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以利小而不为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wwlds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印花税是对经济活动和经济交往中书立、使用、领受具有法律效力凭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它是一种具有行为税性质的凭证税,凡发生书立、使用、领受应税凭证的行为,就必须依照印花税法的有关规定,履行纳税义务。印花税共有13个税目,涉及到企业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但在税收体系中它又是税额较小、计算简单的小税种,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容易被财务人员所忽视,多缴税款的情况时有发生,但所谓聚沙成塔,一个企业长期经营下去,将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因此对印花税进行税收筹划对企业来说不无裨益。下面笔者结合案例来进行具体分析。
  
  节税方法一:合同事项分别记载
  
  [案例一]某钢结构公司受某公司委托加工一批钢构件,所需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均由受托方提供,钢结构公司收取材料费、加工费共计1000万元。
  [分析]印花税对加工承揽合同纳税有如下规定:
  1.加工承揽合同的计税依据为加工或承揽收入,如有委托方提供原材料金额的,可不计入计税依据,但由受托方提供辅料的金额,则应并入计税金额。
  2.加工承揽合同规定由受托方提供原材料的,若合同中分别记载加工费金额和原材料金额,应分别计税,加工费按加工承揽合同使用0.5‰税率,原材料按购销合同适用0.3‰税率,两项税额相加贴花。若合同未分别记载两项金额,则从高适用税率。本例中合同双方应纳税额1000×0.5‰=0.5(万元)
  [筹划方法]很显然,在这类问题上,纳税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将不同项目分开列示,使不同税目的金额适用不同的税率,从而降低税额。在本例中,合同上可列明“主要材料金额800万元,辅助材料金额50万元,加工费150万元”,则应纳税额为800×0.3‰+(150+50)×0.5‰=0.34(万元),可见分别列示将节省税额0.16万元。如果实际情况允许,双方当事人也可协商将所需主要材料订为由委托方提供,这样合同双方应纳税额将进一步降低为(150+50)×0.5‰=0.1(万元)。
  
  节税方法二:合同金额保守签订
  
  [案例二]2006年1月某建筑公司与某药厂签订甲工程施工合同,合同金额4000万元,合同签订后,印花税即已交纳。2007年8月工程竣工,经审定实际工程决算价为3000万元。2007年9月双方又签订乙工程合同,合同金额7000万元。该建筑公司以甲工程多缴印花税为由,冲减乙合同金额1000万元,计算缴纳印花税。
  [分析]根据现行印花税法的规定,应税合同在签订时纳税义务即已产生,无论合同是否兑现或是否按期兑现,均应贴花。对已履行并贴花的合同,所载金额与合同履行后实际结算金额不一致的,只要双方未修改合同金额,一般不再办理完税手续。因此在本例中,该建筑公司以甲工程决算价低于合同价为由,冲减乙工程应纳税合同金额的做法是错误的。由于合同金额不准确,该公司多交印花税1000×0.03%=0.3(万元)
  [筹划方法]在合同设计时,双方当时人应充分考虑到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情况,确定保守的合同价格,待工程竣工后,按结算价计算缴纳税金。这样就可以避免多交印花税。若合同金额属于难以准确确定的,也可以采用模糊金额法来避税。
  
  节税方法三:合同金额模糊不清
  
  [案例三]某公司将大型履带吊出租给某建筑公司,租期10年,每年租金120万元,于每年年底支付租金。
  [分析]在本例中,合同明确了租期租金,故当事人双方均应缴纳印花税120×10×1‰=1.2(万元)
  [筹划方法]按现行印花税法规定,财产租赁合同只规定了月(天)租金标准而无租赁期限的,对这类合同,可在签订时先按定额5元贴花,以后结算时再按实际的金额计税,补贴印花。结合税法规定,订立合同时,企业可有意将能够明确的合同金额予以模糊,将合同条款改为“年租金120万元,于每年年底支付本年租金同时决定下年是否续租。”由于合同期限没有明确,合同金额也就无法计算,故合同签订时贴花5元,年底时再按120×1‰=0.12(万元)贴花。虽然10年总的印花税额与未筹划时相等,但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且此筹划方法安全易行。又比如有些加工制作合同可以在签订时只明确单价,不明确数量,待工程完工后再根据实际完成工作量据实结算,这样一来合同金额也就无法确定,只能贴花5元。
  以上笔者列举了几种印花税的节税方法,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所有的节税重点都着眼于降低计税依据,手段都是通过巧妙的签订合同。但在实际工作中,订立合同的当事人往往是对印花税法缺乏了解的企业经营、工程等人员,财务人员则较少参与。由于合同一经订立,纳税义务随即产生,财务人员也就成了事后诸葛,再巧妙的筹划也就毫无意义。因此,笔者认为在企业中对相关人员进行包括印花税在内的税法普及、宣传和培训大有必要。
  
  作者单位:河北省安装工程公司
其他文献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执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有关问题的通知  ●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  企业下列所得,可以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二)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所得。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十七条:  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七条第(二)项所称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是指《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
中国会计师事务所2008年百强榜公布后,本土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现状受到了广泛关注。在ACCA北京代表处近期组织的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发展话题的沙龙上,几位具有业内资深从业经历的ACCA会员接受《财会学习》的采访,畅谈中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路径。被采访人包括雷博国际会计高级合伙人梁德信、北京京都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合伙人吴寿元、汇泰鹏辉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谭甍。    关键词1:走出去  《财会学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跨省市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分配及预算管理暂行办法    本刊上期(2008年第3期,总第27期)在解读新的企业所得税月(季)度预缴纳税申报表(国税函[2008]44号)时对财预[2008]10号文件做过简单介绍,在我们获取10号文件研读后,发现虽然10号文件明确了50%的预缴所得税须由总机构缴纳,但对余下50%的预缴所得税的分配方法与在新的企业所得税预缴纳税申报表中的规
【摘要】当前的教育中最不可忽视的内容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问题创设往往伴随着学生求知欲、探究欲的提升,所以将问题创设融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中非常有其必要性。基于此,对如何利用问题创设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五种核心素养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促进高中生数学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 问题创设 核心素养  问题创设是在教学改革之下逐渐兴起并迅速得到认
【摘要】好的物理教学离不开恰到好处的课外实验。引领学生走出课堂,充分渗透以生为本的理念,通过课外丰富多彩的实验厘清有关物理学科中更多动态的细微变化,不失为一条具有创新意义和实践意义的拓展之路。  【关键词】课外实验 发现问题 拨“乱”反正 探究拓展  一、課前,在自主实验中发现问题  教材中有关分子热的实验做如是选择,并不代表着我们的教学一定要亦步亦趋。就《分子热》的教学而言,其中的碎小实验很多,
作者介绍:  宋光磊,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博士,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总行管理信息部。已在数十家国家级核心期刊报纸上独立公开发表论文近100篇。  田园,奥克兰大学毕业,新西兰FOODTOWN集团副总经理。    地缘经济学理论认为,相邻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将在长期趋近,而政治同属性以及该属性下统一合理的经济体制安排将使上述趋近的速度更快。根据该理论,内地与香港之间即是如此。而随着2009年起大陆与香港签
【摘要】“有伟大成就的人向来善于自我管理”“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材施教,唤起学生的内力觉醒,让每个学生成为能自我管理的人。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享受自我管理的成就感。加强家校联系,以环境熏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完善班级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和谐的班集体,让自我管理之花处处开放。  【关键词】班主任因材施教自我管理班集体  前两天和同学一起吃饭,同学说她单位
【摘要】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植树问题》,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线段图建立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教学时,要用线段图的方法帮助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模型思想。然而植树是直观的,用线段图的方法是抽象的,建构植树问题数学模型,对于小学生的思维来说,可谓是“抽象之中的抽象”。因此,如何运用线段图,从具体——抽象——具体,深入浅出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以本节课的三个教学环节,谈谈如何有效
10月10日,以“引领明日资本市场”为主题的2008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亚洲年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呼吁应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在会议上热度最高的话题是“公允价值”对金融风暴的影响。    作者简介:知名撰稿人,会计学在读博士,曾在中央直属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现任教于北京工业大学,先后出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实务与案例》、《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会计专业英语》等畅销财会专著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立足于中国并尽可能适应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作为在新体制下的一种主要的制度安排,从1992年底就已经起步了。自1993年7月试行我国第1个企业会计准则即基本准则起,先后制订了17个企业会计准则和一个全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为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行为起到了里程碑式的作用。  特别是2005年,我国也基本上考虑以原则为基础,以目标为导向的精神,加快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