸣王从南面登山回殿复位,已是黄昏时分。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含山祭祀蚕神的活动随着马鸣王神像的复位而落幕。
  20世纪80年代初,又有蚕农在荒草萋萋的含山山顶烧香,并在宝塔下“盘荫”拜忏,90年代初民间自发捐资重建净慈寺,重塑观音菩萨、蚕花娘娘、太均夫人金身,自此之后的清明含山“轧蚕花”,拜蚕花忏,买卖蚕花等活动规模逐渐壮大,每年从一两万人逐渐上升到三五万人,当时在含山镇将含山清明“轧蚕花”正式定为“蚕花节”,并在原有民俗活动基础上,融入了推行科学养蚕、大型商贸展销,蚕花姑娘评选、背蚕娘、摇蚕龙、裹粽子比赛、文艺演出等具有现代气息的内容,“蚕花节”这一富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民俗在传承中不断吸纳接受新事物。
其他文献
“吆喝”与“喓喝”  吆喝,这里专讲食贩的叫卖声。  古写作“喓喝”,原是指虫叫的声音,春秋时期已见应用。如《诗·南召·草虫》:“喓喓草虫。”但“喓”和“吆”在《说文》里都未曾收录。到了宋代,“喓”仍是指虫声。如宋人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三十:“欧阳公云:‘予作《憎蝇赋》,蝇可憎矣,尤不堪蚊子自远喓喝来咬人也。’”  宋代以后在文字上记载食贩的叫卖声较多。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天晓诸人人市
期刊
一  海门县,后周显德五年(958年)置县,治所东洲镇。元末到清初,由于坍江,被迫四迁县治。由于县境人口与土地面积剧减,于康熙十一年(1672年)废县归并通州,名海门乡。道光十二年(1832年),为了有别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所置海门直隶厅,“名同地异,岁久相沿,而厅乡几混淆莫辨”,海门乡丁鹿寿等人赴部呈请,海门乡改为静海乡。  明清时期,海门县民风淳朴,文风昌盛。古海门县出现了一些耕读传家
期刊
饕餮纹觚  饕餮纹觚,1968年河南省温县小南张出土,现藏河南博物院。大喇叭口,细长颈,直腹,平底,喇叭状高圈足。颈部饰蕉叶纹与蝉纹,腹与圈足下部饰带扉棱的饕餮纹,圈足上部饰弦纹、蝉纹和两个十字形镂孔。通高27厘米,口径16厘米。  觚是古代饮酒器,多以青铜制成,也有陶或漆木质者。觚的主要特征是长身侈口,上部喇叭口,下部为圈足,多瘦长细腰,矮胖粗腰者比较少见,有的腰部有扉棱,流行于商代和西周时期。
期刊
《更路簿》又称《水路簿》《南海更路经》,在元代已有雏形,明代以来愈益成熟,是我国南海渔民普遍记录、使用、相传的航海手册。  《更路簿》既是南海渔民自己记录的航海日志,也是我国航海民俗文化的重要文化遗产,翔实记载了我国人民在南海的生存史、航海史、生产史、海外贸易史,揭示了我国对南海U形九段线(中华民国时为十一段线)内西沙、南沙群岛岛礁及其海域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连续管辖的历史事实,是我国
期刊
子夏门下政事弟子,除了魏文侯、李克之外,知名人物还有魏成子、吴起两位。  一  魏成子,魏文侯之弟,名成,成子当为其字。裴驷《史记集解》引:“徐广曰:《说苑》作季成子。”季,乃排行冠于字者。又称楼季,楼,当以封地为氏者,这在先秦贵族中颇为常见。据《韩非子·五蠹》:“十仞之城,楼季弗能逾者,峭也;千仞之山,跛群易牧者,夷也。”又《史记·李斯列传》:“城高五丈,而楼季不轻犯也;泰山之高百仞,而跛胖牧其
期刊
清末民初,上海老城城厢内外,大小街头茶馆遍布,茶客如云,茗香醉人。据史料记载,清宣统元年(1909年)上海有茶馆64家,到民国8年(1919年)有164家。抗战前,大大小小的茶馆达数百家之多,仅城隍庙一处,就有茶馆几十家,可谓“十里洋场奇事多,上海茶馆甲天下”,成为沪上风情旧景之一。  茶馆称呼各地不同,旧上海茶馆多以楼、馆、园、阁、居、社、肆、轩称之。茶馆题名亦雅,如秋月楼、碧玉春、鹏飞白云楼、
期刊
姓氏是中国文化独有的最具有民族“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符号标志。河南是中国众多大姓的祖根地,而荥阳则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祖根地。虽然中华郑姓的起源有着多重姓源,但源于姬姓、以周宣王之弟友即郑桓公所传之河南荥阳一带的后裔以“郑”为氏,无疑是中华郑姓的“主流姓源”。“主流姓源”往往成为该族姓人们认同感、归属感最高的最具有“文化认同”价值与意义的姓源。我认为,探讨“荥阳与中华郑姓源流”,应当在郑姓的
期刊
服饰是人类创造的一种有形文化。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民族服饰风情万种,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在潮汕,民间就有一种十足“土里土气”的服饰——水布,上了年纪的潮汕人,对水布十分熟悉,一往情深,每每回忆,总是感叹无限。  潮汕水布又称潮汕浴布,是潮汕民间一种男子普遍使用的水腰带,与工夫茶、潮州戏(即潮剧)并称潮汕传统三宝。  潮汕水布长约2米,宽0.4~0.5米,上面的图案不是红白相间的方格,就是黑白或蓝
期刊
微子、箕子和比干,被孔子誉为殷代的“三仁”(《论语·微子》)。与其他“两仁”相比,比干既忠且慧,最后被纣王剖心而死,极为惨烈。忠、慧、惨三字皆有“心”,比干因心而被杀,后人因心念比干。中国官方(含儒家)和民间百姓纪念比干的方式不同,其形象在官方和民间也大异其趣。本文对比干在官方和民间的不同形象进行了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比干文曲形象的树立与宣传,裨益于当前的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本文不足之处,敬请方家
期刊
八姓入闽传说之源流考  揆诸史实,中国移民史上并不存在“八姓入闽”。作为一种传说,八姓入闽始于唐代,初为林、黄二姓人闽,唐宋之际演变为林、黄、陈、郑四姓,或黄、陈、郑三姓人闽,至宋代元祜年间定型为林、黄、陈、郑、詹、邱、何、胡八姓人闽。明清之后,八姓人闽传说由姓氏族谱进入地方志书、学者著作,并经由地方志书跨区域传播至豫闽台,流传至今,成为中国移民史上著名的移民传说。  第一,由两姓入闽到八姓入闽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