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關乎社会和谐稳定。为解决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目标,国务院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为加强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持续监督、揭露突出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促进政策落实,规范建设管理,2012年国家审计署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以下简称保障性安居工程)进行跟踪审计,并将持续至2015年。各级审计机关围绕“惠民生、稳增长、调结构、促发展”的政策要求,树立科学审计理念,依法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文结合审计工作实践,以对A市2012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为例,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应重点关注的环节及对凸显的问题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提出几点肤浅的见解。
一、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对于推进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自来把安居置于乐业之前,安居方能乐业,可见安居是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前置条件。住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安身立业之本,也是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体现。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及各类棚户区改造等组成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保障性住房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事关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大有其利、大有好处。能否完成建设任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信心。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
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对于顺利推进工程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能够有效掌握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揭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建议,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和规范管理,促进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这项审计工作不仅是一次专项资金审计,更是一次高度的政治责任审计。
二、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国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审计部门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充分体现了审计服务民生的理念。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关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1)资金的筹集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越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建设资金就越多,因此在资金的筹集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即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问题。以廉租房建设资金筹集为例,按照2007年财政部下发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廉租房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等。要查实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是否到位,必须掌握审计年度内该地区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总额及投资计划中要求地方政府配套的数额。计算出审计年度内被审计单位应筹集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对比实际筹集的资金;计划配套资金对比实际配套资金,即可分析资金筹集是否到位。
(2)资金的使用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应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主要用于建房支出及向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开支。对于资金的使用问题,应关注各级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核算及拨付,是否存在截留、滞留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问题;对保障性住房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应关注资金的管理、核算和使用,资金管理是否安全、是否分账核算、工程款是否按施工合同和工程进度支付、租赁补贴资金是否以存折方式发放,审计过程中应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一定的样本量进行入户调查,以核实支出的真实性;保障性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售房款,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截留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问题。
2.关注项目建设环节
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的第二个重要环节—项目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是一次跟踪审计,是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具有过程性突出、实效性强、预防作用突出的特点,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关注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关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审计应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勘察、设计、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单位质量管理方面入手。审查建设单位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情况,项目开工前是否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审查施工图设计、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材料采购是否执行招投标规定、竣工验收程序;审查施工单位有无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是否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同,建筑工程质量是否经过相关专业部门检验合格;审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有无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工程勘察、设计中是否执行消防、抗震等强制性标准,单套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等。
3.关注被保障对象的资格审查和实物分配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为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人群进行资格审查。保障性住房惠及的人群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审计要从被保障人群的财产状况和居住条件着手,分析其是否属于被保障范围。审计中将从A市公积金中心、房管所、车辆管理所等部门采集到的外部数据与从住建局采集到的保障房分配、租赁补贴发放人员数据,以身份证号作为重要识别号,通过SQL Server和Access数据库的查询分析功能,筛选出财产状况和居住条件超过保障范围的疑似人群;将租住廉租房、购买廉租房与领取廉租房租赁补贴的人员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从中筛选出重复的记录,查找出同一保障对象在不同保障类别间重复享受保障的问题疑点,对异常疑点人群进行入户核查。计算机的强大比对、分析功能加之审计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房叔、房嫂们再也无处藏身。
三、顺利推进保障性住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地方政府除按《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外还可以合理地、有限制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合理地投资保障房建设市场,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缓解地方政府的筹资压力。地方政府可在国家相关住房保障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土地的捆绑开发,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完善被保障人员的数据库开发,实现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审计查出的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违规人员不讲诚信,明知其不符合保障条件,却抱着蒙混过关、试一试的态度;另外部门间的信息不共享,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3.合理控制廉租房销售数量,提高廉租房出租率,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能享有住房保障
审计发现A市政府为尽快回笼建设资金,以利于来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有保障,推出了“租售并举”的廉租房管理模式,此举确实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筹资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A市已竣工的2000余套廉租房,出售的比例高达70%,出租比例仅为15%,空置比例为15%,廉租房出售比例远远高于出租比例,会导致更贫穷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既买不起廉租房又无廉租房源可租,从而很难享受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惠及,无疑违背了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制定的初衷。因此应积极探索合理的廉租房分配管理模式,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受益面,又能有效地缓解政府的筹资压力。
通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更好地诠释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一、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对于推进工程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人自来把安居置于乐业之前,安居方能乐业,可见安居是人们生存、生活、生产的前置条件。住房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人民群众安身立业之本,也是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的重要体现。
保障性住房是与商品性住房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由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房及各类棚户区改造等组成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保障性住房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文明程度,事关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的重大举措。对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都大有其利、大有好处。能否完成建设任务,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直接影响人民群众信心。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这项工作,不仅是一项民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
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对于顺利推进工程实施起着重要作用。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跟踪审计,能够有效掌握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和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揭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分配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和加强管理的建议,促进党中央、国务院各项保障性住房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促进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和规范管理,促进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这项审计工作不仅是一次专项资金审计,更是一次高度的政治责任审计。
二、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应关注的几个环节
国家加大对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审计部门关注保障性安居工程,充分体现了审计服务民生的理念。做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工作,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内容:
1.关注资金的筹集和使用
(1)资金的筹集
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越大,地方财政投入的建设资金就越多,因此在资金的筹集环节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即是地方政府配套资金不到位问题。以廉租房建设资金筹集为例,按照2007年财政部下发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廉租房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按照不低于10%的比例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市县财政预算安排用于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等。要查实地方政府配套资金是否到位,必须掌握审计年度内该地区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扣除计提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全部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总额及投资计划中要求地方政府配套的数额。计算出审计年度内被审计单位应筹集的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对比实际筹集的资金;计划配套资金对比实际配套资金,即可分析资金筹集是否到位。
(2)资金的使用
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应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的原则,资金主要用于建房支出及向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低收入家庭发放租赁补贴开支。对于资金的使用问题,应关注各级财政部门对资金的核算及拨付,是否存在截留、滞留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问题;对保障性住房行政主管部门的审计应关注资金的管理、核算和使用,资金管理是否安全、是否分账核算、工程款是否按施工合同和工程进度支付、租赁补贴资金是否以存折方式发放,审计过程中应以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一定的样本量进行入户调查,以核实支出的真实性;保障性住房取得的租金收入、售房款,是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是否存在挤占、挪用、截留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的问题。
2.关注项目建设环节
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的第二个重要环节—项目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审计是一次跟踪审计,是跟随审计事项实施过程而持续进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具有过程性突出、实效性强、预防作用突出的特点,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关注项目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关系到建筑物的质量安全,关乎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审计应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勘察、设计、监理和质量监督等单位质量管理方面入手。审查建设单位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情况,项目开工前是否办理工程质量监督和施工许可手续;审查施工图设计、项目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主要材料采购是否执行招投标规定、竣工验收程序;审查施工单位有无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是否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进行施工,建设工程材料质量是否合同,建筑工程质量是否经过相关专业部门检验合格;审查勘察、设计、监理等单位有无相应等级的资质证书,工程勘察、设计中是否执行消防、抗震等强制性标准,单套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规定标准等。
3.关注被保障对象的资格审查和实物分配
保障性安居工程是民生工程,为确保国家的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审计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享受住房保障待遇的人群进行资格审查。保障性住房惠及的人群是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审计要从被保障人群的财产状况和居住条件着手,分析其是否属于被保障范围。审计中将从A市公积金中心、房管所、车辆管理所等部门采集到的外部数据与从住建局采集到的保障房分配、租赁补贴发放人员数据,以身份证号作为重要识别号,通过SQL Server和Access数据库的查询分析功能,筛选出财产状况和居住条件超过保障范围的疑似人群;将租住廉租房、购买廉租房与领取廉租房租赁补贴的人员的身份证号进行比对,从中筛选出重复的记录,查找出同一保障对象在不同保障类别间重复享受保障的问题疑点,对异常疑点人群进行入户核查。计算机的强大比对、分析功能加之审计人员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让房叔、房嫂们再也无处藏身。
三、顺利推进保障性住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地方政府除按《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管理办法》从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从土地出让净收益中计提廉租住房保障的资金外还可以合理地、有限制地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合理地投资保障房建设市场,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拓宽融资渠道,最大限度地缓解地方政府的筹资压力。地方政府可在国家相关住房保障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如土地的捆绑开发,以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参股、委托代建等多种方式吸引民间资本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2.完善被保障人员的数据库开发,实现部门间的资源共享
审计查出的违规享受住房保障待遇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违规人员不讲诚信,明知其不符合保障条件,却抱着蒙混过关、试一试的态度;另外部门间的信息不共享,也是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3.合理控制廉租房销售数量,提高廉租房出租率,确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能享有住房保障
审计发现A市政府为尽快回笼建设资金,以利于来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资金有保障,推出了“租售并举”的廉租房管理模式,此举确实缓解了地方政府的筹资压力,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如A市已竣工的2000余套廉租房,出售的比例高达70%,出租比例仅为15%,空置比例为15%,廉租房出售比例远远高于出租比例,会导致更贫穷的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既买不起廉租房又无廉租房源可租,从而很难享受国家住房保障政策的惠及,无疑违背了国家住房保障政策制定的初衷。因此应积极探索合理的廉租房分配管理模式,既能最大限度地扩大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受益面,又能有效地缓解政府的筹资压力。
通过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审计,更好地诠释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