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拔尖的多样性、创新的应用性和更鲜明的地方依存性等独特内涵,是支撑地方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服务优秀学生成长的现实需求。面对当前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困境与制约,本文从培养模式、师资队伍、科研资源、经费投入、招考选才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对策。
关键词: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实验班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解读
“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从国家的战略部署而言,这些一流大学所肩负的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基础学科的前沿性、高层次、国际化的学术研究者和科学家。但与之不同的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的地方高校“排头兵”,因自身的办学理念、学科特点及隶属属性等特质,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不同领域的拔尖:拔尖的多样性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来看,人才的拔尖应该是多样性的,大学应该培养多样化的拔尖人才,培养不同领域的拔尖人才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追求,这也是由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定位决定的。作为区域层面的高水平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总体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是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实施的教育并非强调以理论知识学习、学术性的学科教育为主,而更应该注重将拔尖学生培养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骨干人才的职业取向。作为地方高校设立的实验班,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从事学术研究、立志当科学家的并不是主流,毕业生以就业为目标、今后成为各行业骨干的则是大多数。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并不是将拔尖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单一的学术性人才上,而是瞄准区域发展,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所需的一流科技人才、一流工程师、一流管理者等不同领域的、多样性的拔尖人才。
2.不同类型的创新:创新的应用性
具有卓越的创新素质是拔尖创新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本质特征,而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素质应是不同的。2015年,我国R&D经费支出14 169.9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716.1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 528.7亿元,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 925.1亿元,三者占比分别为5.1%、10.8%和84.1%[1]。R&D经费支出类型反映了创新活动的类型,可见,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创新活动比基础研究更大量地存在于应用研究领域中。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学科特点恰恰是强调应用性为主,与传统的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型大学有显著差别,这一学科特点使得地方高水平大学依托学科专业实施拔尖学生特殊培养时,对学生的创新素质训练和培养主要是放在应用层面。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的是拔尖学生的应用性创新素质,重在培养学生将知识、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创新。
3.人才的地域特征:更鲜明的地方依存性
地方高水平大学从地方来、由地方建、面向地方办,隶属于省级政府,服务于区域经济,其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科技服务等均以本省(市、区)为主。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学校作为浙江省第一所“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和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4所牵头地方高校之一,近五年学生生源70%左右都来自于浙江省内,参与社会就业的毕业生中85%左右在浙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学校与浙江省9个县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省内新建地方研究院8个、地方技术转移中心8个。这些与地方的共依共存关系以及深厚的地方烙印使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目标、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体现出地方高校的属性和特色,带有浓厚的空间地域特征。也正因为此,许多地方高水平大学是通过一批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的学科专业来培养在区域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各领域宏大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和骨干人才。因此,它所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会更加主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更加依存于地方发展,当然也更加“接地气”,体现一种地域文化培育熏陶过的文化自觉。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受教育群体等,无论是科学技术成就、人文艺术贡献,还是新产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创新人才还是显得太少[2]。从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仅仅依靠一流大学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了,而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需求。
1.宏观层面: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创新驱动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现阶段我国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并不乐观,如中国国际化工程师占全国工程师比例不到8%,而印度为25%;中国工程技术人才人均所创造的产值仅有美国的1/16、德国的1/13[3]。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对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在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健康、金融等浙江八大万亿级产业领域,亟须大量高层次人才来促进产业转型及发展。笔者在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访谈中了解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了人才需求的转变,一方面是数量上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在结构上,不同产业企业都需要研发、技术、管理等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以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创新的活力。而事实上,总量不足和结构矛盾的问题始终并存。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积极回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数量需求。同时,地方高水平大学将秉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着力培养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需求、符合人才结构中不同层次要求的高层次研发、技术、管理等人才,以破解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2.中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所需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已十多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超过150倍,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4]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主体的地方高校,必须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立足点来实现自身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服务于国家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也正因如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为推动学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浙江工业大学《关于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建立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通过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以加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特区“以点带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不仅如此,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能够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在一个“高位”,通过为区域输送精英人才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更重要的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将培养拔尖人才作为重要突破口,对学校的高峰学科建设、高水平科研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形成“倒逼机制”,倒逼学科、科研、人才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学校办学实力整体提升,从而带动所在的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3.微观层面:服务优秀学生成长发展所需
从个体微观而言,大学生应该接受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因为教育公平的本质是为不同学生提供差异性的教育,强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我国大学实验班这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源于对因材施教理念的实践而兴起,它为资质优异学生提供成才平台,成为大学培育英才的重要举措,推动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对资优学生进行特殊培养的关注,一直集中在一流大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除了一流大学外的其他层次类型高校中的优秀学生群体不应该被忽视。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像浙江省这样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达到了57%,也就是说在浙江每年将有半数以上适龄青年进入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学习,各类学校的学生规模都相当可观,像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每年招收学生三四千人。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也注意到,省属重点大学中不乏天赋优良、基础较好的资优学生,这些学生同样需要特殊培养、因材施教。在地方高水平大学设立人才培养“特区”也一样有利于激发这些资优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特殊需求,为他们实现理想、取得成功提供条件。
正因这些现实需求的驱动,“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大学遍地开花,并呈现出由重点大学向一般大学扩散的趋势”[5],许多地方高水平大学以实验班、基地班、试验区、精英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模式开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一些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还列入了国家建设计划当中,如上海大学的钱伟长学院、苏州大学的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等均为教育部设立的“试点学院”,这说明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已显现出了相应成效,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
三、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路径对策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围绕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探索符合自身拔尖学生培养的适配模式,而不是盲目照搬一流大学。一方面,要立足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这个目标“必须体现大学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等”[6],在人才结构中的特定层次找准“坐标”,不窄化、不泛化,这是前提。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区域内的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特点,突显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浙江工业大学的探索为例,學校1998年成立提高班,2004年以提高班为基础组建健行学院,确立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合一”的培养路径;在十余年探索的基础上,为适应学校改革发展新形势,又于2013年依托入选“2011计划”设立绿色制药基地班,这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区域制药产业需求,充分依托行业产业与国际合作,初步构建了绿色制药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近年的毕业生除继续深造外,大量被海正药业、华东医药等知名医药企业录用,成为服务于行业产业需求的骨干人才,目前学校正以健行学院、绿色制药基地班等不同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应用型人才。因此,探索适应地方高校特点、富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最为根本的路径选择。
2.加强高水平师资建设
对于师资建设而言,一方面是加强校内的政策支持。虽然地方高水平大学师资总体还较薄弱,但可以通过政策制度引导更多校内的优秀教师投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比如设高岗选聘一批教授授课,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指导教师,或是在校内设立拔尖学生培养导师奖等,促进更多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等主动承担拔尖学生培养任务。另一方面是注重向校外选聘兼职导师。充分利用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区域影响力,聘请区域行业企业中的科技专家、企业家或是文化名人等担任兼职导师,不断拓宽学生眼界。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开设的“博雅下午茶”活动,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学生博雅导师;绿色制药基地班则依托“高端外国专家”等政府支持项目长期聘用“授课型外籍专家”为学生授课,又通过优质师资交叉互聘引入浙江大学相关教学团队实现与一流大学课程同步,还聘请知名制药企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要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区域中的优势地位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各类人才计划,注重推动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储备高水平师资队伍。
3.依托科研特色实施
地方高水平大学科研实力总体上还不够高,但在一些学科或学科方向上也有高水平的成果,并开拓出一些与区域产业行业紧密关联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因此,依托这些高水平、有特色的科研资源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科研平台转化成教学平台、将科研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例如,入选“2011计划”的五所牵头地方高校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都属于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类型,是实施科研反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绝佳资源。目前,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基地班、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积极开设一批针对拔尖学生培养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促进拔尖学生尽早投入科研训练、尽早融入导师团队,并鼓励导师、指导教师把来自于生产实践一线的科研项目、技术、成果用于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当中,强化学生科创活动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效对接。 4.强化经费投入保障
首先,争取上级财政性经费投入。地方高水平大学要积极向中央和省级政府呼吁,加大对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投入,争取更多财政性经费集中、专项、持续地投入到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近几年,许多省(区、市)政府在教育领域制定的扶持政策、专项计划都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包括省级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一些试点改革项目等,针对这些计划、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善于及时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其次,建立起学校内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地方高水平大学要避免因改革发展任务紧迫而把经费大量投入到学科、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在保障人才培养经费基础上,要围绕拔尖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锻炼、国际交流等主题设立校内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好预算安排和经费执行,确保校内经费的投入使用。再次,争取产学研经费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利用与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关系,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校外培养、联合培养基地,借助产学研的优势,争取行业企业的经费支持。
5.改进招考选才机制
针对生源竞争态势,地方高水平大学应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来探索改进招考选才机制。在校内,要结合国家新一轮高考招生改革,探索优秀学生招考新机制。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都将实验班、基地班纳入本省范围内的自主招生专业进行招生,浙江工业大学通过浙江省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招收理科试验班(健行学院)和绿色制药基地班学生,都是一种选才方面的创新探索。另一方面,要实施校内二次选拔工作,通过营造荣誉文化吸引更多校内优秀学生加入,配合滚动淘汰机制,强化学生群体的荣誉属性。在校外,则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属地中学的联系联动,提早到中学“选苗”,形成大学与中学连贯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工业大学牵手中学同城“热恋”,促进大学教育“向下看”和创新人才培养“一条龙”[7],对今后提高生源吸引力十分有帮助。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要把自身的师资、学科、科研等资源向中学开放,建立起大学与区域内重点中学共同培养拔尖学生的新机制,为学校尽早选好苗。
作为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和区域高等教育中的“排头兵”,崛起中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理应主动承担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克服办学格局、办学基础、办学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坚定信心、加强改革、辦出特色,与“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道,为国家和区域建设培养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1/t20161111_1427139.html. [2016-11-10].
[2] 王庆环. 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必须创新——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N]. 光明日报,2017-05-30.
[3] 赵婀娜,刘阳. 金字塔尖上的人才为何难冒出来[N]. 人民日报,2015-11-12.
[4] 教育部. 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发布——事实和数据说话,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自信与自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 2016n/xwfb 160407/160407.[2016-04-07].
[5] 周光礼,黄容霞. 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47-56.
[6] 刘智运.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7] 卜晓明. 大学之力与中学之需同城“热恋”——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学牵手记[N]. 中国教育报,2016-03-14.
[责任编辑:夏鲁惠]
关键词: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学实验班
一、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解读
“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我国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主力军,从国家的战略部署而言,这些一流大学所肩负的培养拔尖人才的目标是培养基础学科的前沿性、高层次、国际化的学术研究者和科学家。但与之不同的是,地方高水平大学作为立足地方、面向区域的地方高校“排头兵”,因自身的办学理念、学科特点及隶属属性等特质,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具有自己的独特内涵,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1.不同领域的拔尖:拔尖的多样性
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规格来看,人才的拔尖应该是多样性的,大学应该培养多样化的拔尖人才,培养不同领域的拔尖人才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开展这项工作的内在价值追求,这也是由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定位决定的。作为区域层面的高水平大学,地方高水平大学总体的人才培养价值取向是面向经济社会主战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这就要求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所实施的教育并非强调以理论知识学习、学术性的学科教育为主,而更应该注重将拔尖学生培养成为经济社会各领域骨干人才的职业取向。作为地方高校设立的实验班,学生选择继续深造从事学术研究、立志当科学家的并不是主流,毕业生以就业为目标、今后成为各行业骨干的则是大多数。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并不是将拔尖学生培养的目标定位在单一的学术性人才上,而是瞄准区域发展,致力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所需的一流科技人才、一流工程师、一流管理者等不同领域的、多样性的拔尖人才。
2.不同类型的创新:创新的应用性
具有卓越的创新素质是拔尖创新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本质特征,而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创新素质应是不同的。2015年,我国R&D经费支出14 169.9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支出716.1亿元,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 528.7亿元,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 925.1亿元,三者占比分别为5.1%、10.8%和84.1%[1]。R&D经费支出类型反映了创新活动的类型,可见,应用研究、试验发展等创新活动比基础研究更大量地存在于应用研究领域中。而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学科特点恰恰是强调应用性为主,与传统的以基础研究为核心的学术研究型大学有显著差别,这一学科特点使得地方高水平大学依托学科专业实施拔尖学生特殊培养时,对学生的创新素质训练和培养主要是放在应用层面。地方高水平大学培养的是拔尖学生的应用性创新素质,重在培养学生将知识、理论在具体的实践中进行创新。
3.人才的地域特征:更鲜明的地方依存性
地方高水平大学从地方来、由地方建、面向地方办,隶属于省级政府,服务于区域经济,其学生生源、毕业生就业、科技服务等均以本省(市、区)为主。以浙江工业大学为例,学校作为浙江省第一所“省部共建”地方高校和首批入选国家“2011计划”的4所牵头地方高校之一,近五年学生生源70%左右都来自于浙江省内,参与社会就业的毕业生中85%左右在浙江就业,在“十二五”期间学校与浙江省9个县市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省内新建地方研究院8个、地方技术转移中心8个。这些与地方的共依共存关系以及深厚的地方烙印使学校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在目标、实施、评价等各方面都体现出地方高校的属性和特色,带有浓厚的空间地域特征。也正因为此,许多地方高水平大学是通过一批紧密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布局的学科专业来培养在区域经济、政治、科技和社会各领域宏大人才队伍中的领军人才、核心人才和骨干人才。因此,它所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会更加主动地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更加依存于地方发展,当然也更加“接地气”,体现一种地域文化培育熏陶过的文化自觉。
二、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分析
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和高等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但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人口规模、受教育群体等,无论是科学技术成就、人文艺术贡献,还是新产品新品牌新商业模式,创新人才还是显得太少[2]。从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仅仅依靠一流大学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已经无法满足现实的需求了,而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需求。
1.宏观层面:支撑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所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期,创新驱动成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因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但现阶段我国的高层次人才数量、质量并不乐观,如中国国际化工程师占全国工程师比例不到8%,而印度为25%;中国工程技术人才人均所创造的产值仅有美国的1/16、德国的1/13[3]。笔者所在的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企业对人才需求非常旺盛,尤其是在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健康、金融等浙江八大万亿级产业领域,亟须大量高层次人才来促进产业转型及发展。笔者在与多家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人员访谈中了解到,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带动了人才需求的转变,一方面是数量上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量大增,另一方面在结构上,不同产业企业都需要研发、技术、管理等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以促进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创新的活力。而事实上,总量不足和结构矛盾的问题始终并存。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积极回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提出的培养造就“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数量需求。同时,地方高水平大学将秉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特点,着力培养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满足不同领域不同行业需求、符合人才结构中不同层次要求的高层次研发、技术、管理等人才,以破解高层次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 2.中观层面: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所需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已十多年,《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指出:“与新中国成立时相比,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增长超过150倍,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50%以上,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4]作为承担高等教育大众化任务主体的地方高校,必须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立足点来实现自身的内涵发展、转型发展,服务于国家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也正因如此,地方高水平大学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成为推动学校自身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浙江工业大学《关于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的决定》指出,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建立一流的本科教育体系,通过设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特区以加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特区“以点带面”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而带动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整体提高。不仅如此,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也能够确保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持在一个“高位”,通过为区域输送精英人才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更重要的是,地方高水平大学将培养拔尖人才作为重要突破口,对学校的高峰学科建设、高水平科研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等形成“倒逼机制”,倒逼学科、科研、人才上层次上水平,推动学校办学实力整体提升,从而带动所在的区域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3.微观层面:服务优秀学生成长发展所需
从个体微观而言,大学生应该接受更为适合自身发展的个性化教育,因为教育公平的本质是为不同学生提供差异性的教育,强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我国大学实验班这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正是源于对因材施教理念的实践而兴起,它为资质优异学生提供成才平台,成为大学培育英才的重要举措,推动大学的教育教学改革。然而对资优学生进行特殊培养的关注,一直集中在一流大学,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更多的学生进入大学接受教育,除了一流大学外的其他层次类型高校中的优秀学生群体不应该被忽视。2016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2.7%,像浙江省这样的沿海经济发达省份达到了57%,也就是说在浙江每年将有半数以上适龄青年进入不同层次类型的大学学习,各类学校的学生规模都相当可观,像浙江工业大学、宁波大学等省重点建设高校每年招收学生三四千人。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也注意到,省属重点大学中不乏天赋优良、基础较好的资优学生,这些学生同样需要特殊培养、因材施教。在地方高水平大学设立人才培养“特区”也一样有利于激发这些资优学生的学习潜能,满足他们成长成才的特殊需求,为他们实现理想、取得成功提供条件。
正因这些现实需求的驱动,“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大学遍地开花,并呈现出由重点大学向一般大学扩散的趋势”[5],许多地方高水平大学以实验班、基地班、试验区、精英学院等人才培养“特区”模式开始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之路。一些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区”还列入了国家建设计划当中,如上海大学的钱伟长学院、苏州大学的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等均为教育部设立的“试点学院”,这说明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已显现出了相应成效,开始得到国家的重视。
三、促进地方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路径对策
1.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围绕自身的办学定位和特色,探索符合自身拔尖学生培养的适配模式,而不是盲目照搬一流大学。一方面,要立足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这个目标“必须体现大学自身的历史、传统定位和条件等”[6],在人才结构中的特定层次找准“坐标”,不窄化、不泛化,这是前提。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区域内的优势,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产业特点,突显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特色。以浙江工业大学的探索为例,學校1998年成立提高班,2004年以提高班为基础组建健行学院,确立了融知识、能力、素质“三维合一”的培养路径;在十余年探索的基础上,为适应学校改革发展新形势,又于2013年依托入选“2011计划”设立绿色制药基地班,这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紧密对接区域制药产业需求,充分依托行业产业与国际合作,初步构建了绿色制药拔尖创新人才协同培养机制。近年的毕业生除继续深造外,大量被海正药业、华东医药等知名医药企业录用,成为服务于行业产业需求的骨干人才,目前学校正以健行学院、绿色制药基地班等不同模式培养拔尖创新应用型人才。因此,探索适应地方高校特点、富有地方高校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最为根本的路径选择。
2.加强高水平师资建设
对于师资建设而言,一方面是加强校内的政策支持。虽然地方高水平大学师资总体还较薄弱,但可以通过政策制度引导更多校内的优秀教师投身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比如设高岗选聘一批教授授课,担任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指导教师,或是在校内设立拔尖学生培养导师奖等,促进更多知名教授、学科带头人等主动承担拔尖学生培养任务。另一方面是注重向校外选聘兼职导师。充分利用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区域影响力,聘请区域行业企业中的科技专家、企业家或是文化名人等担任兼职导师,不断拓宽学生眼界。浙江工业大学健行学院开设的“博雅下午茶”活动,聘请社会各界知名人士担任学生博雅导师;绿色制药基地班则依托“高端外国专家”等政府支持项目长期聘用“授课型外籍专家”为学生授课,又通过优质师资交叉互聘引入浙江大学相关教学团队实现与一流大学课程同步,还聘请知名制药企业专家担任企业导师等,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另外,要发挥地方高水平大学在区域中的优势地位争取国家和地方的各类人才计划,注重推动更多高端人才的集聚,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储备高水平师资队伍。
3.依托科研特色实施
地方高水平大学科研实力总体上还不够高,但在一些学科或学科方向上也有高水平的成果,并开拓出一些与区域产业行业紧密关联的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因此,依托这些高水平、有特色的科研资源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将科研平台转化成教学平台、将科研过程转化为教学过程,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例如,入选“2011计划”的五所牵头地方高校的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都属于面向区域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类型,是实施科研反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绝佳资源。目前,浙江工业大学绿色制药基地班、南京工业大学2011学院等都在这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同时,积极开设一批针对拔尖学生培养的科研创新训练项目,制定相关激励政策,促进拔尖学生尽早投入科研训练、尽早融入导师团队,并鼓励导师、指导教师把来自于生产实践一线的科研项目、技术、成果用于学生科研项目训练当中,强化学生科创活动与重大科研项目的有效对接。 4.强化经费投入保障
首先,争取上级财政性经费投入。地方高水平大学要积极向中央和省级政府呼吁,加大对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经费投入,争取更多财政性经费集中、专项、持续地投入到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上。近几年,许多省(区、市)政府在教育领域制定的扶持政策、专项计划都涉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包括省级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中的一些试点改革项目等,针对这些计划、项目,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善于及时把握机会,主动出击,积极争取。其次,建立起学校内部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地方高水平大学要避免因改革发展任务紧迫而把经费大量投入到学科、科研、基础建设等方面。在保障人才培养经费基础上,要围绕拔尖学生科技创新、实践锻炼、国际交流等主题设立校内专项资金,专门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好预算安排和经费执行,确保校内经费的投入使用。再次,争取产学研经费支持。地方高水平大学要利用与行业企业的科技合作关系,建立拔尖创新人才校外培养、联合培养基地,借助产学研的优势,争取行业企业的经费支持。
5.改进招考选才机制
针对生源竞争态势,地方高水平大学应从校内和校外两方面来探索改进招考选才机制。在校内,要结合国家新一轮高考招生改革,探索优秀学生招考新机制。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都将实验班、基地班纳入本省范围内的自主招生专业进行招生,浙江工业大学通过浙江省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招收理科试验班(健行学院)和绿色制药基地班学生,都是一种选才方面的创新探索。另一方面,要实施校内二次选拔工作,通过营造荣誉文化吸引更多校内优秀学生加入,配合滚动淘汰机制,强化学生群体的荣誉属性。在校外,则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加强与属地中学的联系联动,提早到中学“选苗”,形成大学与中学连贯式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工业大学牵手中学同城“热恋”,促进大学教育“向下看”和创新人才培养“一条龙”[7],对今后提高生源吸引力十分有帮助。因此,地方高水平大学要把自身的师资、学科、科研等资源向中学开放,建立起大学与区域内重点中学共同培养拔尖学生的新机制,为学校尽早选好苗。
作为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和区域高等教育中的“排头兵”,崛起中的地方高水平大学理应主动承担起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克服办学格局、办学基础、办学资源等方面的制约,坚定信心、加强改革、辦出特色,与“双一流”建设中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道,为国家和区域建设培养一大批各种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 2015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EB/OL].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611/t20161111_1427139.html. [2016-11-10].
[2] 王庆环. 培养创新人才,教育必须创新——访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N]. 光明日报,2017-05-30.
[3] 赵婀娜,刘阳. 金字塔尖上的人才为何难冒出来[N]. 人民日报,2015-11-12.
[4] 教育部. 系列高等教育质量报告首次发布——事实和数据说话,展现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自信与自省[EB/OL]. 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 2016n/xwfb 160407/160407.[2016-04-07].
[5] 周光礼,黄容霞. 教学改革如何制度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特区在中国的兴起[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47-56.
[6] 刘智运. 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实施要点[J]. 中国大学教学,2011(1):12-15.
[7] 卜晓明. 大学之力与中学之需同城“热恋”——北京工业大学与中学牵手记[N]. 中国教育报,2016-03-14.
[责任编辑:夏鲁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