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语文(一)

来源 :山西教育·招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ei159502252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两人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当年,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推动了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人工智能成了全球产业界、学术界的高频词。有研究者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对一种通过计算机实现人脑思维结果,能从环境中获取感知并执行行动的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人工智能并不是新鲜事物。20世纪中叶,“机器思维”就已出现在这个世界上。1936年,英国数学家阿兰·麦席森·图灵从模拟人类思考和证明的过程入手,提出利用机器执行逻辑代码来模拟人类的各种计算和逻辑思维过程的设想。1950年,他发表了《计算机器与智能》一文,提出了判断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标准,即“图灵测试”。“图灵测试”是指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且超过30%的回答让测试者误认为是人类所答,那么就可以认为这机器具有智能。
  20世纪80年代,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教授用“中文房间”的思维实验,表达了对“智能”的不同思考。一个不懂中文只会说英语的人被关在一个封闭的房间里,他只有铅笔、纸张和一大本指导手册,不时会有画着陌生符号的纸张被递进来。被测试者只能通过阅读指导手册找寻对应指令来分析这些符号。之后,他向屋外的人交出一份同样写满符号的答卷。被测试者全程都不知道,其实这些纸上用来记录问题和答案的符号是中文。他完全不懂中文,但他的回答是完全正確的。上述过程中,被测试者代表计算机,他所经历的也正是计算机的工作内容,即遵循规则,操控符号。“中文房间”实验说明,看起来完全智能的计算机程序其实根本不理解自身处理的各种信息。希尔勒认为,如果机器有“智能”,就意味着它具有理解能力。既然机器没有理解能力,那么所谓的“让机器拥有人类智能”的说法就是无稽之谈了。
  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不同学派的科学家对“何为智能”的理解不尽相同。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具体问题的求解能力,他们会为所设想的的智能机器规划好不同的问题求解路径,运营形式推理和数理逻辑的方法,让计算机模仿人类思维进行决策和推理。联结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就是非智能部件相互作为的产物,在他们眼里人类也是一种机器,其智能来源于许多非智能但半自主的组成大脑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他们研究大脑的结构,让计算机去模仿人类的大脑,并且用某种教学模型去重建一个简化的神经元网络。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的实质是机器和人类的行为相似,研究人工智能应该研究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而不是高级的逻辑推理,不解决基本问题就无法实现复杂的思维模拟。因而他们让计算机模仿人的行为,建立人工智能系统。
  时至今日,研究者们对“智能”的理解仍未形成共识。但是,正是对“何为智能”这个核心问题的不断思考和解答,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层面的发展。
  (取材于谭营等人的文章)
  7.下列对第一段“人工智能”定义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是能感知行动的智能体。
  B.人工智能是对一种智能体的描述和构建。
  C.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对环境的描述和构建。
  D.人工智能是对计算机思维的实现。
  8.根据材料第二自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学家图灵提出了用机器来模拟人类行为的设想。
  B.图灵和希尔勒全都认为计算机是可以拥有智能的。
  C.一台机器如果能在5分钟内正确回答由人类测试者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就认为这台机器是具有智能的。
  D.“图灵测试”提出了机器是否具有智能的判断标准。
  9.根据材料第三自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不会英语的人也能看懂中文。
  B.“中文房间”的实验是为了证明计算机无法理解中文。
  C.希尔勒认为,机器不具有理解能力。
  D.“中文房间”思维实验中被测验者其实是机器人。
  10.根据材料,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联结主义学派和符号主义学派都认为应研究人类大脑的结构。
  B.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表现为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能力。
  C.行为主义学派主张应把人类感知和行动的本能作为研究的内容。
  D.三个学派对“智能”的理解不同,因而他们的研究思路也不同。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共25分)


  习惯了和母亲告别,每一次,我们母子二人分开,谁也不回头再看一眼,我也不是刻意狠起心肠,只是习惯了告别。
  许多年以前,一直有个问题想要问她:“你为什么要离开我们?”这个问题在我30岁之后,就再没有任何想问的念头了。
  童年时刻骨的伤痕,有一部分来自母亲。有一年需要交学费,我在一个水塘边跟她要钱,不敢看她,仿佛自己在做一件错事。她说“没有”,我呆住了,一直盯着那片池塘绿色的水纹在看,觉得世界坍塌,时间僵直,万念俱灰。
  母亲走了又回,回了又走。每次回来的时候,都说不会再走了,她在院子里看着我的眼睛说:“这一次我不会再走了。”我在心里欢呼雀跃,表情却平淡,最多说一个“好”字。当她第三次从她改嫁的那户人家想要回来的时候,被挡在了紧锁的门外,那天下了大雨,她跪在满是泥水的地上哭。   以为她不会再离开我们,但几个月之后,她又无声无息地消失了。从此不再相信她。但也知道,她有自己的苦衷,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女人,在一个不但贫穷而且不讲理的大家庭里,想要有尊严地活,是多么艰难的事。
  在我漫长的少年时代,与母亲再无联系。整整10多年的时间,音讯皆无。她是怎么过的,我不知道。中学时,有同学问到父亲、母亲,通常选择不回答,如果非要回答的话,就会用淡淡的一句:“都不在了。”那时我和母亲居住的地方,相隔30多公里,但这段路程,足以用空茫来形容,我和她之间,大雾弥漫,我不找她,她也不找我。
  可是,我总是盼望母亲会突然来看我。像小说或电影里描述的那样,穿着朴素的衣服,带着吃的,敲开教室的门,而我在同学的注视下羞惭地走出去,接过她带来的食物,再轻声地赶她走。在脑海里重复过无数次这样的场景,每逢有别的家长敲门的时候,总觉得会是她。
  直到我20岁那年,在县城里,我和一个女孩谈恋爱了。母亲仿佛专为此事而来,她笑着问我想要什么礼物,在得到我的答案之后,她给我买了一辆昂貴的变速自行车。那段时间,无论白天还是深夜,都会经常骑着那辆自行车在街道上飞奔,经常把那辆自行车擦得雪亮,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富有的人。
  23岁那年,我结婚。有人问我,愿不愿意让你妈妈过来。“让啊,当然让。”儿子结婚,母亲怎么可以不在场!
  婚礼前一晚的家宴,一大家子几十口人,在院子里、大门外的宴席上,吃得热闹非凡。母亲怎么也不肯上桌,任凭几个婶子死拉硬扯,她还是坚持等大家吃完了,在收拾的时候,躲在厨房里偷偷地吃几口。婚礼那天拜堂,司仪在喊“二拜高堂”的时候,却找不到母亲了。
  客人散去,三婶告诉我母亲在楼上哭。上楼去看她,她立刻停止了哭泣,像个没事人一样。那一刻我意识到,这么多年,仿佛她从没关心过我,我也从未关心过她,这么多年的时光,我们都是怎么过来的?
  25岁那年,拖家带口漂到北京,妻子背着我给母亲打电话,说让她帮忙带几个月孩子,还承诺,只要把孙子带大,以后就一定会像对待亲妈那样,对她好,养她的老。母亲来了,我们一家人终于有了真正意义上的一次团聚。
  这次是真的以为母亲会永远陪着我们了。但又一次的分别摆在面前。母亲在她的村庄又有了一个自己的女儿,她还要照顾她。要走的前几天,她一遍遍和孙子玩“再见”的游戏。等到孙子睡着的时候,她一句话不说,沉思着,一会儿想想,一会儿笑笑,在我看来,她又成了一个陌生的母亲。这是一位从天而降的母亲,也是一个身不由己的母亲,我已没法,也不能再要求她什么。
  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从乡村回县城的时候,母亲与我们同行。我开车开得有些快,母亲晕车,半路的时候停下来,母亲蹲在路边呕吐。我在司机位上通过窗户看到母亲的样子,内心翻江倒海,那个久远的问题又飘回了心头:母亲,为何我们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我下车来到母亲背后,默默地给她捶着背,无声地开始流泪。
  11.本文以时间为线索组织材料,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主要事件。(6分)
  12.依据文章“我”对母亲的情感变化,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6分)
  对母亲埋怨→对母亲________→对母亲思念→对母亲__________
  13.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三段中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6分)
  14.文章最后一段写到“我下车来到母亲背后,默默地给她捶着背,无声地开始流泪。”此时的“我”,会想到什么?(7分)

四、古代诗文阅读(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题。
  其年九月,曹公①入荆州,吴将士闻之皆恐。时周瑜受使至鄱阳,肃②劝追召瑜还,助画方略③。权④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⑤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权曰:“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于当阳,遂共图计,遣诸葛亮诣权。亮备言利害,权大悦,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于赤壁。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瑜命盖取艨艟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⑥,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⑦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注:①曹公:指曹操。②肃:指鲁肃。③方略:策略,方法。④权:指孙权。⑤藁:多年生草本植物。⑥牙旗:旗竿上饰有象牙的大旗。⑦豫备:同“预备”。
  15.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语句。(3分)
  亮备言利害。
  翻译:
  16.请用自己的话简述吴、蜀在赤壁之战中取胜的经过。(限60字以内)(8分)
  17.罗贯中在史书基础上,创作出长篇小说《三国演义》,其中许多精彩情节是虚构的。请对比上文《三国志》中的记载,简述《三国演义》关于赤壁之战的一个虚构的故事。(5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8~19题。
  晚春江晴寄友人
  韩琮
  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
  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
  【注】韩琮,字成封,长庆进士。初为陈许节度判官,后历中书舍人、湖南观察使等职。
  18.作者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哪些景物?(4分)
  19.请简要回答,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五、作文(60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丰子恺说: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体验、感触和思考?请你根据材料的含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地名等相关信息。
其他文献
一、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的哲学属于  A.唯物主义B.唯心主义  C.形而上学D.不可知论  2.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这是  A.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B.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  3.下列各项体现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是  A
期刊
为做好2019年山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袁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袁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遥  一尧招生类型及学习形式  (一)招生类型  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和普通高校成(继)教院(以下统称成人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成人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招生类型有三种:专科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高中起
期刊
期刊
期刊
一、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招生层次及学习形式  (一)招生层次  经教育部审定核准举办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广播电视大学、职工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干部学院、教育学院和普通高校成(继)教院(以下统称成人高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成人高校招生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层次有三种:1.专科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专升本);2.高中起点升本科(以下简称高起本);3.高中起点升专科(以下简称高起专)。考生在网上报名时
期刊
一、语文知识与语言运用(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  A.为了摘掉贫油的帽子,地质勘探队的同志餐风露宿,足迹踏遍了千里戈壁。  B.在新春团拜会上,温总理所说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番话,让人鼓舞,也让人充满憧憬和期待。  C.看看电视剧《苍天在上》……难道它对我们,尤其是做领导工作的同志,不无一点启发吗?  
期刊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陶渊明《饮酒(其五)》的体裁是  A.五言古诗B.五言律诗  C.五言绝句D.杂言诗  2.沈从文《边城》表现的地域风情是  A.闽东风情B.湘西风情  C.赣南风情D.北平风情  3.下列诗人中,诗风苍凉悲壮的是  A.曹操B.陶渊明C.李白D.王维  4.下列作品中,借用了乐府旧题的一组是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