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清华大学两位年轻教师在4天内相继“累死”,引起了人们对“过劳死”的讨论。“过劳死”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是由于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而引发身体潜藏疾病的急剧恶化,救治不及,猝然死亡的现象。原来我们的生命正在无休止的加班熬夜、无法摆脱的压力负担中受着侵蚀,我们不堪重负的心脏正走入“生”的终结,“过劳死”就这样给生命无情地划上句号……
职位在慢慢升迁、存款数字在慢慢增多、事业也在蒸蒸日 上,我们的健康负债却越积越多,最终不堪重负,过劳而死。
六成人走在“过劳死”边缘
最近,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者占48%。还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0%~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等业从业者、公务员、演艺人员、出租车司机等,而这些都是“过劳死”的潜在人群。
哪些人易得“过劳死”:
※有钱人,特别是其中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
※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
※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健康的人;
※超时工作的人;
※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的人;
※长时间睡眠不足者;
※自我期望高,并且容易紧张者;
※几乎没有休闲活动与嗜好的人。
“过劳死”大多集中在30~50岁之间,而且男性要多于女性。究其原因,一是饮食习惯,以前营养不良、传染性疾病多,现在肥胖症多,“将军肚”其实就是显形性肥胖病,这是很多疾病发展的土壤,可能导致高血压、血管硬化等;二是天气,比如说天气越来越热,所以烦躁病多、虚寒病多;三是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大了,心理和精神疾病就多了,如忧郁症、健忘症等;四是工作方式变了,坐的机会多了,走的机会少了,身体的自身免疫力也在下降。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卫生的环境和工作场所,我国的“过劳死”还会越来越多。
“过劳死”的隐形因素
俗话说,人有生、老、病、死,这是生命延续的一个过程,而“过劳死”没有这个连续的过程,直接跳到了死,但这个跳的过程里,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我们身体内本来就存在的疾病。
在对“过劳死”人群深入研究中发现,导致猝死原因的前5位是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这些病的隐蔽性蒙蔽了过劳者,以至酿成恶果,过度劳累其实只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无症状冠心病,特别是无症状心肌梗死是首要的危险因素,平时病人的自觉病状被隐蔽,一般的体检和心电图不易发现隐性冠心病。有些病人静息心电图检查结果可能正常,只有在做特殊检查时才可证明有心肌缺血。一旦发作,措手不及,暴卒者多。
其次,高血压也是一个潜在的危险因素。有些人对自己的高血压已经适应,虽然血压超标,他却无任何不适,如果把他的血压降到正常,他反而感到不舒服。这种不被人注意的高血压,危害性更大,它隐蔽地在那里损害人体重要脏器,在遇到某些诱因时,便会引发高血压脑病、脑中风等突然事件致死。
再次,慢性疲劳、积劳成疾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累积疲劳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步入病态疲劳。现代生活中的艰辛磨难,人情世故的烦扰,长期超负荷工作,往往积淀成一层又一层的潜在致病因素,致使许多人劳累而疾病缠身。
另外,过重的生理压力、工作压力也是猝死的因素之一。处于长期精神压力下,患各种疾病的概率会增加3~5倍。而免疫力一低,等于身体内部的防卫军力量不足,小至感冒,大至癌症,都有可能发生。
哪些症状出现后,就要警惕“过劳死”了呢?一般来说,出现以下情况就要留意了:浑身无力、容易疲倦、头脑不清、思想涣散、头痛、面部疼痛、眼睛疲劳、视力下降、鼻塞眩晕、起立时眼前发黑、耳鸣、咽喉异物感、胃闷不适、颈肩僵硬、早晨起床有不快感、睡眠不良、手足发凉、手掌发黏、便秘、心悸气短、手足麻木感、容易晕车、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过劳死”的预防办法
在“过劳死”的死亡原因中,除了身体本身所存在的疾病,劳累是不可否认的重要因素。人体就像“弹簧”,劳累就是“外力”。外力超过弹性所承受的限度和作用时间过长时,弹簧会发生永久形变;当劳累超过极限或持续时间过长时,身体这个弹簧就会产生永久形变,导致老化、衰竭、死亡,所以每个人都要小心地保持它的弹性、不要超过它的弹性限度为好。因此,适当的休息和减压是保持“弹力”的良方。“过劳死”只能预防,“累”病没有特效药,病程越长越难治,病程要是超过三四年的话,治疗会相当困难。为此,要避免此病的发生,防止“累死”,最重要的还是预防,除了注意饮食、卫生、生活质量、运动之外,更重要的是避免长时间的极度紧张和精神负担过重。在这里,教你四招,保护自己。
①健康体检防范未然
无论中青年还是老龄人,也不论体力劳动者、还是脑力劳动者,最好每年作一次体检,包括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及有关心脏的其他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特别是隐性冠心病。
②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劳逸交替才能保持弹性,增加承受力,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人都要学会调节生活,短期旅游、浏览名胜、爬山远眺,开阔视野,呼吸新鲜空气,增加精神活力,忙里偷闲听听音乐,跳舞、唱歌,观赏花鸟鱼虫都是解除疲劳,让紧张的神经得到松弛的有效方法,也是防止疲劳症的精神良药。
③坚持锻炼强身健体
现代人的工作往往具有静而不动的特点,最易使人疲惫的莫过于长期不活动。研究表明,人到30岁以后,每过10年心脏排血的能力就下降6%~8%,血压上升5%~6%,肌肉组织减少3%~4%,每天脑细胞递减以千、万计。这是人体生理发育的必然规律。而经常锻炼身体的人,肌肉的萎缩和力量的减退可推迟10~20年,血压可保持稳定的正常水平;运动还能推迟神经细胞的衰老,帮助废物排除,从而起到防癌抗癌作用;长期坚持健身跑和徒手体操,人体的新陈代谢和工作能力会大大加强。
④心情舒畅疾病逃逸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当一个人感到烦恼、苦闷、焦虑的时候,他身体的血压和氧化作用就会降低,而人的心情愉快时,整个新陈代谢就会改善。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闷在心头瞌睡多。”烦闷、懊悔、愤恨、焦虑、忧伤,是产生疲劳的内在因素。因此,要防止疲劳,保持充沛的精力,就必须经常保持愉快的心情,做一个“乐天派”,并培养坚强、乐观、开朗、幽默的性格,具有广泛的爱好和兴趣,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就会在人生道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