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迪特斯道夫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ail_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迪特斯道夫的名字翻译而来叫“卡尔”,在英文中有时拼为Carl,有时又拼为Karl,其实都是指同一人。
  卡尔·迪特斯道夫(Carl Ditters von Dittersdorf),奥地利作曲家、小提琴家,1739年出生于维也纳附近一个叫Laimgrube的地方。他的原名叫奥古斯特·卡尔·迪特斯(August Karl Ditters),父亲是军中裁缝,为查理四世德语地区的奥地利皇家部队服务多年。退休时,皇室不但给他一封推荐信,而且还让他在皇家剧院保留一个拿干薪的职位(我想,这大概与剧院的服装制作和管理有关吧)。于是,他那时才六岁的儿子卡尔·迪特斯道夫就有机会听到剧院上演的音乐会,并逐渐熟悉了一件乐器——小提琴。卡尔的父亲虽不富裕,却靠他那点并不高的退休年薪供卡尔进基督学校接受良好的教育,还让他在课后接受私人辅导,学习小提琴和法语。
  卡尔·迪特斯道夫的小提琴老师发现他学琴进步很快,就亲自介绍他进维也纳一个乐团拉小提琴,那时,迪特斯道夫还不到十二岁。不久后,迪特斯道夫的小提琴演奏技艺便引起了萨克森-希尔德布尔格豪森(Saxe-Hildburghausen)的约瑟夫王子的注意,雇佣他去宫廷乐团拉小提琴。进宫廷乐团对迪特斯道夫来说意味着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在乐团,他跟特兰尼(Francesco Trani)学琴,特兰尼无意中发现迪特斯道夫有作曲天赋,于是介绍他跟随意大利出生的奥地利作曲家伯诺(Giuseppe Bonno,1711-1788)学习对位法和作曲。
  几年以后,约瑟夫王子的乐团解散了,迪特斯道夫就被奥地利皇后雇佣,在皇家剧院任小提琴乐手。1762年,他升任该剧院的指挥。任职期间,迪特斯道夫认识了德国音乐家格鲁克,并与他一起去意大利巡回演出。在那次意大利之旅中,迪斯特道夫不但领略了意大利音乐,还有幸深入了解了格鲁克的音乐,这对迪特斯道夫毕生的音乐创作影响很大。1764年,迪特斯道夫回到维也纳,不久后认识了海顿,两人成为好朋友。


  也是在这一年,迪特斯道夫与皇家剧院的合同期满了。接着,他受雇于匈牙利贵族和主教帕塔基奇(ádám Patachich),在其宫廷乐团任团长。次年,他认识了采邑主教菲利浦·夏夫高奇(Philipp Gotthard von Schaffgotsch),后者想在他捷克的领地约翰内斯堡创立一个文化中心,于是邀请迪特斯道夫担任他的宫廷作曲家。此后的二十年是迪特斯道夫最多产的时期,他写了大量交响曲、协奏曲、室内乐作品以及歌剧等等。
  1773年,采邑主教任命迪特斯道夫兼任管理森林的行政官职。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奖励他的贡献,另一方面是因为约翰内斯堡实在太荒僻冷静,采邑主教怕迪特斯道夫不肯长呆下去,于是就给他一点甜头。由于担任这个行政官职者必须是有贵族称号的人,于是迪特斯道夫就被送去了维也纳接受爵位,他的名字也就此改成了“迪特斯·冯·迪特斯道夫”(Ditters von Dittersdorf)。
  迪特斯道夫在约翰内斯堡住了二十四年后,与采邑主教发生了一场争执,这场争执导致了他最终的离开。次年,迪特斯道夫接受了斯迪尔弗莱德(Ignaz von Stillfried)男爵的邀请,到他位于波希米亚南部的一个城堡居住。在迪特斯道夫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主要修改整理了自己的作品,同时也为歌剧演出做指导。迪特斯道夫1799年在波希米亚南部去世,享年六十岁。
  纵观迪特斯道夫的一生,他主要身份虽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但他一生所谱写的音乐作品数量却很丰富,总计达五百部以上。作为一名作曲家,迪特斯道夫写过多部歌剧、清唱剧、合唱曲、歌曲、交响曲以及室内乐作品等等。他还写过许多首用各种乐器独奏的协奏曲,比如小提琴协奏曲、中提琴协奏曲、大提琴协奏曲、低音提琴协奏曲、竖琴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羽管键琴协奏曲,以及同时用两三种乐器独奏的协奏曲或交响协奏曲。他甚至还写过一首“弦乐四重奏协奏曲”。迪特斯道夫在自传里提到:“我们乐队里有十二位协奏曲演奏家,还有四位歌唱家。”所以,他就为他乐团中不同乐器的演奏家写作适合他们演奏的曲子。同时,他也热衷于尝试各种乐器合奏产生的不同音响效果。因此,迪特斯道夫可算是古典主义时期一位相当重要的作曲家。
  我共有五张迪特斯道夫作品的CD,其中包括一首协奏曲的三个不同版本,也正是这部作品让我疑惑了一阵子。不过在对作品进行了分析之后,我不但搞清了这三个版本之间的关系,还对乐器发展有了一定了解。
  先说下这三张不同版本CD中的曲目。
  第一张是捷克Supraphon公司1993年出品的三首由不同乐器演奏的协奏曲,由德沃夏克室内乐团协奏。
  1. 《降E大调第一低音提琴(Double Bass)协奏曲》
  2. 《中提琴与低音提琴(Double Bass)交响协奏曲》
  3. 《F大调中提琴协奏曲》
  第二张唱片是英国Hyperion公司2000年出品的两位音乐家的三首低音提琴协奏曲,一位是迪特斯道夫,还有一位是他的捷克学生凡豪尔,由瑞典室内乐团协奏。
  1. 凡豪尔:《D大调低音提琴(Double Bass)协奏曲》
  2. 迪特斯道夫:《D大调第一低音提琴(Double Bass)协奏曲》
  3. 迪特斯道夫:《D大调第二低音提琴(Double Bass)协奏曲》
  第三张是德国公司2009年出品的三位作曲家的三首协奏曲。除了迪特斯道夫和凡豪尔以外,另一位是霍夫梅斯特,由委内瑞拉西蒙·波利瓦尔交响乐团协奏。
  1. 迪特斯道夫:《降E大调第一低音提琴(Violone)协奏曲》
  2. 霍夫梅斯特:《降E大调第一低音提琴(Violone)协奏曲》   3. 凡豪尔:《降E大调低音提琴(Double Bass)协奏曲》
  这三张CD中都有一首或两首迪特斯道夫的低音提琴协奏曲,但我发现了两个疑问:
  其一,在第三张CD中,为什么迪特斯道夫和霍夫梅斯特的两首低音提琴都用“Violone”一词,而凡豪尔的那首却用“Double Bass”?这是两种乐器还是同一种乐器的两个不同名称?如果只是名称不同,为什么同一张 CD要用两个不同的名称呢?
  其二,迪特斯道夫到底有几首低音提琴协奏曲?为什么有两首“第一”协奏曲,调性却是不同的:一首是D大调,一首是降E大调?这两首调性不同的协奏曲是同一首,还是不同的两首?
  先解决第一个疑问。原来,在意大利文中,“Violone”的意思是“大的Viol”。Viol在意大利文中是指一种叫作Viola da gamba的乐器,也是“提琴”的一种。而“提琴”,则包括任何有弓、弦和琴码的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等都属于“提琴”。
  Viola da gamba,中文翻译成“维奥尔琴”,也称“古大提琴”或“古提琴”,是欧洲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产生的一种乐器。维奥尔琴与小提琴、中提琴不同,不是夹在头颈和肩膀之间演奏的;也跟大提琴不同,不是有一根金属棒可以支撑在地上拉的。维奥尔琴是不接触地面、用两腿夹着拉的,它有大、中、小号,有不同的音域。
  而“-one”是意大利文的一个词尾,有“大”的意思。所以,Violone的意思就是“大的维奥尔琴”,主要是用来演奏低音的,有六弦、五弦、四弦甚至三弦的。它的种类和大小都很多,有的和现在的大提琴差不多大,有的比大提琴大一些。实际上,按我的理解,Violone就是在后来的“低音提琴”出现之前各种类型繁多的“古低音提琴”。
  迪特斯道夫生活在十八世纪后半叶,他还是为Violone这种乐器创作乐曲;到了凡豪尔的年代(凡豪尔比迪特斯道夫晚去世十三年),现代形式的“低音提琴”就出现了。所以,在第三张CD中,“低音提琴”就有了Violone和Double Bass两种不同名称。
  再解决第二个疑问:为什么迪特斯道夫的《第一低音提琴协奏曲》会有两种不同的调性呢?从目前三张 CD来看,只有英国Hyperion公司出品的那张标记着“D大调”,其余两张都标记“降E大调”,可见“降E大调”是原有的调性。Hyperion的CD说明书上说:“在十八世纪晚期,人们习惯的做法是把独奏低音提琴调高半音。于是,虽然演奏家们拉的是D大调,但是听起来却像是降E大调。”但是,说明书又接着说:“不过,这种做法并没有在制作这张CD时使用,因此在这张CD中低音提琴和乐队演奏的乐曲都是D大调。”原来如此!
  用低音提琴作独奏乐器的协奏曲其实并不少,但是低音提琴的音色太过低沉,因此有时声音会显得十分沉闷、含糊。要是比较一下我的这三张CD,还是委内瑞拉乐队的那张录音最为明亮,其他两张的声音都实在太“闷”了。
  最后,我还有德国Berlin Classics于1996年出品的一套两张迪特斯道夫的六首弦乐四重奏,由莱比锡布商大厦管弦乐团弦乐四重奏团演奏。
  1. 《D大调弦乐四重奏》
  2. 《降B大调弦乐四重奏》
  3. 《G大调弦乐四重奏》
  4. 《C大调弦乐四重奏》
  5. 《降E大调弦乐四重奏》
  6. 《A大调弦乐四重奏》
  我们平时都称海顿为“弦乐四重奏之父”,这不但是因为海顿一生写过大量弦乐四重奏,更重要的是因为海顿是这一体裁的主要创始人。十八世纪中后期,人们的音乐趣味发生了变化,大家觉得巴洛克的音乐形式“太老派”了,于是,作曲家们开始寻找一种新的音乐形式,弦乐四重奏便是其中之一。海顿将他于1781年创作的作品三十三号第一个称为“弦乐四重奏”。迪特斯道夫的这六首弦乐四重奏写于1789年,受到了海顿早期弦乐四重奏的影响,比如:六首弦乐四重奏都是三个乐章(以后的很多弦乐四重奏都用四乐章形式),以及除了第二首,其他作品的第二乐章都不是慢板,而是活泼、轻快的小步舞曲,等等。但是迪特斯道夫的弦乐四重奏并不是海顿弦乐四重奏的“翻版”,在他的作品中,德奥民间舞曲旋律采用得比较多,音乐轻松、多变、机敏、幽默,不但有娱乐性、可听性,还有独创性,绝对可称为大师之作。
其他文献
古典吉他和钢琴、小提琴并列世界三大乐器。它的历史远比后两者悠久,在表现力上兼具键盘乐器的丰富和声与弦乐器的多变音色,得到了帕格尼尼、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众多音乐家的钟爱。可是在交响乐崛起后,吉他一度被贴上了不登大雅之堂的标签,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超过百年。而最终将之带入严肃音乐最高殿堂并开创盛世的,是独一无二的西班牙古典吉他大师安德烈·塞戈维亚。即使是塞戈维亚最严苛的批评者,也无法否认他对整个音乐
期刊
在汉字中,数量词“九”往往代表着最高、最多和极致,如“九五之尊”“九霄云外”等;而“十”则往往寄寓着周全和圆满,如“十拿九稳”和“十全十美”,可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非常重视事物的有始有终与皆大欢喜的。以东方艺术中心创办伊始、于2006年年初策划组织的“我心目中的世界十大交响乐团”评选活动来说,经过为期一个月的市民的踊跃投票,最终选定的十支交响乐团已相继登上了被誉为“东方蝴蝶兰”的东艺音乐大厅,让
期刊
我一直是一名手风琴音乐的爱好者,可是,直到2014年夏天,在与国内重要的班多钮手风琴演奏家柳珊珊的交流中,我才逐渐意识到,班多钮手风琴是一件多么奇妙的东西——它来自六角手风琴家族,是一种方形便于携带的乐器,有四个音域和调节按钮,构造原理与一般的自由低音手风琴有相似之处。班多钮手风琴的右面有三十八个键钮,以高音谱号记谱;左边还有三十三个键,以低音谱号来记谱,用除了拇指以外的其它手指来演奏。  班多钮
期刊
从演奏家升级为指挥家似乎是音乐世界中最高等级的“进化”了。悉数伯恩斯坦、艾森巴赫、阿什肯纳齐、巴伦博伊姆等等一批从演奏事业迈向指挥事业的音乐家中又以钢琴家的初始身份占据了大多数。也许是钢琴本身的交响性让钢琴家在掌控乐队上有着天然的优势,由此让他们对指挥这一更具“侵略性”的身份产生更多憧憬。然而在众人中,俄罗斯钢琴家、指挥家普列特涅夫绝对是不可复制的。他在钢琴上的天赋无人质疑,有人称其为“莫斯科来的
期刊
英国  《马太受难曲》之后,我的名声远扬。收到英国皇家爱乐协会的总监乔治(George Smart)爵士的邀请信之后,我踏上了首次赴英国的旅程,在伦敦执棒首演自己在十五岁时为姐姐芬妮生日而作的《C小调交响曲》。可能是我音乐中的温馨、柔美和单纯触动了礼貌、和善而内向的英国观众的心,整个英国为我疯狂。我也喜欢这个仿佛人人都喜欢我的国家。在这里,犹太人备受尊重,而在自己家乡柏林,像我这样一个把自己姓氏都
期刊
2014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中,酝酿了三年之久的歌剧《骆驼祥子》,终于在一片期待中与观众见面了。从6月25日至6月28日,连续四场的演出,令京城歌剧爱好者和专业歌剧人士大饱眼福和耳福。一时间,惊叹之声四起,评论之声不断。人们议论最多的,还是种种的没想到和太多的新奇感,而该剧本身,则像是一枚抛向平静湖中的石头,惊起了一声巨响,泛起了一片涟漪。  我看的是28日最后一场,我的内心同样被震动了。这是一部
期刊
异域情调通常代表着遥远和神秘,它有助于滋养一个人对另一种生存空间的想象。这一浪漫而诗意的想象激发着人们的向往和探索的欲望,艺术中的异域情调往往开始于此。从启蒙运动时期对中国事物的兴趣,到东方主义对《一千零一夜》故事的迷恋,均体现了艺术家对异域情调的追寻。  法国诗人谢阁兰曾说:“异域情调是一种审美态度,是对异己之物的理解和对美的崇拜,是对于‘冲击’的强烈而好奇的反应。其中一个核心的、必不可少的因素
期刊
《BBC音乐杂志》BBC Music Magazine  2013年10月号  在庆祝威尔第诞辰二百周年之际,英国低音男中音歌唱家布赖恩·特费尔在访谈中讲述了自己演唱威尔第的歌剧《法尔斯塔夫》剧名主角的经历。1999年在悉尼歌剧院,布赖恩首次饰演这个喜剧人物,他称当时自己饰演这个角色确实有点太年轻,遇到的困难不少;之后他又在英国皇家歌剧院、米兰斯卡拉歌剧院等世界著名歌剧院演唱法尔斯塔夫,现在已经成
期刊
二十一世纪的伟大乐团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如果让你闭上眼睛,只用耳朵来辨别——在乐手都是高水准,演出的保留曲目也一样,而且乐团都被几位相同的伟大指挥家调教过的情况下——你能分辨得出是哪支乐团在演奏吗?  如果你问音乐家这个问题,不少人都会告诉你伟大乐团的演奏风格的确有那么一些雷同,一些乐团曾经拥有的鲜明个性如今也已变得模糊。当然,他们一定会将自己任职的乐团和“这些”乐团区分开来,然后指出其实有一些乐
期刊
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四百五十周年纪念。在世界文化史中,莎士比亚是一个永远也说不完的话题,他那包括三十七个剧本、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三部长叙事诗等在内的全部作品早已成为人类共同拥有且永远消费不完的文化财富。  同样,在音乐史上也没有一个文学家的作品像莎士比亚的作品那样能激起作曲家们无穷的创作热情。自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大作曲家都争相将莎士比亚的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题材。当然,在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最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