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膜相关恒定T细胞比例与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外周血黏膜相关恒定T(mucosal associated invariant T,MAIT)细胞比例与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患者90 d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51例ACLF患者及30名健康对照组外周血MAIT细胞占CD3+T细胞比例,比较ACLF患者及对照组MAIT细胞的表达水平,同时比较ACLF患者MAIT细胞比例与病毒感染、不同慢性肝病基础的差异.根据90 d的生存情况分为好转组和死亡组,logistic回归分析ACLF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按MAIT细胞比例的中位数作为分界值,将患者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两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结果 ACLF患者外周血MAIT细胞比例[(2.03±1.19)%]较对照组[(5.07±1.22)%]明显降低(P0.05].有肝硬化基础的ACLF患者MAIT细胞水平明显低于无肝硬化患者[(1.69±0.84)%vs.(3.29±1.49)%,P<0.0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MAIT细胞水平低于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54±0.80)vs.(2.18±0.8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AIT细胞比例、终末期肝病评分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是影响ACLF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根据入院时MAIT比例的中位数作为分界值(1.96%),将ACLF患者分为高MAIT组(≥1.96%26例)和低MAIT组(<1.96%25例),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MAIT≥1.96%生存率为80.77%,而MAIT<1.96%则为36.00%,高MAIT组与低MAIT组患者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结论 外周血MAIT细胞水平对于预测ACLF患者90 d预后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其他文献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由连接蛋白(connexin,Cx)构成的一种特殊的细胞膜结构.小分子物质通过GJ在相邻细胞之间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现象称为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是参与形成GJIC的主要连接蛋白,其羧基末端(carboxyl terminal,CT)富含的丝氨酸和脯氨酸是Cx43磷酸化修饰的潜在靶点,亦是蛋白相互作用的结构域.Cx43羧基末
目的 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CAHD)实施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后的实际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将本院在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接收的214例CAHD患者作为此次的调查对象,通过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07例,前者对患者实施大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措施,后者实施小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方案,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有效情况、治疗前后各项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以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治疗前后血小板膜糖蛋白(血浆溶酶体膜蛋白(CD61)、溶酶体完
目的 分析PVP后骨水泥分布类型对老年骨质疏松骨折患者恢复情况及再骨折发生的影响.方法 回归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118例采取PVP术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资料.患者术后均再次予以影像学检查,然后按照影像学结果判断PVP后骨水泥分布类型,并依据分布情况将所有患者分为分布型组和致密型组各59例.结果 11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且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1至12个月,平均(11.01±0.4)个月.两组患者骨水泥注入量、手术时间、骨密度对比差异均不存在
目的 调查万古霉素肝损伤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促进万古霉素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住院患者静脉滴注万古霉素后发生肝损伤的病例,采用因果关系评价系统(RUCAM量表)进行评分,统计评分≥3的病例,计算肝损伤的发生率;运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万古霉素肝损害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万古霉素肝损害发生率6.15%;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3,P<0.05),体质量(BMI≥28 kg/m2,OR=0
黑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可累及皮肤的肿瘤,具有明显的遗传易感性,而表观基因调控最终决定了基因表达的结果.基因的表观遗传学调控是通过改变染色质的结构和构象来实现,其可对基因及其启动子的转录能力、mRNA转录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从而改变个体的临床表型.近年来,黑素瘤的表观遗传学有了飞速的发展,该文将从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3个方面对表观遗传机制在黑素瘤中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 探讨后路经肌间隙与开放入路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神经功能及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6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采用后路经肌间隙入路内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开放入路内固定进行治疗,两组术后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前、术后6个月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影像学指标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较对照组降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与术前
目的 分析手部创面皮瓣修复术后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对本院2010年8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200例采用手部创面皮瓣修复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对可能影响其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例患者中,共计有10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感染发生率5.00%.10例患者共计检出10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分别占比60.00%(6/10)和40.00%(4/10).年龄因素、性别因素、损伤部位因素、合并基础性疾
目的 探讨电针对帕金森病(PD)小鼠黑质中胰高血糖样肽-1受体(GLP-1R)介导的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通路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C)、模型组(M)、电针组(EA)、抑制剂组(DI),各12只.本研究采用鱼藤酮灌胃4周制备PD小鼠模型.采用敞箱实验测定行为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黑质酪氨酸轻化酶(TH)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黑质GLP-1R、PI3K、AKT和GSK-3β蛋白表达水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来评价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科手术中应用效果,以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Science,万方,CNKI,维普,CBM等数据库检索相关资源,检索时间截止到2020年7月,手工检索并辅以追溯文献的方法寻找相关参考文献.收集可视双腔支气管导管与普通双腔支气管导管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员独立地完成文献质量评价后,将有效数据提取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评价.结果 纳入13篇文献,共计93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466例,对照组4
目的 对少年儿童眼外伤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方法 对2013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少年儿童眼外伤致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共35例(35)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致伤原因、就诊时间、治疗过程、并发症、微生物培养结果、入出院视力等进行分析.结果 35例眼外伤后感染性眼内炎中年龄从1~17岁不等,男孩比女孩更容易遭受眼外伤,大部分为3-6岁儿童(18例,51.4%),生活在农村地区占23例(65.7%);金属类锐利物是最主要的致伤物(23例,65.7%),损伤类型以角膜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