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西兰FTA的影响因素和效应r——基于例外部门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金融与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p88_d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新西兰FTA是中国签署的首个同时涵盖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等诸多领域的全面自由贸易协定(FTA),也是中国和发达经济体签署实施的第一个高质量FTA.本文从政治经济分析的视角对中新FTA的发展以及实施效果进行了梳理,以协定文本中的例外部门为研究样本,通过构造“国家战略决策假说模型”和“国家战略与行业集团互动博弈假说模型”,对影响中新FTA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解释了国家核心战略、特定利益集团政治影响力以及进出口行业特征等因素对FTA例外部门选择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政府出于国家和社会全体利益的考虑会将某些工业行业纳入FTA例外部门.同时,中央政府的战略必须与行业集团的政治经济诉求形成良性互动才能导致FTA政策的顺利实施.
其他文献
基于资源依赖理论,企业创新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撑,核心高管的商业资本作为一种无形的资源,对于缓解企业创新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作用.选取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核心高管商业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以及不同情境因素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核心高管商业资本对促进企业创新具有显著影响.运用替换变量、滞后一期、Heckman两阶段模型以及PSM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仍然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较为宽松的行业竞争环境而言,行业竞争越激烈则越有利于核心高管商业资本对企业创新促进作
2021年中共中央一号文聚焦“三农”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问题,并提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加快形成农业现代化经营体系.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已经取得可喜成就,但是融资难仍是新型农业经营 主体普遍面临的问题.
期刊
为了解决现有财务风险预警模型中指标大量冗余相关性高、实时分析能力差以及忽略财务文本信息的问题,提出一种管理层语调视角下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选取2016—2020年276家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从五个维度筛选了财务数据指标后,对企业财务年报中的前瞻性信息进行中文分词处理并根据常用情感词典计算其语调,并加入财务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降维,消除指标冗余和其间的相关性,提取出少量共性因子,最后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风险预警模型.结果表明,五维指标体系与因子分析所得的共性因子具有较强的一致性,证明了因子分析的经济意义可解释
以1997年1月至2020年6月我国上市公司的交易数据和财务数据为样本,基于Fama-French五因子模型分析框架,检验我国股票市场盈利溢价的存在性、产生机制及其定价能力.研究发现,盈利稳健的企业相对于盈利疲弱企业存在明显溢价,且这一盈利溢价不能被市场因子、规模因子、价值因子和投资因子很好解释.机制分析发现,盈利溢价效应在投资摩擦低的公司中更显著,盈利溢价的产生机制符合投资Q理论.包括市场因子、规模因子和盈利因子的三因子模型在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最好的解释能力,说明A股市场具备对盈利能力做出合理价值判断的能
由于传统金融存在的固有弊端,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实际应用受到局限,存在不少问题和痛点.基于人工智能时代下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建议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准确围绕金融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方向和重难点问题,充分发挥现有成果和优势,持续探索更加有效率的金融服务方式.具体说来,持续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培养复合型金融科技人才,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和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是金融科技助推乡村振兴的长久之策.
随着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逐渐发展,研究地缘政治风险(国际)和金融压力(国内)对其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构建三变量TVP—SV—VAR模型,实证分析发现地缘政治风险和金融压力对我国总商品期货市场和四个子商品期货市场收益率(能源、农产品、贵金属和工业金属)存在动态时变影响,且对不同的子商品期货市场收益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建议加大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开放程度,增加商品期货市场产品种类,完善商品期货市场法律法规.
通过构建含有企业在不同资本市场上市比例作为利率权重的托宾Q模型,解释说明同时在多地资本市场上市的企业因股票价格具有差异而产生的价格扭曲使托宾Q值的有效性降低.企业整体估值受到多个资本市场的影响,当企业股价产生较大程度的价格扭曲时,管理层会重新审视托宾Q值的可信性,从而对投资产生约束.实证中以中国境内A股市场和中国香港H股市场同时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为例,检验理论模型的相关推论,结果发现:价格扭曲现象削弱了企业价值的真实性,使投资—Q敏感度降低,形成企业投资约束;股权上市比例较高的资本市场利率对企业投资影响较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等方法对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进行分析,并利用变异系数与静态面板收敛模型检验收敛性.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区域不均衡格局,东部城市群发展水平高于中西部;城市群总体的相对差异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其主要来源是群间差异,而群内差异的贡献率最小;各城市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同的分布延展性和极化特征;十大城市群中,京津冀、珠三角、
基于2006—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与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地区间的异质性,并进一步探索了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中存在的技术和资本门槛效应.研究发现: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时间依赖性和空间溢出性;从“本地—邻地”视角看,数字经济的发展对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直接效应和溢出效应;分区域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对中部和西部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要强于东部地区;研发投入在数字经济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中发挥了单一门槛作用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基于产业智能化发展的背景,从理论和实证探讨了产业智能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产业智能化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原因和机制.基准分析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产业智能化都可以显著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影响机制分析发现,产业智能化会通过劳动力转移效应、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城市化扩散来影响城乡收入分配.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无论是短期还是长期,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最大,产业扶贫是智能化发展背景下我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最有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