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称职的欧洲央行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m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央行日前宣布了其购买政府债券的计划,但与此同时,它也让金融市场知道如下事实:它自己其实非常讨厌这么做。因此,它在购买债券时并未作出完全的承诺,而且时刻准备着将这一政策废黜。
  事实上,欧洲央行是在表达这样的信念:由买入计划所带来的政府债券价格企稳,只是暂时的。
  很难想象还有比债券购买计划更能弄巧成拙的事情。欧洲央行一开始就明确宣告:它自己并不相信自己的这项政策。正因如此,该政策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既然欧洲央行自己都如此缺乏信心,还能期冀投资者们会有不同的感觉吗?
  欧洲央行之所以会采取此种下策,是因为它仍然认为:维持欧洲的金融稳定性,并非其核心职责。正如其已经于11月1日离职的前行长特里谢所指出的那样:欧洲央行的“核心指导原则只有一个,而那就是应对通货膨胀”。
  由于欧洲央行拒绝充当最后的贷款人,人们不得不临时成立了一个替代性的机构,即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但是,金融市场深知:这个替代性的机构手中并没有足够的弹药来完成任务。不仅如此,其目前的治理结构,也不足以让其担此重任。
  当下的欧洲央行,一根筋地专注于价格稳定,完全不顾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对于构成经济体活力的员工及企业们的福利的关心,更是付之阙如。
  事实上,在它的一系列做法当中,最令人惊讶的,就是它事实上已经完全违背了中央银行的传统。
  现代央行制度发轫于19世纪20年代、英国运河繁荣的崩溃时期。在1825年-1826年的金融危机及衰退浪潮当中,正是由于一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出手干预,才维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从而平息了因繁荣转入由泡沫破裂导致的悲观懊悔所引起的市场非理性动荡。
  在《伦巴第街》这本书中,曾长期担任《经济学家》主编的沃尔特·白芝浩(Walter Bagehot)引用了在此期间英格兰银行行长耶利米·哈尔曼(Jeremiah Harman)的话:
  “我们……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前所未有过的模式进行放贷;我们买入安全事务股,买入国库券,为国库券预付款,为汇票预付巨额的款项……简而言之,我们使用了所有不会危及到银行本身安全性的手段,这并不是妇人之仁。看到公众们在窘境中苦苦挣扎,我们理应竭尽全力给予帮助……”
  当时的英格兰银行章程并未赋予英格兰银行实行这一最后贷款人金融稳定操作的法定权力,但最终,英格兰银行还是这么做了。
  在此次危机过去半个世纪以后,就是否修订英格兰银行章程,给予其明确的最后贷款人操作的权力,英国议会曾经展开过激烈地争论。最终答案是否定的。
  但与此同时,当时英国议会的领袖们也认为:缺乏充当最后贷款人的法定权力,并不会影响英格兰银行在必要时这么做。正如时任英国第一财政大臣罗伯特·皮尔所写道的那样:“在需要有人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责任的时候,我敢说,会有人勇敢地站出来的。”
  如今,我们的政治和经济机构在进行一场豪赌。它们所赌的是:在提供更好的社会规划、协作和资本配置机制方面,和其他所有的那些我们尚未曾想到过的方法相比,去中心化的市场的表现会更好。
  但是,自工业革命发端以来,构成这一体系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是有一个中央性的金融稳定当局,以此来确保人们相信契约会被执行、承诺会得到兑现。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证明:最后贷款人这一角色,是实现这一功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这正是欧洲央行正在抛弃的东西。
  作者为美国财政部前助理部长,现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国民经济研究局副研究员
其他文献
从中共十五大第一次提出“推进司法改革”任务,到十六大改为“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再到十七大继续提出“深化司法体制改革”,这种表述变化,喻示历经多年努力,中国的司法体制改革已驶入深水区。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全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然而,目前的中国司法改革似乎陷入僵局。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理论和实务界对改革中不少问题的基本看法尚未达成共识,尤其是推动司法改革的理念
期刊
近十年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民间资本规模呈现几何级数爆发增长。。根据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经过几十年的积累,我国民间资本已十分雄厚,山西、温州、鄂尔多斯三地民间资本量分别达到约10000亿元、5200亿元、2200亿元。  给民间资本松绑,为民营资本找“出路”不仅仅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更重要的是做强民营资本,使之成为中国经济新的竞争优势 。引导民营资本“走出去”,在更大范围参与国际
期刊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观念转变的关键历史阶段,银行业面临的经营环境正在和即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加快推进转型已成必然趋势。    现状:发展仍延续传统模式   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银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资产规模从1978年不足2000亿元增加到2011年末超过113万亿元,增长了560余倍,年复合增长率达22%;不良贷款率从高达20%以上(境外媒体由此认为中国银行业 “技
期刊
温州不靖,鄂市多伤,中小企业困局,民间金融恐慌,颇有燎原之势的局部经济和金融动荡,促成“国九条”快速出台,再次凸显中央政府的应急处理能力。  《财经》记者跟踪调查发现:温州等地的受访企业主普遍认为,“国九条”最大的作用是提振了企业的信心。但他们同时表示,如果不马上出台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处于困境中的企业的信心是不可持久的。  而温州等地的政府官员们也普遍认为,种种金融和经济局部动荡并非突发的表面之
期刊
12月16日晚间, 北京西山脚下一家酒店内,觥筹交错,随着今年第四期300亿元铁道债顺利发行,曾令各界错愕的铁路债务难题似已化解,相关各方轻松的举起了酒杯。但短期救急的成功,并不意味着解困机制的真正建立,相关改革仍待深化。   在经历了近年的大跃进后,截至今年9月30日,铁道部负债率达59.63%。尽管“十二五”期间铁路投资规模有望缩减至约2.5万亿元,但每年5000亿元的投资计划及1000多亿
期刊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金融领域的合作将成为重中之重。金砖国家的金融合作,有助于改变现有的国际货币体系,推动金砖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   印度在此次峰会期间,提出建立金砖国家南南开发银行的倡议,就是推动金砖国家开发性金融领域务实合作的具体体现。开发性金融合作主要是为了引导和利用金砖内部资金支持金砖国家的基础设施投資。  金砖国家有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现有的融资方式存在明显局限,各国均需要拓展融资来
期刊
近年来,“转型”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个热门词汇,被银行业界人士在不同场合不断提及。如何成功实现银行转型?笔者认为,这需要回答三个问题:转型的原因:为什么要转型?转型的方式:如何推进转型?转型的目标:要转型成什么样的银行?   对于转型的原因,银行业界有着共识: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减缓和经济结构调整的深化,以及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中国银行业传统上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补充资本”商业模式将不可持续;随
期刊
中国人对“定价权”向来特别敏感,这其中有历史痛苦记忆的原因,也有中国目前所处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原因。当然,最直接的,还是中国在一些产业领域所处的被动地位所致。   不可否认,中国在一些领域,确实是价格的“被动接受者”,例如铁矿石行业。由于这个行业在国际市场是寡头垄断,而国内的产业集中度又不高,特定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模式又导致中国对铁矿石的需求量极大,因此对国际铁矿石寡头的谈判能力极弱。每当铁矿石巨
期刊
度过“技术破产”危机的中国银行业,再度面临抉择。   虽然当前银行暴利说颇为盛行,但业界几乎无人相信,这种高利润具有可持续性。因为,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度推进、资本监管的收紧,以及经济结构转型的演进,中国银行业传统以息差收入为主要来源的增长模式将难以持续。   如果说,2003年启动的银行业改革,以注资、重组、股改、上市四部曲,改善了中国银行业的财务状况,完善了公司治理,并使之获得了初步的商
期刊
新医改自2009年春启动以来,需方改革(即医保改革)走上了正轨,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大大拓展,医疗保险购买医疗服务的市场格局也在形成。但是,新医改的进程并不平衡,供方改革,尤其是公立医院改革,进展缓慢。医疗服务体系必须形成一种多元竞争格局,医保改革才能巩固,才能发展,才能可持续。简言之,新医改的目标模式,应该是医保机构有选择、医疗机构有竞争。   然而,这种“选择与竞争”的格局,尚未形成。其中的缘由
期刊