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479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和研究新世纪航天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庆祝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年,中国宇航学会于2006年12月4日至6日在北京友谊宾馆举办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


  本次高峰论坛暨年会的主题是“繁荣学术,促进创新”。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对此次学术交流活动十分重视,多次听取汇报,并担任大会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主持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副主席栾恩杰、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总装备部电子信息部副部长李纪南、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夏国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本次高峰论坛暨年会的名誉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发来了贺信表示祝贺。开幕式上还举行了荣誉会员称号授予仪式。经总装备部政治部批准,中国宇航学会授予费俊龙、刘伯明、景海鹏、吴杰四位航天员中国宇航学会荣誉会员称号。他们是继杨利伟、聂海胜、翟志刚之后,成为荣誉会员的第二批航天员。
  随后,十余位国家部委领导、航天国防专家、两院院士在会上做了主题报告。其中,国家航天局副局长罗格,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马兴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王礼恒,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主任夏国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工程师杨海成,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杨毅分别做了题为“中国航天‘十一五’发展重点”、“航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加强国际空间法研究,保障我国空间事业健康发展”、“航天军民两用技术的发展”、“数字航天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战略机遇期中的国家安全”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张贵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顾问叶培建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顾问张履谦也分别就我国重型火箭动力系统、空间电子对抗信息战、深空探测技术的发展与展望等主题进行了阐述。
  晚上在友谊宾馆聚英厅举行了名为“长城润滑油航天之夜”的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庆祝酒会。酒会上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举杯共饮,共同庆祝中国航天创建五十年和二十一世纪航天科学技术发展与前景高峰论坛暨第二届学术年会的召开,酒会气氛热烈融洽,增进了交流和了解。
  随后两天,来自航天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400多位代表围绕着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等领域,分5个专题分会场展开交流。此次论坛暨年会共收到论文300多篇,其中参加会议交流的120篇。最终,经大会技术委员会评选,15篇论文获得优秀论文奖,并为获奖者给予了表彰奖励。
  高峰论坛暨年会得到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总参谋部、总装备部、中国科学院、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支持。
  此次活动的协办单位是中国石化润滑油公司、长征火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宇航出版社。
其他文献
地方立法与《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强制法》三部法律的紧张关系已经成为当前地方立法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面对日渐复杂的行政管理事务,行政处罚权限不够
在当代农村社会转型发展中,农村教育“技术治理”问题逐渐成为乡村研究的前沿主题之一。随着农村教育治理活动的不断深入和推进,以“技术”嵌入教育公共治理过程并随之所呈现
居住航是月球基地的核心结构,也是航天员在基地生活和室内工作的主要场所,因此基地的设计首先应考虑居住舱的设计,只有将居住舱建设好,让航天员有一个比较安全和舒适的生活和工作
针对影响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各项因素,建立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提出了模糊控制方法在目标控制中的应用.论文以进度变化为例,借助VENSIM软件对该进度变化对工程项目目标的
摘要基于铁木辛柯梁假设,考虑丝杠轴的横向剪切,建立丝杠-工作台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得出,丝杆轴各向振动之间存在着非线性与耦合因素,其横向振动可通过受迫振动达芬方程进行表
在地面上的。然而到现在为止,却没有研究能肯定的给出它确切的运动机理。那么在这样的前提下,倘若将含羞草置于失重的状态下,是否也会出现同样的运动现象呢?
为了促进国内神经科学研究的发展,经过一年的筹备,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以下简称“浙大脑库”)今年正式建成,目前已获取一定数量的大脑捐献。在此基础上,初步建立了一系列符合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保证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更是一个高校党建工作态度重要衡量标准,辅导员作为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是保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
注氮气防灭火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煤矿工作面采空区中,有效保障了矿井的安全生产。该文针对传统井下移动式膜分离制氮装置自动化程度低、进入膜管前温度过高等问题,提出一种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