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理论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 :齐鲁珠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58133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政府绩效审计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内涵绩效审计(performance audit)在西方国家产生较早,但真正兴起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国家公共开支的大幅度增长,经济资源与需求矛盾的日益尖锐,纳税规模的扩大以及人们民主意识的提高,纳税人对提高公营部门支出的效益和明确支出经济责任的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国家开始关注资源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公共性"的不断觉醒,要求审计部门应适应公共经济责任发展的需要,不仅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合规性进行严格监督,而且要对政府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实施监督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通过对工程投资控制手段之一的工程造价审计的委托代理链以及其委托代理关系的分析,分别对各级代理人可能存在的代理问题以及委托人可能采取的制衡机制进行了阐述,进而提出了有助于完善政府投资工程造价委托审计管理体制的建议。
期刊
随着近年来审计公开力度的加大,审计透明度的增强,社会公众对审计监督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长期以来审计任务繁重与审计资源相对短缺之间的矛盾也很突出。在审计经费有限的条件下,必须借助审计成本管理的手段来解决这一矛盾。本文就加强审计成本管理的必要性,审计成本管理的原则以及如何实现对审计成本的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期刊
绩效审计已成为当今世界政府审计发展的主流,而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府绩效审计并未全面展开,其原因就在于政府绩效审计的产生、发展并不是独立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特有环境制度。本文从政府预算管理体制、政府审计模式、政府绩效审计法规体系以及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全面实施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前提条件尚不完全具备,并针对建立健全这四个基本前提提出了见解。
期刊
《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审计署6号令)(以下简称《质量控制办法》)实施2年多来,对于规范审计程序,提高审计质量,明确审计责任,减少审计风险都起到积极作用,被广大审计机关严格贯彻执行。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审计机关在执行《质量控制办法》时存在一定的误区,特别是修订后的《审计法》于2006年6月1日实施后这些误区显得格外突出。
期刊
与一般的公益事业单位相比,经营性事业单位是面向市场从事生产经营,以技术或劳务为社会提供服务而获取经济效益,通过独立开展经营活动获取经营收入,并进行成本核算,申报纳税。因此经营性事业单位更具有企业化的特点,经营性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重点与策略也就与一般的事业单位有所区别。
期刊
2004年,宜昌市夷陵区开始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经过近3年的管理制度完善,以及积极推进信息系统建设,该系统已经实现了与商业银行、人
期刊
一、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概念的提出及现实意义 (一)政府信息系统审计概念的提出对于什么是信息系统审计,不同的
期刊
《审计署2003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争取到2007年,熟悉审计业务,同时又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计算机、法律、经济管理等知识的人员占整个审计业务人员的一半左右。设想加快审计复合型人才建设的途径有以下方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