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祖尔:世界有多个中心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前幕后
  
  在库特·马祖尔(Kurt Mazur)的个人网站首页他这样写道:
  “儿时,我发现了创作音乐的乐趣。无论是引吭高歌、敲击钢琴,还是与姐妹朋友们齐声歌唱,音乐总能带给我如‘家’的安全感。同时,我也发现创作音乐帮助我走出孤独和悲伤,在人生的特殊时刻带给我欣喜与欢乐。现在,当世界各地因为爱音乐走到一起的人们听着我指挥的音乐时,我感到满足,喜悦充溢心灵。”
  


  
  已过耄耋之年,但矫健的身形、清澈的眼神与流露的气质透着德奥血统特有的刚毅,银丝连着蓄起络须,抿嘴挑起的嘴角,让人不禁联想到刚宣布息影的英国影星肖恩·康纳利。
  4年前北京观众在新年音乐会上曾经欣赏过伦敦爱乐乐团的演奏,但音乐总监库特·马祖尔遗憾缺席。2008年1月5日和6日,伦敦爱乐乐团再次造访中国,这一次,81岁的指挥大师库特·马祖尔亲率伦敦爱乐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并在两天内拿出四部最能显示乐团实力的交响曲,为音乐爱好者送上极具分量的新年礼物。
  “光,太亮,我看不清台下的大家,我要看到你们的眼睛,看到我在和谁说话!”演出前夕记者见面会上,马祖尔对周遭亮如白昼的灯光非常敏感,可能这与他患有轻度的白内障有关。一个在舞台上以背影示人的指挥家,当沟通介质音乐不在,他渴求着与观众眼神的直接交流。
  “昨晚,我和妻子听了京剧,太神奇了!”马祖尔顾不得介绍本次演出的曲目与伦敦爱乐乐团,自顾自讲起了听BEIJING OPERA的兴奋:“这是我第二次听京剧,第一次还是1958年,那时候我还在东德,觉得很美,他们的音乐性、服装,那么与众不同、精美绝伦。”谈到中国,马祖尔就打开了话匣子,接着又说起了他曾经的钢琴老师,“还是在1947年,我的钢琴老师曾来北京教过一年书,回国以后,他很严肃地对我们这些学琴的孩子们说‘那些中国小孩了不起,一首奏鸣曲你们要练习1个月,人家一个星期就拿下,他们日夜苦练,这样才能学习更多’!”言语中透露着对中国的热情与中华民族的钦佩。
  此次马祖尔距离上一次来北京已经整整10年。对于这个东方国度的想念与渴望溢于言表。短短的见面会,他始终微笑着面对频频按下快门的镜头,时不时打断无关紧要的发言,补充自己对东方人文化接纳方式的赞同——“亚洲人正在以更开放的态度接纳这个世界,去接受、拥抱其他国家的文化,他们虚心聆听欧洲音乐,而多少欧洲人能真正静下心来听听亚洲音乐呢。欧洲长久以来,人们喜欢自诩处于‘音乐中心’,其实不知道世界有多个中心,它不过是其中一个。”马祖尔的妻子是一名日裔小提琴家,马祖尔对亚洲的深情也许与此有关吧。
  对于能加入中国国家大剧院开幕演出季,马祖尔多次表达了自己的荣幸。这个椭圆形的庞大建筑让大师有些找不着北,从歌剧院到音乐厅到戏剧场,穿过长廊,上下电梯,形状色彩各异的大理石路面,马祖尔笑称“眼花缭乱”了,歌剧院外围的竹帘倒是没逃过大师的眼睛,他欣喜的指着大叫“bamboo, bamboo , I’ve saw it in Hong Kong!(竹子,竹子,我在香港见过!)”在这个宏伟建筑里迎来这样一位大师,这种荣幸应该能称之为“双赢”。
  与马祖尔同来的伦敦爱乐乐团成立于1932年,早在1973年就曾访华演出。乐团以其多样性的演奏曲目为特色,他们为影片《指环王》一、二、三集的配乐录音,已成为电影音乐的经典。伦敦爱乐乐团还有一点极为独特,那就是整个乐团由乐团成员自己经营,他们既是“老板”,又是“打工者”。他们成立有董事会,处理行政和艺术两方面事务。当然,由于乐团每年要忙于在世界各地巡演,在精力上分身乏术,所以特意聘请了专业经理公司帮助自己打理“生意”。
  一台交响音乐会没有独奏家,仅靠两部交响乐来吸引观众,这正是近年来国际乐坛流行的做法,但却能考验出指挥和乐团的水准。马祖尔率伦敦爱乐演出两套节目,全是“大部头”:1月5日晚演出贝多芬《第三“英雄”交响曲》与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1月6日演出门德尔松的《第三“苏格兰”交响曲》以及勃拉姆斯的《第一交响曲》。国家大剧院的艺术总监陈佐湟表示,两晚节目没有一首序曲,全是交响曲,这对乐团的功力、指挥对交响乐文献的把握都是极大挑战。
其他文献
新书架    西安音乐学院院长翟志荣教授编著的《中国拉弦乐器——系列秦胡研制的文化理念与实践》一书,日前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发行。  系列秦胡是翟志荣历经多年创新研制的新型中国拉弦乐器,该项目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新型实用专利和多项发明专利;陕西省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并以此为弦乐主体组建了西安音乐学院东方民族交响乐团。  全书综合了系列秦胡研制成果的多方面信息,由缘起篇——对中国传统民族乐队的
期刊
休闲时空    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年已古稀,一生没离开过戏。他爱戏,不像有些戏迷,吹拉弹唱,曲不离口。他是默默欣赏,独自品味,在不外露的状态下享受戏剧的非凡神韵。我长这么大,还没见他开过腔,哼过调。这可能与他的硬汉作派,耿直心性有关。戏只能在他胸中燃烧。  早年,乡村看一场戏很不容易,只要方圆有戏场子,他场场必到,他的身影总是出现在观看的最佳地方。后来,村里通了广播,村头电杆上挂了一个大喇叭,
期刊
岁月如歌    古琴家徐元白是一位全面发展的古琴大师,除了琴学研究、古琴演奏、授徒教学、创编琴曲之外,在斵(zhuo)制古琴方面也很出色。然而,他为什么要斵琴呢?“我要教学生弹琴,可是琴从哪里来?弹琴的人不去制琴,不弹琴的人又不会制琴,当年又没有制琴的工厂,怎么办,当然只好自己动手”。  徐门第二代传人徐匡华,子承父业,从事古琴艺术普及工作,从八十年代开始,在杭州创办古琴学习班,广招古琴学员。同样
期刊
音乐人生    姜金一是个低调的人,不太愿多说自己的事,然而,作为一位勤奋而又富有才能的指挥家,近年来他在专业上取得了不少业绩。如今,他不仅是兼职诸多地方乐团的指挥,同时也在国际乐坛上崭露头角。    靠小提琴出道    姜金一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当年,父母随大军转战,最后在冰城哈尔滨安了家。父亲姓姜,母亲姓金,因在家排行老大,故取名姜金一。父母生了一儿两女,两个妹妹学习钢琴,而姜金一却在小提琴上
期刊
隔岸观景    孟子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可见音乐的功能之大。在非洲的科特迪瓦,音乐不仅能“移风易俗”,还用来制止武装冲突。科特迪瓦旧译“象牙海岸”,是非洲西部一个古老的国家。该国最大的城市阿比让,音乐生活非常活跃,20世纪成为整个黑非洲音像工业的中心。2004年底,阿比让爆发武装冲突。为了平息战乱,几位著名歌唱家联合举办了一场音乐会。当交战双方的指挥官发布战斗命令后,无人开枪,无人打仗,
期刊
名团名家    美国密尔沃基(Milwaukee Symphony Orchestra)交响乐团不久前任命荷兰籍指挥家艾杜·迪·华特(Edo de Waart)为该团2009年新任音乐总监。这一委任使艾杜·迪华特身兼三职,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忙人”。2007年夏季,艾杜被美国圣塔非歌剧院(Santa Fe Opera)聘请为首席指挥。同年底,华特又与他所任职的香港交响乐团,续签合同至2012年。  
期刊
我惊奇,人间竟有一根弦的琴。我更惊奇,它竟有一个如诗的名字——独弦琴。越是简单的越富有诗意,它给了我一个美学答案。  少数民族的乐器,诸如葫芦丝、巴乌、芦笙,都有美丽的爱情传说,是传递爱情的信使。独弦琴,是广西京族的拨弦乐器,琴身桐木制成,狭长形状,一根金属弦,一头系于琴尾,一头穿过喇叭形的瓢瓜,系于琴头细长的小竹柄上。演奏时,左手轻重缓急地控制小竹柄,以改变音高,右手拨弦。  从它的音色,就可以
期刊
第一次走进国家大剧院    每次路过天安门西侧北新华街东绒线胡同路口,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东望去,看一眼传说中的“巨蛋”——-国家大剧院。说来也怪,明明知道它就矗立在那里,却每次都“小吃一惊”,因为银色的“蛋壳”极其接近北京灰蒙蒙的天空,易给人一种“此处无一物”的错觉。所以不由得看了再看,以确认“巨蛋”依旧在此,没跑。  2007年夏天,大剧院正式运营之前,我们单位组织了一次参观,意在先睹为快。同行
期刊
每周连载    错位  乔治·艾涅斯库(1881-1955),是罗马尼亚著名作曲家、小提琴家、指挥家、钢琴家、教育家及音乐活动家。  二十世纪初,巴黎有一个水平不高的小提琴演奏家准备开独奏会,为了卖座,他想了一个主意,请乔治·艾涅斯库为他伴奏。大师经不住他的哀求,终于答应了,并且还请了一位著名钢琴家临时帮忙在台上翻谱。  第二天,巴黎有家报纸用了地道的法兰西式的俏皮口气写道:“昨天晚上进行了一场十
期刊
考级信箱    第一级 中国乐曲(二)扎红头绳 王震亚改编 歌剧《白毛女》杨白劳与喜儿的二重唱段,4/4拍,中速,欢乐,平行乐段曲式。  引子:(第1小节)节拍点在左手,要强调每拍第一个音;右手后半拍切入,要有弹性。  A:(1一4)右手为旋律,要突出,要弹出小分句来。第2、3小节的“后16分音符”时值要准确、清晰地弹出来。应特别注意,这两个16分音符在5、4指上,不易站住,要多练习。应区分连奏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