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偏差的困惑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kuilover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年末岁初,对新一年的中国经济增速进行预测,总是市场的一个热点。不过去年的预测是否有偏,前年的预测是否准确,往往少有人问津,关于形势的混乱辩论之后,“运动场上留下的是一堆无人认领的鞋子”。谁来为预测负责?如何提升宏观预测的准确度?笔者对2008年以来,11年的经济预测进行了梳理、回顾,希望能够有些启示。
  为了使得分析具有足够代表性,本文对关注的机构进行了筛选。具体包括:国内券商、国内商业银行、外资金融机构、国际机构,共计55家。其中,国内券商选取范围,包括了各年份总资产排名前30的机构,11年来总计覆盖了41家。具有国内商业银行背景的机构包括:中银国际、工银国际、交通银行共3家机构。外资机构有9家,包括瑞银证券、野村证券、瑞穗证券、摩根大通、高盛、渣打银行、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美林美银。国际机构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

图1:预测增速均值和事后公布增速的对比



资料来源:各机构研报、新闻报道和作者整理??制图:颜斌

  在整理数据时,我们只关注上述机构在上年末或当年初,对当年经济增速给出的预测。有时机构给出的预测值并不是一个确切数,因此进行了以下处理:(1)给出预测区间的情况,以区间的中间值为准。例如6.5%-7%,计为 6.75%。(2)如果给出的预测值是“6.5%左右”,就按6.5%来计。(3)其他无法定量描述的,例如:“保持稳定增长”、“6%以上”,不计入考虑。这样我们得到了2008年至2019年当中,12年的预测值,其中前11年的预测值是可检验的。在这11年中,并不是每家机构、每年都进行预测,而且一些机构成立较晚、或当中进行了合并,因此各年给出预测的机构数量不尽相同。其中,发布预测机构数量最少的年份是2008年,为27家;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为43家;平均值为36家,没有明显的趋势性。以下是一些主要观察:

机构预测均值:上行期倾向于低估,下行期倾向于高估


  在过去11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预测增速均值都存在一定的偏差(图1和图2)。其中,而预测值高估的情况,大都是处于下行期的年份,例如2012年至2015年,以及刚刚过去的2018年。预测值存在低估的时间,大都是经济比较景气的年份,例如2010年、2011年、2016年、2017年。
  由于2005年、2006年、2007年的预测机构数量较少,所以这里没有将对应的预测结果放到图中。事实上这三年的预测值低估幅度更为明显。如果考虑上述三个年份,则上述结论会被进一步强化。此外,使用预测中位数代替均值,结果基本一致。
  可见,预测值不但存在偏差,而且存在一定的规律,即:在经济上行期,增速预测均值往往倾向于低估,而在经济下行期,预测均值则往往倾向于高估。

预测偏差可能存在内生性,其为必然?


  预测的这种逆周期偏差,即上行期低估、下行期高估,未必能够说明机构的预测不准确。理解这种偏差的一个重要角度是——预测均值有可能会影响到政策决策。如果市场预期过于悲观,将会影响到市场信心。这时候,逆周期的政策可能采取措施、对经济进行反向调节。反之,如果市场信心过于亢奋,政策也会进行“泼冷水”式的调节。
  但要注意到的是,如果这种假设成立,则预测偏差应该是顺周期的。例如,经济下行期,预测比较悲观,政策调控之后,增速高于预期;再如,经济上行期,预测过于乐观,政策反向调控之后,增速低于预期。

图2:预测增速均值:上行期倾向于低估,下行期倾向于高估



资料来源:各机构研报、新闻报道和作者整理

  而前述55家机构在11年间的预测均值,其表现并不是顺周期的,反而恰恰是逆周期的特点,而且这种逆周期似乎是较为稳定的。因此,预测性偏差存在内生性的角度,完全无法解释过去的历史偏差。即便存在这种内生性导致预测偏差的力量,这种力量也是较弱的。实际上,机构对下一年的经济增速预测,往往也包括了对未来经济政策的预测。因此,探寻这种预测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比较复杂的。
  不过,从预测者本身的角度来进行反思这恐怕是重要的角度之一。

预测偏差、预测分歧都在逐年减少


  虽然预测偏差呈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性,但是预测偏差本身的幅度正在逐年减少(图3),而且衰减的趋势非常明显。如果这一规律仍然成立,给定2019年的增速预测值为6.3%,则最终公布增速在比较接近预测值的情况下,可能会略低于这一预测均值。
  与此同时,不同机构之间的预测分歧也在逐年衰减(图4)。这表明,55家机构的预测值越来越收敛、分歧越来越小。
  11年间,预测分歧的平均值为0.97个百分點。2008年,对经济增速的最高预测值和最低值,相差近5个百分点。而在2018年,这一偏差仅为0.05个百分点。在这个年份,事前41家机构的预测均值为6.65%,而最后公布的实际增速为6.6%。
  总体上,预测偏差越来越小、预测分歧越来越小——这可能表明,各类机构在预测结果上共识越来越高、预测准确度方面也越来越高,预测似乎越来越逼近真实值。
  不过,预测偏差的改进、预测分歧的收敛,这是否具有足够的实际意义?
  如前所述,过去11年中,2018年的预测均值最为准确。但是,2018年正是经济下行压力大幅度超预期的一年。不论是基建投资、金融市场,还是中美贸易冲突,2018年给经济观察者带来了太多的始料不及。或者可以这么说:2018年初,市场已经相当准确地预测到了2018年的增速会较2017年下降0.2个百分点左右。但是市场也万万没想到,这0.2个百分点对应的下行压力会是如此之大。   而现在,2019年的预测增速均值为6.3%。假如这个预测相当准确,这意味着2019年增速将较2018年下滑0.3个百分点。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对接下来要完成的下行周期,也应怀有足够的敬畏之心?
  如前所述,2018年增速仅下滑了0.2个百分点,市场就感受到了各种压力,这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是如果观察同期的名义GDP增速,则可能更容易理解这种变化。与2017年相比,2018年的名义增速下滑了1.2个百分点。如果看季度数据,同2017年一季度(本轮周期的顶部)相比,2018年四季度的名义增速已经下滑了3.6个百分点,而实际增速只下降了0.5个百分点。
  2012年之后,特别是2015年之后,中国GDP实际增速本身的波动性也在下降,甚至趨向于相当稳定。因此,预测均值的准确性不断提高,一方面可能和分析者的理性程度提高有关,另一方面则与GDP实际增速明显趋稳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对实际增速预测的意义,甚至实际增速指标的指导意义,都被明显地削弱了。
  2015年三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这12个季度中,实际增速最高达到6.9%,最低也有6.7%。最高、最低点,相差不过0.2个百分点。从年度实际增速来看,2015年至2017年三年的增速最高、最低点,同样相差不过0.2个百分点。

图3:预测值的偏差逐年减少:?????预测越来越准



资料来源:各机构研报、新闻报道和作者整理

图4:机构预测的分歧也在逐年缩小



资料来源:各机构研报、新闻报道和作者整理

图5:与GDP实际增速相比,名义增速周期性特征更加明显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作者计算

  在实际增速相当稳定的情况下,如果两家机构的预测值分歧达到0.2个、0.3个百分点,实际上已经意味着两者可能存在巨大分歧。所以,不同机构之间的预测观察,并没有看起来的那样富有共识。
  实际增速的预测意义、揭示周期的意义,都正在下降,而名义增速则是一个更加值得关注的指标。除了两者的波动性大有不同,我们还可以加上另外两条理由:其一,短期宏观经济政策更加关心总需求,而从支出法来看,GDP名义增速正是名义总需求的反映。当然,在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例如2016年至2017年),有时候总需求未必有名义增速看起来的这么强。不过,一个快速上升的GDP平减指数、进而一个快速上升的GDP名义增速,仍然反映了正向供求缺口的扩大。
  其二,从收入法的角度来看,名义 GDP可以分解为工资、利润、租金、税收、利息等收入项。在通胀率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各类市场主体更加关心的,还是上述收入项的名义值变化,而不是其实际值。比如,观察当年上市公司财报业绩时,没有人会使用通胀率对其进行折算。这时候,大家对经济波动的更多感受,与名义增速的波动更为切合。
  总体上,我们将看到,机构预测者和市场投资者会越来越多地关注名义增速。但是,名义增速是如此的大起大落、捉摸不定,这方面的预测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编辑:王延春)
其他文献
“2019年对于金融领域的理解和金融市场的研判,要沿着金融业供给侧改革的主线来展开。”多位金融领域人士如是告诉《财经》记者,而这已经在2月25日的股市中得以印证。  2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必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强化金融服务功能,找准金融服务重点,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为本。  这之后第一个交易日
期刊
在阿里巴巴开疆拓土的新业务里,大文娱最受质疑。阿里的人士戏称大文娱就是个“大文坑”,在这里倒下了无数英雄。从俞永福到杨伟东,从高晓松到宋柯,他们激情而来、落寞离去。  大文娱始于阿里双H战略的一环,从2014年,阿里陆续在文学、音乐、游戏、影业、视频和体育业务上重金收购、布局。阿里CEO张勇曾在一次内部会上复盘,他认为阿里2015年最重要的布局之一就是收购优酷。一位在场员工转述说,如果阿里不做娱乐
期刊
龚强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特约高级研究员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流动性短缺压力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更为突出,而科技进步与数字金融的发展为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新路径。  我们可以看到,数字金融为实现金融服务的公平性、均衡性与共享性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数字金融通过改善传统金融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与区域限制等发展瓶颈,有利于改善传统金融“成本
期刊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连续数日上调后,在2月底首次升破6.7的关键关口,创七个月来的新高。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月26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952,较前一交易日上调了179个基点。  汇率升至6.7以内,主要是中美贸易谈判迎来利好。特朗普近日在推文中称,美国与中国的贸易谈判在包括知识产权保护、技术转让、农业、服务业以及汇率等许多核心问题上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基于此,特朗普政府将延迟原计划在
期刊
图/视觉中国  票据,这个2018年下半年以来在社会融资和信贷数据上表现“亮眼”的金融工具,已成为监管严查的重点。  “我们正在组织监管人员加强对票据套利的检查,如果发现资金完全是出于逃避监管的套利,而没有投入到实体经济,一定会进行非常严格的问责和处罚。”2月25日,银保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对票据套利展开严监管。  几天前在2月2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已经提
期刊
相隔18年的两个故事,我们为什么会把它们放在一起?  这是两个周期,两个泡沫,都與网络有关,关于梦想,关于冒险,关于常识,关于幻灭。2000年的互联网,2018年的区块链,穿越18年时光,它们拥有几乎一样的命运脉络。  人们对科技狂热,对创新乐观。每当机会出现,资本疯狂追逐,金钱蜂拥而至,那些拗口陌生的技术名词,成为炫目的金矿。前两个月还口袋空空的年轻人,突然间身价千万,资金上亿。  然后经历激情
期刊
2月28日,中国民生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民投”)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长城资产”)在北京正式签署业务合作协议。中民投将与中国长城资产在流动性管理、产业投资、债务重组、资产处置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提升资产质量和资产价值。转型提升取得突破  此前2月14日,中民投将董家渡项目50%的股权出售给绿地地产,这是中民投有效优化公司产业布局结构和资产负债结构,持续深化落实公司
期刊
“去年初的时候,一瓶也就几块钱。现在连进价都快30元了,还是缺货。”2019年2月20日,北京市大兴区的一名药店工作人员面对患者的询问,言语之间有些无奈。  这位销售人员提到的硝酸甘油片,心绞痛患者发作时在舌下含服,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因此是患者的常备药,也是“救命药”。不过,目前北京很多社区药店已经缺货一段时间,店里也不清楚何时才能补到货。  大连、南京、济南、淄博等多个城市也陆续报出硝酸甘油片缺
期刊
“文化产业还会好吗?”这个疑问如同一个幽灵,在2018年始终盘旋在文化产业从业者和投资人心头,至今不散。经过十余年的高速奔腾,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浪头在2018年似乎骤遇阻遏,在经济下行、资本寒冬的映衬下,显得尤为凄凉。  站在2019年伊始往前看,文化产业的黄金时代已经远去,但新的时代亦渐行渐近。这将不是遍地机遇的时代,而是机会仍然不少,可能更难抓住,但是收获更大的时代。横店影视城内的群众演员。图
期刊
经过2018年的曲折,中美正重新坐下来讨论贸易摩擦和解决之道。外界期待双方能达成新的协议。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贸易引起的收入分配效应逐渐累积,中美基于前期共识而达成的贸易关系态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同时,日美贸易摩擦尽管发生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但其发生、发展、消退的变化规律值得借鉴。因此,认清美国对中美贸易态度的转变,吸取日本应对日美贸易摩擦的经验教训,对中国正确处理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挑战具有重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