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电影纪念历史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3825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电影《高考1977》以20世纪70年代末东北农场知青的经历反映了1977年恢复高考带来的深刻影响。电影通过对转折时期历史的记录,表现了转折时期的转变、转折时期的人性刻画,真实地表现了那个特定年代的不可忘却的历史。
  关键词: 《高考1977》 转折时期 历史记录 人性刻画
  
  电影《高考1977》是以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政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对东北某农场的知青们的影响及冲击,以点带面地反映了恢复高考之时的波折及恢复高考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冲击和变化。电影通过影像还原了一个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教育制度变革,真实地表现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立体面貌。
  一、电影对转折时期历史的记录
  电影可以记录历史,而艺术则是与遗忘作斗争。但记录历史是电影《高考1977》的主旨所在。影片的主基调以尊重文化和知识的历史契机为主导,展现了那一段历史记忆。
  “文革”时期,是社会的剧烈变化时期,很多人都在期间有过一些灾难性的记忆。那是一段苦难的磨砺,大部分人的青春是荒芜的,是被耽误了的,在一些崇高、虚幻的口号感召下,知青在陌生的、远离故土的地方抛洒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1]导演江海洋正是经历过这一段时期的第五代导演,经历过那一段的无奈和心酸,于是他把视点投向那段历史,提醒着人们不要忘却那个时代。
  从是非颠倒,黑白混淆的“文革”中走出来的人们在历史文艺的创作中自然而然地将历史真实置于无可置疑的崇高地位。而《高考1977》作为对“文革”历史的艺术反映,对历史的表现更为全面,对历史的思考更为辩证。
  影片真实地记录了那段颇为敏感的历史。以东北黑龙江荒芜的农场为背景,以恢复高考的受益者——知青的角度来切入,更真实,更生动。影片一开始是一群知青在流动电影放映机前,看着新闻纪录片——邓小平出席座谈会,交代了影片故事发生的背景——邓小平的第三次复出。而后知青潘志友和强子两人感觉到邓小平复出,社会一定会发生什么重大的改革,从而引出恢复高考这一重大的制度改革,引出整部影片。
  电影《高考1977》真实地记录了当时政治环境的紧张,电影开始不久,农场主老迟跟知青们提到“挂钩”,当时去大学读书与民主投票紧密相连,要获得农场的推荐才能去读大学,因此知青们用扛大包的方式来争取推荐名额。同时,一次知青阿三向陈琼父亲陈甫德打听是否恢复高考的消息时,陈父说“隔墙有耳”且带他去了河边才小心的说出这一重大消息。这些都真实地体现了当时政治环境的紧张。
  “文革”是一段被压抑的历史。人性的压抑,知识的压抑,民族的压抑都让人透不过气来。影片有几段经典台词都真实的反映了那种压抑。第一段是陈甫德为了绝食的强子等知青,假扮招生办的人去找老迟时,语重心长地说“地里的活一耽搁就是一年,而孩子们已经被耽搁了八年”,深刻的体现了人性的压抑;第二段是陈甫德写给陈琼的信上,有一句话提到,“太想把知识还给整个民族!”很好地体现了知识的压抑;第三段是画外音,作为潘志友等知青去参加高考那天的激动的心理独白:“1977年12月10日,我们沉睡了十一年的民族醒了!”更是深刻地反映了民族曾经的被压抑;而整个电影最重要的一句台词,“恢复高考比高考本身要伟大得多”,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电影的主题——记录那段转折时期的历史,那个政治、经济、文化全面转变,民族开始复苏的转折点。高考,只是一种考试制度,是选拔人才的手段,而恢复高考不仅是恢复对知识的尊重,更是恢复对个人选择的尊重,对人的尊严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对整个民族的尊重。在此之前的那一代人不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得不到作为“个体”存在的尊重,而这一制度的改变,他们拥有了本该拥有的权利,他们得到了起码的尊严,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在此之前我们整个民族这样被压抑着沉睡了整整十一年,随着这一政治思想的改变,恢复高考使整个民族开始苏醒,开始转变,我们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全面复苏且走上正轨,尤其随着大批人才的加入使我国逐渐富强起来。电影《高考1977》旨在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记住那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
  二、转折时期的转变
  恢复高考是“文革”之后中国整个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走向新秩序的开始。它深刻地影响了整个教育活动,甚至是整个民族,改变了整个中国社会的走向。我们说,那是一个转折点。而电影《高考1977》也通过几个点反映了这一转折特点。
  首先,影片通过农场场长老迟这样一个人物,显示了这段转变。《高考1977》设置了农场场长老迟这样一个代表着文革期间旧权威的角色。场长老迟有着过去固定难移的思维模式,因为担心知青参加高考后农场劳动力不足,于是常常阻挠高考,频频给知青们报名考试设置障碍。而老迟的转变主要是通过爱将潘志友适当的劝诫,陈甫德对女儿无私的爱,强子等知青的绝食及知青小根宝的意外离世等情节,一步步地推进故事发展,最终唤醒了他其实内心也很善良的人性,最后他全力支持高考,帮强子报名,帮陈琼写报告,帮大家问成绩等,尤其是在知青们错过了去参加高考的火车时,在大家近乎绝望的情绪下,老迟开着拖拉机及时赶到,那一段场景不仅感人,更是深刻地从老迟这个人物方面体现了转折之意。
  其次,影片中有一个道具被反复多次提到——公章,这更加是显示转变的关键。老迟开会审强子时,第一次提到公章,显示公章的权威性;第二次是潘志友说要结婚时,老迟不同意,“法律也先要我盖一个公章,组织信任我,把公章给我,我就要对组织负责”;第三次是阻止知青报名,提出要农场测验时提到要盖公章;第四次是对于强子等人绝食时,再次提到公章的权威性;第五次是陈甫德责备老迟不让知青报考时,“一个章子能决定人的一生?”于是,从这里开始转变;第六次是将公章给潘志友在登记表上盖章,显示出转变;最后一次是在县招生办为陈琼写报告,盖上公章,正式完成转变。一步步的改变,公章的形象从负面走向正面,从阻挠到证明,多次的反复也蕴含着障碍的消退,更蕴含着文革时期旧权威的消退,蕴含着转折之意。
  最后,通过几个很经典的场景反映转折。知青们边听广播里高考恢复的消息,边放火烧荒的场面,配合史诗感的交响乐,此处人物的处境和心理有机的结合,寓意青春的热烈和残酷,寓意“星火燎原”,更寓意民族沉睡了十一年的那个时代,已经如烈火烧枯草一般,一去不复返了。此外,电影中还有一个颇具象征意义的影像语言——大喇叭,以前老迟经常用它来宣传农场大小事务,体现了其旧意识形态性,而知青小根宝为了救强子被掉下来的大喇叭砸死,体现了一种深刻的转变意义:一是当时的错误意识形态,伤害了多少无辜的人;二是如今,它终于掉下来了,也显示了错误意识形态的转变,反映了转折之意。
  三、转折时期的人性刻画
  “文革”给国家、民族和人民带来的灾难是空前的,而人们对于十年浩劫之痛苦的反思,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人性的尊重,恢复人的尊严,提高人的价值。
  《高考1977》通过对几个人物的刻画来反映转折时期知青们对命运的搏击。小根宝所代表的是知青中相对柔弱的一类型,七年的失望换来越来越深刻的自卑,可他也会努力通过扛包来争取推荐名额。电影中的场景,大家扛包的热闹场面与小根宝准备自杀的沉静场面对比,以及最后未能扛包过线小根宝绝望的嚎哭,无不体现了这一类知青也想要努力改变命运。而最后小根宝的离世也体现了文革时期有很多知青终究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甚至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陈琼代表的是“黑五类”等有政治污点的一类知青。影片中她和父亲第一次见面,父亲给她送来高考资料时,她生气地质问父亲:“你让我拿什么参加高考?”“我要的是证明,证明不是‘历史反革命的’证明!”在当时紧张的政治环境下,有政治污点的知青们处处受压制,可他们更加想要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强子所代表的是相当有冲劲儿的一类知青,他一直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美好的憧憬,于是他偷辅导资料,以绝食来抗议老迟的“农场测验”,他说这是为了自己的权利,为了自己的尊严,他全力做出一切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的努力。影片以这样几类典型的知青形象反映了当年知青们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迫切心理。
  电影中有一个场景设计得相当经典——知青们在雪中的树林里追赶火车的场景。在知青们赶考时,他们的拖拉机在路上突然坏了,为了赶上参加高考的火车,知青们在雪地的树林里拼命奔跑去追赶火车,他们摔倒了努力爬起来,他们互相搀扶着,觉得自己赶不上的知青叫同伴先走等情节,配合火车的轰鸣声及史诗感的交响乐,配合人物近景、特写,尤其是慢镜头,营造出感人的气氛。更重要的是,这段场景也寓意着知青们不仅是追赶火车,更是追赶着历史变革的列车,追赶着自己的命运,他们努力的奔跑寓意着他们想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这一场景用深刻的影像语言真实而感人地反映出一代人努力想改变自己命运的感受及人性的复苏。
  转折时期,特殊时期,特殊的爱情、亲情和友情。在那个崇尚奉献,崇尚理想的时代,爱情不是索取,而是付出。所以会有知青们真实的爱情,所以会有陈琼为了留下来陪伴潘志友而答应老迟另外介绍婆家的要求,所以会有潘志友为了把陈琼顺利送进考场,而自己假装报考的情节,知青们真实而感人的爱情被刻画得格外美丽。亲情如潺潺的流水,如悠扬的琴声,母爱温柔如水,而父爱更如坚毅的高山,在任何时刻都给儿女以支持。《高考1977》中对陈甫德及女儿陈琼间亲情的刻画,也表现了特殊时期特殊亲情的伟大。父爱如山,默默无闻,不求回报。他顶着“历史反革命”身份,不顾禁锢,千里迢迢来到农场给女儿送复习资料;他一遍遍地在纸上写陈琼的名字,甚至帮女儿做假公章、假证明,在那个被扭曲的时代里,这样一种不顾一切的亲情,尤为感人。《高考1977》中描述的友情也相当催人泪下,一群人随着生活中的积累最后都情同手足。潘志友帮小根宝扛包争名额,强子救起差点自杀的小根宝,强子绝食,小根宝等人的支持及阿三的帮忙等,把知青们八年相处积累的友情刻画得尤为真实。尤其是在雪地里,小根宝救强子而被坠落的喇叭打到而离世,镜头以白色的雪地和鲜红的血为色彩上的对比,配合凄凉的音乐,震撼了我们的心灵。
  电影《高考1977》以20世纪70年代末东北某农场知青的经历折射1977年恢复高考为中国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影片通过讲述一群年轻人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渗透出转折时期人性的复苏,表现了那个特定年代的立体面貌,真实的记录了那段不可忘却的历史。
  
  参考文献:
  [1]郦苏元,胡克.新中国电影五十年[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 梅尧臣的悼亡诗纯从胸臆间泻出,语语感人,句句情深,哀婉缠绵。他多作纪梦诗,借梦境传达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他往往将往日的家庭温馨和现实的形单影只构成鲜明的对比,往日夫妻之情愈深,今日之悲就愈深。  关键词: 梅尧臣 悼亡诗 抒情特色    悼亡诗的创作,最早可追溯到《诗经》中的《邶风·绿衣》和《唐风·葛生》。前者写一男子睹物思人,悼念故妻;后者写一女子抚今追昔,悼念亡夫兼自伤。自从西晋潘岳以
摘 要: 随着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国内学者对她的关注也日益密切。本文拟对阿特伍德在中国的译介情况作出大致的梳理,同时也分析当代文化因素对阿特伍德译介的重大影响,以期更好地从事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译介 特点 原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 Atwood,1939— )是近年来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声誉的加拿大作家,笔耕不辍,频频获奖
摘 要: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写作教学研究论述颇多,但初中写作教学依然处于低效甚至无为的状态,作者通过提出初中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的具体构想,优化、整合教材资源,以期达到更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写作教材 二次开发 具体构想举例  对初中写作教材“二次开发”的研究首先是建立在对洪宗礼主编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全套六册分析的基础上,因为“教材是课程标准的物化形态,学生通过
摘 要: 美术鉴赏课是美术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力,美术鉴赏贯穿着美术教育的教学过程。本文以苏州园区一中的沈兰老师的《永恒之美》作为教学案例来分析高中美术鉴赏课,意在说明她是怎样较全面地完成美术欣赏教学的任务,让学生充分地感知“美”。  关键词: 《永恒之美》 教学案例 美术鉴赏课 美术作品    美术鉴赏教学是一种使学生通过艺术作品的赏析获得审美知识,提高
摘 要: 班级管理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一环,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心计学”入手,阐述了提高班级管理水平的一些办法。  关键词: 班级管理 “心计” 心计学    一般人总把“心计”想成一种诡计,一种世故,其实不然。本文所说的“心计”是一种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为人处世的技巧。为什么有的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而有的在班级管理中却常常焦头烂额、无可奈何,甚至
摘 要: 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是深化高等教育教育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中共党史特色专业建设要突出“特色”,必须加强科研实力雄厚和实践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以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更新教育观念和营造优质的特色专业培育环境,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中共党史特色专业 科学内涵 建设思路    为了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教育改革,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对高素质创新型人
摘 要: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使抽象、难懂的内容变得直观、简单,而且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本文结合具体教例,截取部分教学片断,就此展开分析。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多媒体技术 教学效果    一、背景介绍  在新课标有效教学理念指导下,向“四十分钟要效益”成了大家在教学中信奉的宗旨。曾一度滥用多媒体现象,曾遭到众人强烈攻击。昔日热热闹闹的课堂,一时沉寂下来,大家
摘 要: 《史记》不仅是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奠基之作,而且是我国传记文学的开山鼻祖,是书分本纪、书、表、世家、列传五体,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人物的活动与统览历史事件。其中,孔子之登入世家,向来颇多争议。无论是后世注家及相关学者之说,还是司马迁本人之说,其“世家”与《史记》“世家”本身均存在矛盾;登孔子于“世家”,既因孔子在“当代”受到了高度的重视,更凸显了司马迁对这一重视的认同。  关键词: 《史记》 孔
摘 要: 作者对本校的不同生源和兄弟学校的生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发现了其中存在的差距。本校通过几年的努力,积极探索,逐步形成了“积极引导,增强动力;严格管理,培养习惯;注重过程,关注细节;深化科研,改进方法”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思路。  关键词: 减负政策 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常规管理    在严格的减负政策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到底是什么制约了我们的发展?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到底遇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困
摘 要: 《许三观卖血记》的艺术魅力在审美意蕴上表现为写出了作者对苦难的独特体验和深刻理解,以及透过苦难所呈现出的人性深处的真善美,即苦难中的温情,这温情可以理解为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本文试从苦难叙事入手,揭示小说中渗透着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以此充分肯定小说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 余华 《许三观卖血记》 苦难 温情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的代表作之一,在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国外也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